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神舟十一号发射观后感精选96句

神舟十一号发射观后感精选96句

时间:2019-04-18 18:06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从漆黑的夜空一直走到现在繁星遍布的辉煌,中国的航空发展历程从来都是国人的骄傲。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六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飞船搭载两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30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中国,上个世纪初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经常被其他国家欺负,被别人抢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国家却有一群顶天立地不屈不饶的人,他们有着梅花一样坚强的精神。哦,是他们创造出了现在的'中国;是他们决定了中国的未来;也是他们帮助中国一步步走向成功!中国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国家,但现在,神舟十一号发射了,神舟十一号空间成功交会对接,接下来还有神舟十二号中国发射了那么多次火箭,每一次都创造出完美的奇迹!作为中国人,我深深地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

神舟飞船让我们中小学生了解了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神舟十一号空间交会对接,预示着我国为来空间站的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体现了我国科技的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祝愿远在太空的宇航员叔叔们能够凯旋归来!

观看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的感想体会 篇1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这不仅是航天工业领域的一项壮举,更开启了我国航天军工领域的资本新篇章。

我国航天运载器年发射次数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但累计发射次数与俄美差距显著。

根据人民日报披露,截至2016年9月1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235次,成功率达到95.32%。“十二五”期间,主管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计成功发射火箭86枚,发射成功率高达97.7%,五年间我国的发射次数、发射频率和发射成功率均排位世界前列。其中,仅2015年一年我国就完成火箭发射19枚,并且全获成功。经过60年发展,目前我国火箭已具备可靠性高、发射密度高、入轨精度高的优点。

从全球航天发射情况来看,目前全球航天发射主要由俄罗斯、美国、中国和欧洲国家组成的欧洲太空局主导。第一梯队的俄美发射累计次数远远高于我国,我国与欧空局共列第二梯队。据统计,2012~2013年进行的159次航天发射中,俄罗斯、美国、中国和欧盟的发射量占到了全部发射的86.8%。从整体发射总数来看,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与俄、美发达国家发射次数仍然差距不小。

观看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的感想体会 篇2

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中国踏上航天新征程。载人飞行、探月工程、空间实验,新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人用一次次突破,远征浩瀚星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短短视频,记录了中国航天征程的`节点,也共振着国人欢呼雀跃的心跳。“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个人如此,国家更是如此。“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从古人的浪漫追梦,到今天我们不断圆梦,有梦想又脚踏实地的中国前途无量。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武平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我国在轨卫星数量仅次美国,发射频次和数量近几年爆发增长。

卫星数据方面,截至2016年9月11日,全球共有1535颗卫星在轨运行,其中我国在轨卫星数量为173颗,仅次于美国。“十二五”期间,我国共计发射中外航天器138颗,其中2015年全年发射45颗,卫星(航天器)发射频次和数量均呈现爆发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发射数量将达到30次。

观看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的感想体会 篇3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向载人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高度。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次是第三次赴太空,并成为上天年龄最大航天员。而航天员陈冬则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征的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的生肖属相恰巧都是马,两人的33天太空之旅正好是“天马行空”。

这将是中国航天又一里程碑性事件!这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太空中,“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这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如何安全、无误差实现对接?太空中如何种庄稼,如何养蚕,可以实现未来航天员长期驻留时“有菜吃”“有饭吃”,无需全部从地面补给?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钟,如何将航天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一系列“中国奇迹”等你一起见证。

航天员往往承担着巨大的职业风险,甚至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杨利伟就曾在《天地九重》一书中披露,在第一次载人航天火箭升空后突发低频共振,当时觉得“自己不行了”。书中这样描述:“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实际上,他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

“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无不感到兴奋与自豪,人们的心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神舟十一号”成功飞天,意义尤为重大,它代表着我国在太空中中长期驻留实验的成功;它代表着中国的航天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代表着外国人从此将会对中国刮目相看;它代表着中国从此将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的观后感【篇一】

2016年10月17日早晨7点30分28秒,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一号由长征2F遥十一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自2013年完成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之后,时隔三年再次进行载人航天发射。

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景海鹏和陈冬两名男性航天员,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33天,这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之后,将与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进行对接组成组合体。两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内完成系列在轨试验和科学实验。

照计划,天宫二号将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分别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

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的观后感【篇二】

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此进行了全程直播,据中国之声报道,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号飞船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央台的一名热心听众,我对神舟十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进行了认真收听,我认为“神十”成功飞天再度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实力,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更标志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由此我想到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中华民族取得的一个个令世 界瞩目的成就,心中无比自豪,从1999年开始,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中国用了10余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百余年的航天之路。中国航天事业的丰功伟绩说明,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我认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步实施、积极稳妥的.发展思路现在看来是完全正确的,这种小步快跑、先无人后载人的模式,安全、稳妥,尊重规律,必将引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继续蓬勃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稳步推进,是我国国力强盛的标志,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将在当代得到完全的实现。

我们相信党、相信政府,决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让祖国更富强,再次对“神十”升空表示祝贺,祝航天英雄们顺利完成各项科考任务,平安归来!

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的观后感【篇三】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1992年9月21日,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研制载人飞船,实现我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这已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完成。

第二步是突破和掌握航天员太空行走、空间交会对接两项关键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这是建造空间站的前提。这也已通过“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进行太空行走拉开序幕,并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通过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实现了自控交会对接;通过分别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实现了自控和手控对接,这标志着我国独立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此后,我国载人航天进入第二步第二阶段,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还将在2017年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主要任务是验证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技术、在轨加注技术和未来空间站的部分新技术。

第三步是在2020年左右建成长期载人的大型空间站,将在轨运营10年以上,成为我国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试验以及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2016年10月,我国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2017年,我国将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天舟”货运飞船货运载荷比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拥有较高的运输效率。

此后,我国将以空间站建设和应用为基础,以载人月球探测为新突破,以支撑国家发展利益向地月空间拓展为目标,研究制订新形势下载人航天发展的新战略。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