一片演讲稿应具有哪些特点,内容有什么要求
演讲稿的语言特点:口语化、形象化、朴素化语言流畅,深刻风趣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
因此,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
要提高演讲稿的质量,不能不在语言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
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一)要口语化。
“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
演讲,说出来的是一连串声音,听众听到的也是一连串声音。
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
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
如在一次公安部门的演讲会上,一个公安战士讲到他在执行公务中被歹徒打瞎了一只眼睛,歹徒弹冠相庆说这下子他成了“独眼龙”,可是这位战士伤愈之后又重返第一线工作了。
讲到这里,他拍了一下讲台,大声说:“我‘独眼龙’又回来了
”会场里的听众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演讲稿的“口语”,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要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由于演讲稿的语言是作者写出来的,受书面语言的束缚较大,因此,就要冲破这种束缚,使演讲稿的语言口语化。
为了做到这一点,写作演讲稿时,应把长句改成短句,把倒装句必成正装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去。
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么“上口”、 “入耳”,就需要进一步修改。
(二)要通俗易懂。
演讲要让听众听懂。
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
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
列宁说过:“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
(《社会民主党和选举协议》)鲁迅也说过:“为了大众力求易懂”。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三)要生动感人。
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生动。
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
广为流传的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演讲,的演讲,鲁迅的演讲,闻一多的演讲,都是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生动感人的语言。
语言大师老舍说得好:“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
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好呢
”(《人物、语言及其他》)由此可见,要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明白、通俗还不够,还要力求语言生动感人。
怎样使语言生动感人呢
一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有趣。
二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
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
三是发挥语言音乐性的特点,注意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
(四)要准确朴素。
准确,是指演讲稿使用的语言能够确切地表现讲述的对象——事物和道理,揭示它们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
作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表达的对象熟悉了解,认识必须对头;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用词贴切,句子组织结构合理。
朴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语言,明晰、通畅地表达演讲的思想内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词藻的华丽。
如果过分地追求文辞的华美,就会弄巧成拙,失去朴素美的感染力。
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 )、()、( )三部分。
()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是文章的主体
开场白、正文、结尾 开场白 正文 2——6段 开学头一天老师陪我等父母来接 运动会我摔跤老师同学照顾我 家长会上我胆怯了老师用目光鼓励我 原因 好处 具体方法 称呼 建议内容 具体办法 署名 日期
演讲的特点
演讲的特点 1、综合性 演讲又称演说,“讲”是讲明道理,诉说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演”是借助声音、表情、动作来加强演讲的生动性。
演讲以讲为主,以演为辅,运用有声语言,加上“无声”的动作、体态、表情,两者相辅相成,巧妙结合,融为一体。
要“讲”的好,必须有逻辑、修辞、音韵、朗读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成功的演讲应当首先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2、独白性 演讲者是演讲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听众始终处于接受地位。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演讲,是高度个性化的产物,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形态、口才的综合反映。
一些演讲者,他们站在讲台上虽然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有时还能插入一些令人捧腹的俏皮话,说理以乎也很透彻,但演讲却往往不能激起听众热烈的反响。
听众既不动心,也不动情,原因何在
这就是因为他们的演讲只有客观的叙述,而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与感受,没有鲜明的个性,也就是缺少感染力和号召力。
3、时间性 演讲直接诉诸听众的听觉视觉感官,有很强的时间性。
首先在内容上,古今中外的著名演讲,都切中时代脉膊,属于那个时代的声音。
如英国丘吉尔1940年5月 31 日的《出任首相后的首次演说》、 斯大林1941年7月3日的《广播演说》,都是当时反法西斯斗争的直接果实。
其次,一次演讲的时间,受听众可接受性的制约。
虽然有些演讲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演讲》、鲁迅的《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都是久负盛名的长篇演讲。
但大众化的演讲,终究以短居多,以短为贵,长了又没有新鲜的内容和观点,就没有人愿意听。
4、宣传鼓动性 演讲不宜于表现那种悲观压抑、沉闷的感情,更不宜表现那种以自己之得失的缈小、狭隘、猥琐的个人私情,而应着力表现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深切热爱,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总之,真正的演讲,要着力表现阳刚之气,使人振奋,使人鼓舞。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18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只两分多钟, 听众五次鼓掌,结束后的掌声长达十分钟。
1940年5月,纳粹德国用“闪电战”突袭欧洲拥有300万大军,号称欧州最大陆军强国的法国,使其在短短的30天中溃败。
6月17日,法国最高军事统帅贝当元帅命令法军投降,他说:“为了减轻法国人民的忧愁,除向德国放下武器外,别无选择。
”贝当的演说作为历史上臭名昭著“投降元帅”的演说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贝当投降的当天,法国国防部长戴高乐将军突然出走英国伦敦,贝当投降政府为此缺席宣判戴高乐死刑。
几乎与此同时,伦敦的BBC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放了戴高乐在伦敦发表的演说:“……我是戴高乐将军,我现在在伦敦,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土地上的军火工厂的一切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发出号召,请你们和我取得联系。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
戴高乐永远和你们在一起,自由独立的法兰西万岁
”在法国人民处于屈辱、痛苦和危难的时刻,法兰西升起一颗灿烂的政治、军事名星。
戴高乐的演说有力地鼓舞了法国抵抗运动的战士和人民的斗争,也使他成为法国人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英雄,与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齐名,永垂青史。
二、成功演讲的必备条件 1、文稿讲究口语。
演讲稿应该是用口语而不是用书面语言写成。
因为演讲都必须是讲出来的,而不是念出来或者背诵出来的。
鲁迅先生说,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马克思说的更干脆:“你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
” 2、主题必须集中。
命题演讲对主题的要求比一般文章更高,尤其对议论性的演讲来说,除了要紧扣命题、立论正确、论据真实而充分、论证严密外,还应做到:角度要小,只能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切忌面面俱到,全面铺开;思想要深,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演讲者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做到这一点。
3、情节须能感人。
就表现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叙事性演讲而言,在概述性地交待人物的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必须选择二三个感人的典型事例,要像小说那样,表现人物的语言、行动、内心的思想活动,使听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样的演讲才能达到感染听众、打动听众,从而达到教育听众的目的。
4、演讲要有魅力。
演讲不仅是口语表达的艺术,而且是演讲者品格修养、知识经验、思想情操和风度仪态的综合体现。
听众不仅听其声、解其义,还要观其形、悟其情。
只有通过对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恰当处理,才会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
5、内容新颖、独特 所谓新颖,是指演讲的内容要具有时代的特征。
要注意针对性,要讲听众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的热点问题。
独特也叫独创,是指演讲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言前人所未言,发古人所未发”,不能因袭别人的观点,也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语言,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善学邯郸,莫失故步,善学仙术,不为药误,我有佛灯,独照独明,不取亦取,虽师勿师。
”
什么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
什么是整篇演讲的主体
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哪三个部分
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
开头 演讲的开头,也叫开场白。
它在演讲稿的结构中处于显要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
演讲稿的开头,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一般政治性的或者学术性的演讲稿都是开门见山,直接揭示演讲的中心。
比如《在接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仪式上的讲话》的开头:我为接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感到荣幸。
运用这种方法,必须先明确把握演讲的中心,把要向听众揭示的论点摆出来,使听众一听就知道讲的中心是什么,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
但这种方法容易显得过于平淡、冷静,很难吸引人。
2)说明情况,介绍背景。
比如的开头:三月十四日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
这个开头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作出了必要的说明,为进一步向听众揭示论题做准备。
运用这种方法开头,一定要从演讲的的出发,不能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更要防止套话、空话,败坏听者的胃口。
3)提出问题,引起关注。
写演讲稿的开头,可根据听众的特点和演讲的内容,提出一些激发听众思考的问题,以引起听众的兴趣。
这种问题应该新颖、独特,确实能促使听众去思考。
主体 演讲稿在开头后要迅速转入主体,这是演讲的正文和核心部分,也是演讲稿的高潮所在,能否写好,直接关系到演讲的质量和效果,内容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结构形式。
演讲稿的形式比较活泼,或旁征博引、剖析事理,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或层层深入、或就事论事。
结构形式不管怎么样变化,都要求内容突出、问题说透、推理严密、层次清晰、情理交融。
2)认真组织好材料。
演讲稿的理论依据和的组织安排要适当。
首先必须保证例证的真实性、典型性。
演讲稿不能太长,一般30分钟左右最好。
内容要求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构筑演讲高潮 一个成功的演讲,不可能没有高潮。
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思想深刻、态度明确,最集中体现演讲者的思想观点。
二是感情强烈,演讲者的爱恶、喜怒在这里得到尽情宣泄。
三是语句精炼。
如何构筑演讲高潮呢
首先要注重思想感情的升华。
必须在对某个问题有较为深刻全面的分析、论证,演讲者的思想倾向要逐渐明朗,听众也能逐渐领会演讲者的思想观点,并有可能在与演讲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构筑高潮。
其次要注意语言的锤炼,使用排比反问等句式增加气势、也可借助把思想揭示得更深刻。
结尾 结尾时演讲内容的自然结尾,是演讲稿的有机组成部分。
结尾给听众的印象,往往将代表整个演讲给听众的印象。
言简意赅、余音绕梁、能够使听众精神振奋,并促使听众不断思考和回味。
写结尾时常犯的毛病就是要么草草收兵、要么画蛇添掸触侧吠乇杜岔森唱缉足,要么就是套用陈词滥调,更有些人在本来已经讲完后,又唠叨几句“我讲的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之类的话,势必让人反感。
演讲稿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格式,或对整个演讲全文要点进行简单小结,或以号召性、鼓动性的话收尾,或者以诗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话结尾。
但一般原则是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