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夕节。爱情婚姻里,维持好的感情离不开优质高效的沟通。看看下面这两位成长于封建纲常礼教下的古代女性是如何向老公表情达意的,其炽烈和睿智才华是不是大大出乎你的意料之外,让自命为新时代新女性的你自叹弗如呢?
古代女子如何向爱人表情达意(
卿卿我我
以吝啬闻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有个精明伶俐的娘子。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王夫人就和老公关起门用自制的牙筹(一种计算工具)在灯下算每天家里的收入,不算完帐,夫妻两人是绝对不上床休息的。
在浪漫的烛光之下,与心爱的老公一起数着券契,算着收入,看着每天自家的钱财一天比一天多起来,王夫人的心情都格外舒爽。嘴里也忍不住像抹了蜜一样甜,一个劲地:“亲卿,爱卿”地叫着王戎。
在那个时代,“卿”是用来称呼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的。比如皇帝可以称大臣为“卿”,老公可以称呼妻子为“卿”。所以,在当时“卿”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而王戎的夫人因为高兴就把这句话给颠倒过来说了,
王戎虽然听着高兴,但是也很怕妻子这样说顺嘴了,在仆人和外人面前没有面子。就一本正经地对夫人说“女人称自己的丈夫为‘卿’不合乎礼节,是对我不尊重,以后不要这样叫了!”
王戎不说还好,一说,王夫人就来了劲,她又嗔又怨又爱地说:“爱你疼你才叫你卿卿啊,我不叫你卿卿,谁又叫你卿卿啊!”
老婆一顿“卿”字的绕口令,把王戎绕的哭笑不得,再看灯下夫人那天真无邪童心未眠的样子,又觉得十分可爱,他真的无可奈何了,从此就听任妻子“卿”长“卿”短地叫了,不过对夫人有个小小的要求,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可以叫他“卿”。王夫人嘴里答应,可她高兴起来时还哪管有没有仆人在不在场呢。
“卿卿我我”流传开来,成为男女恩爱的象征(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于是王戎夫妻这句在内室之中的温馨话语很快就被流传开来,并迅速在青年男女之间流行起来,后来人们就把“卿卿我我”,当成了男女恩爱的象征,也是成语卿卿我我的来历。
可不要小看了王夫人的这句甜腻称谓,它就像一块从耳朵灌进王戎心里的蜜糖,表明了她对他的一腔满意、在意和爱意——不管别人怎么指责你王戎俗气,吝啬,在我眼中,老公你是天下最可爱的,最可亲的,最让我崇拜的。我不叫你卿卿,不足以表达我对你的爱恋。
对于这一点,王戎当然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有王夫人在,纵是再妩媚迷人的“二奶、三奶”,王戎也提不起精神来。
“你侬我侬”中的深情内涵(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你侬我侬
话说元初大书画家赵孟頫想纳个小妾,便作词征询夫人意见:
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夫人管道升心里不乐意,但是鉴于当时男人三妻四妾的风气,不好明确阻拦,便也作词答复:
尔依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尔,塑一个我。然后将咱两个,一齐来打破,用水重团重炼重调和;再捏一个尔,再塑一个我。那其间,我身上有尔,尔身上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赵孟頫看了后,被妻子的深情蜜意打动,再没有起过娶小妾的念头。
曹商舐痔
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被宋王派往秦国作使臣。他启程的时候,宋王送了几辆车给他作交通工具。曹商来到秦国后,对秦王百般献媚,千般讨好,终于博得了秦王的欢心,于是又赏给了他一百辆车。
曹商带着秦王赏的一百辆车返回宋国后,见到了庄子。他掩饰不住自己的得意之情,在庄子面前炫耀:“像你这样长年居住在偏僻狭窄的小巷深处,穷愁潦倒,整天就是靠辛勤的编织草鞋来维持生计,使人饿得面黄肌瘦。这种困窘的日子,我曹商一天也过不下去!你再看看我吧,我这次奉命出使秦国,仅凭这张三寸不烂之舌,很快就赢得了拥有万辆军车之富的秦王的赏识,一下子就赐给了我新车一百辆。这才是我曹商的本事呀!”
庄子对曹商这种小人得志的狂态极为反感,他不屑一顾地回敬道:“我听说秦王在生病的时候召来了许多医生,对他们当面许诺:凡是能挑破粉刺排脓生肌的,赏车一辆;而愿意为其舐(shi)痔的,则赏车五辆。治病的部位愈下,所得的赏赐愈多。我想,你大
曹商用丧失尊严作代价去换取财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必然会招致庄子的痛斥。这则寓言对于社会上某些不择手段追逐名利之徒,也不失为一面警醒的明镜。
丑妇效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不仅相貌难看,而且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原本就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其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看来,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感受内美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名叫哀
他一无权位二无财产,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显赫的功绩,可是外表粗陋、其貌不扬的.这位丑人却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和赞美,这使得鲁国的鲁哀公惊异不已,于是就派人把他从卫国请回鲁国加以考察。相处不到一个月,鲁哀公觉得他在平淡中确有不少过人之处,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了。不久,宰相的位置空缺,鲁哀公便让他上任管理国事,可他却淡淡然无心做官,虽在再三要求下参议了国事,但不久他还是谢辞了高位厚禄,回到他在卫国的陋室中去了。
对此,鲁哀公求教于孔子:“他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孔子借喻道:“我曾经在楚国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的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都惊恐地逃开了,因为小猪发现母猪已不像活着时那样亲切。可见小猪爱母猪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主宰它形体的精神,爱它内在的品性。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内在的美才可靠长久,值得追求和尊崇。虽然外在的容貌、身材、风采和权位、财产等也很吸引人,可内在的品德、学识、才能和真诚、自信等给人的感受则更有魅力。
美丑标准
阳朱到宋国,投宿在一家客栈里。店主人热情地接待阳朱,并向他介绍自己的家人。阳朱发现主人有两位小妾,一位长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而另一位却相貌丑陋。偏偏令人不理解的是,店主宠爱丑陋而轻贱漂亮。
阳朱怀着好奇心,想打听个究竟,便询问缘由。
“那个漂亮的自恃美貌却轻视他人,傲气的不得了,我越看她,越觉得丑;这位看似丑陋的心地善良,待人谦和,知情达理,令我越看越觉漂亮,我一点也不认为她不漂亮。”说到这里,正好漂亮的那位小妾昂首挺胸地走过来。主人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对阳朱说:“瞧这德性,这模样,实在叫人生厌,她哪里知道什么叫美,什么为丑!”
阳朱在店主人的一番启发下,很受教育。他认为,外形固然很重要,品行却是更重要的标准。一个人若貌美再加上品格高尚,那就一定会受到人们的爱戴。若相貌不理想而心灵美,也会获得尊重。
对美与丑从来有两条标准:追求外在美,是表面的肤浅的;崇尚内在美,是本质的富有内涵的。
炫耀表面美,踞美自傲是浅薄的丑陋;自尊自爱谦逊待人是美的境界。表面美是暂时的,内在美是永恒的。
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国有一名男子,与一妻一妾住在一起。他常常独自一人外出,然后酒足饭饱而归。这人的妻子感到有些奇怪,心想:“没听说他在外面做什么大事,家里妻妾又没有过什么好日子,他怎么有钱经常在外大吃大喝呢?”于是便问其原因。她男人说道:“我在外面结交的都是些富贵家的人,人家三天一大宴、两天一小宴,请我去还用花钱吃酒肉?”
这人的妻子半信半疑。她悄悄对那妾说:“我们的男人每次出去,总是吃饱了酒肉才回来。我问他经常跟什么人在一起吃喝,他说都是些富贵家的人。可是我们家从来都不曾有一位贵客登门呀!看来我要了解一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天,齐人的妻子起了个大早床。她躲躲闪闪地尾随在自己的男人身后。但是走遍了全城,甚至没见到有谁和自己的男人讲一句话。夫妻俩一前一后地在城里转了一阵子,忽然,这女人看见丈夫朝东门外走去,于是紧跟了上去。哪知道东门外是一块坟地。她只见自己的男人走东头、窜西头,向各家上坟的人乞讨着剩下的残酒冷菜。这女人一下子全明白了。她气呼呼地跑回家去,把真相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那妾,并且伤心地说:“男人是我们女人的终身依靠,没想到咱们的男人竟然这么不争气。”这两个女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数落那男人的不是,为自己这辈子命苦而痛哭流涕。
那男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坟地里行乞的事已经露馅,回家后仍像往常一样得意洋洋地在其妻妾面前夸耀与贵人聚会的热闹场面。
世上居然有这般恬不知耻的人!由此看来,那些已经求得万贯家产、高官显
这则寓言中的齐国男子,他那好逸恶劳、为贪图享受而完全抛弃人格的行为,集中表现了剥削阶级的人生观。用齐国男子的丑恶嘴脸来比喻官僚的腐败、无耻,正是这个故事的寓意所在。
自食其力好
齐国有个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自己又无一技之长,没有谋生的手段,每天只有靠在城里乞讨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那时的城市又不大,他天天走的都是那几条街巷,讨的总是那几户人家。开始,人们出于一种同情心,还给他一点残菜剩饭;时间长了以后,人们就觉得他来的次数太多了,令人生厌,于是谁也不愿意再给他一些食物了。为此,他只有忍饥挨饿的份了。
恰在此时,有个姓田的马医因活太多,忙不过来,需要找一个帮手。这个乞丐便主动找上门去,请求在马厩里给马医打打杂工,以此换取一日三餐。这样,他再也不用沿街乞讨,晚上也不必漂泊流浪,安定的生活使他的日子变得充实起来,干活也格外卖力。
可是,又有人在一旁取笑他了:“马医本来就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而你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就去给马医打杂、当下手,这不是你的莫大的耻辱吗?”
这个昔日的乞丐平静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寄生虫,靠乞讨度日。过去,我为了活命,连讨饭都不感到羞耻;如今能帮马医干活,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又怎么能说是耻辱呢?”
这个齐国人的生活态度是正确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自食其力好。
迷底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谜语
茶坊里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
释义:
该歇后语意思是提凉壶,让人喝凉水。引申为说话丢凉腔,说不该说的话。做傻事,做不该做的事。
现在用得最多的场合是:被人无意中提起自己最想回避的问题时的尴尬。比如,刚和女朋友分手了,不知情的客人还好心的问自己的女朋友可好。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谜语由来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间小茶馆,虽说本小,门面不大,可是由于店主热情和气、诚恳实在,加上水沸杯净,开门早、收摊晚,小茶馆越办越兴旺。 知县白老爷是个贪财好利的官儿,整天不掏钱的大鱼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馆来喝茶。他一个人占一个桌子,骂骂咧咧不说,还得来点儿花生米、豆腐干什么的就嘴儿。茶喝够了就扬长而去———白喝。 白老爷天天来白喝,这父子俩可怎么受得了啊,却又惹不起他,只好忍气吞声。 不久,小茶馆的老掌柜病倒了,便让儿子司炉掌壶,应付生意。 这几天,白老爷一端起茶杯,就龇牙皱眉吧嗒嘴,说:“这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儿。” 小掌柜说:“老爷,茶,还是天天为您准备的上等龙井;水,还是扑腾扑腾泛沸花的开水,怎么能没味儿呢?” 过了几天,白老爷来得少了;又过了几天,白老爷渐渐不来了,小茶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兴旺。 老掌柜病愈后,便问儿子:“白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机灵地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从那时候起,这个故事就跟这句话一样,四下传开了,越传越远。
【拓展阅读】生活中的一些俗语的由来
1、二百五
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2、犬子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他长大后,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用上了"犬子"一词。
3、黄脸婆
古代女性所用的化妆品落后,一般所用的搽脸粉含铅,有毒性,长期使用会导致脸色变黄。所以年纪愈大的女性,受害时间愈长,受害愈深。故年长一些的女性就会呈现"黄脸婆"的症状。
4、哪壶不开提哪壶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一个小茶馆。知县白老爷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主儿,经常来白吃白喝。虽然父子俩受不了,有气,但也没办法。有一段时间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炉掌壶。等老掌柜病好以后,发现县太爷再没来了。问其缘由,小掌柜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5、吹牛
从前宰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羊的腿上割开一个小口,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羊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羊。如果谁要说可以把牛皮吹起来,那就是说大话了,因为牛皮很大,而且非常坚韧,根本吹不起来。所以"吹牛"就是说大话的代名词。
6、拍马屁
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7、吃醋
唐代《朝野佥载》里记载:房玄龄怕老婆很有名,一直不敢娶小妾。有名到皇帝下旨,欲赐十二名女子于房玄龄照顾饮食其居,以表彰房丞相为国操劳之苦。
诏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意思就是:如果你(房氏)应允这件事,那么这里有美酒一杯,自此以后和和美美,如果你要嫉妒你们家老公,不允此事,嗯,朕赐你毒酒一杯。
房氏“宁妒而死”,拿起毒酒一饮而尽。结果呢?不过一杯醋而已,浓浓的酸意里却浸透着对夫君无限的爱,宁可死,也要吃醋。吃醋的女人是不讲道理的,吃醋的女人也不能说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