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
红船领航读后感1
读了《红船领航》这本书,对我的教育非常深刻,我从此懂得了一艘小船的意义,知道了“红船精神”的伟大。
从前我不懂“奋斗”的真正含义,直到今天读了《红船领航》一书中讲到的“女排精神”再放光芒的经历,我才明白了什么是“奋斗”。故事中特别令我敬佩而又感慨的是号称“铁榔头”的郎平,她在中国排球最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带领一批没有基本功,没有心理素质,没有移动,也没有串联的女排姑娘,就把18米长9米宽的训练场当作“炼狱”开始。训练中“铁榔头”郎平一直灌输给球员这样的理念“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努力去赢”,从而塑造了新女排的“魂”——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自强不息。就是如此的坚持、努力和奋斗,最终在2016年8月21日上午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先输一局的情况下,中国队奋力苦战,连扳三局,最终以3:1获得了女排奥运会冠军,重回世界之巅。读到这,让我想到了我身边的一个亲人,她就是我的妈妈。她从小就努力学习成绩优秀,顺利要进入初中学习时,她的爸爸(我的外公)却突然告诉她,孩子你不用上学了,家里条件差,供你哥哥读书也很勉强。妈妈说她当时像被雷劈了一样,四肢麻木,完全不知道外公还说了什么。但妈妈说她很快就镇定下来,因为她知道再争也没用的。妈妈只好开始寻找工作,但工作的同时她从来不忘学习。她边工作边自学,后来通过努力拿到了会计从业证书。有了一份安稳工作了,妈妈说她还要拿大学文凭的证书,这样也就圆了她没上完学的愿望。后来妈妈又报名参加了函授学习,妈妈说那段时间她既带孩子,又上班,还参加函授班的学习,每天过得忙碌又充实。是呀,妈妈的努力付出终有了回报,她当上了财务总监,现在感到特别幸福。
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红船精神”,“女排精神”就是最好的诠释。“铁榔头”郎平带领女排走上世界巅峰,靠的就是奋斗,我妈妈也一样。我想,我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我一定要牢记使命,牢记前辈们留下的奋斗史,牢记奋斗背后的无私、团结、刻苦、坚韧、拼搏等优秀品质,努力向数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奋斗的当代人学习。
致敬!
红船领航读后感2
9月里我们师生一起共读了《红船领航》这本书,读着这本书我的心情是跌宕起伏,满怀深深的感悟。在中国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旧中国红色革命的种子在这里萌芽,马克思主义的花朵在这里慢慢绽放。然后出现了一批批红船领军人,他们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吃苦耐劳、勇于创新、默默无闻、恪尽职守,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梦想。
今天我将时光倒推至19世纪末,一张时局图让无数中国人感到愤懑。瞧那被比喻成太阳的日本,理直气壮把福建划分到他的势力范围;看那被画成老鹰的美国,竟敢大胆妄为来分食我们的土地。一张张时局图,不堪耳目,真是惊心动魄哪!而此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沉睡的巨龙慢慢苏醒了。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飞速发展。从中国第一台拖拉机到屠呦呦的青蒿素,都是中国发展道路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我们在新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慢慢步入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以前,大家都爱用进口手机,现在有更多人用起了国产手机;以前,有千千万万孩子上不了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受到高品质的教育。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现在的强起来,都是伟大的进步。作为小学生的我,看到祖国发生这么多翻天覆地变化,心里感到十分开心。我期盼中华民族的.新目标——中国梦实现,因此我也一定要勤思好学,积极向上,努力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红船领航读后感3
新学期开学学校发我们一本《红船领航》的书,捧着书一艘小小的红船首先映入我眼帘,那不就是我们嘉兴南湖的红船吗?一直以来我略知红船是共产党曾经开会的地方,不知道红船发生的故事,更不知道红船与红船精神的联系。有幸在班主任老师的安排下开启了一趟红船之旅。当我怀着各种期盼的心情读完这本书时,“红船”在我心中早已不是一艘鲜红颜色的小木船那么简单了。
《红船领航》全书分为五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有插图和故事,有耻辱,更有骄傲。读着读着,我对“红船”有了新的认识,红船就是胜利,是理想和信念,更是精神。红船伟大,红船精神更是了不起。我是一个00后的孩子,是初升的太阳,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对世界充满了期盼,红船精神将成为我小学生活一抹亮丽的彩虹。《红船领航》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英雄人物都将刻在我的心底,李大钊、陈望道、屠呦呦等英雄伟人的精神品质都将成为我以后学习的动力和希望。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因此书本中一个个英雄伟人都将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要把学习到的精神思想坚定不移地发挥到学习、生活中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对于同学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难题,对于老人我们可以在公交上给他们让座,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在家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做。我也要努力给朋友们做榜样,积极参与公益之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一个满满正能量的人。
一艘红船,召唤出无数英雄伟人;一艘红船,成就出无数条成功之路;一艘红船,开启无数个梦想未来;一艘红船,引领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红船是光明,是希望……我要传承“红船”,拿好“红船”接力棒。
红船领航读后感4
《红船领航》一书太值得一读了,原本以为这本书一定很枯燥,不好读。没想到的是读完这本书,我的眼睛亮了,心更明了,行动更坚定了。因为它帮助我解决了好多曾经说不上来的问题,什么叫“红船”啦?是不是那条船染成了红色?“红船精神”指什么呀?
《红船领航》这本书虽只有70千字,但它却深刻诠释了红船的历史以及红船精神丰富的内涵。我不仅知道了红船精神的孕育地和发源地,还知道了是“红船精神”鼓舞着千千万万英雄伟人发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无私奉献、敢作敢为、勇于拼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美德。像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共产党宣言》中文版首译者陈望道,“青蒿素之母”屠呦呦,零件堆中走出的金牌蓝领吕义聪,“铁榔头”郎平门下的女排姑娘们……他们身上再现的魅力就是“红船精神”的魅力。
作为南湖儿女的我不仅要领悟红船精神,更要用行动努力完成使命。我每天进出校园,看到最美的就是老师忙碌的身影,他们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备课、批改作业,给差生补课,常常是我们都放学回家了,老师还在批改作业,给差生补课。老师您辛苦了!我以后一定会发扬刻苦学习、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主动承担起您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做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我更要传承、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不畏艰难,奋勇前行,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红船领航读后感1
读了《红船领航》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红船精神”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可这真正的含义我是似懂非懂。在旁的妈妈耐心地给我解释起来:“孩子,你想想,我们生活中,无论是谁,只要他经常在帮助别人,是你眼中的好人,他就代表了‘红船精神’。”
听到这句话,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我的舅公。舅公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今年刚退休。妈妈跟我讲过许多有关他的故事,我一直都记在心里。
在我心里,舅公就是一个活雷锋。他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但是他却做着一些不普通的事情。有时候,他遇到学习不够认真的学生,上课开小差。他不仅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而且还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去那些学生家里,为他们无偿补课。慢慢地,那些学生的成绩取得了进步,他也觉得很欣慰。甚至,有时候,遇到家里条件不好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他二话不说,拿出自己辛苦赚来的工资给学生交上了学费。舅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校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学生们也被他深深地感动着。他关心学生,也无私地帮助着老师们。所以,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亲切地叫他一声“宋老师”。
在妈妈心里,舅公还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每次大家碰到困难,都会向舅公求助。他也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非常热心地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每次我们要做重大决定,首先就会向舅公寻求意见。他有那么丰富的经验,能给大家提出很好的建议。就像妈妈说的,他是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在爸爸心里,舅公的本领还大着呢。他会帮助设计适合小学生的实践基地,想出了许许多多既有乐趣又能学本领的活动;退休后,他也没有闲下来,继续他的“雷锋事业”。
这就是我的舅公,虽然已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但我知道,这些荣誉更是激励着他继续做一位乐于助人的“活雷锋”。
红船领航读后感2
第一次听到“红船”,我觉得它就是一艘普通的红色的船。可是,老师告诉我们,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上,红船是一条光芒万丈的信念之船,是中国梦的启航之船。
红船传递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在思想上引领我们前行;屠呦呦是青蒿素之母,发现了青蒿素对疟疾的出色疗效。赵世炎用行动告诉我们:无论何事,皆应奋斗;中国女排用胜利激励我们,要永不言弃,自强不息。“两弹一星”科学家郭永怀为祖国奉献了生命;“天眼之父”南仁东用一生智慧打造了大国重器。这样的红船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时刻记在心中。
红船精神不仅在书上,也在我的身边。我记起洛舍镇砂村村红色文化礼堂里,讲述着新四军进入洛舍,建立中共武德县委和抗日政府,勇敢作战的事迹;我想起了在德清公民道德馆里,我被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动着:看到了陆松芳老爷爷的“小城大爱”,看到了马福建伯伯的“凡人义举”,看到了德清义工的“乐善之行”。这样的红船精神,使我感到骄傲,使我心潮澎湃。
在我的心中,红船精神一直在。我想到了在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为独居的老人送爱心餐的那一幕幕。很多不知名的叔叔阿姨,冒着酷热,奔走在武康的街头,为老人们送上一份份新鲜的饭菜。在十字路口,义工们忙碌着引导交通。我为人们这满满的爱心所感染,我想,我也可以做点什么。
开学初,我们在班主任沈老师的倡议下,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查旦乡的牧民和孩子们捐赠了冬衣和文具,他们应该也会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一丝丝暖意。
伟大的红船精神,会出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角落里,在学校里,在马路上,更会在我们的心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红船领航读后感3
一开学,沈老师就发了一本新书《红船领航》,我原以为红船只是一艘红色的大船,翻开书本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艘有着特殊意义的游船,细细阅读我便开始喜欢上了这本书,被书里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深深吸引了……
中秋节那天,爸爸妈妈带我瞻仰了离家不远的“德清县革命纪念碑”。我们来到塔山森林公园,沿着山路拾级而上,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只见“德清县革命纪念碑”的红色大字映入眼帘,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在纪念碑前,妈妈告诉我,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这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虽然现在的我根本不能感受先烈们牺牲时有多么痛苦,但我知道他们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勇敢的人!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这些革命深深地鞠着躬。
接下来,我又细细地看了矗立在墓碑后面的一块块石碑,只见上面刻着革命的简介。看着记载,我发现这些革命牺牲时都非常年轻,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才18岁……此刻,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只觉得我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更加鲜红无比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吃得饱穿得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把我们当成掌上明珠,舍不得我们受一点点委屈,但是我知道,刻苦学习,努力创新是我们新一代的少先队员应有的“红船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接班人,我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尊老爱幼,团结同学,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让这“红船精神”永驻我们心间!
红船领航读后感4
一开学,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阅读了《红船领航》这本书。它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故事历程和许许多多新中国的英雄人物故事。
我家就有两位共产党员,一位是爷爷,一位是妈妈。红船在嘉兴,妈妈和爷爷都去过,他们也给我讲过1919年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这次运动彻底唤醒了中国人民与封建社会的斗争,还出现了像李大钊、陈独秀这样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可那时还非常小,我也只是似懂非懂。我从小就经常听到一些革命的英勇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萝卜头,我还特地去买了这本书,看了好多遍。
这次看了《红船领航》这本书后,我再一次被震撼到了。我也更加明白了这是一条血雨腥风之路,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也曾涌现出了很多很多的英雄,他们有的`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有的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想这种奉献精神就是红船精神的本质。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奋发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出一份小小的力量。现在的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沐浴的是祖国的春风,这些都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用他们那火热的身躯换来的。此时此刻,我想大声告诉自己,从现在做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科学知识丰富和武装自己,响应时代的号召,弘扬红船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为实现更加美好而富强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红船领航读后感5
这几天,我一直在看《红船领航》,在妈妈和老师的讲解下,我也渐渐喜爱上了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我认识了许多著名的人物,有为新中国诞生献出生命的英烈们,有建设祖国的工程师们,有无私奉献的前辈们。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那是一种忘我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我放下手中的书,站在阳台上眺望远方,一批特殊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有在装修房屋外墙的,有在种植绿化的,有在修整马路的。这群最普通的外来工人正在为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的顺利召开而不停忙碌着。
看那些修整道路的工人们,他们每天起早摸黑,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将原来的马路修整成一条条宽阔大道。有的工人手受伤出血了,就简单包扎一下,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有的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这是一种多么忘我、乐于奉献的精神啊!不只是筑路工人,还有那绿化工人、大会场馆建设者、户外粉刷工……他们都在自己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夜以继日地奋斗着。我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但我知道他们的辛劳和付出,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次大会,为了为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展现我们这座城市的美丽风貌,在他们身上就有着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
回到房间,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身边那些乐于奉献的平凡人:节俭养德模范陆松芳老人,“中国十大孝子”马福建,热心公益事业的黄河大哥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我要赞美他们,他们无私奉献,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红船领航》这本书中告诉我们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的精神就是一种“红船精神”,我们要从先辈们身上学习、传承、发扬这“红船精神”。我们小学生更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学会乐于助人,在心间播撒下一颗乐于奉献的种子!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
《流浪地球》观后感300字1
这部电影与原著改变了许多,但是他还是突出了人类在自救的那一部分,同时也尊重原著的地球被冰封。电影中,人的恋家情被体现的酣畅淋漓,家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避难所一般的存在,就好像是只要在家里,世界末日都不算什么了。
最后拯救地球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group,许多队救援人,为了拯救自己的家园,进行最后的一搏,哪怕这挽回地球只是一种0%成功机率的奢求。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机器,是因为,人在面对任何困境的时候,哪怕这事是一种妄想,但是人类的情感往往会让人去试一试。而里面的莫斯,则是里面最理智的东西了,所有的事情都会计算好,只要有一点失败的余地,莫斯都不会冒这个险。
拯救世界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它需要万众一心,需要一个团队的努力与奋斗,要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不计代价与回报的奉献,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最后那些人的奋斗目标便是保卫自己的家。
《流浪地球》观后感300字2
春节期间,我和朋友一起到人民大会堂看了科幻片《流浪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了寻找新的家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座行星推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这个举动,被称为流浪地球计划。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国际航空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刘培强为了让地球成功脱离木星的引力,竟不惜一切用自己的生命驾驶空间站。离开前,刘培强对儿子刘启说过当你想爸爸时,便遥望天空,倒数三秒,就能看见我了。可当刘启长大了,他才明白父亲骗他,对父亲的离开不理解,甚至恨父亲。这次,他才明白,后悔当初的表现了。
刘培强的死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他为了地球文明的延续牺牲了自己。而在刘启的心中,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离开他,我觉得做人要正义!就像刘培强一样,当地球要毁灭时,需要有人站出来,解决问题。
刘培强具有顾大局,舍小家的精神,这才算是一位有正义的英雄。
《流浪地球》观后感300字3
今天,我们在神笔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而面对绝境,人类开始了“流浪地球”的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故事里让我最感动的'是,刘培强为了点燃木星,牺牲了自己。他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
电影结束后,我陷入了沉思,心想:虽然这是一部科幻片,但是如果未来的某一天,太阳真的要吞噬整个太阳系,那我们人类的性命不就完了吗?啊,想想都可怕!为了不让地球受到灾难,我们要爱护好我们的地球母亲,保护环境,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发明一种机器,只要一台就能推动地球找到一个更美好的位置!
影片故事时时激励我,鞭策我,鼓励我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放弃、不抛弃!
《流浪地球》观后感300字4
画面一般,有些乱,剧情有点拖沓。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 饰)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屈楚萧 饰)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赵今麦 饰)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吴孟达 饰)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阻止大气层被木星抽干,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流浪地球》观后感300字5
今天,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后,真让我受益匪浅。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的内核急速老化,几年后,整个太阳都将被太阳吞没,所以人类在地球上建造了35座巨型发动机,每一个巨型的发动机下面都是一座巨大的地下城,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刘启也参加了这次任务,在突发情况下失去了两位亲人,还在不断努力,终于在爸爸的帮助下,成功阻止了木星和地球的相撞,挽救了地球的毁灭性灾难。
我觉得,这也是未来银河系可能存在情况,如果我们能保护好银河系,就尽我们自己的能力去保护我们的银河系吧。
刘启之所以能保护地球,因为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成为了刘启能完成任务的动力,自古以来,有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希望让刘启有了燃烧不完的斗志。
每当我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我会想起刘启,刘启时时刻刻激励我,鞭策我,使我战胜一切困难。
《流浪地球》观后感300字6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在人类的无知作用下极速膨胀,即将吞没整个地球,因此,宇航员空间站施行了“流浪地球”计划,将地球移动到4。2光年之外的新家园。不料,在经过木星时遭遇了一场引力灾难。但就在离木星接近地球还要3小时的时候,通过大家的努力,牺牲了很多人的生命,拯救了地球。
还记得我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做了一张《保护地球》的小报,就是倡导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文明生活的。
而通过观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我更坚定了保护地球妈妈,保护大自然的信念,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刘启,因为他有舍己为人,坚持不懈的精神,面临困难迎刃而上,在逆境中成长,是我学习的榜样。
总之,《流浪地球》是一部很棒的国产科幻片,树立了坚强团结的人物精神,为我们保护地球,爱护地球,造福后代敲响了警钟!
《流浪地球》观后感300字7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名字叫《流浪地球》。
电影是由因一场巨大的灾难而开始,房子,学校,羽毛球场,游乐场都没有了,甚至车子也被砸得粉碎,于是人们建造了地下城。可是地球被木星的引力吸引住了,韩朵朵,刘启......他们是一个救援队,在他们的勇敢坚持下,点燃木星,重启发动机,地球脱离了木星的引力,地球活了!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体现出了救援队的坚持、勇敢、团结互助。并且在救援地过程中,发生了一幕让我感到落泪的情节,当韩朵朵和刘启的爷爷因救援而牺牲,他们失去了最亲的爷爷,心里既悲伤又愤怒!但最后,他们依然克服自己与救援队一起拯救了地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去超市有一次性塑料袋;去餐厅有一次性筷子;出门有私家车。我们现在的生活既方便又美好!但是,我们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此刻,我应珍惜亲情、友情,并做一位地球的小卫士。
《流浪地球》观后感300字8
如果地球迎来了毁灭,人还能坚持最初的那份真善美吗?
一次毫无计划的出逃,两个年少无知的孩子,三代人无法诉说的苦楚。却扣人心弦,处处打动人心。
联合国为了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竟计划先淹死地球一半的人;运输小队竟把火石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亲密无间的队友在危险来临的那一刹那,竟不管队友的死活。一桩桩,一件件,都引人深思,难道人们不是平等的吗?难道有时候,生命真的不再那么宝贵?每每思索到这里,我心头一凉,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
混蛋!老东西!一声声的谩骂,无不体现着孩子对父母爱的不理解,但所谓的混蛋却为了他牺牲了自己,所谓的老东西听说他有难,不顾自己的安危,上来救他。每每想到这里,又心头一暖,让我有勇气去坚信,人间的真善美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