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歌》教学反思1
我在教学欣赏《健康歌》一课时,注意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所设计的目标是能理解《健康歌》的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能够随音乐唱歌曲。二是通过亲身体验运动的快乐,加深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奖励“健康秘决”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健康。三是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并用教学目标统领各教学环节。实践说明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对如何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在教学中认真实践,在教学《健康歌》一课时,千方百计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课的起始环节,安排“健康大本营”,关注你的健康导入新课,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面对新课,我不是以教会一首歌曲为目的,而是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感知、欣赏、表现、创造、合作的能力。
我还采用争当“健康小卫生”活动。用了动画课件,使学生赏心悦目,视听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轻松愉快,整堂课上“健康大本营”的快乐氛围中开始和结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师生的交往、学生互动,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和极富激情的律动表演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得很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的有序。
《健康歌》教学反思2
《健康歌》是一首活泼、欢快,富有动感的歌曲。歌曲节奏较简单,歌词较生活化,适合中班幼儿学习。所以,在制定目标时,结合班里情况,我定了两个目标: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较清楚的演唱歌曲。2、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感受运动身体的快乐。
开始部分,我先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了一遍歌曲。因为歌曲比较出名,很多幼儿都听过。所以,在第一遍欣赏时,大部分幼儿都能跟着录音一起演唱歌曲。正因如此,在我的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节奏是怎样的?”(欢快的还是缓慢的?)“你听到这首歌曲时,你想干什么?”这些问题时,幼儿很快就能较准确的'回答我。第二部分,请幼儿说说你在歌曲里都听到了什么?这里,我再次播放了歌曲,听完之后,幼儿都能清楚地回答歌曲内容。结合幼儿的回答,我将准确的歌词念给了幼儿听,在休止符地方我特别提示,让幼儿知道有的地方要停顿,不能发出声音的。第三部分,学做动作。在第二部的基础下,幼儿基本上都能学会歌曲,这时,我请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模仿动作。
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是很活跃的。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因为《健康歌》幼儿平日生活中也接触过,所以学习歌曲非常的快,一节课下来,都能记住歌词并能完整的演唱下来。目标也基本达成。在表演环节,幼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各种可爱的且符合歌词内容的动作,并能通过身体把它表现出来。不足的地方就是歌曲表演时,时间不是很长,很多幼儿很爱表演却没有轮到。以后的教学,应该以集体为主,个别参与尽量不要太多,最好能让所有幼儿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来。该课程还可以创编《健康操》供幼儿学习。
活动目标:
1.探索身体运动的不同方法,体验集体运动的快乐。
2.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律动分享
1、教师带幼儿律动
听!这是什么音乐?对!是健康歌的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运动吧!
我们一起来喊口令。
二、创编动作 分享交流
1、谁知道刚才我们运动的是身体的哪个地方?
小结:经常的运动关节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灵活.
2、我们身体上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经常的做运动?
说了那么多的地方,能不能听着音乐做做看?什么时候做?我来做望远镜,找找你们有几种不一样的运动身体的`方法。
3、集体初步尝试
4、个别交流
我找到了好多运动身体不一样的方法。谁来做小小教练,教教我们大家?
(动作的方向,力度,节奏,伸展度上引导幼儿)
5、集体再次尝试 可以学学朋友的好方法,也可以做做自己想到的好方法,比比谁的动作最象教练,又漂亮又有力。
三、观察图片,拓展新动作
1、你们真棒!想了那么多锻炼身体的方法。老师也爱运动,瞧!我也找到了几种锻炼身体的新方法!我是怎么运动的呢?
2、给你们一点时间,去看一看,试着做一做,看能不能发现我锻炼的方法。
手叉腰图片、箭头一圈的图片两张—方向不同(发现箭头的涵义)
左右角轮换出去,头摇摆动作的图片四张(从图片的顺序中找到运动身体的方法)
踮脚动作(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交流发现,尝试有节奏的动作[]
你看明白了哪一张?
小结:看懂了箭头的意思就明白了这个锻炼的方法。
小结:只要仔细一点,耐心一点,按着图片的顺序1234一个一个做,就能发现这个动作是怎么做的了。
小结:虽然这个动作只有两张图片,但是如果看得不仔细,就很难发现我锻炼的秘密了!
(1、三个幼儿一起做一个方法,他们做的一样吗?你和谁做的一样?再听着音乐一起做
2、一个幼儿带着其他幼儿一起做,动作由慢到快,-----清唱动作
3、幼儿讲,然后听音乐一起做)
四、延伸
还有好方法吗?回到教室教给你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换跳跃的动作,发展动作的`创造性及灵活性。
2、在跳跃的过程中。增强控制能力及跳跃能力。
3、能够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想做的动作,体验跳舞毯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用5块小泡沫地垫拼成的“十”字形地垫若干块,除中间的地垫,将其他的四块垫子分别贴上“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箭头;音乐《桃花朵朵开》《健康歌》;活动前先让幼儿熟悉音乐并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师提问:小朋友,你们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平时你们是用什么来玩这个游戏的?
2、师:今天,我们就用脚来玩这个游戏,试试看吧:
(1)石头:两只脚并拢。
(2)剪子:两只脚一前一后。
(3)布:两只脚张开,与肩同宽。
二、基本活动
1、教师出示跳舞毯,并播放音乐,为幼儿做示范。
(1)师:原来,我们的小脚很能干,它除了走路、跑步外还会玩游戏呢!其实小脚还有一个本领,就是会跳舞。今天李老师带来一张神奇的跳舞毯,我们一起来看看。
(2)请幼儿仔细观察跳舞毯以及老师是怎样根据音乐在跳舞毯上跳舞的。
师:跳舞毯上有什么?(箭头)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试试到跳舞毯上来跳舞,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就是每次跳完后两只脚都要踩在脚印上。
2、幼儿自由尝试动作,并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
(1)师:刚才你们都在跳舞毯上试过了,你是怎样跳的?
(2)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并且把动作记录下来。
3、幼儿尝试跟着音乐的节奏在跳舞毯上跳舞。
(1)师:刚才小朋友们想了很多好看的动作,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在跳舞毯上跳舞吧。
a,教师播放音乐《健康歌》,请幼儿说说音乐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b,幼儿跟着音乐在跳舞毯上跳舞。
c,教师指出幼儿在跳的过程中不对的地方并通过讨论来解决。
(2)现在我们换一首音乐来跳跳看。
a,教师播放音乐《桃花朵朵开》,请幼儿说说音乐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b,幼儿跟着音乐在跳舞毯上跳舞。
c,请幼儿自由交换跳舞毯再跳。
三、结束活动
请幼儿将所有的跳舞毯拼成一张大跳舞毯,大家一起跳,进一步体验跳舞毯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