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支笔,的名言词
心正则笔正。
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心正:指人的思想、品行端正。
笔正:指书法纯正。
本句大意是: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
“~”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回答穆宗问他为什么善于用笔对说的话,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写字就会写得纯正,合乎章法。
其实“心正”与“笔正’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一个人的才识、学问甚至性格、品格等修养,往往能通过书法体现出来。
如风流倜傥的人,字也多半写得潇洒飘逸;忠厚淳朴的人,字也大都写得朴实无华。
作者云“~”,无非是强调作人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这是至今我们都应该认真借鉴的。
这句可供论述书法艺术中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下笔风起云涌。
笔名言明末清初文学家 蒲松龄笔是思想的舌头。
西班牙小说家 塞万提斯挥毫落笔如云烟。
唐代诗人 杜甫传神文笔足千秋。
清代文人 永忠长觉风雷笔下生。
关于笔的名言唐末诗人 崔道融不动笔墨不读书。
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笔下龙蛇似有神。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笔所未到气已吞。
北宋文学家 苏轼笔墨是智慧的犁铧。
笔名言尼日利亚作家 约翰·克拉克笔杆子已成为号角。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 朗费罗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见晋·王羲之《题卫夫人》。
意:这里指字的形体、结构、笔划搭配等。
笔:这里指下笔书写。
作字:写字。
这两句大意是:在动笔书写之前,要先对所写的宇的形体结构偃仰横直等等有了充分的考虑,然后再下笔书写。
书法家在动笔之前,不仅要对每个字的形体太小,笔划粗细,用墨浓淡,运笔急徐进行充分酝酿,精心设计,而且还要对字与字之间的互相搭配,整幅作品的结构布局有通盘的考虑,才能完成一件理想的书法作品。
故而“意在笔前”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这两句可供论述在书法创作中应先认真思考,作到胸有成竹后再下笔书写;也可仅引用“意在笔前”说明在文学创作中应对要表现的内容有了深思熟虑之后再动笔。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清代文人 陈廷焯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关于笔的名言清朝文学家、史学家 赵冀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唐代画家 张彦远未落笔时,先须立意。
清代学者、书画家 蒋和落笔要旧,景界要新。
清代画家 唐岱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笔名言北宋文学家 苏轼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
清代画家 方薰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汉·王充《论衡·佚文篇》。
这两句大意是:文人的笔,是用来劝人为善,惩戒恶行的。
王充在这里说的是一种写作目的,认为文人应该用自己的笔来“劝善惩恶”。
这里的“善”、“恶”,自然是以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的。
但王充已经认识到文学的社会性,指明了文人的社会责任,这是应该肯定的。
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家,应该用自己的笔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倡好人好事,惩戒恶行劣迹,爱憎分明,褒贬得当。
从这个意义来看,~两句对当前的写作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佚文篇》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唐·杜审言《赠苏味道》。
苏味道:初唐时人,曾居相位,后贬为刺史。
据鞍:骑在马上。
雄剑:利剑。
插笔:搁笔。
羽书:军事文书,插鸟羽以表示紧急。
这两句大意是:在马上挥舞着利剑杀敌立功,在案旁写成的羽书飞传军中。
诗句赞扬苏味道武能疆场杀敌,文能运筹帷幄,可化用以表现古时文武全才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的祖父 杜审言 《赠苏味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关于笔的名言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这两句大意是:一下笔就能使风雨为之惊动,诗写成后能使鬼神为之哭泣。
这两句是杜甫连用比喻、夸张的手法高度赞美李白才华横溢,他的诗歌精妙绝伦,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可供引用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有分量,有力度,能打动人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诗文作品气魄宏太,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唐代诗人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这两句大意是:读破了万卷书,作起诗文章像有神助一样。
这两句是杜甫的自我评价,虽多少有些夸张和自负的意昧,但确是经验之谈。
它道出了一个质朴的真理,即博览群书,吸取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创作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写起诗文来就会下笔成章,若有神助。
作者对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作了精炼的概括,因而千古以来广为传诵。
苏轼的名言“读书万卷始通神”即从此化来。
此名句可供引用论述平时注意读书,注意积累知识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
唐代诗人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字不可易,易则损文笔。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记者的笔可抵三千毛瑟枪。
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笔名言唐代诗人 李白精华在笔端,咫只匠心难。
唐代诗人 张祜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英国散文作家 威·赫兹里特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
关于笔的名言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
北宋词人 向子湮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
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见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
“纵横”句: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称颂北周著名文学家庾信的诗赋到晚年“凌云健笔意纵横”,意谓气势昂扬,意境开阔。
俯仰随人:即随人俯扬,人家低头就低头,人家抬头就抬头,亦步亦趋,步人后尘,这两句大意是: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笔名言唐·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
癖(pī匹):出于对事物偏爱而形成的习惯。
把:握,这两句大意是:从小就有喜读诗书的癖好,长年乐此不疲,到现在手指上还留有明显的握笔磨出的茧痕。
这是刘禹锡对学有专攻的朋友的赞许。
诗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在读书之“癖“上做文章:先在少小童心上浓抹一笔,一跃而写当今,通过一个极大的时间跨度和一个至今犹存的“把笔痕”,突出与强化前边的“读书癖”,从而使漫长的时间也得到了强化。
可谓惜墨如金,然而境界全出,兴味盎然。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送周鲁儒赴举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唐·李白《江上吟》。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沧洲:泛指扛海。
这两句大意是:诗兴酣畅之时,落笔行文力撼五岳;挥毫成诗之后,笑做人间气凌江海。
~两句写李白文思酣畅,气度非凡,落笔成篇,撼山凌海,充分表现出李白的文学才能和作者的高度自信。
此句既可描述李白卓越的艺术天才,也可借以褒扬其他作家卓越的艺术成就。
唐代诗人 李白 《江上吟》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庾信:字子山,北朝末期诗人兼辞赋家。
他的艺术成就集六朝之大成,对诗歌形式作过多方面的探索,对唐代诗赋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这两句大意是:庾信的作品到了晚期更为成熟,他的笔锋雄健,气势凌云,纵横挥洒,无不如意。
此名句是对庾信的文学评价,后一句也可借来评价其他优秀作家纵横捭阖、气势不凡的作品。
唐代诗人 杜甫 《戏为六绝句》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宋·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其一。
退笔如山:据《太平广记》载,智永住吴兴永欣寺,学书有秃笔头十瓮,后埋之,号为退笔冢。
这两句大意是:写秃的笔头即使堆积如山也不值得珍惜,其有读破万卷书才能实现通神的创作境界。
苏轼的外甥柳闳、柳辟很崇拜舅舅的书法,向苏轼索求笔迹。
于是,苏轼写了两首诗自谦,说自己的书法未足珍惜.只有读书万卷才是学子们应追求的境界。
“读书万卷始通神”一类的警句,是古人劝学的常用语,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句,这种号召读书广博的口号,在知识爆炸,社会分工却越来越细,专业面目趋狭窄的今天,仍有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关于笔的名言宋·戴复古《论诗十绝》其四。
意匠:指作文、绘画时的精心构思。
纵横:奔放,不受拘束。
这两句大意是:精妙的构思出神入化,变化无穷,刚劲的笔触纵横恣肆,任意驰骋。
浩瀚的文思,是写作的基础,文思浩瀚则笔力纵横,笔力纵横则表达如意,正如苏轼所说;“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
~两句对创作时的构思和表达均有借鉴意义。
南宋诗人 戴复古 《论诗十绝》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袁枚《遣兴六首》其五。
由来:从来。
落笔:下笔。
这两句大意是:由于爱美求好,我写作时从来都感到下笔是很困难的事,一首诗总要反复修改千次才觉得心安。
袁枚和蒋士铨、赵翼号称“乾嘉三大家”,是当时诗坛盟主,可是他晚年写诗还要千百次修改,才觉得心安。
此诗的后两句是“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意谓作品不经反复修改,就像没梳妆好的女子一样,不许步出闺阁,抛头露面,让人看见。
由此可见袁枚创作态度的谨严,也可见写作中修改、锤炼的重要。
清代诗人 袁枚 《遣兴六首》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晋·郭璞《江赋》。
这两句大意是:长江景色的美妙,是语言叙述不尽的;与长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笔墨记录不完的。
原文虽然是针对长江的,但也可用来泛指其它事物。
例如可供引用形容山川的壮丽、园林的秀美或某次经历的丰富多采,令人难忘等。
也可用以说明写诗作文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为上,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不宜过于直露。
东晋著名学者 郭璞 《江赋》信手拈来世已惊,三江滚滚笔头倾。
金·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其二。
这两句大意是:苏轼作诗不假雕琢,信笔写来.如江水从笔底滚滚倾出,诗情豪放,具有惊世骇俗的力量。
这首诗的全文是:“~,莫将险语夸劲敌,公自无劳与若争。
”这是作者对苏诗不假雕饰,自然惊人,诗情奔放,不可阻遏的艺术功力的高度评价,认为苏诗决非黄山谷诗所能匹敌。
后多用以形容文人才思敏捷,挥洒为文,如江水自然流出,滔滔不绝。
金代文学家 王若虚 《评东坡山谷四绝》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笔名言见唐·杜甫《醉歌行》。
词:文词。
笔阵:笔法阵势。
这两句大意是:文势浩瀚,如三蛱之水奔腾澎湃;笔法雄健,如千军万马独力横扫。
这是杜甫对堂侄杜勤的赞语,也可用来称许才思敏捷,文势磅礴和书法矫健,挥洒自如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 《醉歌行》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情深不自持。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晋代书法家 卫恒胸中历历着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魏衍司源到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关于笔的名言唐代诗人 杜甫内忧未艾叹萧墙,点滴学问在笔头。
陶铸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代诗人 岑参人品高,学问深,下笔自然有书卷气。
清代学者 蒋骥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笔名言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意得:指文思涌现。
命笔:执笔写作。
理伏:指文思阻塞。
投笔:掷笔。
卷:收。
这两句大意是:文思涌现就舒展情怀执笔书写,文思阻薯就收起情思放下笔来。
要写出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创作的愿望,更需要有灵感,有冲动。
光凭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所以刘勰主张文思畅达时就命笔行文,文思枯竭时就干脆投笔卷怀,不要硬去搜索枯肠。
这种见解是可取的。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人有一个好名声,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产。
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
宋·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试手初:初次试试自己(描花)的身手。
等闲:白白地。
这几句大意是:这位新嫁娘久久地饿偎在丈夫的怀里,抚弄着彩笔,在婚后初次尝试着描摹花朵。
由于沉溺于幸福的爱河之中,白白地消磨掉不少时光,影响了刺绣工夫。
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妻恩爱生活的词。
~几句把新婚夫妇的生活情态写得逼真传神。
新娘子为了掩饰自己的羞涩,在~后,地又撒娇地“笑问鸳鸯双字,怎生书?”是她真的遗忘了,还是俏皮地故作逗趣,一任读者猜想。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南歌子》在真正的伟人的领导下,笔会比剑更有力量。
关于笔的名言英国小说家 布尔沃·利顿借用别人的观点的人永远也偿还不了这笔债务。
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山谷:指肤西蓝田辋川的山谷。
郁郁;树木葱茏茂盛。
盘盘:蜿蜒盘屈。
尘外:尘世之外,指画中充满隐逸之情和禅意。
这几句大意是:(辋川)山谷葱茏盘屈,云飞水动,隐逸之情和谈禅之意溢于画表,不凡的意趣生于笔端。
王维性喜山水,热最自然,崇信佛教,诗、画多以山水为内容。
晚年居于辋川,曾绘《辋川图》,~几句就是对《辋川图》的生动的文字描绘,读之如身临其景。
唐代诗人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诗人! 笔下珍重罢! 众生的烦闷 要你来慰安呢当代女作家 冰心 《繁星春水》怜悯是一笔借款,为小心起见,还是不要滥用的好。
笔名言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的。
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若不是笔帮助了剑,恺撒大帝可能早已被世人遗忘。
亨·沃思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的心。
法国哲学家 狄德罗
关于桥的诗句、名言等(只要是简短的就行)快点啊,在线等
小桥流水人家 二十四桥明月夜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帝京篇)李世民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玄都观)徐氏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
(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
(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杂曲歌辞·祓禊曲)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赋西汉)魏徵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
(阙题)杨师道我查的 真不容易啊
谁知道有关桥的名言,彦语…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俗语: 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 诗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咏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元稹《寄乐天》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李绅《灵汜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华镇《还珠桥》 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陆游《柳桥》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陆游《秋日杂咏》 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
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
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
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陆游《独行,过柳桥而归》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陆游《柳桥秋夜》 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陆游《即事》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柳桥秋夕》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陆游《五云桥》 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陆游《戏作绝句 以唐人句终之》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诗经.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华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玄都观)徐氏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
(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 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
(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杂曲歌辞·祓禊曲)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赋西汉)魏徵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
(阙题)杨师道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
(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游侠篇)陈子良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
(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咏史其二)卢照邻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还京赠别)卢照邻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宋之问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感怀)董思恭 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蒲津迎驾)宋璟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
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
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
(长相思)苏颋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
(畴昔篇)骆宾王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
(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
(游石淙山)张昌宗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采桑)刘希夷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
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
(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张旭 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
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
(燕子龛禅师)王维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晓行巴峡)王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江南旅情)祖咏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
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
(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名言或警句 过河拆桥过桥抽板桥归桥,路归路修桥补路 歇后语: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白娘子哭断桥——想起旧情来 背媳妇过独木桥——又惊又喜 笨驴子过桥——步步难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 灯草搭浮桥——走不得 顶大风过独木桥——担风险 独木桥——难过 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独木桥上唱猴戏——不要命;玩命干 独木桥上钉木版——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散步——走险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走骆驼——担风险的事 短板子搭桥——不顶用;不顶事 短木搭桥——难到岸 扶着桥栏杆过河——生怕掉进去 扶着桥栏过河——生怕掉在水里 扶着醉汉过破桥——上晃下摇 刚下桥的新媳妇——不好看也爱看 鹊桥相会——一年一度 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湖面上的九曲桥——穹穹多 火柴棍搭桥——难过 近视眼过独木桥——放不开步子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枯木搭桥——存心害人 癞皮狗上桥——招摇撞骗 烂板搭桥——不顶事 烂板子搭桥——白搭;难过 烂柱子塔桥——不牢靠 老太太走独木桥——难过 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麻秆搭桥——把人跌闪得好苦 麻秆搭桥——难过;担当不起 木炭搭桥——难过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牵牛走纸桥——过不去 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桥顶上盖楼——上下空 桥孔里插扁担——担不起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三人过独木桥——有先有后 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田膛上搭桥——不是路 铁拐李走独木桥——够呛;走险 瞎子打过独木桥——错路一条 香签搭桥——难过 小河上没桥——将就过吧 小脚婆娘过独木桥——摇摇摆摆 朽木搭桥——存心害人 朽木搭桥——难过 竹竿子搭桥——难过 醉汉过铁索桥——上晃下摇 扁担括进桥眼里——担不起 筷子搭桥——路不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一一不是好东西 没桥顺河走——绕来绕去 桥是桥,路是路—— 一清二楚 桥孔里伸扁担——担当不起 牵牛花儿当喇叭吹——闹着玩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天上架桥——想到办不到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对联 1.一线桥光通越水 半帆寒影带吴歌 2.数点屺虞峰隔离半里 一溪烟雨水静锁孤桥 3.百渎安澜舆梁成岁暮 双虹落彩图画出天工 4.不霁何虹,天倩娲皇来补石 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 5.龙门港口,单驿独庙一茶亭 虎桥钟溪,两境双埠二酒店 6.二百年磐石重新,星缠析木 数十里槛泉正出,迹固包桑 7.平步青云,对南郭铜峰,千秋巩固 重看明月,印东流氿水,万派朝宗 8.清风徐风,水波不兴,墨妙尚留苏学士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神威犹仰晋将军 9.荷叶地钟灵,料有才人题柱去 鲸溪波效顺,应逢仙客泛槎回 10.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 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 11.春入船唇流水绿 人归渡口夕阳红 12.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苍龙背上行 13.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 14.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员峤水中央 15.断桥桥不断 残雪雪未残 16.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 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17.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桥 18.双飞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19.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20.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21.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22.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23.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24.缩千里为咫尺 联两地成一家 25.水光遥接汉 虹气上凌虚 26.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27.一泓月色含规影 两岸书声接榜歌 成语▲过河拆桥 释义 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舌桥不下 释义 形容惊讶的神态。
▲过桥抽板 释义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遇水迭桥 ▲遇水叠桥 ▲遇水架桥 释义 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
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桥归桥,路归路 释义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修桥补路 释义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
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船到桥门自会直 释义 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关于鞭炮的名人名言
元日_古诗文网[作者] 王安石 [全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关于“雾的”名言有哪些
物是人非事事休此句出自李清照词《武陵春》,风物依旧,斯人已新,但由于作者是重人不重物的,人的去旧换新,令其伤悲,而物的依旧更反衬其伤悲,伤悲至极,便叹万事皆休,有万念俱灰之感。
关于雾的名言(三句)
《雾》 ——唐·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咏雾》 ——唐·董思恭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
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
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咏雾》 ——唐·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远山澄碧雾》 ——唐·李世民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
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
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赋得花庭雾》 ——唐·李世民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唐·李益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凌雾行》 ——唐·韦应物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
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
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
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
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小学毕业考最容易考到的歇后语,诗句,有关成语故事里的人物
1、江南 2、歌 3鹅 汉乐府 北朝民歌 )骆宾王 江南可采莲,莲田田。
敕勒川,阴山下。
鹅,鹅,鹅,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曲项向天歌。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天苍苍,野茫茫, 白毛浮绿水, 鱼戏莲叶北。
风吹草低见牛羊。
红掌拨清波。
4、风 5、咏柳 6、凉州词 7、登鹳雀楼 (唐)李峤 (唐)贺知章 (唐)王之涣 (唐)王之涣 解落三秋叶, 碧玉妆成一树高, 黄河远上白云间, 白日依山尽, 能开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入海流。
过江千尺浪, 不知细叶谁裁出, 羌笛何须怨杨柳, 欲穷千里目, 入竹万竿斜。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不度玉门关。
更上一层楼。
注:文章四友:杜审言、苏味道、崔融、李峤 8、春晓 9、凉州词 10、出塞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孟浩然 (唐)王翰 (唐)王昌龄 (唐)王昌龄 春眠不觉晓, 葡萄美酒夜光杯, 秦时明月汉时关, 寒雨连江夜入吴, 处处闻啼鸟。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万里长征人未还。
平明送客楚山孤。
夜来风雨声, 醉卧沙场君莫笑, 但使龙城飞将在, 洛阳亲友如相问, 花落知多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 13、送元二使安西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静夜思 (唐)王维 (唐)王维 (唐)王维 (唐)李白 空山不见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 独在异乡为异客, 床前明月光, 但闻人语响。
客舍青青柳色新。
每逢佳节倍思亲。
疑似地上霜。
返景入深林, 劝君更尽一杯酒, 遥知兄弟登高处, 举头望明月, 复照青苔上。
西出阳关无故人。
遍插朱萸少一人。
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 17、望庐山瀑布 18、赠汪伦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唐)李白 (唐)李白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乘舟将欲行, 故人西辞黄鹤楼, 呼作白玉盘。
遥看瀑布挂前川。
忽闻岸上踏歌声。
烟花三月下扬州。
又疑瑶台镜, 飞流直下三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 孤帆远影碧空尽, 飞在青云端。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及汪伦送我情。
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 21、望天门山 22、别董大 23、绝句 (唐)李白 (唐)李白 (唐)高适 (唐)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 天门中断楚江开, 千里黄云白日曛, 迟日江山丽, 千里江陵一日还。
碧水东流至此回。
北风吹雁雪纷纷。
春风花草香。
两岸猿声啼不住, 两岸青山相对出, 莫愁前路无知己, 泥融飞燕子, 轻舟已过万重山。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下谁人不识君。
沙暖睡鸳鸯。
24、春夜喜雨 25、绝句 (唐)杜甫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两个黄鹂鸣翠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行白鹭上青天。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窗含西岭千秋雪,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门泊东吴万里船。
26、江畔独步寻花 27、游子吟 28、江雪 29、寻隐者不遇 (唐)杜甫 (唐)孟郊 (唐)柳宗元 (唐)贾岛 黄四娘家花满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千山鸟飞绝, 松下问童子, 千朵万朵压枝低。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万径人踪灭。
言师采药去。
留连戏喋时时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孤舟蓑笠翁, 只在此山中, 自在娇莺恰恰啼。
独钓寒江雪。
云深不知处。
30、枫桥夜泊 31、渔歌子 32、塞下曲 33、望洞庭 (唐)张继 (唐)张志和 (唐)卢纶 (唐)刘禹锡 月落乌啼霜满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 林暗草惊风, 湖光秋月两相和, 江枫渔火对愁眠。
桃花流水鳜鱼肥。
将军夜引弓。
潭面无风镜未磨。
姑苏城外寒山寺, 青箬笠,绿蓑衣, 平明寻白羽, 遥望洞庭山水翠, 夜半钟声到客船。
斜风细雨不须归。
没在石棱中。
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 雪爱樱 2007-7-20 16:37 回复此发言 -------------------------------------------------------------------------------- 23 回复1:【魔法使】古诗客栈 34、浪淘沙 35、赋得古原草送别 36、池上 37、忆江南 (唐)刘禹锡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九曲黄河万里沙,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小娃撑小艇, 江南好, 浪淘风簸自天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偷采白莲回。
风景旧曾谙。
如今直上银河去,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不解藏踪迹,日出江花红胜火, 同到牵牛织女家。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浮萍一道开。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8、悯农(其一) 39、悯农 (其二) 40、山行 41、清明 (唐)李绅 (唐)李绅 (唐)杜牧 (唐)杜牧 锄禾日当午, 春种一粒粟, 远上寒山石径斜, 清明时节雨纷纷, 汗滴禾下土。
秋收万颗子。
白云生处有人家。
路上行人欲断魂。
谁知盘中餐, 四海无闲田, 停车坐爱枫林晚, 借问洒家何处有, 粒粒皆辛苦。
农夫犹饿死
霜叶红于二月花。
牧童遥指杏花村。
42、江南春 43、乐游原 44、蜂 45、小儿垂钓 (唐)杜牧 (唐)李商隐 (唐)罗隐 (唐)胡令能 千里莺啼绿映红, 向晚意不适, 不论平地与山尖, 蓬头稚子学垂纶, 水村山郭洒旗风。
驱车登古原。
无限风光尽被占。
侧坐莓苔草映身。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夕阳无限好, 采得百花成蜜后, 路人借问遥招手, 多少楼台烟雨中。
只是近黄昏。
为谁辛苦为谁甜
怕得鱼惊不应人。
46、江上渔者 47、元日 48、泊船瓜洲 49、书湖阴先生壁 (宋)范仲淹 (宋)王安石 (宋)王安石 (宋)王安石 江上往来人, 爆竹声中一风除, 京口瓜洲一水间, 茅檐长扫净无苔, 但爱鲈鱼美。
春风送暖入屠苏。
钟山只隔数重山。
花木成畦手自栽。
君看一叶舟, 千门万户潼潼日,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水护田将绿绕, 出没风波里。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两山排闼送青来。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52、惠崇《春江晓景》 53、题西林壁 54、夏日绝句 (宋)苏轼 (宋)苏轼 (宋)苏轼 (宋)李清照 水光潋滟晴方好, 竹外桃花三两枝, 横看成岭侧成峰, 生当作人杰, 山色空蒙雨亦奇。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远近高低各不同。
死亦为鬼雄。
欲把西湖比西子, 蒌蒿满地芦芽短, 不识庐山真面目, 至今思项羽, 淡妆浓抹总相宜。
正是河豚欲上时。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肯过江东。
55、示儿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7、四时田园杂兴(选一) (宋)陆游 (宋)陆游 (宋)范成大 死去元知万事空, 三万里河东入海, 昼出耘田夜绩麻, 但悲不见九州同。
五千仞岳上摩天。
村庄儿女各当家。
王师北定中原日, 遗民泪尽胡尘里, 童孙未解供耕织,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望王师又一年。
也傍桑阴学种瓜。
58、四时田园杂兴(选二) 59、小池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范成大 (宋)杨万里 (宋)杨万里 梅子金黄杏子肥, 泉眼无声惜细流, 毕竟西湖六月中, 麦花雪白菜花稀。
树阴照水爱晴柔。
风光不与四时同。
日长篱落无人过, 小荷才露尖尖角, 接天莲叶无穷碧, 惟有蜻蜓蛱蝶飞。
蛱 早有蜻蜓立上头。
映日荷花别样红。
61、春日 62、题临安邸 63、游园不值 64、乡村四月 (宋)朱熹 (宋)林升 (宋)叶绍翁 (宋)翁卷 胜日寻芳泗水滨, 山外青山楼外楼, 应怜屐齿印苍苔, 绿满山原白满川, 无边光景一时新。
西湖歌舞几时休
小扣柴扉久不开。
子规声里雨如烟。
等闲识得东风面, 暖风熏得游人醉, 春色满园关不住, 乡村四月闲人少, 万紫千红总是春。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枝红杏出墙来。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永嘉四灵:赵师秀、徐照、徐玑、翁卷 65、村居 66、墨梅 67、石灰吟 68、竹石 (清)高鼎 (元)王冕 (明)于谦 (清)郑燮 草长莺飞二月天, 我家洗砚池头树, 千锤万凿出深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 拂堤杨柳醉春烟。
朵朵花开淡墨痕。
烈火焚烧若等闲。
立根原在破岩中。
儿童散学归来早, 不要人夸颜色好, 粉身碎骨浑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韧, 忙趁东风放纸鸢。
只留清气满乾坤。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任尔东南西北风。
69、所见 70、己亥杂诗 (清)袁枚 (清)龚自珍 牧童骑黄牛, 九州生气恃风雷, 歌声振林樾。
万马齐喑究可哀。
意欲捕鸣蝉, 我劝天公重抖擞, 忽然闭口立。
不拘一格降人才。
名言小学生常用名人名言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2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藏克家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2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
——列夫托尔斯泰 2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 2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2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2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 2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2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 3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3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
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3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
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3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
——郭沫若 34、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雨果 3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36、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马克思 39、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40、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4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 42、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罗曼、罗兰(法) 43、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
念书吧
——契坷夫(俄) 44、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王安石 4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培根 46、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47、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爱迪生 48、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 49、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50、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苏轼 51、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别林斯基 52、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爱迪生 53、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
——雨果 5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培根 55、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托马斯、卡莱尔 成语【ABCC】波光粼粼生气勃勃忧心忡忡气势汹汹得意洋洋忠心耿耿神采奕奕小心翼翼死气沉沉喜气洋洋风尘仆仆大名鼎鼎大腹便便虎视眈眈【AABC】欣欣向荣 夸夸其谈 蒸蒸日上 人人皆知 井井有条 斤斤计较历历可数 滔滔不绝 人人自危 心心相印 历历在目 比比皆是循循善诱 蠢蠢欲动 步步为营 娓娓动听 振振有词 奄奄一息洋洋得意 格格不入 默默无闻 津津有味 摇摇欲坠 耿耿于怀【ABAC】不闻不问 无边无际 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不折不扣 无影无踪 半信半疑 如痴如醉 人山人海 毛手毛脚碍手碍脚 缩手缩脚 全心全意 不三不四 不知不觉 一模一样大手大脚【AABB】山山水水 兢兢业业 高高兴兴 战战兢兢 三三两两 鬼鬼祟祟熙熙攘攘吞吞吐吐 口口声声 形形色色 大大咧咧 慌慌张张 原原本本 清清楚楚成语用法归类【描写人物神态的词】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炯炯有神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描写人物品质的词】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誓死不二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 见利忘义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威武不屈舍生忘死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厚颜无耻【描写学习的词】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真才实学孜孜不倦 力争上游 好学不倦 笨鸟先飞 披荆斩棘 不学无术闻鸡起舞勤学好问 自强不息 发愤图强 只争朝夕【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 大智若愚 谨言慎行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自知之明【描写骄傲的词】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恃才傲物妄自尊大自鸣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忘乎所以 唯我独尊 自高自大【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心急如焚【描写人的语言的词】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夸夸其谈花言巧语【描写人物容貌体态的词】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心慈面善 老态龙钟面黄肌瘦美如冠玉 张牙舞爪 虎背熊腰 绰约多姿 倾国倾城 愁眉苦脸如花似玉其貌不扬 国色天香 冰清玉洁 容光焕发 蓬头垢面 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 雍容华贵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落落大方 弱不禁风大腹便便瘦骨嶙峋【描写说的词】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真心诚意 喋喋不休 娓娓动听故弄玄虚慢条斯理 绘声绘色 侃侃而谈 含糊其辞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唠唠叨叨自圆其说 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振振有词 肆无忌惮大言不惭闲言碎语【描写高兴的词】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手舞足蹈 喜上眉梢 如获至宝喜笑颜开相视而笑 喜从天降 谈笑风生 笑容可掬 兴高采烈【描写友情的词】亲密无间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促膝谈心 志同道合情深似海风雨同舟 拔刀相助 荣辱与共 海誓山盟 同甘共苦 关怀备至盛情款待心心相印【描写花的词】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春花秋月 花红柳绿百花争艳遍地开花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化枝招展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明日黄花奇花异草【含有云的词】云雾迷蒙 九霄云外 腾云驾雾 壮志凌云 孤云野鹤 风云变幻风起云涌行云流水 烘云托月 过眼烟云 烟消云散 风卷残云 彤云密布浮云蔽日朝云暮雨【含有雨的词】大雨倾盆 血雨腥风 风雨交加 满城风雨 风调雨顺 滂沱大雨枪林弹雨春风化雨 风雨同舟 风雨飘摇 风雨无阻 斜风细雨 和风细雨狂风暴雨未雨绸缪【描写山的词】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高山深涧 山穷水尽 悬崖峭壁 大好河山峰峦雄伟刀山火海 漫山遍野 地动山摇 江山如画 锦绣河山 还我河山湖光山色逼上粱山【描写水的词】水流湍急 一泻千里 波澜壮阔 水乳交融 波涛汹涌 血流成河水平如镜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翻腾怒吼 高山流水 洪水猛兽 千山万水水滴石穿流水无情【描写颜色的词】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灯红酒绿花红柳绿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古色古香 光彩夺目 翠色欲流 姹紫嫣红面如土色【描写稀少的词】不可多得 风毛麟角 寥寥无几 宁缺毋滥 前所未闻 九牛一毛屈指可数沧海一粟 绝无仅有 三三两两 千古绝唱 空前绝后 铁树开花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独具匠心 寥若晨星 一鳞半爪 独树一帜 一丝一毫百里挑一独占鳌头【描写繁华、安静的词】接踵摩肩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门庭若市 座无虚席 纷至沓来万人空巷万籁俱寂 花花世界 水泄不通 鸦雀无声 举袖为云 人声鼎沸门可罗雀挥汗如雨 人欢马叫 接踵而至 络绎不绝 人山人海 震耳欲聋【描写丰富繁多的词】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眼花缭乱 不计其数 漫山遍野目不暇接洋洋大观 层出不穷 星罗棋布 无奇不有 无穷无尽 一应俱全应有尽有绰绰有余 多多益善 多才多艺 足智多谋 无所不包 应接不暇多如牛毛丰富多彩 五花八门 形形色色 比比皆是 不乏其人 俯拾皆是举不胜举【寓言故事类】拔苗助长 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 精卫填海 坐井观天 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画饼充饥 叶公好龙 面地为牢 守株待兔 杀鸡儆猴 画蛇添足愚公移山对牛弹琴 盲人摸象【历史故事类】完璧归赵 程门立雪 三顾茅庐 四面楚歌 渑池之会 杞人忧天负荆请罪画龙点睛 纸上谈兵 南柯一梦 指鹿为马 卧薪尝胆 闻鸡起舞十面埋伏洛阳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