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提纲
先写你在哪地方在一次按照顺序把游览路线说一下就行了
手抓羊肉是哪里的特产
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它融茶之韵与花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
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求有诗一样的程序。
第一道:烫杯 我们称之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文豪,而且是一个至情至性的茶人。
借助苏东坡的这句诗描述烫杯,请各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看一看在茶盘中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的、洁白如玉的茶杯,像不像一只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鸭子
第二道:赏茶 我们称之为香花绿叶相扶持。
赏茶也称为目品。
目品是花茶三品(目品、鼻品、口品)中的头一品,目的即观察鉴赏花茶茶坯的质量,主要观察茶坯的品种、工艺、细嫩程度及保管质量。
如特极茉莉花茶:这种花茶的茶坯多为优质绿茶,茶坯色绿质嫩,在茶中还混有少量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这称之为锦上添花。
在用肉眼观察了茶坯之后,还要干闻花茶的香气。
通过上述鉴赏,我们一定会感到好的花茶确实是香花绿叶相扶持,极富诗意,令人心醉。
第三道:投茶 我们称之为落英缤纷玉杯里。
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先生在一文中描述的美景。
当我们用茶导把花茶从茶荷中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冲水 我们称之为春潮带雨晚来急。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
冲泡特极茉莉花时,要用90度左右的开水。
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浪上下翻滚,恰似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五道:闷茶 我们称之为三才化育甘露美。
冲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茶杯代表人。
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
第六道:敬茶 我们称之为一盏香茗奉知己。
敬茶时应双手捧杯,举杯齐眉,注目嘉宾并行点头礼,然后从右到左,依次一杯一杯地把沏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第七道:闻香 我们称之为杯里清香浮清趣。
闻香也称为鼻品,这是三品花茶中的第二品。
品花茶讲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
闻香时三才杯的天、地、人不可分离,应用左手端起杯托,右手轻轻地将杯盖揭开一条缝,从缝隙中去闻香。
闻香时主要看三项指标:一闻香气的鲜灵度,二闻香气的浓郁度,三闻香气的纯度。
细心地闻优质花茶的茶香,是一种精神享受,一定会感悟到在天、地、人之间,有一股新鲜、浓郁、纯正、清和的花香伴随着清悠高雅的花香,沁入心脾,使人陶醉。
第八道:品茶 我们称之为舌端甘苦入心底。
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
在品茶时依然是天、地、人三才杯不分离,依然是用左手托杯,右手将杯盖的前沿下压,后沿翘起,然后从开缝中品茶,品茶时应小口喝入茶汤。
第九道:回味 我们称之为茶味人生细品悟。
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无论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从一杯茶中人们都会有良好的感悟和联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第十道:谢茶 我们称之为饮罢两腋清风起。
唐代诗人的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觉。
他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咕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贵州旅游十大景点有哪些
可以说说吗
张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
张家界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
到了尧舜时代,“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于是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南蛮”一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置郡县,张家界一带属黔中郡慈姑县,县治在慈利县官塔坪(即今蒋家坪乡太平村)。
三国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年),嵩梁县被命名为天门山,设置了天门郡,至两普、南北朝,均属天门郡溇中、临澧县。
1369年明朝设置大庸县,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永定县。
1949年解放后至1988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至1988年底,大庸、桑植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辖。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省辖地级市大庸市。
1994年4月,地级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
张家界市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内外闻名遐尔而得名。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去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张家界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张家界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
张家界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
张家界全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
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
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
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
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
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
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
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张家界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
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
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张家界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012亩,占71%。
森林覆盖率达64.61%,名列全省第一。
城市实施了“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人均拥有绿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国际度假区。
张家界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1440小时、16度和1400毫米左右,历年平均无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间。
这样的气候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
但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
张家界市区海拔183米,景区平均海拔1000米,由于此差异,昼夜温差可达10℃在张家界市内,分布着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70多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0%弱。
少数民族中以土家族人口较多,其次是白族、苗族和回族。
此外。
还有少数满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
久闻湖南省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四大景区,其美景美名早已蜚声海内外。
而今,同样位于武陵源内的另一处风光奇美的景区———袁家界,又展现在世人面前。
近日,有幸亲眼目睹了这处石奇峰秀、壁险峡幽的人间仙境。
袁家界地处张家界和天子山之间,海拔1000余米,四周陡壁悬岩,矗立在武陵山区之中,恰似平地突起高台,巍为壮观。
可是,从山脚到袁家界我只花了两分钟
不要误以为我拥有“飞毛腿”,其实是乘坐了百龙观光天梯。
谈到百龙天梯,可以说是自然景观与人造奇迹的完美结合。
百龙天梯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内的水绕四门风景区。
以“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电梯”、“世界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世界上载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客运电梯”三项桂冠独步世界。
百龙天梯气势宏大,垂直高差335米、运行高度326米,主体由154米山体竖井和172米贴山钢结构构成,采用三台双层全暴露观光电梯并列分体运行,成功地连接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水绕四门和袁家界天下第一桥、乌龙寨、天子山等黄金景点,成为景区内重要的旅游观光交通设施,大大缩短了原本四个多小时的登山路。
人随梯动,梯随山行,视野愈加开阔,蓝天白云,奇峰仙雾,令人激情满怀。
不到两分钟,袁家界的秀美风光便展现在眼前。
东行约800米,有一小路蜿蜒南伸至兀岩顶平台。
置身平台左右环顾、万千景象尽收眼底。
一座座岩峰石柱,形态奇异,妙不堪言。
正巧赶上雨后天晴的大好时机,只见时有轻云淡雾于群峰间飘浮缭绕,但见山移峰潜,好似琼楼玉阁,时隐时现,一时觉得神魂痴迷,不知身居何处。
终于明白此处为何故有“迷魂台”之誉了。
尝试着站在“迷魂台”的绝岩峭壁之上,宛如“人在壁上走,云在脚下飘”。
这还不是最绝美的风景,沿峭壁顶部边缘遨游,只见一天然石桥凌空飞架两峰之巅,气势磅礴,奇伟绝伦,这便是与夫妻岩并称“张家界双绝”的“天下第一桥”。
天下第一桥系一天然石桥,处砂刀沟游览线一带,属张家界精华景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一块宽仅3米、厚约5米的天然石板,悬空镶嵌在两座山峰之间,把东西两峰巧妙连接起来。
桥长20米,跨度约50米,相对高度近400米,是张家界最高的石桥,因高度、跨度和惊险均为天下罕见,故称“天下第一桥”。
桥上苍松挺拔,桥下云雾荡漾,万丈深渊。
四周悬崖绝壁,水滴飞溅。
踏上桥面,不禁有凌空御风之感。
手扶铁栏杆,仰视,青峰飘渺于云霭缭绕之中;俯瞰,奇峰如笋群,岩壑深谷中阵阵烟岚泛起,散而复聚。
天下第一桥还挂了许多痴情男女的同心锁。
登上旁边更高处的望桥台,只见苍松掩映下,一抹泉水从200多米高的崖顶飘然而下,仿佛一匹白色长练自天而降。
飞瀑下临深潭,绿水泱泱,水雾漫漫,桥悬绝壁,雄奇险峻,触目惊心。
真不愧这“天悬白练”之名。
在袁家界中坪与下坪交接处,还有一藏而不露的景观曰:“后花园”。
游人在崖间翠竹丛林中向下穿行,突然被一面石壁挡住。
正疑无路,却见绝壁拐弯处,洞开一若满月状白石,穿门而过,眼前突现数十座奇峰参差耸立于墨绿深涧之中。
翠谷之中,石峰攒簇,涧水萦回,古木参天,寒云铺地,登高俯瞰,似天然盆景,石峰成百上千,高入云,矮卧地,大起大落,相映生辉。
在袁家界,既有石丛小涧、银瀑高泻,又有竹林繁茂、苍松垂壁。
由于水丰林密,空气极为清新。
最新测定显示,袁家界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空气中的含尘量和含菌量特别少,而含氧量很高,某些地段负离子数达到近5万个,比通常环境高出500倍左右,俨然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非常适宜休闲养生。
重庆5A级旅游景点有哪些
重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渝”。
南宋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宋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是唐末宋初时期的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
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元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其内容为释、儒、道三教合一,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巫山小三峡:巫山小三峡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她一池碧水,奇峰壁立,竹木葱茏,猿声阵阵,饶有野趣。
小三峡的特色是秀美、神奇。
有人认为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峰奇秀、滩奇险、景奇幽、石奇美,可称为“天下奇峡”。
与长江大三峡风景区毗邻,是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
武隆喀斯特:武隆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处大娄山、武陵山与贵州高原的过渡地带,长江右岸支流乌江下游峡谷区,由于受碳酸盐岩与砂页岩不同岩性分布的影响,产生了喀斯特地貌。
数亿年来孕育出了鬼斧神工般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全世界罕见而稀有喀斯特系统形成的后坪天坑,是大自然的造化留给人类的瑰宝。
:桃花源集秦晋历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岩溶地质奇观于一体,距重庆主城340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捷。
桃花源风景区与陶渊明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毫厘不爽,极其吻合。
万盛黑山谷景区:山高林密、溪河纵横、人迹罕至,保存着地球上同纬度为数不多的亚热带和温带完好的自然生态,森林覆盖率达97%,被专家誉为“渝黔生物基因库”,是目前重庆地区最大、原始生态保护最完好的自然生态风景区。
手抓羊肉是哪里的特产
甘肃手抓羊肉尤以临夏制作最为著名,已有上百年的制作历史。
过去由于多在沿街摊点售,吃者向以手抓之,这便是“手抓”一词的来历。
现已不用手抓着吃了,但仍用“手抓”这个词。
手抓羊肉也可作为大菜上桌。
手抓羊肉是青海牧区群众款待宾客的肴馔,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
初次吃手抓羊肉,会有近乎原始之感,经多次品味,则越吃越馋,使人经久难忘。
“手抓”是青海高原上有独特风韵的吃法,在全国也颇有声誉。
手抓羊肉和藏族同胞依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是紧密相关的。
因吃时一手抓肉,一手拿刀,割、挖、芙蓉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净光而得名。
藏族少女羊肉是新疆美食的基础。
用新疆人的说法,新疆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金光道。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黄金产区,天山南北水草丰美,高山上冰雪融化,形成条条河流。
这里的羊肉,品质之优,自不用说。
道的手抓羊肉要在维族人那里才能吃到。
很大的招牌,门却很小。
进去之后是一个个包间,里面的低炕有多半间屋子大,上面铺着毯子。
而毯子上则是高约一尺的大方桌子。
围着桌子盘腿而坐,先要一壶滚烫的奶茶,倒进小碗里,立刻便是奶香四溢。
其味微咸,带着茶叶淡淡的清香和苦味。
一般的店总会附送几样素菜,其中少不了洋葱。
在新疆洋葱被称为“皮牙子”,一般都是生吃。
随手抓羊肉上来的洋葱,只切成片,不加任何调料,是羊肉最好的搭配。
另外皮牙子和西红柿、尖辣椒一起凉拌,被称为“老虎菜”,是新疆的特色。
宁夏位于中国的西北部,这里冬季气温比较低,手抓羊肉可以提供人体热量,但又不会含有太多的油脂,不过羊肉的热性大,所以搭配的作料醋和大蒜很恰当,因为可以帮助排出身体多余的内热。
当然,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所以吃羊肉还是要注意控制好量,以免引起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