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灵魂摆渡》观后感集锦66条

《灵魂摆渡》观后感集锦66条

时间:2019-07-12 03:03

奋战一晚,终于将《灵魂摆渡》第一季20集鉴赏完毕。惊喜中国的网剧不必只限于用浮夸、无厘头、甚至于恶俗垂求众彩。

这部剧的剪辑特效和配乐做的很精致,据查是出自某个拍过一部很不错的抗日神剧的团队之手。显然看不出有什么大场面,几位主演也不是老熟脸,室内戏居多,并且也不十分惊悚。

此中看到最多的是对道德和人性的窥探——点破却不说破,就像其中一集里有个被谋杀的女记者的微bo名,叫“悬剑”。让观众在每一集差不多看完的`时候,都要小小惊颤一下自己头上那把剑离自己有多近……惊悚、玄幻、人伦、无厘头都梗概了。的确是一部很温情的鬼片儿,如宣传所说。貌似是百度网潜隐的主题剧,却并不泛滥软广告的那样商业,反而有一种奉献、教育的味道。这是近几年除《爱情公寓》外,为数不多让自己比较看好的季播剧,而且是以网剧开端亮眼的个人认为比之请大牌出演,一惯无神论、不迷信的惊悚悬疑电影也不会逊色几分,比现在几大卫视所谓热播的狗血剧有意义。大胆猜测会吸引国内卫视抢播,但要在卫视播出,究竟会腌割成什么样子就很难说了。

总之,感兴趣的可以在网上看看!期待第二季!!!后记:新颖、贴合时代、打破传统鬼神逻辑,敢于挪搬历史、创造新奇的人物和故事,这也许就是玄幻小说的魅力。以前看到比字词典还厚的那些玄幻小说时都会唏嘘鄙视,但当把一部部这类小说呈现在荧屏上,自己又看的那么过瘾时,不免有些引疚和钦佩,感叹世间创新之路曲远艰辛。尊敬的写手,你们辛苦了!

摆渡人读后感1

一本书一个世界,第一次阅读《摆渡人》这本书是在上学期末,今天我又重拿起这本书,依然被里面的精彩情节深深的吸引。这本书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所著,书的封面上这样写着: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书中讲述了15岁的迪伦,在一团糟的氛围中,满怀期待的去见素未谋面的爸爸,然而,火车出了事故,迪伦死了,灵魂的引路人崔斯坦带着迪伦,确切的说,是迪伦的灵魂,行走在荒原,最终又返回了生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就只有迪伦和崔斯坦,在这长达十几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们两人相伴。书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像投射出来的荒原,或风景清丽,或障烟重重,有悬崖峭壁的起伏,也有深不可测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书本的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到底还隐藏着些什么。哪怕是你心底里最深的期翼,你都不一定会明了,那到底是什么。

当每个人不清楚自我状况的时候,都是被引领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在哪里的时候,都只能被动而无奈的接受被引领。所幸,迪伦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她要带着崔斯坦一起回到生界,最终她成功了。

荒原是自我投射的,而这个神秘的摆渡人不也是自我投射的吗?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明了自我的摆渡人来引领自己,在将要溺水时获救,在身陷泥泞时被扯出来,在不知道方向时被指引。其实,这个摆渡人,和荒原一样,也正是自我投射。所以,与其说两人相伴,还不如直接说,每个人的荒原最终只有自己陪伴着自己,孤独而坚定的走过。摆渡人引领的是人的灵魂,而指引摆渡人来引领自己的,却是自己。其实,摆渡人就是你自己!给了我们希望的是摆渡人,其实,就是自己给了自己希望。

摆渡人读后感2

摆渡人崔斯坦在向15岁的女孩迪伦介绍自己时说,“我是摆渡人,我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我告诉他们真相,然后把他们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

摆渡人,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

15岁女孩迪伦在去看望多年未见的父亲的路上,火车发生事故。“迪伦,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你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为此,早早等候在发生事故附近山坡上的摆渡人崔斯坦带领她的灵魂穿过荒原,到达一个崔斯坦也没有去过的地方,灵魂们称之为“家”。

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荒原”,在人生活的世界到“家”之间,有一段荒原,“荒原,它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你必须要穿过它。每个人都要穿过他们自己的荒原。在这个地方发现你已经死去的真相,然后无可奈何地接受。”行走其间,食腐者、恶鬼会拼命抓住穿越路上的孤魂。至于荒原是什么样子,完全由灵魂的心情决定,灵魂心情愉悦,荒原的天气就艳阳高照,心情很down,天色就会多云而阴沉。“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这片荒原也是一样的。当你从隧道出来的时候,你估摸着这几离阿伯丁还有一半路――身处高原的'某个地方,一个偏僻、多山、荒凉的地方――所以荒原也就成了这个样子。你不喜欢锻炼,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这个地方反映了你的所思所感。当你生气的时候,这里就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里越阴郁,夜晚也就越黑暗。”

如果,世界真的是神造的。如果,小说里关于世界维度的布局是真的。谁又能确定,此时此刻,此地此处,不是荒原呢。我们懵懵懂懂地来到这个世界,懵懵懂懂的行走、成长,至于要到哪里去,谁也说不清楚。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谁又能确定不是食腐者、恶鬼在作恶呢。一些人夭折、英年早逝,谁知道他们是不是被食腐者、恶鬼拉入了水底呢。我们对世界有不同的看法,悲观、乐观,谁又能确定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性格造成的。

如何能顺利地、心情愉悦的走过荒原,惟有爱的支撑。所以,灵魂的摆渡者,就是爱。和彼此相爱的人一起,走过寒来暑往,迎接旭日阴云,荒原也没有那么可怕了,甚至走到世界尽头,竟会舍不得离开荒原。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和爱人在一起,才能体味到彼此支撑、彼此眷恋,才能时时刻刻看到对方。在那个所谓“家”的地方,你想要的任何都会有,唯独没有爱人,于是你决定重新回到荒原,寻找自己的摆渡人,也就是爱人。

在那个所谓的家的地方,很多人悠然自得地生活在那里。例如,二战期间被上司枪毙的士兵乔纳斯――“我活着的时候总是想买辆车”,于是他在自己的“家乡”斯图加特,开车、修车,“现在我可以买得起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尽管我觉得不管我对它做什么它都会跑起来,但我还是喜欢假装这一切跟我有关系。我从荒原穿过来看到它的时候简直太激动了……”在乔纳斯走过荒原的时候,很平淡,十八岁就被枪毙了,他还没来得及体验爱情,于是车是他的最爱。我猜想,乔纳斯在荒原行走的时候,应该很无聊吧。在荒原上的一生,应该是寡淡的。还有,伊莱扎,那个告诉迪伦关于回去的秘密的、“在这里已经很久”的人,她每天坐在一把老式木摇椅上轻轻摇晃着,等待着,“我知道用不了多久丈夫就能来陪伴我了。”可是,谁知道呢,谁知道她的丈夫在穿越荒原时会不会发生意外,谁知道她的丈夫在抵达“家”的时候,会不会选择来见她。她“在这里已经很久了”,也许,上面所说的那些“谁知道”已经发生了。然而,她就是那么等待着,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去找自己的爱人。因为,她怕,她问迪伦的话,就证明了一切――“你宁愿让自己的灵魂灰飞烟灭都要回去?”

所以,“不是这个地方不让他们走,而是这些灵魂自己束缚住了自己。”

迪伦勇敢的迈出了那一步,并最终与崔斯坦重逢在荒原、一起回到了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也许没有“家”美好,却能和爱人生活在一起,那才是“家”。

让我们勇敢爱。面对爱,敞开心扉。面对爱,勇敢一些。

摆渡人读后感3

本书开始的几章,没看懂作者想表达什么,主要交代了女主人公迪伦的家庭背景,迪伦一直生活在单亲家庭,和母亲生活。当她联系到自己的生父后,渴望与他见面,接着,迪伦去看未曾谋面的父亲,没想到会在旅途中遇到车祸,处于昏迷状态的迪伦遇到了书中的男主人公崔斯坦,之后,两人之间的故事慢慢展开。

作为摆渡人,崔斯坦见过了太多的灵魂,他也设法伪装成每个灵魂喜欢的对象,以期待能够把每一个灵魂摆渡到他们愿意去的地方,然而他也没想到会遇到迪伦这样一位善良、体贴他人、为他人着想的灵魂,这让崔斯坦一改往昔冷漠寡言的状态,一路上崔斯坦尽心尽力的保护着迪伦,免得她受恶魔的侵袭。就这样一路上迪伦听崔斯坦讲着他和以往他摆渡过的灵魂之间的故事,慢慢的,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情,开始互相为对方担心,不希望两人分开,这种感情就是爱。正是由于爱情的力量,迪伦在成功到达另一个世界后,毅然决定离开,去寻找崔斯坦,希望他和自己离开。自己一人不怕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原路返回。最终,找到了崔斯坦,本来以为结局会是她和崔斯坦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迪伦在医护人员的救治下,苏醒了过来,一切就像梦一场,太出乎我的资料。总之,比较喜欢这本书,值得读一读。

摆渡人读后感4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书,叫做《摆渡人》我我读这本书是因为书中的资料简介很搞笑和有好处。这本书的作者是克莱儿。麦克福尔他是一个美国人,而且这一本书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十分短,结构也很简单,但是有一个哲学的感觉。写的是从一个女孩的第一人称的观点和角度,那个女孩死了而且她是试图穿越未知的土地去天堂,在摆渡人的帮忙下她成功到达,但那女孩在天堂不开心因为她爱那个摆渡人所以她离开了天堂去找到她的爱人。

心绪到此刻还悸动不定,好像自己和书中的迪伦、崔斯坦一齐穿越每一座山,一齐被恶魔追杀,一齐到达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伦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诚,快到达边界时,决定在一齐,却因现实而不得分开,本以为故事在那里就遗憾的戛然而止了,却不曾想到勇敢的迪伦因为爱,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回到之路,寻找崔斯坦。每当迪伦到达一个小屋,我心里都默默的劝阻迪伦就在这个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险了,崔斯坦肯定会过来的,但是迪伦每次都无畏的往下一个安全屋赶,去找寻崔斯坦,这让我既害怕又个性期望崔斯坦赶紧出现,激动的是迪伦和崔斯坦最后相遇了,也一齐跨越了所有的障碍,回到人间,在一齐。当看到最后,“原先你在那里”“我在那里”时的那种感动与幸福,那种好像经历了所有的幸与不幸,我们依然双手紧握,不曾松开,还好,你一向都在我目所能及之处,这已足够。

看过了很多本书了,这是第一次个性强烈的想写书评吧,《摆渡人》是一本十分棒的书,看完之后,你会思考很多,反观自己,说是勇敢,但是我明白我从来没有勇敢过,说会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下去,但是每次到半路我都会恐惧的回到,找各种借口回到,忘记初衷,我明白,这以后我想成为叫迪伦的这个女孩,为喜欢的人与事,勇敢的走到终点。我要大圆满。

我十分喜欢这一本书,当我在阅读时我放不下这本书因为真是太好看了。我也喜欢这书的神秘感,让我一心只想书中会发生什么事。

摆渡人读后感5

如果命运是一条河流,谁是你命运的摆渡人?正如书中所说,崔斯坦的出现是为了引导迪伦的灵魂去她应该去的地方。和他以往经历不同的是迪伦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的死亡,她没有怨恨,没有害怕……好像这一切早已注定好。

崔斯坦其实只有摆渡一个灵魂时,才会有方向,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他甚至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他仅仅只是不断重复着自己的任务,当有一天他所有的任务完成时,他也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摆渡人也需要有人来摆渡,所以迪伦出现了,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当迪伦到达目的地时,她并没有看见自己的家,因为她不属于这里,还有一件大事等着她做。于是,她义无反顾的离开了,为了心中的挚爱。面对迪伦的再次归来,崔斯坦心中五味杂陈,他激动却又忧虑,虽然在迪伦的深深劝导下,他愿意和她去走上这条从未尝试的路途,但他从来没放弃劝说迪伦去放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迪伦可能更勇敢,是她的坚持给了他们方向,也带来了最终的成功,迪伦摆渡了崔斯坦。

摆渡人读后感6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那么谁是你虔诚的摆渡人?用不变的承诺,勇往直前地摆渡你的灵魂,陪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摆渡人》

彼岸烟波流转,抵不过来世繁华三千。

摆渡灵魂的时间无法停留,没有尽头。心像所生的荒原,渺茫无边,没有出口。

迪伦——一个遭遇不测的小女孩,她恐慌、迷茫、胆小、无措,在指引者崔斯坦的带领下,她变得勇敢、坚强,敢于逆天而行,当她历尽磨难从人界穿过荒原到达无界时,却发现失去了崔斯坦,自己的灵魂只能孤独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便奋不顾身地返回荒原寻找她的摆渡人。

迪伦那一声声催人泪下的呼唤,唤醒了几近麻木,墨守成规的崔斯坦,于是,近千年重复地摆渡着不同的灵魂的引导者,开始复苏,生出血肉之躯,有了人类的情感。摆渡人角色的互换,使奇迹发生了,两人共同回到人间。

“原来你在这里。”

“你也在这里。”

多么温暖的故事,多么圆满的结局!只因人性的回归,才让人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只因生命中有爱,才让每一个飘荡的灵魂得以安放。

正如书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爱家人,爱朋友,爱自己,爱工作,因为爱的力量不可估量!

摆渡人读后感7

两趟旅程,由生向死,由死向生。一趟是考验和接受,一趟是感恩和反抗。

迪伦和崔斯坦,他是她唯一的摆渡人,她是他摆渡的万千灵魂之一。然而她的博爱,她的关心让他感到新奇,甚至不惜为她流血受伤。而生前生活上处处阻碍的她,在一开始的不解和倔强后,渐渐习惯了这个被称作荒原的地方,因为,有他的陪伴。在共同面对一次次困难后,他们之间的感情逐渐明朗,然而他们身份不同,注定不能在一起。他,骗了她。伤心欲绝的她在离开他之后却禁不住爱情的催促,又一次找到他,虽然背负着愧疚,却带着他离开了这个他本永远离不开的地方。

或许是与其在烦恼中度过一生,经历一次洗涤心灵的旅程,就算为此付出生命也不错。

她的博爱,她的倔强,她的坚强,在爱情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爆发;而他原本已经冰冷的心也再次被她唤醒。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很多,想到杀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想到《天蓝色的彼岸》,想到我以前的朋友。

或许应该再读几遍,才能真正领会书中每个人代表的含义吧!

摆渡人读后感8

张嘉佳的电影我没看过,我无权评论,但他的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看了六分之一,便没有了读下去的兴趣。他说他的书"几乎每篇称得上完整的故事,都被影视圈的朋友拿走,以超乎我想象的效率去做一部部长片"。能拍出什么好电影来那,做为一个电影观众,我是无奈的。

之前的《白鹿原》把我的朱先生弄没了,不见白鹿,只见小娥;《战狼2》都说好,快下架了才去凑个热闹,原来是爱国情结闹得鬼;我现在很少去看电影,耽误时间,浪费钱,还总让我犯困,落下病了。

张嘉佳你要从我的全世界路过,没有门,你应该看看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路上突发交通事故,摆渡人崔斯坦带她穿越荒原。因为爱的丰盛,穿越之后,她用自己的坚持、勇敢和爱让他不再胆怯,不再犹豫,她已经成为了他的摆渡人。它是一个小女孩的心灵成长史。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嗨!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摆渡人读后感9

故事主线明确,想象力很丰富,仿佛让我相信灵魂真实存在。摆渡人和灵魂之间的爱情故事,结局圆满,有些不可思议~

对从荒原到另一个世界的路上的恶魔的可怕描写,更是突出了迪伦选择返回荒原需要莫大的勇气,在安逸的现实和未知的恐惧面前,她也犹豫过害怕过,但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克服一切内心的恐惧去追寻。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对于摆渡人,他说他的存在是因为她需要他,是的,只要她需要他,他就会在。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那么如果你需要,你的摆渡人也会出现在你的身边,他们可能不像崔斯坦那样成为迪伦最重要的人,但也许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行动影响着你,在你遇到困难或者绝望的时候,引导你跨过障碍。

看到他们一路携手返回现实世界,其实我内心一直是悲观的,我觉得他们不可能成功,就像崔斯坦想的,这是违逆命运是不可能的。在迪伦放手的那一瞬间,我觉得他们注定阴阳永隔。可是结局真是让人松了口气,他们真的做到了。也许面对未知,恐慌再所难免,但是依然要像迪伦那样一直乐观一直充满希望,没有尝试过你怎么知道不可能成功呢。

摆渡人读后感10

用了两个半小时读完了这本小说,本来是本着好奇的心理去读的,毕竟花了5书币,读着读着就进入小说了,或者说进入那种情景了。看到这本书的题目的时候,我一直不能理解什么是摆渡人,谁是摆渡人,被摆渡的是谁,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崔斯坦摆渡的是别人的灵魂,却不能摆渡自己,迪伦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状况,最终迪伦摆渡了崔斯坦和自己,整本书读起来像是一本奇幻类型的小说,但是作者比较朴实的文笔对奇怪的、虚幻的场面描写不多,甚至连里面的恶魔刻画也非常少,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的心理状况,性格变化等等,代入感十分强烈。迪伦和崔斯坦的结局是我一直关心的,我想知道一个死去的灵魂和摆渡人最终会不会得偿所愿,或者说我潜意识中是希望的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在经过了一个轮回之后,崔斯坦的一句“我在这里”让我放下了紧扣的心弦,他们最终完成了对自己的摆渡。

自从看到这本小说以来,就一直想拜读一下,无奈手不离机,就一直没有读,今天也算了了一桩心事,以后英语学好了一定要读一下英文版,重新体会一下那种扣人心弦,但是又充满温馨的感觉。

《摆渡人》该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独立又充满侠气的都市女孩阿玉痴情暗恋画家马力的感人故事。下面是《摆渡人》

《摆渡人》观后感一:

“真正属于你的爱情,不应该是伤人的冰块,应该是温暖人的热茶。”

太多的执念源于放不下,如果陈末(梁朝伟饰)贯穿全片的经典独白有一句击中了你的软弱,如果你看完全片发现自己已经泪眼婆娑,那他也会有资格成为你生命中的摆渡人。

酒吧,很多时候属于伤心的人,而伤心的人往往是有故事的人,而有故事的人往往都是需要摆渡的人,能够摆渡别人的人一定是悟出生命法则,已经走出心迷宫的人,他曾经的痛,化做了饱经风霜男人脸上独有的那份迷人和痴醉,酒可以醉人,梁朝伟同样可以醉人,酒吧的光影迷离倒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他的成熟和厚重,足以撑起一个心灵拯救师的气场,王家卫的style可以让你笑着哭,也可以让你哭着笑,这一次,酒从头喝到尾,我也是醉着看到尾。

陈末说他的醉能够让一晚上变得好短,何木子(杜鹃饰)的“see you tomorrow”艳的像火,将他年少轻狂的那份骄傲狠狠撕碎,五分钟,好短好长,短的只能稀里糊涂沉睡一夜满身伤痕来见你,长得却一次次重复着一样的结局,难以征服,你像一块冰,我永远到不了融化你的温度,你我的烫火锅未能如赌约般实现,而我的念念不忘却纠缠了十年,“十年太长什么都有可能会变,可是一辈子又太短,一件事都可能做不完。”陈末真真切切的爱上了一个迷一样的女子,她冷艳风情和酒吧妖娆性感的女子还有年轻疯狂的男人都格格不入,那些充斥着酒杯的碰撞及失控的嚎笑和她身上那股子冷若冰霜也不大协调,你从哪里来?你的明天又是什么呢?你算一本书?一个故事?还是一杯酒?疯狂爱上你的特别和身上与众不同的味道,我曾为你那样神魂颠倒,可是,我还是没有等到你的明天,你说日出好美啊,幸好没有死在昨天晚上,向死而生的勇气,从容淡定的口吻,你把满天的金色留给了我,可是,我的心已死,我们之间没有明天,基本等同于我也失去了明天。你在喧闹中和各色落水者赌着明天,在安静的沙滩上陪着我走完你的今天。从此我落下了心病,无法再听谁在敲打我窗,我试着放下,试着去摆渡更多痛苦的人。

“时间一直向前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不要放弃。”

只是有时候马力(陈奕迅饰)犯了很多男人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执迷不悔,他的世界里只有音乐,他不懂女人,所以他不懂江洁(熊黛林饰),他完全不懂她需要什么,即使他看到江洁和别的男人暧昧,依然选择糊涂,他整夜买醉,颓废到极致,如果不是另一个女人小玉(杨颖饰),你根本无法想象他年轻的时候(鹿晗饰)是个令千万人沉迷的小鲜肉,那是个回眸一笑可以温暖整个世界的男孩,那是一个可以为她一个人在雨中唱歌的男孩,十年前的他是小玉的全世界,而现在他情感事业双双受困,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他在失意的时候,你可以在他身边安慰,在影子里拥抱他,亲吻他,让他穿上年轻时帅气的衣服,为他举办一次重生的演唱会,而她,再做一回迷妹的感觉,你看着我的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样子,想象我还是那个活力四射的“鹿晗”,只是,这一切还回的去吗?年少时纯粹的爱,是真爱无敌的,我可以为你做任何的事情,我可以为你变成一个摆渡人,我要把你摆渡到彼岸,也许从此以后我将只能隔岸远远的望着你,你还会记得我吗。那个可以跟江洁(熊黛林饰)不拼酒量而是拼命的女孩,那个天生不会喝酒却敢玩酒吧高尔夫的女孩,是的,我最后的答案就是你,我一生的答案都是你,你年轻时看我的眼神清澈如水,我如今摆渡你的时候热烈如火,因为我领会了摆渡人的原则,就是要狠一些,再勇敢一些,看着你放心的飞远。

如果不是因为我的贪玩,毛毛(张榕容饰)或许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她会成为最优秀的饼王,管春(金城武演)的自责是有一定的道理,他们青梅竹马,管春用拳皇游戏表白了他的感情,毛毛等这个告白也等了太久,他们的爱情也如游戏般直接,如果你喜欢女人,我们就做最好的哥们,如果你喜欢男人,你就做我的女朋友吧,一根棒棒糖的信物,两个游戏角色一般的男女就这样在一起了,直率、直接,毫不拖泥带水,你的失忆也许会忘掉最痛苦的那一刻,而我,却是一生最难捱的痛楚,我嚼着你烤成黑炭的煎饼说着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食,甚至偏执到如果世界不接受你的煎饼,我就改变这个世界,这对男女的爱情始终还停留在十年前的青春里不曾改变过,即使你已经不记得我们的曾经,而我没有忘记你饼王的梦想,“在我的世界没有前任,只有唯一。”他爱的很坚持,爱的也有些荒诞,还有些傻气,“为了再次拥有这份感受,值得冒永远沉沦的风险吗?”管春的答案是“值得”的,陈末将毛毛送走,管春活成了乞丐,因为他相信反向力的作用,自己越落魄,毛毛就会越幸福,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傻傻的善良,动容了岁月。

冰块和热茶,心境不一样,自然选择也不一样。

导演张嘉佳说,所谓“摆渡人”的寓意就是解救每一个为爱迷茫的人,希望梁朝伟的演绎能传递出故事中的淡淡忧伤和浓浓暖意,在这个动不动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的时代,告诉大家关于爱的真谛。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如果苦海无涯,那就让摆渡人来带你脱离苦海。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爱情里,我们都当过摆渡人也被别人摆渡过,摆渡人摆渡别人是为了让别人有个更美好的明天,而摆渡人自己却是为自己在超度一个到不了的明天,陈末如此,小玉也是如此。

真的好喜欢陈奕迅/鹿晗在片中的那首歌:这世界太大,太多时间浪费,太多事情面对,太多一无所谓,太多难辨真伪,太多纷扰是非,在你身边是谁?最渺小的我,有大大的梦,时间想向前走,只有路口,没有尽头。

《摆渡人》观后感二:

人生是条河,我们都会落水,这时就需要撑船的摆渡人将你救起,送到对岸。

我们的心里都有一块冰,一颗朱砂痣。冰是缘分,朱砂痣是执念。摆渡人教我们在无法得到的时候,要学会放下。

电影里通过不同落水者的故事,拼凑出摆渡人的航线。各种各样烦恼的落水者,他们都无法得到,无法实现,无法成全。像是活着煮的虾,精彩源自,折磨。

电影好笑之后,又深感酸楚,台词部分真的很好。梁朝伟的演技是hold 住全场的。没错,是冲着梁朝伟去看的。但无意间被鹿晗惊艳了时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对落水者吧。

落水者——管春、毛毛

管春的爱情很可爱。“在我的世界没有前任,只有唯一。如果这个世界不能接受毛毛的煎饼,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改变这个世界。”管春和毛毛的爱情永远都是青春的,过了好多年都不曾削弱一毫米。他们是电影留给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你有没有发现,摆渡人劝所有人放下(包括他自己),但唯独没有修剪管春的.坚持。

落水者——马力、小玉

“我妈说了,蠢女人最大的原则就是说不过就动手。”

“时间一直向前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不要放弃。”

陈奕迅的角色“马力”有他本人的影子。她不懂他的音乐,他不懂女人。她懂他的音乐,他不把她当女人。

不得不提的亮点——马力年轻的时候是鹿晗啊?哈哈哈哈哈哈!岁月是杀猪刀啊!!哈哈哈!!

为了赴约,鹿晗撑伞从雨中走来的那一幕真的好帅!!(抛开你的偏见去看,他真的照亮了这个角色)。区区半天的记忆却照亮了小女孩小玉的整个人生,每次回放都在时光里惊艳到想哭。

歌迷真的是支撑歌手走下去的全部力量,无论是在高处还是在低谷,没有歌迷,他连站立都无法做到。马力重新拿起话筒登上舞台的那一刻,真的好感人。

粉丝小玉说——谁要跟她拼酒量了,我是跟她拼命。粉丝的心有时候比世界上万千男女的爱都要纯粹干净,热烈如命。那种对着影子拥抱、亲吻的纯真,从小到大一直没变,那是最清澈的爱,只怕唐突了你。

有时马力年轻时的影像像幻灯片一样回放,光芒四射得人睁不开眼睛。感动。

这是让我最感动的一对落水者。看完电影以后我要去听马力的那首歌了。谢谢你们陪我走这一段。

落水者——陈末、何木子

“五分钟,如果还能站在门口,一起烫火锅~”

杜鹃专职朱砂痣多少年,让你念念不忘,但是无法得到。

她调的那杯酒叫做“see you tomorrow ”,喝完醒来明天就能见到她。所以失去了她的陈末,没有了明天。

作为摆渡人,陈末能帮得了别人却摆渡不了自己。十年太长什么都有可能会变,可是一辈子又太短,一件事都可能做不完。陈末就用一辈子做了一件事,念念不忘她。

离她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就在心头,却无法触摸。千帆过尽,最难忘的还是那首“是谁在敲打我窗……”,每次听都犯心脏病。

电影昏黄的色调,像夕阳的光,又好像晚上的霓虹。一切都被这昏黄笼罩,世间皆是不能得,得不到,放不掉,忘不了。但又很美。

落水者的事情先说到这里,说一下电影的感受吧:

结尾,结尾,结尾。。。

结尾永远是个未解的谜,今年我看过的很多电影的通病。结尾稀释分数……说实话,今年结尾最不扣分电影竟然是《少年》。

如今所有人都在教我们看清现实,教我们学会放下,这电影也落了这“俗套”。说什么“真正属于你的爱情,不应该是伤人的冰块,应该是温暖人的热茶。”告诉我们要屈服要适应,世界也在和我说——要屈服要适应。

世界确实是这样,俗气,活在世上,怎么脱俗?可是我还是想寻找,那个能一爱一生的落水者,即使得不到,也,爱一生。不要忘了,那个满嘴“跑火车”的摆渡人自己就是个不屈服的落水者。这回,我想和摆渡人博弈一次。

喜欢这部电影。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