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演讲稿 > 关于蜜蜂家族的演讲稿

关于蜜蜂家族的演讲稿

时间:2015-02-22 16:55

我是勤劳小蜜蜂演讲稿

约翰·斯蒂巴赫 公元1685~公元1750 伟大的作曲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成功地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

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

但是在近来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今日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地带的爱森纳赫。

虽然这是一个小城镇,可它的市民却酷爱音乐。

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竟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

并且中世纪的吟歌者经常手执竖琴,在这里吟唱诗歌并举行歌唱比赛。

瓦格纳曾据此写了著名歌剧《唐~豪塞》。

而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在此将《圣经》译成德语。

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

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

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小巴赫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原是十分幸运的,然而命运之神却偏要找些麻烦:他9岁丧母,10岁丧父,只得靠大哥继续抚养。

尽管家里存放着大量音乐资料,可专横的兄长就是不允许他翻阅学习,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无济于事。

小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不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

他的晚年在双目失明中痛苦地度过,直至去世。

一个年仅10岁且丧失双亲的孩子居然是以这种方式来向自己的家庭索取宝贵的知识,多么可悲而又可敬啊

奇怪的是,如此高尚而执著的追求竟打动不了他的兄长--当他发现了弟弟的秘密时,立却暴跳如雷,不仅无情地没收了小巴赫的全部心血,而且还严厉地惩罚了他,毫无自省与怜悯之心。

巴赫15岁时,终于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

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

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一头钻进去,像块巨大的海绵,全力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

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

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回顾巴赫的成长道路,我们可以发现,他曾向许多有名的音乐家请教,但却从未得到过一位正式的老师长期的指导。

正因如此,他才如同一只辛勤的蜜蜂,到处寻找与吮吸营养,成尽辛劳,在所不惜。

后来,当有人问起他的艺术是怎样才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时,他简单而严肃地回签:如果谁像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

巴赫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

由于他嗓音美妙,经济拮据,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讷堡的圣·米歇尔学校。

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学校毕业,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

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

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

1723年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

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处于一种封建贵族割据的分裂状态,一个城堡便有一国诸侯,领土不大的德国居然被瓜分在352个各自独立的小国。

大大小小的领主们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与豪华,一般都设有歌剧团呀宫适乐队。

民间艺术家们为求生存,大都沦为宫廷或教会的乐工、奴仆(当时的德国,无论在宫廷还是教堂,都把乐师当作与勤杂工、看门人、厨师等完全相同的奴仆来看待),巴赫自然也在动难逃。

尽管他辗转各地,频繁地更换工作地点,但妈终未能摆脱卑微的仆役地位。

巴赫从未居过高位,不过总能养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远不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甚至不如弗朗兹·李斯特和弗雷德里克·萧邦)那样驰名。

并不是巴赫所有的雇主都能赏识他的才能。

莱比锡教会希望能聘到一位“第一流音乐家”,只是他们未能雇上最初认定的两位人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让巴赫担任歌咏班领唱一职

但在几年以前,他要辞去魏玛公爵庭中的风琴手和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另谋新职,公爵对此耿耿于怀,结果将他投入狱中。

巴赫度过了三个多星期的铁窗生活,公爵终于慈悲大发,将他释放。

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

老天好像臆要在这样的阶层里比其他阶层里出更多的天才似的。

确是如此。

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与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

他不仅从未享有富裕舒适的生活,而且从9岁起就因父母相继去世而开始感受到死的阴郁,长大成人作父亲后,又眼睁睁地将自已孩子中的11个送进坟墓(他先后两次结婚,共生有20个孩子)。

巴赫二十一岁时同他的叔伯二妹结为伉俪,他们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但是当巴赫三十五岁时妻子不幸夭折。

翌年他鸾凤再续,可是他的第二个妻子非但不能帮助抚养头七个孩子,反而又给他生了十三个。

巴赫死后只留下九个儿女,其中有四个成为真正著名的音乐家。

这的确是一个音乐天才之家

巴赫晚年为医治眼睛曾两次作了手术,结果不仅未能重见光明,反而摧垮了身体,终于在1750年7月28日离开了人间。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

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他的创作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魏玛时代(1708-1717),可以说是创作臻于成熟的阶段;柯登时代(1717-1723),则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许多贡献卓著的作品都完成于这个阶段;而莱比锡时代(1723-1750),是巴赫将宗教艺术推至最高境界的时期。

巴赫笃信宗教,是个路德教徒。

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

他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宗教艺术家,他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赞颂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

他的音乐最初就是从被称作赞美诗的路德圣咏而产生的。

通过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结合了当时流行的通俗之声。

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形式推上顶峰。

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里,他的音乐大体上无人问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极为欣赏巴赫的天赋)。

新的音乐风格在发展,巴赫的“旧式”乐曲一时声消音灭。

但是1800年以后,人们对巴赫乐曲重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他的声誉和名望与日俱增。

在今天这个非宗教的时代里,巴赫远比他在世期间的名望更高。

一位两百年前在风格和主题方面都被认为是旧式的作曲家,今天却受到了广泛的颂扬,这确是一件怪事,其原因何在呢

首先,一般认为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

他谙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例如他对旋律组合法(同时演奏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曲调的方法)在艺术上的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赞颂。

大多数严肃的音乐学生感到,巴赫作品结构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比大多数其他作曲家那些更易理解的作品具有更加无穷的魅力。

许多偶尔对音乐感兴趣的人认为他是阳春白雪,但是应该指出他的追随者并非少数几个音乐名流,他的唱片可能比除贝多芬以外的任何其他古典作曲家的都要畅销。

从长远观点来看,巴赫或贝多芬的作品远比一位风靡一时的“流行”作曲家的作品拥有更多的听众,因为“流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倏忽即逝。

巴赫在古典作曲家中的地位应排在何处呢

显然他应排在贝多芬之下:贝多芬的作品不仅倍受欢迎,而且他还是一位大胆的革新者,对音乐史的进程比巴赫影响要大。

同样看来也应该把巴赫排在直觉艺术的主要人物米开朗基罗之后,远排在最伟大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之后。

但是从巴赫音乐流传的持久性及其对后来作曲家的巨大影响来看,似乎应该把他排在任何其他艺术或文学人物之前。

与另一位巴罗克音乐大师亨德尔相比,他们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巴赫所走的道路,显然要曲折许多。

他们出生的时间仅相差26天,出生的地点仅相距150公里。

亨德乐因父亲反对他学习音乐而偷偷躲在阁楼上凭借月光练琴,而巴赫则因大哥不肯给他乐谱不得不悄悄地在月光下抄写。

他们都成为巴罗克音乐的代表人物,而在晚年都双目失明。

亨德尔爱交际,好活动,对周围世界有着广泛的兴趣,并善于适应环境。

他不仅在意大利赢得了成功,而且在英国更是声名显赫,受人尊敬。

相比之睛,巴赫内向、安静,终身为教会与宫廷服务,不出国门一步,生时默默无闻,死时悄然离去。

正如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

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虎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

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

巴赫的音乐作品包罗万,除歌剧外遍及当时所有的音乐领域(这一点叠民亨德尔截然不同,亨德尔成功的道路正是从歌剧起始)。

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散佚,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来。

其中比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6首、《小的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马太受难乐》(Matthauspassion)、《b小调弥撒曲》,等等。

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亨德尔则偏重于主调音乐),在这个领地里,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地。

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

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

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

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

”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

肖邦在举行他的音乐会之前练习巴赫的作品,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改编为钢琴曲,舒满是巴赫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承担了出版这位大师作品的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务。

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

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

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巴赫年表1685 出生3月21日,出生于图林根爱森纳赫,二天后受洗1692 7岁开始入学,尽管经常缺课,但成绩优良,在此期间跟其父学习一些管弦乐器的演奏基本知识,并经常去乔治教堂礼拜1695年10岁父母双亡。

由又名约翰。

克里斯托夫并奥尔得鲁夫任管风琴的长兄抚养。

他给小巴赫上了最早的正式键盘乐器课1700 15岁凭借自己优美的嗓音在吕衲堡米夏尔斯教堂附属学校的贫团男童唱诗班中获得一个席位,变声后在吕衲堡学习音乐知识。

1702 17岁回到图林根。

此时已经是一位相当不错的管风琴手。

1703 18岁3月,被魏玛公爵约翰。

恩斯特雇佣,成为一名乐队队员。

8月,受聘为阿恩施塔特教堂的管风琴师。

1705.10-1706.1 20-21岁步行前往吕贝克,向管风琴大师D.柏格兹特胡德讨教。

1707 22岁10月7日,与堂妹玛丽亚。

芭芭拉。

巴赫在多恩海姆结婚(近亲结婚啊………)1708 23岁2月4日 ,出版第一首作品-----康塔塔NO.71《上帝是我王》,又市议会出资印刷1709 24岁10月31日,主持布拉西钨丝教堂管风琴重建工作落成典礼。

1713 28岁2月,在魏玛参加一次宫廷庆祝会,演奏第一首世俗康塔塔《何事使我愉快》BWV2081714年 29岁3月,升任乐队长,职责是每月创作一首康塔塔。

1717 32岁辞去魏玛职务,应聘担任克滕的利奥波德亲王的乐长,并移居克滕。

1720 35岁创作《键盘乐器小曲集》,《法国组曲》中的几首,《创意曲》。

7月,玛丽亚。

芭芭拉。

巴赫去世。

1721 36岁完成《勃兰登堡协奏曲》1722 37岁完成《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1723年辞去克腾职务并受人莱比锡城教堂音乐乐长一职。

5月,演出康塔塔NO.75《穷人嗷嗷待哺》1724 39岁演出《约翰受难曲》1729 44岁创作《马太受难曲》1733 48岁创作《B小调弥撒》1735 50岁《意大利风格协奏曲》和《B小调法国序曲》问世1736 51岁11月,成为萨克森选帝候的宫廷作曲家。

1739 54岁主持莱比锡大学音乐社。

《管风琴弥撒曲》问世。

1742 57岁创作《戈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汇编完成。

1746 61岁出版《许布勒众赞前奏曲》1747 62岁5月,前往波茨坦看望儿子埃曼努埃尔,并为晋鲁士腓特大帝演奏。

6月将根据《从天堂我来到人世》而作卡农式变奏曲的手稿交给其学生L.C米茨勒创办的“音乐科学会”,旋即出版1750年7月28日,在缠绵病榻数月之久后,在莱比锡与世长辞(准确点晚上8点10分),未完成《赋格的艺术》,该书未完稿于1751年出版作品列表(巴赫的作品用BWV标示,代表Bach-Werke-Verzeichnis,德语,意为巴赫作品列表,编号从1至1080,由Wolfgang Schmieder编撰)Easier PiecesThe 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Minuet in F MajorMinuet in G MajorMinuet in G MinorMinuet in G MajorPolonaise in F MajorMinuet in Bb MajorRondo (Francois Couperin)Polonaise in G MinorMinuet in A MinorMinuet in C MinorMarch in D MajorPolonaise in G MinorMarch in G MajorPolonaise in G MinorMusetteMarch in Eb MajorPolonaise in D MinorSolo in the Italian StylePolonaise in G MajorMinuet in D MinorLittle Clavier Book for W.F. BachApplicatioPrelude in C MajorPrelude in A MinorMinuet No. 1Minuet No. 2Minuet No. 3Praeambulum in F MajorMinuet from a suite by G.H. Stolzel with a trio by J.S. BachTrioPraeambulum in C MajorPrelude in D MinorTwo Pieces from a Suite by TelemannGiguePraeambulum in G MinorPrelude in D MajorPrelude in G MajorMiscellaneous Easier PiecesMinuet in GMinuet in G MinorMinuet in G MinorMinuet in C MinorGavotte in G MinorMinuet in FPrelude in F MinorInventionsTwo-Part InventionsNo. 1 in C Major BWV 772No. 2 in C Minor BWV 773No. 3 in D Major BWV 774No. 4 in D Minor BWV 775No. 5 in Eb Major BWV 776No. 6 in E Major BWV 777No. 7 in E Minor BWV 778No. 8 in F Major BWV 779No. 9 in F Minor BWV 780No. 10 in G Major BWV 781No. 11 in G Minor BWV 782No. 12 in A Major BWV 783No. 13 in A Minor BWV 784No. 14 in Bb Major BWV 785No. 15 in B Minor BWV 786Three-Part InventionsNo. 1 in C Major BWV 787No. 2 in C Minor BWV 788No. 3 in D Major BWV 789No. 4 in D Minor BWV 790No. 5 in Eb Major BWV 791No. 6 in E Major BWV 792No. 7 in E Minor BWV 793No. 8 in F Major BWV 794No. 9 in F Minor BWV 795No. 10 in G Major BWV 796No. 11 in G Minor BWV 797No. 12 in A Major BWV 798No. 13 in A Minor BWV 799No. 14 in Bb Major BWV 800No. 15 in B Minor BWV 801The Well-Tempered ClavierBook 1Prelude and Fugue in C Major BWV 846Prelude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847Prelude and Fugue in C# Major BWV 848Prelude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849Prelude and Fugue in D Major BWV 850Prelude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851Prelude and Fugue in Eb Major BWV 852Prelude and Fugue in Eb Minor BWV 853Prelude and Fugue in E Major BWV 854Prelude and Fugue in E Minor BWV 855Prelude and Fugue in F Major BWV 856Prelude and Fugue in F Minor BWV 857Prelude and Fugue in F# Major BWV 858Prelude and Fugue in F# Minor BWV 859Prelude and Fugue in G Major BWV 860Prelude and Fugue in G Minor BWV 861Prelude and Fugue in Ab Major BWV 862Prelude and Fugue in G# Minor BWV 863Prelude and Fugue in A Major BWV 864Prelude and Fugue in A Minor BWV 865Prelude and Fugue in Bb Major BWV 866Prelude and Fugue in Bb Minor BWV 867Prelude and Fugue in B Major BWV 868Prelude and Fugue in B Minor BWV 869Book 2Prelude and Fugue in C Major BWV 870Prelude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871Prelude and Fugue in C# Major BWV 872Prelude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873Prelude and Fugue in D Major BWV 874Prelude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875Prelude and Fugue in Eb Major BWV 876Prelude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877Prelude and Fugue in E Major BWV 878Prelude and Fugue in E Minor BWV 879Prelude and Fugue in F Major BWV 880Prelude and Fugue in F Minor BWV 881Prelude and Fugue in F# Major BWV 882Prelude and Fugue in F# Minor BWV 883Prelude and Fugue in G Major BWV 884Prelude and Fugue in G Minor BWV 885Prelude and Fugue in Ab Major BWV 886Prelude and Fugue in G# Minor BWV 887Prelude and Fugue in A Major BWV 888Prelude and Fugue in A Minor BWV 889Prelude and Fugue in Bb Major BWV 890Prelude and Fugue in Bb Minor BWV 891Prelude and Fugue in B Major BWV 892Prelude and Fugue in B Minor BWV 893The English SuitesNo. 1 in A Major BWV 806No. 2 in A Minor BWV 807No. 3 in G Minor BWV 808No. 4 in F Major BWV 809No. 5 in E Minor BWV 810No. 6 in D Minor BWV 811The French SuitesNo. 1 in D Minor BWV 812No. 2 in C Minor BWV 813No. 3 in B Minor BWV 814No. 4 in Eb Major BWV 815No. 5 in G Major BWV 816No. 6 in E Major BWV 817PartitasNo. 1 in Bb Major BWV 825No. 2 in C Minor BWV 826No. 3 in A Minor BWV 827No. 4 in D Major BWV 828No. 5 in G Major BWV 829No. 6 in E Minor BWV 830Toccatasin F# Minor BWV 910in C Minor BWV 911in D Major BWV 912in D Minor BWV 913in E Minor BWV 914in G Minor BWV 915in G Major BWV 916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Major Concert WorksConcerto in the Italian Style (Italian Concerto) BWV 971Chromatic Fantasi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903Chromatic Fantasia: Early Version BWV 903aOverture in French Style (Partita) in B Minor BWV 831Prelude and Fugue in A Minor BWV 894Fantasia and Fugue in A Minor BWV 904Fantasia in C Minor (Incomplete) supplement 86Fantasia and Fugue in A Minor BWV 944Fugue in A Major BWV 949Fugue in B Minor on a Theme by Albinoni BWV 951Fugue in A Minor BWV 958Fugue in A Minor BWV 959Prelude, Fugue and Allegro in Eb Major for Lute or Keyboard BWV 998Overture in F Major BWV 820Partita in C Minor for Lute or Keyboard BWV 997Partita in E Major BWV 1006a(for Lute or Keyboard; arranged from Violin Partita No. 3, BWV 1006)Sonata in D Major BWV 963Aria Variata (in Italian style) BWV 989Capriccio on the Departure of his Most Beloved Brother BWV 992Capriccio in E Major BWV 993Fantasia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906Fugue on a Theme by Albinoni in A Major BWV 950Miscellaneous Concert WorksFugue in A Major BWV 896Prelude and Fughetta in E Minor BWV 900Five Preludes BWV 939-943Six Little Preludes BWV 933-938Fugue in C Major BWV 953Fugue in Bb Major (arranged from Reincken=s Hortus Musicus) BWV 954Fugue in Bb (arranged from an organ fugue by Erselius) BWV 955Suite in A Minor BWV 818Suite in Eb Major BWV 819Suite in Bb Major BWV 821Suite in F Minor (incomplete) BWV 823Partie in A Major BWV 832Sonata in A Minor (arranged from Reincken=s Hortus Musicus) BWV 965Sonata in C Major (arranged from Reincken=s Hortus Musicus) BWV 966Prelude and Fughetta in F Major BWV 901Prelude and Fughetta in G Major BWV 902Alternative Prelude BWV 902aFugue in C Major BWV 946Works of Disputed or Doubtful AuthenticityPrelude and Fugue in A Minor BWV 895Fugue in A Minor BWV 897Prelude and Fughetta in D Minor BWV 899Fantasi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905Fantasia and Fughetta in Bb Major BWV 907Fantasia and Fughetta in D Major BWV 908Concerto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909Fantasia in G Minor BWV 920Prelude (Fantasia) in C Minor BWV 921Prelude in B Minor BWV 923Fugue in C Major BWV 952Fugue in E Minor BWV 956Fugue in G Major BWV 957Fughetta in C Minor BWV 961Sonata in D Minor BWV 964(arranged from Violin Sonata No. 2, BWV 1003)Adagio in G Major BWV 968(arranged from Violin Sonata No. 3 BWV 1005)Fantasia in G Minor BWV 917Fantasia on a Rondo in C Minor BWV 918Fantasia in C Minor BWV 919Prelude (Fantasia) in A Minor BWV 922Fugue in A Minor BWV 947Fugue in D Minor BWV 948附371首四部圣咏列表:371 Four-Part ChoralesAch bleib bei uns, Herr Jesu Christ BWV 79Ach Gott, erhor' mein Seufzen BWV 83Ach Gott und Herr wie gross und schwer BWV 18, 134Ach Gott vom Himmel sieh' darein BWV 2, 122, 126Ach Gott, wie manches Herzelied BWV 70, 102, 148Ach lieben Christen, seid getrost BWV 14, 144Ach, was soll ich Sunder machen BWV 18Ach wie nichtig, ach wie fluchtig BWV 21Allein Gott in der Hoh' sei Ehr' BWV 56, 119, 151, 156Allein zu dir, Herr Jesu Christ BWV 7, 172Alle Menschen mussen sterben BWV 69Alles ist an Gottes Segen BWV 57Als der gutige Gott BWV 72Als Jesus Christus in der Nacht BWV 81Als vierzig Tag' nach Ostern BWV 97An Wasserflussen Babylon BWV 3Auf, auf, mein Herz, und du mein ganzer Sinn BWV 55Auf meinen lieben Gott BWV 146Aus meines Herzens Grunde BWV 1Aus tiefer Not schrei' ich zu dir BWV 6Befiehl du deine Wege BWV 130, 138, 162, 176Christ, der du bist der helle Tag BWV 109Christe, der du bist Tag und Licht BWV 117Christe, du Beistand deiner Kreuzgemeine BWV 98Christ ist erstanden BWV 88Christ lag in Todesbanden BWV 8, 82, 126, 178Christum wir sollen loben schon BWV 24Christ, unser Herr, zum Jordan kam BWV 28, 52Christus, der ist mein Leben BWV 3, 152Christus, der uns selig macht BWV 36, 50, 89, 148Christus ist erstanden, hat uberwunden BWV 90Da der Herr Christ zu Tische sass BWV 87Danket dem Herren, denn er ist sehr freundlich BWV 108Dank sei Gott in der Hohe BWV 150Das alte Jahr vergangen ist BWV 73, 151Das neugeborne Kindelein BWV 23Das walt' Gott Vater und Gott Sohn BWV 106Das walt' mein

跪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演讲稿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我喜欢安静,因为那种安静可以让我在诺大的世界中,感觉到整个世界就只属于我,而读书则成为我追求安静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读书,脚不出户,可以追溯五千年历史的变更;可以饱览世界的名川河流,可以通晓从古到今的天文地理,做人之本,为事之理,处事之道,可谓亦善多多。

读过很多书,感受不同,收获更不同。

一本好书,当你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时,你会有很高的成就感,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大智大慧的人。

在众多的书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就像一个警钟,时刻回响在我的耳边,激励着我的生活,激励着我的人生!让我在无形之中,充满了紧迫感。

促使我去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点滴,在现有的时间里,创造着我能够拥有的一切

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地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并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人生的光明,最后又把人生的光明伸向世界,她被马克吐温誉为19世纪的一个奇人.本书共有五章:第一章:张开心灵的眼睛;第二章:信心与希望;第三章走出黑暗与寂静;第四章:春风化雨-沙莉文老师的故事;第五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书就用第五章的名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来命名的.该书叙述了海伦.凯勒从有声世界到无声世界的整个过程,以及身处无声世界里的海伦.凯勒是怎样利用自己仅有的东西----生命来实现并创造着其独特的价值。

开始,我几乎是怀着一颗同情的心去读这本书,看待这个人的。

但是继续读下去,我发现我的心态必须改变,因为在海伦凯勒身上体现出来的不是遇事的自暴自弃痛苦流涕,而是一个相信自己,不断挑战的勇者。

所以,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是怀着崇敬和敬仰来看待这个人,读这本书的。

读得此书,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收获颇多,受益非浅,感慨万千

现实生活中,拥有健全,健康身体的人,可谓到处皆有之。

但是,扪心自问能做到海伦.凯勒这一步的能有几个。

身边不乏有这样的人:有着一个健康的身体,却时时在为没有一个好的工作,一个好的家庭而不停的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可想而知,这样的人,不会有太大的希望与出息。

真正的勇者,他不会在沮丧与哀叹中堕落,他会在抗争和挑战中战胜自我,凭借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创造着自己的财富,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展示着自己的价值。

人活在世,不过简短几十年,痛苦气馁是一辈子,快乐向上也是一辈子,与其整天在痛苦中挣扎,不如快快乐乐的去创造、去生活。

每一个人,都是物质世界里的一个个体,都会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角色,每个人都愿意去欣赏精彩的片断,也都愿意和希望自己的演出是整个剧中的辉煌。

但是往往我们会错过很多部戏。

剧终时,蓦然回首我们才发现,自己的角色太少,表演也很平淡。

我时时刻刻会这样激励自己:不要后悔自己做了什么,而要思考自己没做什么,因为人生实在太短

因为只有做了,在我们年老的时候,在我们人生的记忆里,才会有回忆的内容,思考的东西,才会觉得此生没有白来世上活过

该书以自然真实的笔触,再现了他的生活经历,给世人留下了一首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

它向世人展示了灵魂世界里一道耀眼的光芒——人类的精神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凯勒小姐所展示出来的品质、意志、耐力强烈的震撼着我,给蒙尘的心灵以洗涤。

四肢健全的人,可能难以体验残疾带来的痛苦,正如现在和平年代的某些人,居然期盼有战争的刺激一样。

殊不知生命是脆弱的,当所有的假设变成现实时,一切已太晚,生命短暂,人生来不及享受便以至尽头,背上的行囊已化为身后那一串串脚印。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爱和勇气永远都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凯勒小姐能够得以生存,得以成功是爱和勇气在支撑着她。

在生活中他每时每刻都在品尝着爱和被爱的快乐,不断挑战和接受挑战的勇气。

爸妈的爱,莎莉文老师的爱以及周围所有人对他的关怀。

在她的生命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让她在无形的精神世界里,时时刻刻都会感到自己是被在乎的人,不可缺少的,存在的重要性。

这里,我会勉励自己认清周围的一切,然后好好的接受爱并且尝试着爱周围的人。

因为只有爱和接受爱,自己才会快乐,生活才会精彩。

同样,勇气更是生活中的一支催化剂,它能够生成很多东西。

本来困难的事情,有了它就会生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一切不再变得可怕,不再变得神奇

勇气,我的理解就是克服自卑所产生的动力。

所以清楚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又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在本书中能领悟到的东西很多。

但是最让我受启发的就是:人生中要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引路人

海伦每一步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莎莉文老师的辛勤浇灌。

无论生活还是学习,莎莉文老师教给海伦的太多。

让海伦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没有放弃过。

她是海伦无声无语世界里的一盏明灯,一所灯塔,每时每刻都在为他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以至于不会在茫茫人海中无所适从。

由此可见,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寻找一个能为自己开起一盏明灯的人。

这个人可能是一个老师,一个亲人,也可能是一个伟人。

在本书中我另一点至深的感悟就是:要懂得珍惜

珍惜的意义非常广泛:首先,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感官。

怎样才能做到珍惜呢?那就是好好的利用他们。

珍惜自己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受失明的灾难;珍惜旁边的声音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受耳聋的厄运;抚模你想要抚摸的一切物品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充分利用你的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

同时,我们还要珍惜周围的一切: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工作,珍惜周围的朋友和亲人,珍惜身边的爱人,以及珍惜身边一切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

珍惜一份亲情,一份爱意,把握每一份友谊,犹如明天你将都会失去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大心灵的对话。

我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因为此刻,我正品尝着与一个伟人对话的真正快乐

一篇有关于xx班我想对你说的演讲稿

谁是最可爱的人 ——人人种养一盆花之感想 初一(1)班 施展 谁是我们班中最可爱的人

万紫千红,姹紫嫣红,琼枝玉叶,多少形容美丽花卉的词语啊

正如我们的花名:一帆风顺(主人名杨一帆)、冉冉升起(主人名桉冉)、迷你菜叶……同学们都为自己的花取了可爱有趣的名字,花了不少心思。

其中就有几个身影整天忙不迭地穿梭在花海中间,仿佛是一名辛勤的护花使者,又像是一只在花丛中寻找精华的小蜜蜂。

他们忙碌的身影至今依旧存放在我的脑海之中。

早上七点左右,当我们还在车站焦急的等着来往的公交车,他们——可爱的护花天使,就提着剪子,抓着扫帚忙开来了。

精心地设计着花型,仔细地打理着枝叶,一丝不苟。

夏日的早晨,太阳公公还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可是这些同学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句怨言。

可爱的“植”周干部啊

高标准,严要求,是我们对自己提出的期望。

我班的岑舒怡觉得花牌不够美观整齐,带领着其他细心的女生动手做起了花牌。

她们把花的造型别出心裁地设计成了奥运五环。

五颗环,是我班四十四个人(加上我们可爱的季老师)的象征。

环连环,圈套圈,表示着我们四十四个人团结努力,共同奋进。

就连设计花牌的造型,大家都有模有样的坐下来开了个小型讨论会呢

我们收集了旧花牌,剪好了五颜六色的奥运环。

在岑舒怡的带领下,一起画上可爱的图案,认认真真,工工整整的把主人设计的花语经加工后合成一块新颖而有意义的花牌了。

这一切,我知道的比谁都清楚。

因为那群可爱的人潮中还有一个渺小的身影,就是我。

还有一个人,大家应该都很清楚。

她就是我们伟大的季老师。

其实,你们会觉得“伟大”这个词太夸张了吧

我敢担保:一点都不。

因为在我们心中,季老师比任何女明星都美丽。

还记得那一天,我们做花牌留到很晚,六点多。

到现在才发现,其实一直有一个人和我们共同进退。

我们家中有父母等着吃饭,而季老师的家中还有丈夫和几岁的儿子等着做饭。

她的肩上背负着多少重担啊

年幼的儿子,不懂事的我们,一个个都让她如此劳累…… 谁是最可爱的人

季老师带领我们四十三个人成为了最可爱的家族。

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原文

(当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什么也看不见,眼前一片黑暗时,我像被噩梦吓倒一样,全身惊恐,悲伤极了,那种感觉让我今生永远难以忘怀。

)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国的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

  父系祖先来自瑞典,移民定居在美国的马里兰州。

有件不可思议的事,我们的一位祖先竟然是聋哑教育专家。

谁料得到,他竟然会有一个像我这样又盲又聋又哑的后人。

每当我想到这里,心里就不禁大大地感慨一番,命运真是无法预知啊

  我的祖先自从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买了土地后,整个家族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据说,那时候由于地处偏僻,祖父每年都要特地从塔斯甘比亚镇骑马到760英里外的费城,购置家里和农场所需的用品、农具、肥料和种籽等。

每次祖父在往赴费城的途中,总会写家书回来报平安,信中对西部沿途的景观,以及旅途中所遭遇的人、事、物都有清楚且生动的描述。

直到今天,大家仍很喜欢一而再地翻看祖父留下的书信,就好像是在看一本历险小说,百读不厌。

  我的父亲亚瑟·凯勒曾是南北战争时的南军上尉,我的母亲凯蒂·亚当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母亲小父亲好几岁。

  在我病发失去视觉、听觉以前,我们住的屋子很小,总共只有一间正方形的大房子和一间供仆人住的小房子。

那时候,依照南方人的习惯,他们会在自己的家旁再加盖一间屋子,以备急需之用。

南北战争之后,父亲也盖了这样一所屋子,他同我母亲结婚之后,住进了这个小屋。

小屋被葡萄、爬藤蔷薇和金银花遮盖着,从园子里看去,像是一座用树枝搭成的凉亭。

小阳台也藏在黄蔷薇和南方茯苓花的花丛里,成了多彩的蜂鸟和殷勤的蜜蜂的乐园.  祖父和祖母所住的老宅,离我们这个蔷薇凉亭不过几步。

由于我们家被茂密的树木、绿藤所包围,所以邻居人都称我们家为“绿色家园”。

这是童年时代的天堂。

  在我的家庭老师——莎莉文小姐尚未到来之前,我经常独自一人,依着方型的黄杨木树篱,慢慢地走到庭园里,凭着自己的嗅觉,寻找初开的紫罗兰和百合花,深深地吸着那清新的芳香。

  有时候我也会在心情不好时,独自到这里来寻求慰藉,我总是把炙热的脸庞藏在凉气沁人的树叶和草丛之中,让烦躁不安的心情冷静下来。

  置身于这个绿色花园里,真是心旷神怡。

这里有爬在地上的卷须藤和低垂的茉莉,还有一种叫做蝴蝶荷的十分罕见的花。

因为它那容易掉落的花瓣很像蝴蝶的翅膀,所以名叫蝴蝶荷,这种花发出一阵阵甜丝丝的气味。

但最美丽的还是那些蔷薇花。

在北方的花房里,很少能够见到我南方家里的这种爬藤蔷薇。

它到处攀爬,一长串一长串地倒挂在阳台上,散发着芳香,丝毫没有尘土之气。

每当清晨,它身上朝露未干,摸上去是何等柔软、何等高洁,使人陶醉不已。

我不由得时常想,上帝御花园里的曝光兰,也不过如此吧

  我生命的开始是简单而普通的,就像每个家庭迎接第一个孩子时一样,大家都充满喜悦。

为了要给第一个孩子命名,大家都绞尽脑汁,你争我吵,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想出来的名字才是最有意义的。

父亲希望以他最尊敬的祖先的名字“米德尔·坎培儿”作我的名字,母亲则想用她母亲的名字“海伦·艾培丽特”来命名。

大家再三讨论的结果,是依照母亲的希望,决定用外婆的名字。

  先是为了命名争吵不休,之后,为了要带我去教堂受洗,大家又手忙脚乱,以至于兴奋的父亲在前往教会途中,竟把这个名字忘了。

当牧师问起“这个婴儿叫什么名字”时,紧张兴奋的父亲一时之间说出了“海伦·亚当斯”这个名字。

因此,我的名字就不是沿用外祖母的名字“海伦·艾培丽特”,而变成了“海伦·亚当斯”。

  家里的人告诉我说,我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了不服输的个性,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个性非常倔强,常常想模仿大人们的一举一动。

所以,6个月时已经能够发出“茶

”和“你好

”的声音,吸引了每个人的注意。

甚至于“水”这个字,也是我在1岁以前学会的。

直到我生病后,虽然忘掉了以前所学的字,但是对于“水”这个字却仍然记得。

  家人还告诉我,在我刚满周岁时就会走路了。

我母亲把我从浴盆中抱起来,放在膝上,突然间,我发现树的影子在光滑的地板上闪动,就从母亲的膝上溜下来,自己一步一步地、摇摇摆摆地去踩踏那些影子。

  春光里百鸟啁啾,歌声盈耳,夏天里到处是果子和蔷薇花,待到草黄叶红已是深秋来临。

三个美好的季节匆匆而过,在一个活蹦乱跳、咿呀学语的孩子身上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早。

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灵鸟的悦耳歌声且繁花盛开的春天,就在一场高烧的病痛中悄悄消失了。

在次年可怕的2月里,我突然生病,高烧不退。

医生们诊断的结果,是急性的胃充血以及脑充血,他们宣布无法挽救了。

但在一个清晨,我的高烧突然退了,全家人对于这种奇迹的发生,当时惊喜得难以言喻。

但是,这一场高烧已经让我失去了视力和听力,我又像婴儿一般蒙昧,而他们,我的家人和医生,却全然不知。

  [编辑本段]内容  第一天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

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

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我不知道什么是透过“灵魂之窗”,即从眼睛看到朋友的内心。

我只能用手指尖来“看”一个脸的轮廓。

我能够发觉欢笑、悲哀和其他许多明显的情感。

我是从感觉朋友的脸来认识他们的。

但是,我不能靠触摸来真正描绘他们的个性。

当然,通过其他方法,通过他们向我表达的思想,通过他们向我显示出的任何动作,我对他们的个性也有所了解。

但是我却不能对他们有较深的理解,而那种理解,我相信,通过看见他们,通过观看他们对种种被表达的思想和境况的反应,通过注意他们的眼神和脸色的反应,是可以获得的。

  我身旁的朋友,我了解得很清楚,因为经过长年累月,他们已经将自己的各个方面揭示给了我;然而,对于偶然的朋友,我只有一个不完全的印象。

这个印象还是从一次握手中,从我通过手指尖理解他们的嘴唇发出的字句中,或从他们在我手掌的轻轻划写中获得来的。

  你们有视觉的人,可以通过观察对方微妙的面部表情,肌肉的颤动,手势的摇摆,迅速领悟对方所表达的意思的实质,这该是多么容易,多么令人心满意足啊

但是,你们可曾想到用你们的视觉,抓住一个人面部的外表特征,来透视一个朋友或者熟人的内心吗

  我还想问你们:能准确地描绘出五位好朋友的面容吗?你们有些人能够,但是很多人不能够。

有过一次实验,我询问那些丈夫们,关于他们妻子眼睛的颜色,他们常常显得困窘,供认他们不知道。

顺便说一下,妻子们还总是经常抱怨丈夫不注意自己的新服装、新帽子的颜色.以及家内摆设的变化。

  有视觉的人,他们的眼睛不久便习惯了周围事物的常规,他们实际上仅仅注意令人惊奇的和壮观的事物。

然而,即使他们观看最壮丽的奇观,眼睛都是懒洋洋的。

法庭的记录每天都透露出“目击者”看得多么不准确。

某一事件会被几个见证人以几种不同的方式“看见”。

有的人比别人看得更多,但没有几个人看见他们视线以内一切事物。

  啊,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看见多少东西啊!  第一天,将会是忙碌的一天。

我将把我所有亲爱的朋友都叫来,长久地望着他们的脸,把他们内在美的外部迹像铭刻在我的心中。

我也将会把目光停留在一个婴儿的脸上,以便能够捕捉到在生活冲突所致的个人意识尚未建立之前的那种渴望的、天真无邪的美。

  我还将看看我的小狗们忠实信赖的眼睛——庄重、宁静的小司格梯·达吉,还有健壮而又懂事的大德恩,以及黑尔格,它们的热情、幼稚而顽皮的友谊,使我获得了很大的安慰。

  在忙碌的第一天,我还将观察一下我的房间里简单的小东西,我要看看我脚下的小地毯的温暖颜色,墙壁上的画,将房子变成一个家的那些亲切的小玩意。

我的目光将会崇敬地落在我读过的盲文书籍上,然而那些能看的人们所读的印刷字体的书籍,会使我更加感兴趣。

在我一生漫长的黑夜里,我读过的和人们读给我听的那些书,已经成为了一座辉煌的巨大灯塔,为我指示出了人生及心灵的最深的航道。

  在能看见的第一天下午,我将到森林里进行一次远足,让我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丽之中,在几小时内,拼命吸取那经常展现在正常视力人面前的光辉灿烂的广阔奇观。

自森林郊游返回的途中,我要走在农庄附近的小路上,以便看看在田野耕作的马(也许我只能看到一台拖拉机),看看紧靠着土地过活的悠然自得的人们,我将为光艳动人的落日奇景而祈祷。

  当黄昏降临,我将由于凭借人为的光明看见外物而感到喜悦,当大自然宣告黑暗到来时,人类天才地创造了灯光,来延伸他的视力。

在第一个有视觉的夜晚,我将睡不着,心中充满对于这一天的回忆。

  第二天  有视觉的第二天,我要在黎明前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

我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这一天,我将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

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

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

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我常常参观纽约自然史博物馆,用手摸一摸那里展出的许多展品,但我曾经渴望亲眼看看地球的简史和陈列在那里的地球上的居民——按照自然环境描画的动物和人类,巨大的恐龙和剑齿象的化石,早在人类出现并以他短小的身材和有力的头脑征服动物王国以前,它们就漫游在地球上了;博物馆还逼真地介绍了动物、人类,以及劳动工具的发展经过,人类使用这些工具,在这个行星上为自己创造了安全牢固的家;博物馆还介绍了自然史的其它无数方面。

  我不知道,有多少本文的读者看到过那个吸引人的博物馆里所描绘的活着的动物的形形色色的样子。

当然,许多人没有这个机会,但是,我相信许多有机会的人却没有利用它。

在那里确实是使用你眼睛的好地方。

有视觉的你可以在那里度过许多收益不浅的日子,然而我,借助于想像中的能看见的三大,仅能匆匆一瞥而过。

  我的下一站将是首都艺术博物馆,因为它正像自然史博物馆显示了世界的物质外观那样,首都艺术博物馆显示了人类精神的无数个小侧面。

在整个人类历史阶段,人类对于艺术表现的强烈欲望几乎像对待食物、藏身处,以及生育繁殖一样迫切。

  在这里,在首都艺术博物馆巨大的展览厅里,埃及、希腊、罗马的精神在它们的艺术中表现出来,展现在我面前。

  我通过手清楚地知道了古代尼罗河国度的诸神和女神。

我抚摸了巴台农神庙中的复制品,感到了雅典冲锋战士有韵律的美。

阿波罗、维纳斯、以及双翼胜利之神莎莫瑞丝都使我爱不释手。

荷马的那副多瘤有须的面容对我来说是极其珍贵的,因为他也懂得什么叫失明。

我的手依依不舍地留恋罗马及后期的逼真的大理石雕刻,我的手抚摸遍了米开朗基罗的感人的英勇的摩西石雕像,我感知到罗丹的力量,我敬畏哥特人对于木刻的虔诚。

这些能够触摸的艺术品对我来讲,是极有意义的,然而,与其说它们是供人触摸的,毋宁说它们是供人观赏的,而我只能猜测那种我看不见的美。

我能欣赏希腊花瓶的简朴的线条,但它的那些图案装饰我却看不到。

  因此,这一天,给我光明的第二天,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

我会看见那些我凭借触摸所知道的东西。

更妙的是,整个壮丽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打开,从富有宁静的宗教色彩的意大利早期艺术及至带有狂想风格的现代派艺术。

我将细心地观察拉斐尔、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的油画。

我要饱览维洛内萨的温暖色彩,研究艾尔·格列科的奥秘,从科罗的绘画中重新观察大自然。

啊,你们有眼睛的人们竟能欣赏到历代艺术中这么丰富的意味和美

在我对这个艺术神殿的短暂的游览中,我一点儿也不能评论展开在我面前的那个伟大的艺术世界,我将只能得到一个肤浅的印象。

艺术家们告诉我,为了达到深刻而真正的艺术鉴赏,一个人必须训练眼睛。

  一个人必须通过经验学习判断线条、构图、形式和颜色的品质优劣。

假如我有视觉从事这么使人着迷的研究,该是多么幸福啊

但是,我听说,对于你们有眼睛的许多人,艺术世界仍是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世界。

  我十分勉强地离开了首都艺术博物馆,一它装纳着美的钥匙。

但是,看得见的人们往往并不需要到首都艺术博物馆去寻找这把美的钥匙。

同样的钥匙还在较小的博物馆中甚或在小图书馆书架上等待着。

但是,在我假想的有视觉的有限时间里,我应当挑选一把钥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开启藏有最大宝藏的地方。

  我重见光明的第二晚,我要在剧院或电影院里度过。

即使现在我也常常出席剧场的各种各样的演出,但是,剧情必须由一位同伴拼写在我手上。

然而,我多么想亲眼看看哈姆雷特的迷人的风采,或者穿着伊丽莎白时代鲜艳服饰的生气勃勃的弗尔斯塔夫

我多么想注视哈姆雷特的每一个优雅的动作,注视精神饱满的弗尔斯塔夫的大摇大摆

因为我只能看一场戏,这就使我感到非常为难,因为还有数十幕我想要看的戏剧。

  你们有视觉,能看到你们喜爱的任何一幕戏。

当你们观看一幕戏剧、一部电影或者任何一个场面时,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对于使你们享受它的色彩、优美和动作的视觉的奇迹有所认识,并怀有感激之情呢

由于我生活在一个限于手触的范围里,我不能享受到有节奏的动作美。

但我只能模糊地想像一下巴荚洛娃的优美,虽然我知道一点律动的快感,因为我常常能在音乐震动地板时感觉到它的节拍。

我能充分想像那有韵律的动作,一定是世界上最令人悦目的一种景象。

我用手指抚摸大理石雕像的线条,就能够推断出几分。

如果这种静态美都能那么可爱,看到的动态美一定更加令人激动。

我最珍贵的回忆之一就是,约瑟·杰佛逊让我在他又说又做地表演他所爱的里卜·万·温克时去摸他的脸庞和双手。

  我多少能体会到一点戏剧世界,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瞬间的快乐。

但是,我多么渴望观看和倾听戏剧表演进行中对白和动作的相互作用啊

而你们看得见的人该能从中得到多少快乐啊

如果我能看到仅仅一场戏,我就会知道怎样在心中描绘出我用盲文字母读到或了解到的近百部戏剧的情节。

所以,在我虚构的重见光明的第二晚,我没有睡成,整晚都在欣赏戏剧文学。

  第三天  下一天清晨,我将再一次迎接黎明,急于寻找新的喜悦,因为我相信,对于那些真正看得见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个永远重复的新的美景。

依据我虚构的奇迹的期限,这将是我有视觉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

我将没有时间花费在遗憾和热望中,因为有太多的东西要去看。

第一天,我奉献给了我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

  第二天,向我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历史。

今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世界中度过,到为生活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而哪儿能像纽约一样找得到人们那么多的活动和那么多的状况呢

所以城市成了我的目的地。

  我从我的家,长岛的佛拉斯特小而安静的郊区出发。

这里,环绕着绿色草地。

  树木和鲜花,有着整洁的小房子,到处是妇女儿童快乐的声音和活动,非常幸福,是城里劳动人民安谧的憩息地。

我驱车驶过跨越伊斯特河上的钢制带状桥梁,对人脑的力量和独创性有了一个崭新的印象。

忙碌的船只在河中嘎嘎急驶——高速飞驶的小艇,慢悠悠、喷着鼻息的拖船。

如果我今后还有看得见的日子,我要用许多时光来眺望这河中令人欢快的景象。

我向前眺望,我的前面耸立着纽约——一个仿佛从神话的书页中搬下来的城市的奇异高楼。

多么令人敬畏的建筑啊

这些灿烂的教堂塔尖,这些辽阔的石砌钢筑的河堤坡岸—一真像诸神为他们自己修建的一般。

这幅生动的画面是几百万人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对它回头投去一瞥

只怕寥寥无几。

对这个壮丽的景色,他们视而不见,因为这一切对他们是太熟悉了。

  我匆匆赶到那些庞大建筑物之———帝国大厦的顶端,因为不久以前,我在那里凭借我秘书的眼睛“俯视”过这座城市,我渴望把我的想像同现实作一比较。

我相信,展现在我面前的全部景色一定不会令我失望,因为它对我将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色。

此时,我开始周游这座城市。

首先,我站在繁华的街角,只看看人,试图凭借对他们的观察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

看到他们的笑颜,我感到快乐;看到他们的严肃的决定,我感到骄傲;看到他们的痛苦,我不禁充满同情。

  我沿着第五大街散步。

我漫然四顾,眼光并不投向某一特殊目标,而只看看万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像。

我确信,那些活动在人群中的妇女的服装色彩一定是一幅绝不会令我厌烦的华丽景色。

然而如果我有视觉的话,我也许会像其他大多数妇女一样——对个别服装的时髦式样感到兴趣,而对大量的灿烂色彩不怎么注意。

而且,我还确信,我将成为一位习惯难改的橱窗顾客,因为,观赏这些无数精美的陈列品一定是一种眼福。

  从第五大街起,我作一番环城游览——到公园大道去,到贫民窟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我还将参观外国人居住区,进行一次不出门的海外旅行。

  我始终睁大眼睛注视幸福和悲惨的全部景像,以便能够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人们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

  我的心充满了人和物的形象。

我的眼睛决不轻易放过一件小事,它争取密切关注它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

有些景像令人愉快,使人陶醉;但有些则是极其凄惨,令人伤感。

对于后者,我绝不闭上我的双眼,因为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它们面前闭上眼睛,就等于关闭了心房,关闭了思想。

  我有视觉的第三天即将结束了。

也许有很多重要而严肃的事情,需要我利用这剩下的几个小时去看,去做。

但是,我担心在最后一个夜晚,我还会再次跑到剧院去,看一场热闹而有趣的戏剧,好领略一下人类心灵中的谐音。

  到了午夜,我摆脱盲人苦境的短暂时刻就要结束了,永久的黑夜将再次向我迫近。

在那短短的三天,我自然不能看到我想要看到的一切。

只有在黑暗再次向我袭来之时,我才感到我丢下了多少东西没有见到。

然而,我的内心充满了甜蜜的回忆,使我很少有时间来懊悔。

此后,我摸到每一件物品,我的记忆都将鲜明地反映出那件物品是个什么样子。

  我的这一番如何度过重见光明的三天的简述,也许与你假设知道自己即将失明而为自己所做的安排不相一致。

可是,我相信,假如你真的面临那种厄运,你的目光将会尽量投向以前从未曾见过的事物,并将它们储存在记忆中,为今后漫长的黑夜所用。

你将比以往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眼睛。

你所看到的每一件东西,对你都是那么珍贵,你的目光将饱览那出现在你视线之内的每一件物品。

然后,你将真正看到,一个美的世界在你面前展开。

  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感官。

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

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

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

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

不过,在所有感官中,我相信,视觉一定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