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详细导游词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对大家来泰山旅游、观光表示热烈欢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间能够玩得开心,吃、住放心,同时希望大家在泰山游览当中能够得到一个较大的收获,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泰山,古称岱宗,它位于山东省东部,华北大平原的东侧,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为东经117度6分,北纬36度16分。
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
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举世瞩目。
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1987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992年荣登全国旅游胜地40佳金榜。
泰山至今保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达14万多平方米。
在古建筑群之间,还有12处石坊、6座石桥、7座石亭、1座铜亭和1座铁塔。
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这里有中国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等。
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被誉为“活着的”。
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3万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汉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还有一棵被誉为国宝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树“小六朝松”。
泰山素以壮美著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区内有著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岩洞18处,奇石58块,溪谷12条,潭池瀑布56处,山泉64处,有著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观;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10大自然奇观。
泰山的日出,是一个想象的世界,神奇的世界,日出景象的美妙是笔墨难以形容的。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对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观都有过生动的描述。
宋代词人梅圣俞的“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配熔。
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的绝句尤为人爱,凌晨破晓前,站在日观峰,举目东方,晨星渐没,微晕稍露,天地间的一片云海滚动,稍顷,一线晨曦透过云层照亮东方,这时天空由灰变黄,继而呈现橙、紫、红瑰丽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层,在阳光的照耀下,组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绮丽多姿的图案,旭日在阳光中婷婷娜娜从云层升起,阳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响忽隐忽现,闪烁不定,日轮缓升时又受波峰、波谷推进的影响上下跳动,渐渐成圆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阳西下时,朵朵残云飘浮在天际,落日的余辉如一道道金光穿过云朵洒满山间。
太阳象一个巨大的玉盘,由白变黄,越来越大,天空如缎似锦,待到夕阳沉入云底,霞光变成一片火红,天际云朵,山峰好象在燃烧,天是红的,山是红的,云是红的,大地也是红的。
举目远眺,黄河象一条飘带,弯弯曲曲从天际飘来,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缎带般的黄河泛起红润,波光翻滚,给人以动的幻觉。
“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
太阳慢慢靠向黄河,彩带般的黄河象是系在太阳上,在绛紫色的天边飞舞。
泰山的云雾是变幻莫测的。
雨后初晴,大量水气蒸发蒸腾,加之夏季季风自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成云致雾。
有时大片云在山腰形成一条长长的带子,如同官服玉带,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时则乌云滚滚,大有倒海翻江之势;也有时白云平铺,如大地铺絮,山谷堆雪,团团白云如同千万个玉盘,轻拢漫涌,铺排相接,好象平静如无垠的汪洋大海,这就是著名的“云海玉盘”。
碧霞宝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
“宝光”俗称“佛光”,多出现在碧霞祠东、西、南神门外,碧霞祠地处玉皇顶的前怀,地势相对低凹,云雾较为浓密且较稳定,在弥漫背后照来,人影呈现在雾幕上,周围形成内紫外红彩色光环,烨烨生辉,彩环呈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有时还会出现双环,更加绚丽动人。
站在雾幕前的游客举手投足,光环中的影子也手舞足蹈,油然而生飘飘欲飞成仙人之感。
泰山的冬季,气温常在-20摄氏度左右,雪后天晴,气温回暖,大陆气团稍有减少,南方暖温气团乘虚而入,雾气笼罩山间,微风吹动,飘浮的雾滴触及树枝、岩石、房顶,凝结成冰粒,层层叠叠,便形成了“千枝琼玉”、“万树花”的雾淞奇景。
泰山上下成了一个洁白如银的世界,犹如龙宫洞府,别有一番情调。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却的雨滴,降落到地面上、物体上,急速结成坚硬、滑而透明的冰层,这就是“雨淞”。
每当雨淞出现,山峦树木象冰晶倒挂,地面岩石似铺明镜,泰山变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
雨后天晴,红日映冰峰,蓝天衬霞山,光彩夺目,金光迸射,满山松柏映雪,到处银装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洁的。
泰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态的丽山秀水和人文名胜,生动地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文明篇章。
现代考古科学的研究已揭示出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泰山周围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大量史料也都记载了泰山地区早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已经显露出文明的曙光。
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泰山南麓的、北麓的,不仅影响到山东,而且影响到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
形成的“齐鲁之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产生了孔子、孟子等历史文化名人。
历史告诉我们,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时代就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名山,成为五岳之首。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
与全国的许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
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
这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
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好、高尚、坚毅的形象,热情加以歌颂。
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在他的<<>>中就写道:“,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马迁的这名话教导人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这种把泰山精神与人生的意义、人生观密切联系起来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
这显然是根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
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
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
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
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
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
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伴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成了各种宗教流派活动的重要场所。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黄伯阳修道于山后,以后历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传经布道,建观筑庙。
佛教自东晋高僧郎公创建郎公寺开始,在泰山也不断发展。
泰山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历代诗人墨客纷至沓来,他们朝山览胜,赋诗撰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品。
孔子、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刘禹锡、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王世贞、姚奈、郭沫若等都挥笔疾书,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颂岱诗文,把游人从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览观赏、求知审美的新方向。
由山脚拾级而上,到泰山之巅,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处,从秦至清,历代皆有巨制。
书体众彩纷呈,书意各代不同,其规模之大,作品之多,时代之连续性以及风格、流派、艺术之精湛,构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无与伦比的。
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韵深情与巍巍壮丽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数千年的文明中,历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系列辉煌的人文景观与高大雄伟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构成了独特的泰山风景景观。
人文景观的布局与创作,是根据自然景观,尤其是地形特点和封禅、游览、观赏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
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禅、百姓朝山进香的路线。
其主体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观,主题是封天禅地的思想内容,布局形式重点是祭地的蒿里山,经帝王驻驿的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了长达10余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
即以城西南过奈河桥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车站东南侧)为“阴曹地府”;泰安城区为人间;自城北岱宗坊开始,沿长达6666级的“天梯”至岱顶为“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和游览观光发展而成的。
岱庙是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城南门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
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展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历程。
从地形上看,是由缓坡、斜坡直到陡坡,人们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后宛若登上天府;从建筑规模上看,是由人间帝王宫殿上达苍穹,渐入仙境;从色调上看,红墙黄瓦始终与苍松翠柏形成对比。
再通过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一天门、二天门(中天门)、三天门(南天门),三重节奏,构成了一道步步登天,雄伟壮观的朝天序列。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
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
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
前奏长,对比十分强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
登临南天门骤然开阔,恰似升仙。
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
其二,在建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的导向性建筑,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耸立山巅的祭祀建筑等。
其三,从建筑的结构、材料、装饰及以庭院空间为基本单元的群体组合上,均能适应地形环境多变的要求,该建亭的建亭,该设阁的则设阁;需开敞通透处即造型轻巧,需收缩空间处便实厚重,充分体现因景而设,因境而生的建筑思想。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会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幅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
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几亿炎黄子孙的心坎中,并名扬全世界,成为全为类的珍贵遗产。
登泰山,自古3条路。
原来的东路已毁,原来的中路自然而然地成了现在的东路,游人在泰安火车站下火车后,可先游岱庙,然后从岱庙后门至岱宗坊,步行经中天门到南天门,或步行至中天门后转乘索道到南天门,再沿天街经碧霞祠登上泰山极顶。
若走中路(原来的西路),从泰安火车站下车后,可乘游览汽车沿环山公路经黑龙潭、竹林寺直达中天门,然后从中天门乘索道或步行到南天门,再沿天街直至岱顶。
若从西路上山,需从泰安火车站乘游览汽车至界首(泰安与济南的交界处)向北折,沿新辟的环山公路,在鸟语花香,泉水叮咚的茂林深谷中穿行至桃花源索道站,从这里乘索道可直至天街的北端,真可谓一步登天了! 各位朋友,我的介绍就到这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家要想对泰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亲身投入到泰山的怀抱里,沿着历史文化的足迹慢慢地去游览,仔细地去观赏。
关于导游词的作文280字
导游词大家好,我是山水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张导。
下面,由我带领大家来参观这天下第一的山与水。
来,我们先上船去感受桂林的山与水。
大家看,这里的水多绿,是不是很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呢
游客们你们感觉到船在动吗
一定感觉不到,这也是漓江水的特点之一“静”,这水很清澈,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可以在水中倒映出你们各自清晰的面孔,不信你们看看,但要小心不要摔下去了,也不要往里丢垃圾呀。
游客们,欣赏完桂林秀美的水,接下来我们来领略“奇、秀、险”的桂林山。
桂林山不仅奇,还很秀,它像一个大屏障,又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美丽极了。
桂林山不仅秀,还很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是不是有一种要栽下去的感觉
有些山像老人、有些山像骆驼……看,那座山是不是很像一头大象
那座山叫做象鼻山。
它可是有来历的。
象鼻山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构成的,因为很像一头长鼻象,所以叫做象鼻山。
象鼻山还有一块象鼻,长13.5米,宽3.3米,高1.9米。
洛阳白云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欢迎各位来到河南参观游览。
我是本次行程的导游员XX,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
在未来的两天里,将由我和王师傅一起为大家服务。
希望各位可以把安心交给王师傅,把放心交给XX,我们会一起努力把开心还给您。
在此,预祝各位可以在河南玩的开心,吃的顺心,行的放心,住的舒心,在我们河南旅游集团全体员工的一片热心中开开心心,事事顺心。
现在呢,我们的旅游车已经行驶出了洛阳火车站。
我们今天是白云山一日游,具体的形成是这样安排的,上午参观白云山的九龙瀑布,中午在山下品尝农家饭,下午继续到玉皇顶参观游览。
预计在下午5点可以结束愉快的旅程。
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经行驶到了洛阳市的洛南新区。
洛阳是河南第二大城市,它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因为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长期以来,洛阳都被称为九朝古都。
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都证明,实际上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在此建都,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共经历了15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洛阳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中国历史博物馆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博学家,92岁高龄的付振伦教授曾经明确指出我泱泱中华大国的版图中央是在兰州,而华夏文明的起源却是在河南洛阳.洛阳在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交流。
洛阳不但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更是数不胜数.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早已声名远播,嵩县白云山,栾川鸡冠洞等景点也不甘示弱,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而且洛阳的旅游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善,相信您在游览期间定会感受到洛阳人民的热情,淳朴,了解到古都文化的渊源流长。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出了洛阳市区,正朝着我们今天目的地嵩县前进。
嵩县位于洛阳市西南部,是河南省第四大县。
嵩县古代称为伊国,中国第一宰相伊尹,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都曾在此居住和学习过。
这里资源丰富,生产黄金,年产金量高达13万两,是全国八大产金县之一,地上还有丰富的林果资源,是河南省林业大县和国家生态林保护重点县,正是由于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造就了嵩县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在的嵩县正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众多的旅游景点中,白云山可谓“功不可没”。
来到嵩县,如果你问一个当地人,嵩县哪里最美,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白云山。
有人说,到了嵩县,而不到白云山,就像到了北京而不去爬长城,到了上海不去逛外滩,根本就谈不上来过。
为了使大家不至于”来了也白来”,我们就先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嵩县南部,伏牛山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要说起白云山就不得不说它的二绝和四奇.所谓二绝,1是它绝妙的地理位置,这里地跨长江,黄河和淮河三大流域,汇集了白河,伊河和汝河三源.2是这里奇绝的地形,白云山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37座,中间形成了开阔的山中盆地。
所谓四绝首先是说这里价值连城的动植物资源,不但珍贵数量还多,被专家称为自然博物馆,其次说的是这里宜人的气候,即使在夏天最热的时候,这里的气温也只有26摄氏度而已。
3是这里景观齐全,奇峰异石,瀑布洞窟,森林物候,无所不有。
最后一奇啊,说的就是这里独特的地质,整个景区既有北国山水的雄伟,又有南方山水的俊秀,可谓包罗万象。
正是凭借着这二绝四奇,白云山还被评为了“中国上最美的地方”。
说到这里,我看到好多朋友已经坐不住了,是不是想马上就到景区感受一下啊
别急,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经进入了白云山停车场,在下车之前,要提醒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豫。
我们将会在景区逗留2个小时,2个小时之后,大家到停车场来集合,我们一起到农家饭店用餐,希望大家可以遵守时间,按时回来,不要耽误了行程,好了各位朋友,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和贵重物品跟我下车,一起到景区参观游览。
各位朋友,白云山可谓“无处不秀,无景不美”。
想要全部游览完,一天肯定是不够的,。
我们首先选择的是水域风光---九龙瀑布区。
九龙瀑布是白河的发源地,更是整个白云山景区的精华所在。
现在我们走的这座桥叫做仙人桥,为什么会叫这么个名字呢
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相传当年八仙云游至此,发现无路可走,正在众仙一筹莫展的时候,铁拐李用他那个铁拐一指眼前的一块石头,一时间,仙雾弥漫,等众仙再看时,石头已经没有了,眼前却出现了一座石桥,众仙这才顺利通过了桥面。
我们现在也从这座桥上走一下,沾一下这座石桥的仙气吧。
。
过了仙人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悬崖叫做千尺崖,也叫白龙撞,它融高,陡,险,峻,奇为一体,十分壮观。
走到这里,大家会不会觉得无路可走了呢,呵呵,我可不是铁拐李,不能为大家指石为桥,但我可以带大家走一条正确的路,其实我们的路就在这个洞中,这是一条人工开凿的500米长的洞中栈道,这条栈道曲曲折折,扑朔迷离,险象环生,但这却是看九龙瀑布的必经之路。
没办法了,各位朋友,我们还是勇敢的往前走吧,大家一定要小心啊。
朋友们,当您历尽艰辛,走完了栈道,看到眼前这漫山遍野的红叶,是不是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呢
好了,我们继续前进吧,出了山洞,我们要走的是一条500多级的台阶路,因为路势陡峭,所以,大家要继续小心慢行啊。
从吊桥上穿过白河大峡谷。
朋友们,大家是不是已经听到了哗哗的水声
看,那就是九龙瀑布,大家仔细看,这条103米高的瀑布从高山飞流直下,越入深潭,形成数百米的悬帘,浪花飞溅,瀑声如歌,飞溅的浪花随风飘到人的脸上,马上可以感到丝丝凉意,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得不使我们想起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
大家看,在瀑布的石壁上有九条天然形成的岩纹,在瀑布的渲染下,像不像九条巨龙,当空飞舞,摇头摆尾,真的是活灵活现啊,所以这条瀑布才被称为九龙瀑布。
哦,这位朋友说他看到彩虹了,大家都看到了吗,我已经看到了,看,就在那里,瀑布在阳光的折射下形成一大一小两条彩虹,在这里,我要恭喜各位了,大家真的是非常幸运,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在92年被《人民日报》称为当今世界自然风光中罕见的绝妙景观的“九龙瀑布戏彩虹”。
好了,各位朋友,九龙瀑布呢,我们就先参观到这里,现在是11点钟,大家可以抓紧时间拍照,12点的时候呢,我们在停车场集合,一起到农家用餐,下午去爬玉皇顶,希望大家按时归来,不要耽误了后面的行程。
宜春导游词
明月山的 云谷飞瀑 在明月山的对面有一座山,叫老山。
据说古时候老山一带有几个妖魔,经常兴风作浪,致使这一地区山洪瀑发,林毁田摧,百姓难以安生。
一天,玉皇大帝驾临明月山的玉皇顶,看到对面的山中混沌不开,妖雾弥漫,就传当地山神前来询问。
山神道出原委,玉帝顿时震怒,命令二郎神领兵前去除妖。
二郎神武艺高强,一番恶斗,驱走飞妖魔。
只是那水依旧各流各的,四处泛滥。
二郎神执神鞭在山里指划了半天,也无法为水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只得再次票报玉帝。
玉帝又驾云至若山,见一山谷云雾缥缈,深不见底,说此处出水最好,话音刚落,诸峰的水,就纷纷汇到了这里,从山顶直泻山谷,声震如雷,长流如练。
加之此处长年处于云雾的缠绕之中,人们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云谷飞瀑。
神话传说虽然离奇,却也道出了云谷飞瀑的不同凡响。
云谷飞瀑位于宜春城西南30公里处。
这里山势回环,峰峦争雄,且林深竹茂,雾漫云飞,形成了明月山一带壮丽的风光。
在老山东面的一座悬崖上,一股急流轰然而出,宛如一条白龙从青翠的峰峦间挣脱,一声长吼,威武豪壮。
激流飞泻到两边的峭壁上,泼珠撒玉,雾化成缕缕云烟,直泻崖底,落在一块形同虎踞的巨石上,产生强烈的轰响。
同时也使崖底一片朦胧,空气中飘散的水气如毛毛雨般下个不停,形成这里特有的景观。
若从对面遥看瀑布,你会发现,那白色的瀑布跌在翠绿的群山之间,洗炼简洁,明朗纯净,确实让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超凡脱俗的感觉。
据资料称,该瀑长160余米,流宽3一4米,是瀑布中极为罕见的一种。
特别是夏日炎暑,站在瀑前,只觉得凉风清爽,沁人心脾。
手触潭中之水,冰气袭人,可以让人暑热全消,顿觉世界清凉。
清人江为龙有感于云谷飞瀑之奇美,写过一首《云谷飞瀑》的诗,诗中写道:“轻烟漠漠锁山腰,一道泉流玉屑飘。
气壮白虹晴欲雨,瀑飞翠壁夜闻潮。
终年匹练寒幽谷,尽日银河泻紫宵。
我欲振衣千、仞上,饱餐灵液涤尘嚣。
”诗句形象逼真地描绘了云谷飞瀑的壮美景观,特别诗中提及的“晴欲雨”现象更是云谷飞瀑所特有。
刚刚晴空万里,忽飘来几片云,于是洒下一阵雨点。
少顷雨止,天空又是一片晴朗,这种太阳雨的现象,在云谷飞瀑已是司空见惯。
今天,随着明月山地区旅游开发的兴起,云谷飞瀑正越来越显露出它诱人的魁力。
作为温汤――明月山黄金旅游线上一个重要景点,云谷飞瀑以它自然坦荡的容貌成为人们一睹为快的向往之地。
300导游词
今天,我要带领着大家一起到五岳之一的泰山观光。
泰山古称岱宗,它位于山东省东部,华北大平原的东侧,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
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
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举世瞩目。
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峰部位。
主峰的东侧有一个观日石。
在原来,传说古人因为爬山时很多人看不到日出,人们齐心协力从山上搬来一块大石头,大家把它放在观日点,人们站着或者坐在上面,就看到了日出。
主峰的西侧有一块石碑,上面雕刻着四个鲜红的大字:“五岳独尊”,这四个大字时古代文学家孟子(孟轲)说出的,意思是:“五岳之中,排名榜首”。
从古至今,这四个字成了千古佳来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十八盘。
因为古人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十八盘的台阶共1594级。
高约400多米,可以说是泰山的“脊梁”。
如果你从下面的中天门顺着十八盘一直登上南天门,你就会感觉到小腿肚子一直在不停的打哆嗦,这是因为十八盘很陡。
登上了南天门,大家先休息一下,留个影,休息一会我们再向上爬。
大家请继续跟我向上爬。
爬上一小段距离以后,便到了天街。
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
因为天街已经话。
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点——玉皇顶。
从玉皇顶的观望台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
正如大诗人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所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晓”。
游客们,泰山的景色确实很雄伟,希望您带着亲朋好友再来光临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