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的全程动作要领
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 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球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
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
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频。
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
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
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 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
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掌握技巧努力训练会取得好成绩
背越式跳高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啊
背越式的步点采用弧线助跑。
先在横杆中间外侧30厘米左右地方确定起跳点,先向右走5步,为A点。
然后再向右走6步为B点。
再向前走7步为C点。
从C-B-A助跑,C-B段为直线助跑,B-A为弧线助跑。
经过反复背越式跳高是指背部朝向横杆,身体各部分依次过杆的一种过杆技术。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组成的。
各阶段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1.重点掌握杆上动作,练习时要注意控制杆上挺髋成桥型的时机,使之有足够的延续时间,防止坐着过杆。
2.学习过杆技术要多采取各种辅助练习。
注意设备的安全性能及加强保护措施。
3.重点抓好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
4.应通过对助跑丈量方法的学习,掌握由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并确定助跑点。
(二)错误动作纠正 1.助跑节奏紊乱,助跑与起跳结合不好 产生原因:助跑步点不准确,拉大步,捣小步或没有沿助跑弧线落脚。
纠正方法:改进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调整适合自身特点的助跑步点,按画好的每步标志反复进行练习;跳越跨栏架的练习,采用栏间跑3、5、7步培养节奏感和目测距离的能力。
2. 跳向前冲力太大而跳不起来 产生原因:助跑过快失去控制,自身的腿部支撑力量不够;最后放腿太慢,不能及时完成起跳动作;助跑最后两步与起跳的转换技术没有掌握好。
纠正方法:多做短、中程助跑起跳的结合练习,改进起跳脚快速着地,摆动腿和摆臂的有力上摆、提肩、拔腰技术,提高助跑结合起跳的速度。
另外,可多做弧线助跑结合起跳后身体落在高垫上的练习,强调身体从内倾迅速转成垂直和正确完成起跳后再做过杆动作。
3. 跳时制动大,减弱水平速度,做过杆动作时,身体压杆 产生原因:倒数第二步身体重心下降太多,身体内倾不够;起跳前身体后仰过大,起跳脚落地不够积极,前伸太远。
纠正方法:多做弧线助跑起跳的模仿练习。
弧线助跑起跳后用头触高物,强调起跳要积极,上体要正直。
4.坐着过杆,臀部及大腿碰落横杆 产生原因:起跳时身体重心没跟上,髋关节变屈,起跳效果差,腾空高度不够;心理上怕摔,不敢用肩背落垫;小腿太紧张,没有挺髋就过早收腹举腿。
纠正方法:利用跳板或跳箱,做立定背越式跞高,注意延长挺髋时间;逐渐啬高度,克服害怕心理,用肩背落垫。
5.斜交叉过杆 产生原因:起跳时摆动腿内扣向异侧肩方向用力摆的动作做得不够,使身体绕纵轴转体不够。
纠正方法:结合摆臂动作多做原地蹬摆起跳模仿练习;弧线助跑起跞触高物转体90゜。
短程助跑起跳过杆练习,在垫上画出落垫点,使肩背朝落垫点着垫。
6.杆上动作僵直 产生原因:起跳腾空后,两膝紧张绷直,背弓动作不自然,空中身体感觉能力较差。
纠正方法:加强柔韧性、灵敏和协调性的练习,提高动作和放松能力。
在山羊或跳箱上做仰卧背弓、顺势屈小腿举小腿练习,立定背越式跳越橡皮筋练习,体会倒肩、抬臀、挺髋,屈小腿过杆后小腿自然上甩,肩背落垫的动作。
还可以中短距离助跑起跳过杆练习。
降低横杆高度,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消除心理害怕因素。
海绵包应厚、软,符合厚度、宽度与长度要求。
有背越式跳高海绵垫卖。
同时,注意落地区的设施,如海绵坑的布置,及沙坑的松软都要保证十分安全。
练习,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步点。
祝你成功拿第一
背越式跳高的技巧
总的来说、助跑(弧度的助跑)起跳、过杆、完事了
呵呵 背越式记得一定要掌握好技巧
平常多练习原地过杆
背对着杆,往后跳。
之后反复。
(真正跳的时候。
一定要双手和头部尽量向高向后伸
) 多看看视频也一样
上都有
跳高感想怎么写
在本学期的跳高课中接触到了以前从没学习过的东西,在新奇之余,也受益匪浅。
在第一节课里,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跳高运动的一些历史,让我们拓开了眼界,并对我们接下来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本学期主要学习内容是背越式跳高。
随后,老师给我们教了我们助跑的一些要领,以及一些简单的助跑练习。
刚开始我们都觉得这些助跑练习有些无聊,到了后来真正的跳高练习中,才发现练好助跑是十分重要的,甚至要求到助跑的每一步。
在后来的几次课中,我们开始进行背越式跳高训练,渐渐在一次次练习中,我渐渐地掌握了背越式的要领。
但我知道我学习到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只是对背越式进行了简单地学习,真正的跳高运动员必定要精确到他们的每一个动作。
但在这个课中我起码学到了一门本领,学到了背越式,学到了学习体育运动的一些方法,这是我在这门课中收获到的最大的东西。
为什么采用“背越式”跳高重心会在人体外
由于运动杆的姿势不同、肢体位置化,人体重心的位是变化的.根据重心模型估算:越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上方约40厘米左右; 用俯卧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上方约10~15厘米左右; 用背越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下方约0~5厘米左右.从以上比较看出,在相同弹跳能力的情况下,跨越式的重心相对于横杆最高,跳高成绩也最差;而背越式时的重心相对于横杆最低,跳高成绩也最好.可以看一些实际的数据:一个身高1.80米的运动员,直立时重心距地面的高度为1.1米,最大弹跳高度为1.00米,当他竖直向上跳起后,重心高度为2.10米.当他用不同姿势过杆时,跳高成绩分别为:跨越式的跳高成绩约为1.70米; 俯卧式的跳高成绩约为1.95~2.00米; 背越式的跳高成绩约为2.10~2.15米.在背越式中,人在越过横杆时,臀部、腹部位置较高,头、四肢位置较低,往往低于横杆,人呈弓形,重心在人体外,在横杆的下方.故而跳高成绩可以好于正常竖直跳起人体重心的高度.用“背越式”重心可以以几乎“贴杆”的高度过杆,而“跨越式”则需要把重心再提高“从跨下到重心”这段高度,无形间就增加了运动员需要的起跳高度了.因为人在背越过杆时.人身体是弯曲的.这时候人的质心不在人身上,而是在腰部下方.这样的话,实际是质心是从杆下过,而人却从杆上过了,所以跳的更高.还是重心的问题,背越式要提高重心的高度要小于跨越式重心提高的高度.地球有引力,那么重心提高的高度是要人体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这就是为什么背越式比跨越式要跳得高的原因。
动作描写《背越式跳高》
只见他有弹性的弧线助跑,猫腰踏手起转身,颈部后仰,挺腹收腿,过杆,接着又开手平衡,低头用肩部先着紧跟着来了个后滚翻,从厚厚地海绵垫上站了,这一连串的动作优美绝伦,把看台上的观众惊呆了,全场了两秒钟,忽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久久地在赛场上空回荡。
第一次背越式跳高效果怎样
你试试,背对垫子站,原地起跳,主动用肩膀去找垫子,注意做背躬,这样能帮助克服背越式的恐惧感,我一开始就是这么练的,本人非专业,170cm 最好记录18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