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台湾旅游,求台湾旅游简介概括
台湾旅游景点介绍之概况台湾省,简称“台”,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仅占全国的0.38%,2013年人口总数达到2337.3517万(含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辖22县、市,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全省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海岸线长达1600多千米,面积为35873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也是中国东南海上屏障和重要门户。
全省多山地丘陵,最高峰玉山达3952米,地跨北回归线,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上,地壳不稳,是一个多震的地区。
台湾主要是由三个板块的挤压产生,分别归属于欧亚大陆板块、冲绳板块以及菲律宾海板块。
挤压作用分为两个部分。
在菲律宾海板块西边,欧亚板块沉入菲律宾海板块下方,而菲律宾海板块的北边,则是菲律宾海板块沉入欧亚板块下方。
挤压作用使得台湾逐渐隆起,并且在台湾东南方形成菲律宾海沟与马尼拉海沟、吕宋海槽与吕宋岛弧,以及在台湾东北方,形成琉球海沟与琉球岛弧。
台湾突出海面之后,形成许多山脉。
以花东纵谷为界,纵谷东边的海岸山脉属菲律宾海板块,东北部的宜兰、龟山岛一带属于冲绳板块,西边的中央山脉、雪山山脉与玉山山脉则属于欧亚板块。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
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52%,多分布在东部山地。
[52]在台湾森林资源中,热带林占56%,亚热带林占31%,温带林占11%,寒带林占2%左右。
按林木种类分,阔叶林、竹林分布最广,共占全省森林面积的69%,阔叶、针叶混和林约占9%。
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300多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脑和樟油产量更是占世界总量的70%,居世界首位。
一篇介绍台湾的导游词50字
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
急需了解台湾八景基本概况
八景为玉山积雪、阿里云海、双潭秋月、大屯春色、安平夕照、清水断崖、鲁谷幽峡、澎湖渔火。
1996年台湾省旅游局举办台湾十二景之选拔,票选后经专家评选后为太鲁阁(鲁谷幽峡)、阿里山(阿里晓日)、溪头(溪头朝雾)、玉山(玉山层峰)、合欢山(合欢积雪)、日月潭(明潭清波)、鹅銮鼻(鹅銮观海)、故宫文物(故宫瑰宝)、野柳(野柳听涛)、大霸尖山(大霸九仞)、秀姑峦溪(秀姑漱玉)。
1996年台湾省旅游局举办台湾十二景之选拔,票选后经专家评选后为太鲁阁(鲁谷幽峡)、阿里山(阿里晓日)、溪头(溪头朝雾)、玉山(玉山层峰)、合欢山(合欢积雪)、日月潭(明潭清波)、鹅銮鼻(鹅銮观海)、故宫文物(故宫瑰宝)、野柳(野柳听涛)、大霸尖山(大霸九仞)、秀姑峦溪(秀姑漱玉)。
台湾的历史简介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形成海峡,出现台湾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
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
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
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
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
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
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
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
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
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
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
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
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
”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
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
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
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
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
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
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
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
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
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
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到台湾逢甲大学去做交换生只是相当于自费旅游吗
究竟能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
是不是真的只适合有钱人家的
查了台湾中央气象局,提供你:中央气象局 1周天气预报概况发布时间:101年 6月20日17时 0分有效时间:自 6月21日 0时起至 6月27日24时止天气概况: 21日、22日西南气流影响,中南部、东南部及东部地 区有阵雨或雷雨,北部及东北部地区有短暂阵雨或雷雨。
23日南部、东南部及东部地区有短暂阵雨,中部以北及 东北部地区午後有局部短暂阵雨。
24日至27日东南部及东部地区有短暂阵雨,中南部、 北部及东北部地区午後有局部短暂阵雨。
北部:指的是台北桃园新竹,.中部是台中彰化南投,南部是:高雄屏东台南,,东半部:宜兰.花莲,台东建议:带雨具以及拖鞋以备外出,拖鞋或凉鞋在台湾亦可购买到100~200台币,雨伞要台币7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