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话语 > 后汉书中所说的话锦集66句

后汉书中所说的话锦集66句

时间:2017-12-26 19:0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作题。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十一年夏,拜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常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后稍定,郡中服之。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交阯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阯。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冀曰:谅为,当如此矣。

(《后汉书·马援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与决筹策与:和

B.嚣使援奉书洛阳奉:送

C.拜援为太中大夫拜:跪拜,叩拜

D.谅为: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

【现场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A项与,参与,C项拜,授予官职,D项,有抱负、有操守、建功立业的男子。

【参考答案】B。

2.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译文:。

(2)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

译文:。

【现场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涉及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意理解等内容。解答此题,要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按照直译的原则,认确关键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中的为译为立,益译为更加;(2)侵译为侵吞、侵夺,旅距译为闹事作乱。

【参考答案】(1)马援曾经对宾客说:男子汉立志,处境愈困

窘,意志愈更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2)如果豪强侵吞百姓,狡猾的羌人打算闹事,这才是我太守该管的事。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援志向的一组是

①穷当益坚,老当益壮②与决筹策

③颇哀老子,使得遨游④良怖急者,可床下伏

⑤男儿要当死于边野⑥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⑤⑥

【现场解析】考查把握人物个性的能力,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干展示马援的个性的重要侧面有志向,解题方法是以表现志向为标准对每个备选项进行筛选,确认。②是说他得到隗嚣的重用③表现他总大体④表现他镇定自若。

【参考答案】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援十二岁就父母双亡,但他并未消沉,而是胸怀大志。因而,得到了隗嚣重用。

B.马援对待下属既宽容又广施恩惠,他任用下级官吏,总让他们有职有权,自己只处理大事、要事。

C.马援不仅具有杰出的治理地方的才能,而且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D.马援功高不居,目光远大,故名士孟冀很是佩服与称赞他。

【现场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涉及到文章的基本事件、人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解答此题要采用题文对照的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本相应区间进行对照,核实。A项父母双亡这一说法有误,古代的孤只指失去父亲;隗嚣重用他的原因也不是他少年时胸怀大志。

【参考答案】A。

【参考译文】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十二岁时丧父,年轻时就胸怀大志,(马援)曾经对宾客

说:男子汉立志,处境愈困窘,意志愈更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光武帝刘秀即位,马援仍然留在西川,隗嚣非常敬重他,任用马援为绥德将军,参与筹划大计。

建武四年冬天,隗嚣让马援送书信到洛阳。光武帝非常欣赏他的勇气。九年,任命马援为太中大夫。十一年夏季,任用马援为陇西太守。马援致力于广施恩惠和树立威信,对待下属宽容,任用下级官吏时,让他们有职有权,自己只处理大事、要事罢了。客人和旧友,每天都挤满了他的家。众曹官员有时前来报告外面发生的事情,马援总是说:这都是丞掾的责任,何必来麻烦我呢!还是怜念一下我这个老头子,叫我清闲清闲吧。如果豪强侵吞百姓,狡黠(狡猾)的羌人打算闹事(犯边),这(才)是我太守该管的`事。附近的县,曾发生复仇的事件,官吏和贫民惊慌地传言说羌人造反了,百姓跑到城里。狄道长来到马援家门外,请求关闭城门,发兵征讨。马援当时正在和宾客饮酒,大笑说:烧羌哪还敢再来进犯我们呢!去告诉狄道长,叫他赶快回去看好官舍。如果谁怕得要死,叫他伏在床下躲起来好了。后来城里渐渐平静下来,郡中人都十分佩服马援。马援治理陇西六年,被调回朝廷,升为虎贲中郎将。

交阝止女子征侧和她的妹妹征贰造反,玺书任马援为伏波将军,南击交阝止。十八年春天,大军来到浪泊山上,与贼兵交战,打垮了他们,斩首几千人,投降的有一万多人。马援追击征侧等人到禁溪,多次打败了他们,贼兵于是四散逃走。第二年正月,杀征侧、征贰,传首级到洛阳。赐封马援为新息侯,享用三千户的赋税。

建武二十年秋季,马援整顿军队回到京师。快要到洛阳的时候,旧友大都前去迎接和慰劳他,平陵人孟冀,以有计谋闻名,也在迎贺马援的客人中。马援对他说:我是希望您来进良言的。现在您也这样恭维我,不是混同一般人了吗?过去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了七郡(实为九郡)疆土,才分封了几百户;如今我只有这么一点微薄的功劳,却辱没他人,受封大县,功薄而赏厚,怎么能长久呢?先生(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救助)我(一把)呢?孟冀说:这是我想都没有想到的问题。马援说:当今匈奴、乌桓还在骚扰北方边境,我打算自己请求率领军队攻打他们。男儿若死应当死在边野,用马革裹尸,送回来安葬了事,怎么能躺在床上,在儿女手中消磨时光呢?孟冀说:人们真要想成为一个有抱负、有操守、建功立业的男子,就应当像你讲的这样呵!

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

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

(《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二人并告归乡里 四美具,二难并

B.尔何相信之审邪 审容膝之易安

C.后元伯寝疾笃 则刘病日笃

D.时式出行适还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范式是位信士的一组是( ) (3分)

①至其日,巨卿果到

②子未我忘,岂能相及

③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④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⑤省书见瘗,怆然感之

⑥三府并辟,不应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范式跟张劭关系很好,两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要去拜见他的母亲,并看望他的孩子。

B.元伯请求母亲设宴款待范式,但母亲对两年之约有所疑虑,元伯对范式的.肯定打消了母亲的疑虑。

C.张劭托梦给范式说自己要在某天死去,某时下葬,埋怨范式忘了自己,不来奔丧。范式醒来后忍不住悲叹流泪。

D.陈平子与范式同在京师太学学习,虽然二人素昧平生,但陈平子认为范式是个可以把身后事相托的义士。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3分)

(2)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3分)

参考答案:

4. C(笃,病重。A、一起 / 具备; B、确切/ 明白、知道;D、恰好 / 到。)

5. D(②是张劭对范式的希望,⑤是说范式看了陈平子的遗书和坟墓后的反应,⑥是说范式不去当官)

6. C(埋怨范式忘了自己,不来奔丧错,文中说子未我忘,岂能相及)

7.(1)元伯把事情全部告诉母亲,请她准备好饭食来等候范式(巨卿)。( 具以各得1分)

(2)于是撕开一块白绸写信,来送给巨卿。( 素遗各得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人。年轻时在太学读书,是儒生,和汝南郡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请假回家乡,(分别时) ,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该回来的时候,我将前往贵府拜见你的母亲大人,并看望你的孩子。两人互相约好日期。后来约好的日期将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详细告诉了母亲,请求母亲准备酒食等待范式的到来。张劭的母亲说: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怎么会如此肯定地相信呢?张劭回答说:范式是讲信用的人,肯定不会违背约定的。张劭的母亲说:如果真是那样,当然得替你们准备酒食。约定的日子到了,范式果然前来赴约,登堂拜见张劭母亲后,接着开怀畅饮,兴尽才离开。

后来张劭病重卧床,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早晚都去探望他。张劭临终时叹息道:可惜见不到我生死之交的老朋友了!殷子征说:我和君章倾心与你结交,这不算死友,还想找谁呢?元伯说:你们两位,只是我的生友。山阳郡的巨卿,则是我所说的死友。不久张劭死了。范式(有一天)忽然梦见张劭戴着帽子,垂着帽带,拖着鞋子喊他: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会在某时埋葬,永远命归黄泉。我知道你没有忘记我,希望你能赶得上我的葬礼!范式猛然醒来,不由得悲叹流泪。(第二天)便将晚上做的梦全部告诉太守,请求前去奔丧。范式便穿上了朋友死后应穿的丧服,算着埋葬他的那一天,骑马前往奔丧。范式到后,拍着灵柩说:元伯你走吧!你我生死异路,从此永别。范式于是留住在坟旁,给张劭修坟种树,这样以后才离开。

张劭后来到了京师,进太学学习。当时儒生长沙陈平子也同在太学,不认识范式,陈平子得病将死,对他的妻子说: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一位义士,可以把身后事托给他。我死后,只须把尸体埋在巨卿户前就好了。于是撕开一块白绸写信,来送给巨卿。陈平子死后,妻子照着 平子的遗嘱办了。这时范式刚好出外回来,看了陈平子的信和他的坟墓,不胜悲痛,对着平子坟墓作揖哭泣,认为平子是他的死友。于是想法护送平子的妻儿,亲自送丧回临湘。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呈上奏章说明范式的事迹。三府都要征召范式,但范式没有应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人也。因从光武征战,诸将多称其勇。光武察官勤力少言,甚亲纳之。

十一年,将兵至中卢,屯骆越。是时公孙述将田戎、任满与征南大将军岑彭相拒于荆门。彭等战数不利,越人谋畔从蜀。官兵少,力不能制。会属县送委输车数百乘至,宫夜使锯断城门限。令车声回转出入至旦。越人候伺者闻车声不绝,而门限断,相告以汉兵大至。其渠帅乃奉牛酒以劳军营。宫陈兵大会,击牛龋酒,飨赐慰纳之.越人由是遂安。

宫以谨信质朴,故常见任用。二十七年,宫乃与杨虚筷马武上书日: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I首,安则侵盗,缘边被其毒痛,中国忧其抵突。虏今人畜疫死,旱《杀菇j蟊赢不当中国一郡。万里死命,县在陛下。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今命将临塞,厚母购赏,喻告高句骊、鸟桓、鲜卑攻其左,发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击其右。如此,;Ik虏之灭,不过数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谋臣狐疑,令万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诏报日:《黄石公记》日,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日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人。自是诸将莫敢言兵事者。

《后汉书列传第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人谋畔从蜀畔:反叛

B.宫以谨信质朴 谨:谨慎

C.今命将临塞,厚县购赏 县:悬挂

D.故日务广地者荒 务:劳务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臧宫智勇的'一组是

①羚车声回转出入至旦

②万里死命,县在陛下

③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

④虿冷万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

⑤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

⑥靖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臧宫跟随光武帝征战,各位将领多称颂他勇敢,武帝看他非常肯干还不多说话,很是亲近喜欢他。

B.臧宫在不能控制局面的情势下,运用迷惑骆越人的方法,让运输车辆往返进出城门,骆邀人以为大军来到,便奉酒劳军而臣服。

C.臧宫办事谨慎,为人诚信质朴,深得重用,上书欲趁匈奴自然灾害国力衰弱之机平定边患,武帝认为这是刻石流传的万世之功。

D.《黄石公记》里说柔能克刚弱能胜强,国内没有好的政治、百姓都不能自保时,是不可能用兵平定边境之患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

(2)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参考答案:

4.D致力、追求。

5.c句①表现其智,句②③@是其上书内容,力主出兵,表现其勇,句⑤⑥是回复诏书中的内容,反对出兵。

6.C文中武帝是反对用兵匈奴的。

7.①匈奴贪图利益,没有礼义信用,走投无路时磕头降服,平安稳定时侵夺掠抢。(5分,译出大意给2分,译对穷、稽首、盗各1分)

②舍弃近的而图谋远的,劳苦而没有功效;舍弃远的而图谋近的,安逸而有结果。(5分,译出大意给2分,译对谋、逸、终各l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