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题材是影视创作的一座宝矿,这些年出品的公安题材电影作品很多,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偏向于喜剧风格,另外一类则偏写实风格。影片塑造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民警形象,一个活雷锋。这个人物从造型到行为方式,包括他的台词,都尽量让他能够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老百姓贴近观众。
在和平年代,公安民警一直是联结政府和人民的一条重要纽带,在整个政务系统当中,公安民警的粉丝量永远是最高的,就是因为他们跟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小到家里丢一条狗,进不了门,大到一些案件,我们都会找他们帮忙。基于这样的认知,我觉得宝音这个人物形象在塑造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将其塑造成一个看似朴素、朴实、平凡的人,但仔细想想一个普通人是很难做到他的那些事迹,达到他的那种情操的,影片把这两个反差做的非常充分,这是其一。
其二,我觉得这部影片在题材处理上也比较特别,它实际上有点类似于一个新闻报道体电影,中间穿插了一些采访的场景,还有一些采访现场的互动,当然更多是通过几个人物把这些事迹串联起来,涉及几个家庭,包括宝音自己的家庭,他跟母亲的关系,跟孤寡人的关系,跟几个家庭之间的关系。过去有的新闻报道题材影片,采用虚构方式,有意去构建一些戏剧性比较强的故事,增加一下它的强度。还有的影片像《民警故事》那样偏纪实,更日常,选取特殊时间空间用纪实的方式完成。《片警宝音》这种题材处理方式是非常特别的,在电影里面非常少,它是把不同事件事迹串联在一起,用虚构的方式进行叙述,所以它相对来讲事件还比较丰富,差异性也比较大。
其三,影片中采用了纪实片的一些拍摄手法,最突出一点的就是使用了很多非职业演员,李红是职业演员演的,但也是里边最不和谐的。大量的非职业演员,为整部电影带来一种生活本身的'质感,非常有感染力。除了宝音的扮演者之外,饰演宝音母亲的演员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但是她把自己表演克制的非常好。
针对怎样让这个故事更加电影化,将来推向市场还要让观众更好的去接受它,我想提几点建议。首先,需要增强人物的内在驱动力,事迹串联下的人物缺少选择,较缺少在一个事迹面前人物内心的波澜。影片中宝音跟李红有多处交集,但是会让人有些看不懂,类似这种东西,不是说他不能表达,但是表达的有点唐突。好的英雄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情付出的代价和牺牲,而是因为即便有这种代价和牺牲他必须做出这种选择。观众期待看到的是他如何改变自己,克服自己。
其次,从整体上看这部影片的镜头还挺美的,但是我觉得缺少一些质感,尤其是环境的质感,自然环境的质感尚可,但是人文环境的质感不够。作为观众,其实我特别想了解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工作状态,但是在住宅的房间里,在警察局的办公室里,影片都使用了很小的景别,墙上挂了些什么,这些细节都没有交待。现在的镜头当中太干净,导演可能想让画面变的更美,或者是更简单,但是实际上我觉得这个作品如果想要更电影化,有必要还原一个更真实的民警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这样观众接受起来也会更加舒服。
1月8日,分局组织300名民警一起观看了电影《片警宝音》。宝音的故事感人肺腑,发人深省,是新一代人民警察的榜样,使我受益良多。片警宝音,一个号称管着中国最大的片区片警。他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贯穿了整个影片。
起初得知要观看这部影片时,我以为的片警宝音是拿着真刀真枪和歹徒搏斗的警察,可当我走进电影院,看到的第一眼就是茫茫大漠,贫瘠的草原,一位浑身尘土、双手皲裂、面庞黝黑的警察骑着一个破旧的摩托车在奔波。有人会觉得整片电影故事太过于琐碎,可事实上,每一位片警的工作就是这样,导演很完整的还原了片警的生活,影片中镜头一直跟随着他骑着破旧的摩托车从事着琐屑平凡的日常工作,管理户籍、人口普查、拍登记照片、解决邻里纠纷,可作为中国最北部跟蒙古接壤的乌拉特草原的片警,宝音分管的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片区,这块对普通观众来说充满绮丽风景与独特人情的土地,对于他来说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
“宝音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好人”,人们这样评价他。小孩子喜欢他,牧民们敬佩他,连大老远来到乌拉特寻亲的.女孩子卓拉都愿意信任他。他不抱怨,不代表他真的不觉得辛苦。其实这个道理我在逐渐长大后才明白。很多时候做好事并不是一定要让别人知道。影片中有一个非常打动我的情节:修车铺的小伙子将一块疑似有玛瑙的石头交给宝音,拜托他去镇上看看品质,顺便问价钱。当宝音得知这块玛瑙并不值太多钱后,却从自己的奖金中抽出几百给小伙子,自己收下了玛瑙。因为影片中宝音做过的好事实在是太多,这件小事反而令我十分感动。片警宝音很平凡,就像所有的基层派出所社区民警一样,即使他掌管着全国最大的“警务社区”,也可能一辈子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无论他做什么,却都保持着一份人民警察应有的情怀。
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影片宣传推荐的电影,这部《片警宝音》历经四年的拍摄,塑造了不畏艰辛、坚守职责、“平凡得让人落泪”的戈壁警察形象。片警宝音是一名人民警察,更是这广袤土地的卫士,他平凡更伟大。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观后感【篇一】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电影讲述了三个男性角色各自的感情故事,我没有看过原著,但是看到是张一白导演时,已经有不详的预感。事实上张导果然不负众望,一下子交出三篇当代都市爱情流水账。
这第一篇流水账,我把它的主题命名为:“三朵白莲花的三角恋”
邓超这部分是全片的主线,他演了一个被大学时就在一起的女友(杜鹃饰)甩掉的电台DJ,电影里没有明确交代杜鹃(以下全部用演员名代替角色名)和邓超分手的原因,我猜大概有两点,其一由于杜鹃的职业前景一片光明,又是公司里的头牌DJ,还和大老板一起投资,钱景看来也相当不错;里子上还是因为邓超不够上进,追不上女友大步向前的脚步。当然这些原因只能根据个别含糊其辞的台词来推理,反正我是没看到导演用了任何有想法的设计去铺垫背景。总之呢,失恋后的邓超自暴自弃,故意搞臭自己的节目,我还纳闷这么差的工作态度居然还能悠闲上班,我要是老板早就让他滚粗130秒了。而且他把自己的节目做烂是为哪般?报复杜鹃?Anyway,之后靠着新来的实习生幺鸡(到最后我也没明白这是她的外号还是真名),节目回到正轨,然后邓超发现一直帮助他的幺鸡居然是朵一直爱着他却无私撮合他和杜鹃复合的白莲花,然后居然邓超还爱上了这朵白莲花。但是白莲花也是个矫情逼,居然玩儿失联,邓超没办法在自己的节目里向他的听众求助,希望大家用闪灯的方式告诉幺鸡他在找她,看到这我就不懂了,且不说他这么做合不合法,那个幺鸡到底要怎么才能知道知道闪灯是和她有关的?之后邓超跑到藏区继续找白莲花,最后二人终于见面,这篇流水账充斥着烂俗的情节,不知所云的对白和精神分裂一样的情绪,这段故事里的三个主角都是白莲花,一个是表面愤怒实质给朋友前任无私帮助的邓白莲,一个是看似冷酷实质暗中帮助前任的杜白莲,最后一个当然是白莲到不行的张白莲,你们这群白莲真的是够了,白莲教吗?
第二篇流水账的主题可以叫:“假女警追男仔”
流水账一大显著特征就是,内容空洞不堪缺乏逻辑失真感强烈,比如白百合演的这位女片警,你们见过哪个女警察像她一样上班时间穿着警服满世界追着喜欢的人跑的?还管贴广告和捡垃圾,你到底演的是警察还是城管还是环卫局女职工?把这个角色改成朝阳居委会大妈都更真实吧,很明显,在经过邓超那条线后,导演已经无力把控第二条故事线了,白百合和杨洋这两个角色的润色基本为零,给白百合强安一个一句话就交代清楚的被逃婚的背景,反映了导演能力的羸弱,约在民政局门口领证结果男方没来则又是一个不能再烂俗的情节。白百合和杨洋恋人关系的建立也是唐突的要命,只能解释为杨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犯了吧。然后可怜的杨洋被歹徒捅了一刀子,警察女朋友也不叫人来帮忙也不打电话叫救护车,就在那死死的抱住杨洋,好像怕他去求救一样,这要是一部悬疑片我肯定觉得歹徒是白百何雇来的。
最后这篇流水账,最俗套:
岳云鹏演的屌丝猪头省吃俭用打n份工,挣钱供柳岩演的女友在国外生活,我在看的时候还在想,不会在柳岩回国时,猪头求婚的时候被分手吧,结果还真是不给人一点惊喜啊。本来柳岩演的女神是看不上屌丝岳云鹏的,可是女神在学生时代被人告发偷了钱,情绪低落的女神正好给了屌丝一个趁虚而入的机会,屌丝拼命赚钱要把丢的钱还给失主,为女神正名。原谅我智商不太够,把钱还给失主怎么就能正名女神是无罪的?至于女神到底偷没偷钱,我倾向于偷了,因为看到柳岩的脸就确定岳云鹏给她的及学生时代偷的钱都被她拿去整容了。这段故事全靠岳云鹏在大银幕上那令人不太舒服的特写和喜剧感在撑,它存在的意义是教育观众千万不要像岳云鹏那样谈恋爱,活的完全没有自我比这部电影还可悲的。
其实单是多处生硬的广告植入就可以直接给这部电影判死刑了,很显然现在的垃圾制片们早就不满足只露出logo这么简单的植入方式了,如今连品牌的名字都要念出来,节操都从你们的全世界里路过了吧,邓超的老年痴呆的母亲存在的最大价值竟然是为了植入汽车广告,而且还是为儿童座位宣传,真想把制片人拖出来打死......所以,综上所述,关于这部电影的记忆还是赶紧从我的全世界里路过吧。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观后感【篇二】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上映三天后成功破亿,电影是借电台DJ这个行业来描述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故事,对于DJ的`故事描述的似乎太少。更多的我们看到了张嘉佳最拿手的写关于爱情的故事。也许有很几个月都没有一部可以让我们年轻观众去看的爱情电影了,恰逢国庆,恋人们都放假了,都能在一起了,这也是这部影片受欢迎的原因。
这次影片的主演都是曾经主演的电影创造过票房记录的,白百荷虽然戏份不多,作为特别出演的角色,但是她参演的电影票房最高的那部有20亿。邓超虽然每次出演的电影都会被骂演技浮夸,但是近几年的几部影片票房都能过亿。加上杜鹃也是票房过亿的高个女。三个亿元票房的演员走到一部戏里,票房过亿完全不是问题。
不过,在2015年去年的时候也有一部关于DJ的电影,还是当年的选美小姐杨恭如主演的《我只要我们在一起》,但很可惜这部作品故事从爱情讲到了悬疑,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以致于影片最终成为炮灰。而这次同样是讲述DJ故事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张一白作为导演在选角色上很聪明,选择的都是现在正当红的演员。岳云鹏就是正当红的相声演员,将他与正当红的主持人柳岩凑在一起。就自然的会让观众有一种爱情不分长相,就算你长的再丑,也能找到美女。可是我们还记得王宝强事件吗?没错,岳云鹏与柳岩这样的角色注定了美女不可能与普通的男人走到最后,或许在影片中我们觉得岳云鹏的角色对柳岩付出了很多很多,到最后却一无所有。可这正是符合现实的,无论社会,无论世界怎么进步,门当户对,永远存在。
杨洋和白百荷这对,肯定你能说白百荷年龄大杨洋好多好多,谈起了姐弟恋,但我们换个角度看待这对,在剧中其实白百荷的角色的年龄是小于杨洋角色的,如果要很较真,那么在现实中哪个女警会看上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男人呢?如今的社会是现实的,绝对的现实的。所以这样的美好的爱情,我们在电影中看看也就算了,如果说有哪个小女生会去期待那样的爱情故事,那么还是去当演员吧。
邓超这个角色这次演出了外表放荡,吊儿郎当,内心却有着自己的想法,直到有一位实习学生主动要求跟随他当他学生的时候,他才开始有所改变。对于他来说也许曾经被伤害的很深,所以才会掩藏真实的自己。但如果他的这个职业换到现实中如此散漫的话,早就被踢出了DJ主持这一行业,所以对于这样对工作散漫因个人情绪导致的最后还能大逆转,一样的在虚拟的电影世界里看看就够了,现实中我们还是要好好工作,有个人情绪也是不能发泄在工作当中的,当然除非那家公司是你爸开的,你想怎么发泄都行。
在今年的国庆档中,唯一的一部爱情片是对想要选择观看爱情电影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长假未必要出去人挤人的旅游浪费金钱,看一场电影,幻想一个世界,让自己也从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路过她的身边。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观后感【篇三】
根据张嘉佳同名小说的改编,《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却并没有将文字去写实升华于生活,相反矫情充满做作的台词,使关乎爱的金句变的尴尬异常,而乍看群星荟萃的集合,更在这场无力而刻意的煽情中,难复相见演员的魅力。
固然重庆这座城市的底蕴成为了电影唯美的基色,但文字的艺术在电影中透过剧情的推进,几乎很难给人一种源于质朴的真实,张一白并没有能去细腻的把控人物间情感的缔结,这一过程的敷衍空洞,又融入所谓的幽默,犹如一栋没有奠基的高楼,使那本自看似拔高的爱语,不仅摇摇欲坠,更给人以浮夸的虚假,而正是这种虚假对于这样一部并非单一主线,用群戏堆砌的爱情群像,显然更为致命。
文艺是一种电影给人的观感,例如《情书》《一天》等等,它不是一种刻意说着文绉台词的彰显,更不是如此作般用煽情的音乐来填满电影,而是透过源于对生活的提炼,升华为艺术表达的形式,可就是这一点对近年来的国产电影来说尤为艰难,很多时候中国的爱情电影都是没有灵魂的,其只是一碗廉价放了太多鸡精乍觉浓厚的鸡汤,而在看似彰显所谓爱情的刻骨的背后,实则不过都是早已脱离实际幻想的套路。
群星荟萃在如今的中国电影往往并不会是实力的象征,导演选角只重人气,而完全不考虑适合与否的问题,使这样一部已然不近真实的爱情戏码变的更为难堪,邓超的演技再一次证明了他对好剧本有着多么强的依赖性,岳云鹏在离开了《煎饼侠》那客串的演绎,真正去演一个角色,只能说他与师傅郭德纲的电影水准八斤半两,全片唯一尚算中肯的也就仅是一个白百何,但独木又如何能支撑起一座没有奠基的大厦呢?!
一个真挚的爱情故事在如今已然成为了奢望,不过这场名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电影确做到了恰如其名,真的只是在观众的世界路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