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姜子牙观后感剧情聚集56句

姜子牙观后感剧情聚集56句

时间:2021-01-08 13:01

画面制作精良。开场的2D动画十分惊艳,有一种缓缓流动的青铜卷轴画般的质感,大制作场景也肉眼可见的丰富,无论是皑皑白雪的北海,还是夕阳西下的归墟,亦或是阴气森森的幽都山视觉冲击感极强,还原了预告片当中这一部分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在画面风格上,姜子牙更显仙气,画面纯净优雅,整体是可以给到8分的。

姜子牙的剧情不得不说有些拉胯。非常中规中矩,甚至节奏有些莫名其妙。简单的可以总结为公路片+欢喜冤家+反派洗白记&伟光正黑化。这些套路在无数部影片中被来来去去反反复复地使用,早就成了常规操作,并无新意。这种故事虽然俗套,但如果讲得好,也颇为叫座,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正是如此。但姜子牙的剧情实在撑不起它想表达内涵。背景多靠狐妖交代,显得过于单薄存疑;对于人物心理刻画不足,无法产生共情;节奏把控糟糕,转折生硬离奇,让人云里雾里。九尾狐为什么吸了小九灵力还死缠着她?师尊为什么要故意骗姜子牙让他带小九去关押狐族的地方?师尊为什么要把狐族和人族的命运相连?这一切的问题都没有合理的解答。

在人物塑造这一方面姜子牙可以说是糟糕透顶。看完电影对姜子牙的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圣父+偏执狂+双标,姜子牙自诩为世间再无不公,但姜子牙全片中就只接触了一个猎狐者,其余角色全是魑魅魍魉,世间苍生的形象过于单薄。其一,姜子牙也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的视角来思考,他知道世人真正想要什么吗?世人真的不想要天庭的庇护吗?姜子牙也是为人间选择了一个他认为的最好的安排,他的做法与师尊又有何异?其二,姜子牙真正想实现世间再无不公,但是他觉得就只有小九一个人很可怜?他的眼前之人是不是过于重要?他对于小九的执念也显得莫名奇妙,完全看不出来为什么要冒着生灵涂炭的风险救下小九。姜子牙当初放过九尾,就算你说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但他那个行为明明就是救了一人,害了苍生。然后其他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士,他们的亲人就不可怜吗?这其实就是自我感动式的救赎。

再说小九,一个本来独闯天下的小姑娘,应该是颇有见识和胆识,可是当她遇见姜子牙,像是变成了另一个未长大的女孩,恋父之路让其更像是个依附于父权的工具人,无法让人产生共情,影片中也并未体现出她的成长,反而更像是一个彻彻底底顶着玛丽苏女主设定的玩偶。对于师尊,为了让情节走下去,师尊显得是一个大号的白痴,干不好任何事情,同时他发动战争的动机也立不住脚,影片的最后师尊还有师尊,那么狐妖说的统一三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那么从一开始,电影的逻辑就无法闭环。

姜子牙面临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一人和苍生之间的对立,但影片过于偏向一人,而忽视了苍生,导致在姜子牙中这个问题实际上不存在。

其实本片的核心内涵非常好,他要还原的实际上是经典的电车难题,火车快要撞死前面的`一群人,这个时候你可以扳动拉杆,使火车变道,但另外一头是一个无辜孩子,这个时候你拉不拉?师尊拉了,但师尊可以用一切为了苍生这是最好的安排来进行自我感动,这也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这个问题的态度。如果导演想要和观众实现共情,那情感最大化的方式应该让观众从不认可姜子牙的做法到理解/认同转变。想要实现这一点,天平两端的筹码必须对等。

导演应该先让观众看到狐妖是怎么为祸人间,封神之战后百姓又是如何安居乐业,这样天平两端才有得玩。让观众看到人世间一幅幅鲜活的面孔,使观众产生为了天下牺牲一人也可以的念头。但是本片对众生的着墨太少,唯一出场的还是拼命为了拿赏钱的负面角色,让众生显得过于虚无缥缈。就算观众一开始就看出留着小九肯定会放出狐妖,最后也真的放出来了,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好像也没怎么样,就是一个客观上不太妙的事实而已。而且姜子牙好像从始至终都没和众生相处过,身边都是些神兽啊妖怪一类的人物,显得过于高高在上、虚无缥缈。反而是他和小九一直相处在一起,导致最后的决定好像是跟谁感情好就选谁,我甚至产生过姜子牙是在为一己私情跟天斗跟人斗的错觉。

但是到了最后,如果没有师祖,那么姜子牙的反抗依然没有意义,所谓苍生正义的实现靠的是姜子牙,姜子牙正义的实现靠的是更高力量的师祖,实际上削弱姜子牙的反抗精神,你所反抗的权威要靠一个更高的权威来惩罚不是更加可笑吗?打破宿命锁的意义又在何地?人间的命运最后也是靠神的意志来决定,这个社会还会再次进入周伐商,更有后继者再伐周的循环中。

动画电影一直属于电影市场的小众类型,因为在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小孩子才会看动画电影。暑假档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了动画电影的神话,不仅仅是达到了50亿票房,更重要的是,让人们逐渐改变了对动画电影的观念。动画电影一样可以传递正能量,是适合大众的电影,而非只属于小部分人群。

此番电影亮相海报由顶级设计师赵力绘制,姜子牙与巨型九尾妖狐两相对峙,充满着大战在即的紧张氛围,大片气质呼之欲出。据悉,影片以封神大战为前情,讲述了姜子牙跨越人、神、妖三界,为苍生而战的史诗传奇。

作为国内首部将姜子牙搬上大银幕的'动画电影,影片《姜子牙》对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姜子牙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众神之长姜子牙去神化。不同于封神故事中高高在上的姜子牙,影片中的姜子牙被贬下凡,在初心与天命之间进行艰难抉择。

剑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酒尚余温,入口不识乾坤。弟子姜子牙,愿追随昆仑,成为一个守护苍生的神。曾经的姜尚一身素衣,面向昆仑,目光坚定。而得到越多,孤独就越多。初出茅庐的少年一战封神,却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所谓的众神之长,也不过是被当权者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系线傀儡。看尽三界,一生追随;此去经年,再无归途。

幽都山遍开黑花,如一团团迷雾掩埋那些藏在时光深处的真相。当拼了命回到幽都山的小九,发现自己曾被作为筹码远嫁他乡,如同被阿父夺走的残破玩偶一样可以随意丢弃;当世人发现自己所羡的天梯并非通往神殿,求得的神佑其实是灾难的导火索。从我相信,到我不相信;从我认命,到我不认命。当信仰崩塌,数十年的光阴又该何去何从。

人们往往很容易原谅别人的错误,却很难原谅别人的正确。昆仑抛弃,北海厌恶。被一脚踢出三界之外的姜子牙却在叩问天道的同时重新看清了自己的初心。一人如露水,苍生如江海,并无分别。一人不救,何以救苍生。他放弃成登上天梯重归众神之长,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去救下每一个眼前人。

当迷雾拨开,真相重现于世。姜子牙又一次成为天之骄子,世人口中的盖世英雄。而人总是贪心的,或许有一天,人们又会开始怨恨姜子牙毁了天梯,断了他们的修仙封神之路。

谁又知道呢。

此去经年,愿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神临天下,皆为苍生。

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纵,不可不救。

若天道不公,我便走自己的道。

师尊的大善是为了苍生,他选择以一人之命灭狐妖全族以换天下太平,只是这苍生中少了一人,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而姜子牙的至善也是为了苍生,只不过他的苍生中包括了这一人,既然要救苍生,那这一人他也要救。若是为了苍生,没有人会在乎这一人的性命,只有她自己在乎,可是她的想法重要吗?不重要。而姜子牙看到了这一人的重要性,但是这样的善是神仙所不需要的,所以师尊让他斩善。大善和至善哪个更好?哪个才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没法有答案,就像是电车问题一样。所以这部电影是用中国神话的方式展现了一个新的电车问题善的问题。能够引发众人的思考自然是好的,但如果没能让观影后的人发现这个问题的话,那电影的诠释方式还待改善。

《姜子牙》的故事很简单:姜子牙在封神大战中因为战功彪炳,本来是神仙中的佼佼者,却因为在遵从师命斩杀狐妖时看到一名陌生的无辜少女而改变策略,擅自解开狐妖封印,想要先把无辜元神救出来再斩杀狐妖。在师尊帮助下,虽然斩杀了狐妖,姜子牙却因为违抗命令而被贬下北海。师尊要求他在北海静心修炼,当他不再执着狐妖幻象时,便可重回静虚宫。

在北海苦修多年后,姜子牙遇见了幻象少女。而这位少女命运悲惨,因为长着一双狐狸耳朵,多年来一直被当作狐妖追杀。少女的心愿是去常常梦到的一个开着黑花的地方,那里有她爸爸,能证明她的身份是人不是妖。姜子牙决定带她去那里。一路上从一开始的怀疑,到将信将疑,再到谜团解开:少女是无辜的,是人类女孩苏妲己。而天上的师尊却是骗了狐妖、骗了姜子牙的伪善之流。虽然师尊有他自己的道理,姜子牙却有自己的理解。姜子牙拼了命也要改正神仙犯的错误,要帮助苏妲己摆脱狐妖,赢得她想要的正常女孩的生活。他想到的办法是把女孩送去穿越。静虚宫的师尊一看自己的阴谋被姜子牙知晓了,在姜子牙送妲己穿越的关键时刻召回姜子牙进行封神。对师尊以及静虚宫诸多同僚的所作所为感到心寒并开始发飙的姜子牙,在说完愿世间再无流离失所,愿众生再无谎言愚弄,愿天下再无不公!后动用神力毁了通往静虚宫的天梯。

最后是师尊的师父师祖主持公道,惩罚了师尊,帮助了姜子牙。而苏妲己也终于如愿重新投胎成为北海一个有阿父疼爱的正常女孩,巧的是,这个阿父貌似就是姜子牙呢。

对《姜子牙》的解读,毁誉参半吧。不少同学觉得姜子牙就是刺儿头、轴、强迫症,我也了解过创作团队对姜子牙的解读。他们把姜子牙和去年的哪吒进行对比,哪吒是天才,我行我素;姜子牙是人才,不断修炼。以及,哪吒所象征的是本我和升华后的超我,而姜子牙是超我和自我的冲突展现。这些解读都有一定道理,尤其把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我-自我-超我用到人物解读上,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我也很欣赏这样的说法。

不过,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姜子牙。

我觉得姜子牙像极了真正的科研人才。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爱吾师更爱真理。在科研道路上,领我们进门的,一定是吾师。因为受了师父的教授、启发,才产生精进修行的志向和决心,像呵护一颗宝贵的.种子一样尽力让自己的才华在此地生根、发芽、绽放。可是,师父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性,也会犯错误,即使师父是静虚宫的神仙。师父/师尊错了,而同僚们都选择站在师尊那一边,可是,子牙我分明就是看到了,我清楚我看到的不是幻象。可是,平时敬爱的师尊却说我看到的是狐妖幻象。我被严厉地处罚,我被封印神力,我被贬北海。我还失去了师尊和同僚们。被自己认可的团体所排斥,突然变成一座孤岛,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打击都是致命的。所以,一开始出现在北海的姜子牙活得像个小老头儿,可怜巴巴,几近崩溃。这种经历,对爱真理的研究生或科研人才来说,应该不足为奇吧?

很多调查报告都说高校里的大学生、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低。要知道,科研人才为了真理牺牲的,可不只是光洁的皮肤和靓丽的秀发,他们很多人把时间投入到一件件费力却不讨好的知识探索中。因为真正的科研,从来是实事求是,不讲利益的。你觉得,高校或科研机构里的导师队伍都是公正包容的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静虚宫的同僚们都戴着面罩,狐妖也戴着,而姜子牙是真面目示人的。在心理学上,面具是人格和社会化的象征。小孩子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而成年人则懂得运用扑克脸或职业性微笑。从孩子到成年人所经历的适应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与社会化相对的是个性化。如果一个人太有个性,社会化不足,就容易不被群体所接纳,要么是太傻,要么就是像姜子牙那样的太执着。再试问一下,静虚宫的同僚们真的都认可师尊吗?或许,他们只是社会化得比较充分,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于是主动选择了放弃思考,迎合自己的角色做工具人罢了。而在科研路上,这样的同僚也确实会成为压死真理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苦行僧一般的骆驼看不到被接纳的曙光。

虽然离开研究或研发很久了,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似乎根本没有真正进入过科研行列,但不知为什么,看《姜子牙》还是会引发我对过往经历的反思。或许,是因为那两段经历都太痛了吧!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