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大竹县东湖公园导游词有哪些
云顶生态风景区,四合古镇,桐门洞,大竹峰顶山,大竹东湖公园。
大竹有什么好耍的地方啊
1 旅游 : 近日,从达州市旅游产业推进会上传来一则消息:大竹县朝阳乡境内成功钻探出单井日出水量居亚洲第一的高压温泉
为了精心打造好这个宝贵的旅游资源,大竹县委、县政府从重庆引资20亿元将其与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百岛湖、东湖新区捆绑开发,打造成4A级以上温泉度假村。
大竹地底下冒出亚洲第一温泉 出生大竹县、刚过而立之年的王洪光是“重庆房地产五十强”企业——重庆金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近年来他在重庆房地产业四处出击,屡获成功。
这位由竹乡走出去的巴山汉子时刻心系家乡,情萦故园,希望能为竹城的发展出一份力。
几年前,该公司通过市场手段获得了大竹县朝阳乡境内部分地块的地下探矿权,同时重金招募勘探专家实地考证。
经过前期反复勘测、钻探,最终于2007年9月16日在朝阳乡玉宁村成功钻探出了温泉资源。
该温泉日平均流量达到了11233立方米,水温在52摄氏度左右,关井压力达到了1.5MPA。
其出水量之大实属罕见,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位居亚洲第一,而是否为世界第一大温泉尚有待数据考查。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旦数据被确定为世界第一,他们将积极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
20亿巨资打造“世界温泉天堂” 不久前,大竹县政府就朝阳温泉的开发利用问题,与重庆金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朝阳温泉开发项目投资意向协议书”,约定由金阳房产独立投资20亿元人民币开发温泉项目,以温泉为主线,包含朝阳温泉度假城、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湖滨温泉度假城等四个项目。
“为了让家乡人民见证我们立足竹乡发展的诚意,我们专门为这个项目在大竹当地成立了一家公司即四川大竹百岛湖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金阳房产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在大竹的投资开发将成总公司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
”金阳房产董事长王洪光说,“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把这样宝贵的旅游资源用好,全力打造‘世界温泉天堂’,让它成为比大英死海还要出名的著名景区。
” 目前,金阳公司已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项目的设计、评估和筹备。
根据协议,项目远景规划超过万亩,一期用地800余亩。
分为三大版块,一是在千岛湖征地300亩建一座五星级的朝阳温泉度假城;二是在东湖新区依托宽阔浩淼的湖景建一个占地300亩的温泉小镇,把10公里外的朝阳温泉引至东湖;三是征地200亩对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进行综合开发,使其与温泉项目连为一体,然后打捆申报国家4A级景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向5A级风景区目标迈进。
科学规划建设高品位精品旅游区 大竹县相关领导介绍说,通过举办全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和第三届乡村旅游节,大竹旅游基础条件不断完备,形成了以国家3A级景区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河古镇、川东北佛教圣地净土寺等重点景区景点为龙头的旅游格局,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面对“亚洲第一温泉”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大竹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温泉为重点,着力打造好“世界温泉天堂”,引资20亿元对项目进行整体开发,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即可开工建设。
大竹东湖公园坐几路公交车
1路公交车,运行区间东湖公园-------城西乡政府。
大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大竹县是“中国苎麻之乡”、“川东绿竹之乡”,山青水秀,地杰人灵,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品位高雅,分布集中,区位优越,开发利用潜力好。
现有以竹景观为主题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中西合璧建筑群—清河名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风景名胜区—峰顶山风景名胜区。
此外,还有集三国古驿道、峡谷、温泉、寺庙、古巴人洞穴等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云雾山景区;有高观寨净土寺、四方山丹桂堂、云雾山云雾寺等各具特色的宗教寺庙。
[中西合璧古建筑群]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格调统一,风貌独特,是西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中西合璧式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
清河名镇 位于大竹县北部,距县城竹阳镇22公里,是抗日名将、国民党起义将领范绍增故里。
始建于秦汉,明末清初形成规模,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类)。
清河镇独街一条,北直南弯,似困牛状。
全长385.50米,街道两边各108根欧式圆柱通廊,占地3.3万平方米。
被专家誉为“国外没有,国内少有,四川仅有”。
柏林范氏公馆 位于距清河镇4公里的柏林镇,为范绍增侄儿范南轩所建。
四合院式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占地约1600多平方米,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是民国初期川东民居建筑的经典。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大竹县东北部,距县城22公里,从重庆市到该景区仅需一个多小时。
景区总面积达876.16公顷,是一个以竹景观为主题,集森林生态景观、湖泊景观和佛教文化观光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在川、陕、渝、鄂四地自然景区中,以竹林规模大、种类多、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特色鲜明著称。
景区内有竹海、溶洞、寺庙、岛屿、湖泊、野生动物、珍稀植物等景观。
景区气候凉爽,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大氧吧,具有多种生态保健功能,为避暑、赏景、休闲、荡舟、垂钓等的绝佳去处。
五峰山景区 五峰山景区以竹景观为特色,是川东最大、景观最秀丽的竹海景观区,堪与“蜀南竹海”媲美。
景区内竹类品种繁多,共计20余种,除白夹竹、楠竹等常见品种外,还有珍稀的罗汉竹、人面竹、方竹等。
大片的天然竹林绿染山山岭岭,绵延数十里,面积达6000余亩。
百岛湖景区 因有岛屿、半岛百余个而得名。
其总淹没面积1.24万亩,湖面宽500——2000米。
景区湖水清澈明镜,水域广大、岸线曲折、港湾幽深、天水一色、山水相依,气势十分壮阔。
蒲苞森林景区 蒲苞山海拔1016米,山中白夹竹遍布、荫翳蔽日,环境清幽,山势奇险秀丽;山上古寺——清凉寺,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另有岩溶裂隙洞——青云洞,一股清泉涌出成溪,溪中有姿态秀丽的跌水和瀑布,蔚为壮观。
[高观寨净土寺]位于大竹县莲印乡境内,距县城2公里,是一个集宗教朝圣、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场所。
目前为川东地区最大佛教中心。
游客除来自本市各县市区外,已辐射万州、重庆、广安等县市。
[云雾山风景区]云雾山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距县城仅3公里。
景区内有森林、峡谷、古道、温泉、寺庙、溶洞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集森林生态观光、古道文化观光、宗教文化观光、温泉度假等旅游产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是夏避暑、冬赏雪、四季观光休闲的理想处所。
三国古驿道 启于先秦兴于三国,古代一直是成都出川东过三峡到湖北的交通主干道。
景区保存完好各朝代开凿铺就的古道有5公里,栈道、石路、桥梁等道路构件厚重古朴。
沿途石壁上有唐宋时期的石刻、古巴人穴居的山洞多处,遗迹十分丰富。
云雾山寺 云雾山寺建于云雾山顶,始建于唐代,一直是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有“川东小峨眉”之称。
据载,明朝建文帝曾在云雾寺避难三月。
至今尚存明代石刻佛像,部分原有建筑构件及二孔石桥等文物。
茶园温泉 为川东北地区不可多见的含偏硅酸、偏硼酸的氟、锶低温医疗热矿水,对人体所患多种疾病具有医疗作用。
其井深3000余米,日出水量1500余方,出井口水温达49℃,适合建成集医疗、会议、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中等规模大小的温泉度假村。
[峰顶山景区]峰顶山景区位于大竹县境西南与垫江交界处,距大竹县城58公里,距重庆市垫江县城9公里,最高海拨1183米。
该风景区现有1.2万亩茂密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优异,夏季气候异常凉爽,为川东地区最理想的休闲、避暑、度假胜地。
也就是云雾山、五峰山、竹海公园、东湖公园玩,其他的都差不多
大竹县有什么好玩的
大竹县位于四川,达州南部,东邻梁垫江,南接邻水,西界广安、,北连达县,现辖14个区)、62个乡(镇)、577个村。
面积20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14万亩;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2万人。
大竹县系对外开放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煤县,盛产稻谷、玉米、小麦、油菜、苎麻、竹木、蚕桑、茶叶、生猪、家禽等。
其中苎麻面积、产量多年来居全国首位。
大竹县在农业上,坚持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目标,坚持三个稳定(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稳定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突出三个优化(优化农产品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狠抓项目启动、政策拉动、科技带动、开放推动,大力延伸三大链条(以麻纺企业、二郎竹席协会等为龙头,以16万亩苎麻基地、16万亩竹资源基地为依托的特色产品加工产业链;以醪糟公司、油脂公司等为龙头,以20万亩杂糯间栽基地、20万亩油料基地为依托的粮油加工产业链;以肉联厂、星火禽业协会等为龙头,以80万头良种生猪生产基地、2000万只小家禽生产基地为依托的畜禽加工运销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转变。
工业上,县政府提出并逐步落实“机电行业育骨干,食品行业强发展,化工行业求突破,煤炭行业抓转移,丝麻行业搞重组”的结构调整思路,突出发展以“黑象牌”电缆、“西立牌”膜片离合器、PVC弹性体输油管、“东柳”醪糟四个省名牌产品为代表的机电、化工、食品、麻纺产品,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同时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促进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大竹县自然资源丰富。
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为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大竹县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低山、丘陵、平坝有适宜多种竹木生长的林地。
森林类型有:以马尾松为主体的松、杉针叶混交林;以丝栗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白夹竹为主的竹、针、阔混交林;也有松、杉、柏、樟、栎等纯林。
全县森林面积达62.25万亩,森林覆盖率27.31%,其中以白夹竹为主的成片竹林资源达16万亩。
全县有林地面积43.34万亩,蓄积量147.3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25.4万亩,蓄积量92.3万立方米;防护林17.9万亩;蓄积量54.9万立方米。
大竹县境内有煤、天然气、石灰矿、灰石岩、铁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蕴藏量也较为丰富。
原煤总储量为1.63亿吨,符合工业标准和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保有储量达1.44亿吨,发热量在5000-7000大卡\\\/千克。
天然气蕴藏量约60亿立方米,还埋藏有较丰富的石油。
石灰矿储量颇富,主要分布在华莹山、铜锣山中上部。
灰石岩以铜锣山分布为多,是全县陶瓷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
新近探明的碳酸锶矿储量达148万吨,是一特大稀有金属矿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大竹县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名胜古迹众多,旅游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全县已经初步开发建成了东湖公园、五峰山森林公园、乌木水库风景区、蒲苞山森林公园、东山森林公园等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云雾山寺、四方山丹桂堂等佛教文化观光旅游区,完整保存了清河古镇、范绍增故乡古建筑群,成为川东旅游度假景地之一。
全县已有一个旅游涉外宾馆(东湖大酒店),东柳醪糟、大竹豆干、大竹凉席等旅游产品在国内享有盛名。
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列全省第33位。
1999年,全县现价国内生产总值达38.13亿元,人均3703元;财税总收入1.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7:38:25。
农业总产值21.47亿元,粮食总产量达5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90元。
乡镇企业总产值66.47亿元、总收入52.8亿元、入库税金6811万元,外出务工收入5.30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9.69亿元,利税3328万元,逐步形成了能源、机械、化工、食品、建筑建材、纺织工业六大骨干行业,主要工业产品百余种,省、部优质产品50余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8亿元;全县职工年均可支配收入达3789元。
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全国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并荣获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综合治理模范县、全省首批体育优胜县等称号。
当前,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正立足大竹,背靠达州,面向重庆,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大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经济中心(县城竹阳镇)、发展两条经济走廊(依托国道210、318线的两条经济带)、开发三大经济类区(浅丘平坝、深丘、低山)、构建四大个私经济示范片(以石桥铺镇、庙坝镇、周家镇、余家月华镇四个省级试点小集镇为核心),形成覆盖全县城乡的经济发展大网络。
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把大竹建设成为川东地区的经济强县。
重大经济事件[编辑本段]1997年以来改革开放重大经济事件、活动、建设项目1、97年2月,县委、县政府对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实现利润超过150万元的经营管理者实行重奖,奖给有突出贡献的氮肥厂厂长林孟军和川东电缆厂厂长李永辉奖金各5万元。
2、97年9月,大竹县4家企业跃入全省500强。
按固定资产原值500强排序,大竹县氮肥厂列第233位,大竹县苎麻纺织印染厂列第315位。
按实现利润500强排序:四川省川东电缆厂列第357位,大竹县电力公司列第462位。
3、97年11月大竹县首批改制企业资产评估工作基本结束,资产评估73户,完成资产清算、核实72户。
4、98年4月中国公众计算机互联网天府热线大竹节点开通,当年发展用户40户。
5、98年6月,县乌木水库取水头部改道工程经达川地区计委、建委批准立项,完成了项目初设可研报告及施工方案图的规划设计等准备工作。
6、98年9月,大竹县龙潭水库工程前期可研工作基本完成,该水库设计总库容为2700万立方米,供县城15万人饮用水。
7、98年11月,大竹县境内国道210线北端19公里省级文明样板路建设工程全面竣工。
8、98年12月,大竹县正式启动广播电视光缆网络建设工程。
9、98年12月,大竹县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在成都正式挂牌运行。
10、99年6月,大竹县与重庆市九龙坡区签订对外地投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的双边协议。
11、99年6月,大竹县与邻水县缔结为友好县。
12、99年7月,大竹县龙潭水库项目可研报告通过终审。
13、99年10月,大竹县电信局完成7000门电话扩容,全县城乡电话交换机总量达到31000门。
14、2000年2月,省计委行文批复大竹县龙潭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龙潭水库总投资11920万元,其中枢纽工程6129万元,水库淹没工程3140万元,渠系工程2651万元。
15、2000年4月,大竹县全面清退区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临时人员2400多人。
16、2000年4月,大竹县在县城竹阳镇举行了由11家非国有企业参加的招聘下岗职工洽谈会,有110人下岗职工被择优录取重新上岗。
17、2000年7月,大竹县劳动力市场正式成立,全县不再对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统包分配,一律进入人才市场进行双向选择、调节就业。
18、2000年8月,大竹县为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实现国退民进战略,举行首届企业产权交易会,首批推出57户工商企业面向市场,公开竞价出售。
共出售企业22户,成交金额达3001.53万元。
19、2000年11月,达渝高速公路达县至大竹段正式通车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