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演讲稿 > 中学生庆中秋迎国庆演讲稿

中学生庆中秋迎国庆演讲稿

时间:2019-07-25 07:29

初中生迎国庆、庆中秋的演讲稿和诗词各一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2011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2岁生日,今天,在此我给大家带来此次名为《辉煌的62年》的演讲,同时作为对祖国最真挚的祝福。

时间停留在62年前的10月1日,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着毛主席的一句:“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62年里,一个个5年计划的实施使我国的工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一批崛起的特区带动了中国的发展;一次次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彰显了中国的实力

62年里,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楼前;奥运圣火在鸟巢熊熊燃烧;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了太空

62年里,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科技硕果累累,我们的教育日新月异,我们的体育突飞猛进,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载增强

这一切都在像我们表示:中国正在崛起,中国正在腾飞

然而,在62年里,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建国初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中国的经济出现衰退,随后的三年的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而从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荡是我国的民主法治受到严重践踏但是,我们的祖国绝不会倒下,因为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上下求索,现在中国不再是那个千疮百孔的中国了,中国早已挺立在东方,屹立于世界之林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了五千多年的悠悠岁月和六十年的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我们以《诗经》关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壮丽的山河亮丽的风景。

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从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徐洪刚,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过一队队方红霄--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

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六十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

可以发言的时候。

您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

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

在十七大的东风劲吹中,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同学们,昨天是翻过的历史,今天是崭新的起点,明天是宏伟的蓝图。

“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我们应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报负,应有为祖国富强而拼搏的志向。

让我们用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来建设祖国,让祖国的明天因有我们而骄傲

谢谢大家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学生迎国庆爱我中华演讲稿50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我中华》。

每一次凝望鲜艳的五星红旗,每一次倾听雄壮的国歌,每一次回顾历史,我都有无限的感慨。

我们的中华,曾经风雨,曾见彩虹。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熠熠生辉;在世界的东方,中国龙屹立不倒。

曾经,侵略者肆意的践踏中华大地;曾经,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曾经,在天安门广场上,在人民的欢呼声中,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从汉唐盛世到闭关锁国,从闭关锁国到打开国门,从开国大典到两弹一星,从两弹一星到辽宁号入海,每个脚印都饱含着艰辛与不易。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爱我中华”。

五千年的文化是祖国的骄傲,可如今的繁荣更使我们自豪。

我们是中华少年,是祖国的新一代。

我们要像雏鹰,勇敢地飞向广阔的蓝天;我们要做栋梁,撑起一方辽阔的天地;我们更要爱我们的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

我们要抱负远大,我们要勇敢乐观,我们要自强不息,我们要顽强拼搏。

我们牢牢的铭记着:“爱我中华。

急,,,迎国庆中秋初中生手抄报

国旗  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升到万众瞩目的高度。

  虽然没有惊涛骇浪,但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在起伏,有一种雷霆万钧的力量在激荡。

  升起来了,万物在这个高度里陶醉

  多么鲜红的高度,尊严从这里独领神州风骚,太阳就在灿烂里陪伴……  多么有力的凝聚,自信从五角星的光芒中笑傲风景,万物就在激情中生长,自信愈发坚强起来……  多么豪迈的情怀,期待从这种浪漫中孕育美好,龙的传人在伫立守望,期待愈发坚韧起来……  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升起世人惊叹的目光。

  这鲜艳的五星红旗哟,猎猎飘扬着半个世纪的辉煌,展示着神州风采

  面对国旗,山,站起来;水,活起来;天,阔起来

  面对国旗,每个生命都庄严起来、神圣起来,沿着国旗下的路向前延伸。

  飘扬的国旗啊,您是我昼夜难眠的情感……  国歌  这是真的。

  她容纳了神州大地百分之百的乐感,她的每一个音节都凝聚着东方民族的骨气,她的每一个音符都能够滋生咆哮的力量,她的每一个音律都爆发出东方雄狮的最强音

  是的,每当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总要唱响这力量与信心之歌;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总要奏响这庄严和圣洁之歌;每当取得胜利和收获的时候,总要从内心深处吟诵这雄浑与骄傲之歌……  沿着这歌声潮头,我们驾驭着追求之舟,向着理想的彼岸航行。

  每一个人生的码头都有我们金色的梦幻。

  只要歌声不灭,我们总能挽起手来,摘取时代挂在亮丽之处的金牌

  再一次唱响这不朽之歌吧。

  一半是勇往直前的势不可挡的力量,一半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目光。

  远方的地平线既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在那里,这歌声还会与我们会合

  国徽  赞美有时不需要歌唱,要用心聆听。

  是的,我听到了麦穗在齿轮中生长的声音。

  这个声音萦绕着一群红五星的光芒和一座城楼的文明。

  文明都沐浴在这光芒和文明之中。

  我深知泥土的真实和可靠,我深知钢铁的坚硬和骨气。

  这泥土、这钢铁终于用她的赤诚和硬度支撑起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在光芒中,我们挥舞镰刀,收割几千年的清香;在文明中,我们启动齿轮,伸延几千年的征程。

  把民族的向往浓缩起来,把民族的尊严升华起来,浓缩到朴实里,升华到自然里

  这就是麦穗和齿轮的不朽糅合。

  国庆节资料: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主席庄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同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况广播。

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广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联播。

  国庆节历史由来 :  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

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

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

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

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

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

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1、国庆节小知识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主席庄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同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况广播。

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广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联播。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该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旗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

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

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

关于国旗的问题,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

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  更换国旗旗杆  竖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曾更换过一次。

  第一根国旗旗杆是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升旗时用的那根旗杆,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国旗旗杆,高度达32.6米。

更换旗杆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国旗旗杆确实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修建起来了,旗杆的高度已明显显低,与之不相衬。

  改建后的国旗杆基座颇有讲究,共分为三层:内层四周是高80厘米的汉白玉栏杆,东西两边各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第二层是环绕基座的2米多宽的赭色花岗岩带,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第三层是5米宽的绿化带,四季常青,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国旗基座四周是用56个黄色铜墩连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

  升降国旗  1990年通过的《国旗法》规定:升旗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

为此,国旗卫士们在降国旗时,练就了过硬的收旗动作:当国旗在2分07秒的时间内降到国旗杆底座时,一名战士迅速用双手将国旗托住,而后另一名战士将旗面均匀地打成折叠状,此动作精确在13至15把之间。

  更换国旗  1990年通过的《国旗法》规定: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

为确保国旗的圣洁和完整,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国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换一面。

每逢重大节日,必须更换新国旗。

即使国旗不受损,悬挂的最长时间也不能超过10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于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徽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工作小组。

第6小组的任务是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方案,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沈雁冰任组长  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拟就《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徽设计提出要求:“(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

”9月25日,、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会议,协商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

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国徽应征图稿都不满意。

最后说: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原小组还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政府去决定。

9月27日召开的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4个决议案。

大会主席团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

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收到了政协的邀请,分别组成了由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美术家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设计竞赛。

  1950年6月20日,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并送政协大会表决。

此后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改进了国徽的稻穗细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

9月20日,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 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把制作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床厂。

1951年5月1日,由沈阳第一机床厂青年工人焦百顺、裴庆江、朱风仪等铸造出的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正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中国历次国庆大阅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至二零零三年建国五十四周年,共举行了十三次国庆阅兵。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一次国庆阅兵。

此后,连续二十四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

直到一九八四年,根据的提议,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一九八四年国庆三十五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

一九九九年,党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世纪阅兵式,庆祝祖国五十年华诞。

  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

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部队以海军两大排为前导;接着是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一万六千四百人,由东向西行进。

空军十七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行受阅,其中有四架是携弹飞行。

  一九五零年第二次国庆大阅兵,朱德总司令在阅兵式上发布命令,就朝鲜战争爆发、台湾的局势,要求人民解放军做好战斗准备。

此次阅兵最壮观的景象是骑兵部队的一千九百匹白马以六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一九五一年第三次国庆阅兵,受阅部队最前列的方队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军官。

本次阅兵还首次出现民兵大队。

  一九五二年第四次国庆阅兵,公安部队首次参阅。

本次阅兵民兵大队的成员来自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手里拿着新式的武器。

还有乘坐一百六十辆摩托车的摩托化步兵方阵。

  一九五三年第五次国庆阅兵,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

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

  一九五四年第六次国庆阅兵,出现了伞兵部队的方队,但并没有跳伞。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则是最后一次接受检阅。

  一九五五年第七次国庆阅兵,为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的第一次阅兵,部队官兵穿着新制式军服,佩戴军衔、领章,军容焕然一新。

  一九五六年第八次国庆阅兵,是十三次国庆阅兵中唯一一次在大雨中进行的。

应邀参加中共八大的五十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参加了观礼。

阅兵部队乘坐的汽车是第一批出厂的国产解放牌汽车。

  一九五七年第九次国庆阅兵,国产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第一次接受检阅。

  一九五八年第十次国庆阅兵,最引人注目的是解放军在开国后创建的军事学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军、海军等军事学校的将校学员们。

  一九五九年第十一次国庆阅兵,参加典礼的各界群众是前十一次国庆阅兵中人数最多的一次,达七十万人。

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由我国自行制造。

  一九八四年第十二次国庆阅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大阅兵。

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全部是国产现代化兵器,压轴的海军导弹部队方队、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方队和战略导弹部队方队尤为引人注目。

其中战略导弹部队是首次向全世界亮相。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第十三次国庆阅兵。

参阅军种全,兵种多。

这次参阅的陆、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装,代表了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

这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

参阅部队都是精锐之师,这样的规模和阵容,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国庆颂歌仰望高山我们是展翅飞翔的雄鹰  俯首平原我们是激越奔腾的黄河  当滚滚的车轮在大地上奔跑  祖国 我们就是你起跑的动力  我们让祖国与世界相连  看历史地车轮滚滚向前 世界在发展  祖国在前进,祖国请允许您的儿女为您自傲吧  迎国庆对联欣赏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即将来临,抚今思昔,过去的现在的一些吟咏国庆的佳联,其中有颂扬国运昌盛的,也有针砭时弊的,读来颇具韵味。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是历史的在飞跃。

这时年仅19岁的郭沫若,为庆贺胜利,挥毫作了两副对联,其中一联云: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  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上联用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之典,下联则借唐代李白《蜀道难》之诗,歌颂时代变革,大地春回,革命前途无限广阔。

读之令人欢欣鼓舞,催人奋进。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四川人刘师亮于民国10年“双十节”时,撰联直刺反动军阀:  你在拖,我也在拖,中华版图竟此弄成两块;  公有理,婆亦有理,民国幸福硬算饱受十年。

  刘师亮还作了一幅四字联:“民国万税(岁);天下太贫(平)。

”他巧用双关谐音,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政府横征暴敛的罪恶行径,看似歌颂,实则是辛辣讽刺和挖苦,可谓入木三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解放,并用对联形式歌颂新中国的诞生:  物换星移,万里山河尽归人民所有:  眉开眼笑,五亿人民共祝祖国新生。

  此联吟出了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人民群众欢庆胜利的喜悦情怀,对仗工稳,词情并茂。

  自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这些年每逢国庆,人们都爱用对联形式,歌颂党和祖国。

如:  民富国强数今朝欢笑迎国庆;  山南海北赞改革歌舞颂党恩。

  今年“十·一”,是建国56周年的庆典,人们正积极吟诵佳联妙句,以讴歌祖国华诞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最近已有人撰颂联云:一步一歌五十二载,歌歌唱不尽山青水秀故园美;一朝一曲“三个代表”,曲曲道不完国富兵强万民情。

  (1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
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一江水东流,几多愁,相顾影自怜  (3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4)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5上联: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  今宵醉苦酒,苦酒独饮苦 下联: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6上联:八月中秋占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卦卦八面玲珑 下联:九九重阳登九重,上九重,下九重,重重九霄云外  7上联:美酒佳人伴身侧,春风自得意
下联:夜市千灯映皎月,人月俩团圆  8上联:中秋八月中,月月明,赏好月,赏月好  下联:小屋活动时,日日欢,作美文,作文美
佳节美酒佳,酒酒香,把欢酒,把酒欢 天涯一片天,片片云,剪云片,剪片云  9)
上联:碧空月圆逐花影,龙灯笑舞闹中秋下联:国强民富显龙威,彩旗飘扬迎国庆  (10上联:去年秋别泪暗垂,远渡重洋,满载辛酸,独在异乡为异客 下联:今夜月明人尽望,海外游子,心系故土,每逢佳节倍思亲  11上联:秋风玉露,纤云弄巧,举樽共邀娟娟月下联:才子佳人,对影成双,抚琴同唱绵绵曲  12上联:少年游虞美人,相见欢花心动 下联:杨柳枝柳梢青,沁园春绮罗香  上联:蝶恋花木兰花解语花,一从花开满庭芳 下联:江南柳宛溪柳楼下柳,杨柳枝头柳梢青  14上联:浮曦步晨, 悬月环素, 朝朝暮暮总相循!下联:晚霞漫天,落日披彩,年年岁岁惹沉醉

  上联:月如水,情如丝,你思我思,一样相思。

下联:秋正红,夜正浓,举头低头,愁上眉头.  16上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阁亮下联:秋风扫落叶,片片相思枫叶情  国庆节征文选登  小草之歌  坡边路旁漫出诱人的色调 房前屋后在秋风里轻弹低箫 是不屑于无端发怒的野火 还是思念春姑娘多情的发梢 花吐香树长高从不自卑 闲庭信步般你遍及天涯海角 因无怨无悔所以才不言不语 默默捍卫着清新洁净的城堡 岁岁枯荣却没有春花秋实 苦乐艰辛依旧悠然消遥 你攀绿了秃峰绘秀了恶水 北国江南跳起绿色的舞蹈 你用柔蔓的根须保水固土 众志成城锁住沙尘风暴 千里大提扯起不屈的植被 洪水狂涛见你落荒而逃 苍天为父大地为母 雨雪滋润日月光照 你懂得寸草春晖的深情 碧草连天高唱报恩的歌谣  今天你走进广场步入花园 任凭园丁泼诗泻韵横剪竖刀 用独具的匠心捧出硕实的寿礼 平地铺开一幅幅喜庆的浮雕 漫步在秋高气爽的十月 赤子之情思潮滚滚滚如涛 激情吟唱一曲小草之歌 将质朴与坚贞投入祖国的怀抱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

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

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

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

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

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

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

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

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适合2012年迎中秋庆国庆小学五年级班级朗诵稿

中秋的月亮 中秋的月亮 在夕阳西下的地方 遥望云霞隐去的脚步 跨过古老的传说 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 月光映着孑然的身影 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 看一轮明月圆在中秋时刻 一颗祈祷的心 在游子的心中升起 大地的梦境 舒展在太白与东坡的词典里 在装饰嫦娥的夜夜思绪中 将漂泊的心 圆在中秋之夜 中秋的月 放纵千万里的长线 将远方憧憬的心 拉回到亲人身边 藏在父母的泪痕里 浸在兄弟酒杯的对峙里 印在爱人的心窝里 中秋的月亮,光洁美丽的容光 送给人们桂花的馨香 带给人们久远的期望 送给人们美好难忘的时光 宁静的月宫 张果老砍伐梭椤 陪伴美丽的嫦娥 漫游仙宫田园美景 天国牧歌令人神往 天宫殷勤的玉兔 捣制良药 根治人间的抑郁和忧伤 人们走出不安的阴影 走向温暖的金色阳光 年年岁岁如水月光 春风满面幸福安祥 迢迢银河遥远天堂 绚丽彩虹金桥飞架 牛郎织女 正在为美满幸福的生活奔忙 天上宫阙 莺歌燕舞金壁辉煌 神仙美景人心欢畅 中秋的月亮,美丽光洁的容光 但愿人们好运长久 年年岁岁幸福的人们 共同拥有难忘的中秋 共同沐浴美丽的月光 银色的月光 托起人们宁静的心境 明净的月亮 弥漫月饼醉人的清香 晶莹美丽的月亮 飘荡在九天之上 悠闲的轻舟 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载着人们的幸福憧憬 在茫茫的天际远航

关于庆国庆、迎中秋的主题班会(有追加,超高)

国旗加月亮

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

演讲稿300字左右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争做文明学生,共建文明校园》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修养的民族,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正因为人类追求文明,人才有了美德,才有了人格魅力,社会才有了进步,才有了良好的风尚,营造出了和谐美好的环境。

我们是小学生,所以我们要守文明,争做文明学生,共建文明校园;我们是小公民,所以我们更要守文明,争做文明公民,共创文明城市。

为了创建文明校园,我们一直努力着,“文明引领系列教育活动”已经深入人心。

当我们随手整理好图书角的图书,当我们及时关闭多媒体的电源,当我们争当小义工为大家服务,当我们伴随音乐引领安静集合,当我们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当我们静心诵读中华经典,当我们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当我们真诚进行过失代偿……一举一动都在彰显着文明,这是我们开元独特的风景。

在这个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我们还做了许多许多:学校开展了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一系列的活动,绘画作品展、学生绘本发售、庆六一合唱比赛、“水上漂”科学实验;每月我们也都会设计不同主题的校园板报和班级板报,教室走廊、校园文化墙、校报校刊处处可见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美丽无比;针对交通拥堵这一问题,我们更是大力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的活动,每周返校,同学们都能坚持绿色出行;从这学期开始,走读生同学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学校周边道路更加畅通了。

暑假期间,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同学们还做起了文明的小使者,把创文明城的理念传播到了社会。

我校共有30多个班级积极参与到创城社会实践活动中,有的同学在社区发放创城活动倡议书,有的同学开展“泉娃”义卖,有的同学亲身体验环卫工人创城工作,有的同学沿街捡拾垃圾、烟头、清理小广告,还有的同学体验交通协管,做学雷锋志愿者和安全宣传员,为创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炽热的阳光和高温天气都挡不住同学们的满腔热情,因为创建文明城市,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同学们,文明行为塑造文明校园,文明校园成就文明学生。

在创城的最后关头,学校将再次开展“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让我们用行动去表现文明,实践文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文明之花尽情绽放,让美丽校园四季芬芳。

中秋就没放假,国庆就放了四天,我是中学生,这样好吗

你可以向教育局反应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