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外小家长第一课堂的观后感集锦76句

外小家长第一课堂的观后感集锦76句

时间:2021-08-02 22:10

《开学第一课》一直如同饕餮大餐吸引着我,每每播出,我都期待着与女儿一同观看。

2018的《开学第一课》如期登场,虽然我和女儿各处一方,但此时心系一处。我们享受着一场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的精神大餐,从“梦想”“奋斗”“探索”“未来”中走出的一个个成功知名人士,他们成功圆梦的故事和坚持奋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趁热打铁,我想通过校方平台,把从《开学第一课》中的感悟,与孩子们一同分享,希望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有所启发。

从《开学第一课》中,我领悟到,做好一件事或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人,必有来自三方面的力量:愿力、眼力和定力。

所谓愿力,就是个人的心愿,即有没有打定主意把这件事做好。我想它应该是做好一切事的基础。今天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从干农活的孩子蜕变成北大生,就是因为他两次高考落榜后,仍然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英语由第一次高考的33分提高到第二次高考的55分,因英语差5分未上大专。他仍不放弃,丢下农活,克服万难,全力以赴。决定报名参加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认真分析学习英语的方法,找窍门,不断地反思总结。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次的'高考中,俞敏洪仅仅用40分钟就完卷英语,最终获95分的高分。他以越挫越勇,不懈的拼搏精神圆梦北京大学,从此人生大转折。后来既成了北大优秀老师,又创办了新东方。俞敏洪的这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坚持梦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不正是我们高三学子所要具备的吗?面对高考长远目标,无需在一次次月考,一回回小测试中诚惶诚恐、焦躁不安,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暴露你的问题所在,也是你走向成功的宝贵财富。以积极心态认真分析总结每一次的失分原因,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学习贵在得法!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功才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所谓眼力,是指能把书读得透,抓住要害,产生想法、思想,有创造力。我觉得读书的眼力决定将来成就的高低,这需要不断地磨炼。怎样才能做到呢?学习中,要宽,主要是多读;要高,起点要高;最后是细,眼光要细,善于发现书里的偏颇,理清文本逻辑,理解字句,所以读书需要细心。C919,国产大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在近十年磨剑的漫长岁月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无数困难,带领几十万人的研发团队,实现了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在C919飞机试验关键的时刻,吴光辉表现出的是淡定与自信。这份淡定和自信,其实都来自吴光辉平时的一丝不苟,与他对飞机研制的每个专业抓得很细和工作极为严谨分不开的。细节决定成败!我们不妨学学吴光辉院士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学习中从宽、高、细上下功夫,不断磨炼自己的眼力。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理实班学生,我们要有至高的眼力。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梦想越高,就越努力,离成功就靠得越近。学习尤其要博览群书,从有益的书籍中寻到黄金屋,觅到颜如玉,让书籍为你长眼力。高三大大小小的测试不计其数,在磨炼中必须注重细节,审题严谨,用敏锐的眼力去发现每一道考题巧设的陷阱,不再掉坑。长长眼力吧,它也决定你的未来。

所谓定力,就是坚持力,不易被改变的能力。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正如《开学第一课》中走来的功夫明星——成龙,他坚定自己的英雄梦不动摇,最终走向成功。从成龙的故事中解读到,成功需要定力,必须坚持理想信念,不随波逐流,不被其他因素所影响。成龙起初当演员只是个跑龙套的,甚至当过“死尸”,外界人看不起大鼻子、小眼睛的他,不叫他成龙而叫他“成虫”,外界的刺激并没有动摇他的梦想,而是继续信心满满的拍影片,开始也没什么成名影片,可后来一次次打,一次次拼,一次次受伤,让他练就出一身真功夫。拍影中,他手脚变过形,鼻子断3次,牙齿裂掉过,头做过开颅手术,满身的伤痛化作枚枚勋章,最终成为“功夫巨星”。成龙坚定理想、敢于拼搏的精神,无不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不禁感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也一样,无论成功失败,无论别人怎么冷嘲热讽都不在意,坚定的心稳如磐石。有压力能顶住,有情绪要管住;有诱惑能挡住,有打击要撑住。一切都能自我调控,不被他人所左右。只有善始善终,坚持拼搏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知识改变命运,梦想创造未来。高三的孩子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离高考只有270多天的日子里,让我们坚持梦想,全力以赴,用青春和汗水,唱响高三这曲紧张而充实的奋进之歌!期待明年六月,梦想之花如期绽放,熠熠生辉!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

家长大讲堂观后感1

上星期四下午第一节课我们上了一节特殊的课,为什么说是一节特殊的课那?因为这节课讲课的不是老师——而是家长,那又是谁的家长那?她就是霍嘉祎的妈妈——能说会道的何菊阿姨。

何菊阿姨给我们讲的是“洗手”,阿姨之所以给我们讲“洗手”,是因为这和阿姨的职业有关,她是医院的一名护士长。上课时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阿姨首先让我们知道了国际洗手日是10月5日,然后让我们看了几张图片,有一张图片是一个大手上爬着许多的虫子拿着一个勺子给一个小宝宝喂饭的图片,让人看着触目惊心,阿姨说这只手上的虫子是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我们突然意识到洗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何菊阿姨又给我们讲了七步洗手法,阿姨边讲边做,我们也一丝不苟的学了起来。第一步是“内”,两个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是“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是“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是“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交换进行。第五步是“大”,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是“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七步是“腕”,用手把两个腕揉搓一下。教完后我和几个同学上讲台假装洗手示范了一下。

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洗手的重要性,要勤洗手,才能避免细菌进入口中。

家长大讲堂观后感2

星期四,霍嘉祎的妈妈何菊阿姨给我们讲了一堂精彩的课。讲的是关于怎样洗手、不洗手的危害等内容。

一开始,阿姨先给我们看了几张图片:不洗手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手上的细菌。天哪!我被震撼到了!一双纤细的'手上布满了密集的细菌,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心想:以后一定要好好洗手,不让细菌危害到我们的健康。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候洗手呢?阿姨帮我们解答了这个疑惑:不仅要在饭前便后洗手,还应该在玩耍过后,抚摸完动物以后好好洗手,否则细菌将会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最后可能还会生病。

听了这么多,疑问又来了,我们应该怎么样洗手,才能让细菌大大减少呢?阿姨告诉我们,要想让细菌大部分减少,要用到洗手七步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我已经全部记下来了,以后洗手,这洗手七步法就派上用场了!

这次家长大讲堂真精彩!让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关于洗手的知识,希望以后还能举办一次这样的家长大讲堂!

家长大讲堂观后感3

我们学校开展了“家长大讲堂”活动,我们班讲课的是何菊阿姨,她是一位护士。所以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就是“手部卫生问题”。

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我知道了有“国际洗手日”,我还知道了洗手日的标志是什么,我还学会了正确洗手的七步法。这节课让我对“洗手”这两个字又有了深的认识。

这堂课,阿姨先叫了两名同学上去洗手。让我们学完了再找他们所出现的问题,随后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资料。又给我们看了一只脏手在显微下是什么样的。有一幅图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没洗过的手在显微镜下是四个指头都有细菌的,用清水冲洗过的,细菌再减少,不过还是很明显。用肥皂清洗过的,细菌已经很少了。用专门的消毒水洗过的手是没有细菌的。还有一幅图是把一只没有洗的手放在培养器里,过一会儿那个手全是褐色的细菌,几乎上每个部位都有。可一只洗干净的手放在培养器里,过一会儿那个手上什么都没有,干干净净的。还有一张图是一只手拿着放去喂一个病人,把他的手用显微镜下看满手都是虫子,还有一张是一只手抱着一个小孩,那只手用显微镜看满手都是个蟑螂。而且何菊阿姨还告诉我们了手哪个部位是最脏的,还教我们了七步洗手法。第一步:掌心相对开如搓。第二部:洗夹缝。第四部:一个手再另一个手心中拱搓。第五步:部位掌拱搓。第六步:互相搓大拇指。第七部:洗手腕。

这节课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讲卫生,好好洗手。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旨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孩子的好榜样,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共分为“孝”、“礼”、“爱”、“强”4讲。主讲嘉宾有“童话大王”郑渊洁、青年歌手容祖儿、来自震后灾区藏族武艺班的孩子,还有“摇滚爸爸”秦勇与儿子大珍珠。 其中,“童话大王”郑渊洁讲述了关于“孝”的家庭小故事,他给孩子们总结出可以实践孝心的具体方式,比如把好吃的先让给父母,尽量陪伴父母,为父母洗一次脚。

2014开学第一课家长

这几天,不断和碰面的同事、朋友互聊开学这个话题。9月1日马上就到,传统意义上的秋季入学的大日子就要来了。

早在半个月前,大学同学就请了年假,陪着儿子去美国入学,身高一米八的儿子怕同学瞧不起,力劝妈妈毕业典礼再去,同学义正词严:开学要去,毕业肯定也要去。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妈妈。

一个星期前,刚上高一的女儿拖着箱子去学校军训一星期,高中生活正式开始。她在每天傍晚的短信中,频繁汇报她的列队练习、联谊活动,外带各种明星学生的八卦……一句话,这次的军训与以往去部队不同,实质就是让你迅速熟悉校园,熟悉舍友。一天的友情可以发展到借用浴巾的程度,着实让人感叹青春的火热。

小朋友则更加热切盼望开学,整整一个暑假除了外出旅游一两周,剩下的时间都被迫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腻歪在一起。小伙伴们咋样了?老师有什么变化吗?虽然上学的日子有时候真的很累,但还是比无聊的暑假好玩吧。

我们这期约请了多位名家给我们写《开学第一课》,其实就是想借开学这个日子,让名家们对孩子们说点祝福、

我个人特别喜欢陈诗哥写的一段话:

在以色列,人们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句书,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

这不仅是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开学第一课。

我准备也开一罐蜂蜜,把这段话说给我女儿听。

2014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350字

今天,我们全家观看了2014年《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8时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 2014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父母是孩子人生最初的榜样,他们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孝顺家长、文明礼貌、热爱生命、坚强勇敢

今年的主讲嘉宾有“童话大王”郑渊洁、容祖儿、何炅和秦勇等,节目分为“孝”、“礼”、“爱”三个篇章,以“强”作为尾声。

第1讲孝,百行孝为先,家长对孩子要注意从小言传身教,身教就是家庭教育。

第2讲礼,对一个人来说,礼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有礼节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欢迎。“做个受欢迎的人,做个文明礼貌的人。要从小做起。

第3讲爱,在每个人生命的最初,父母都是爱的起点,也是爱的教育的起点。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不单单指情爱,还包括关怀、信任、安慰、鼓励、奖赏、赞扬、支持和帮助等。

第4讲强,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是一个人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们全家都觉得受益匪浅,作为父母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需要言传身教的知识还真不少,看来,我们全家都要齐心协力,为我们的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加油!

2014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1000字

虽然讲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但我想到的更多是父母对孩子的沉甸甸的、负责任的爱!物欲横流的社会,难免会有所迷失。每一天,“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故事都在上演,父母的苦心,孩子的叛逆,纠扯着观众的心。其实,很多人很多家庭的悲剧,是孝道缺失的悲剧,如果我们都能像父母善待我们那样,去善待父母,生活该有多温暖人心。

孝是做人基础。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任何一种爱都应当回报,更何况我们的师长和父母呢?人不能忘本,孝心不能等待,不能忘记师长和父母的恩比山重,比海深。

不善待父母就难取善于人,与人不善则不能取信于人,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为社会所不容,为人们所鄙视,一个如果不知孝敬自己父母的人,就很难相信他的为人了。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善待老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普天之下人人都会老;你也要做父母,也愿父慈子孝;自己不孝父母,何能期望子女敬孝与你呢?从教育后辈而言,也应从自身做起,以自我的实际行动,树立孝顺的榜样。

我们最不能等待的是什么?面对无力周济穷迫的父母。也许;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忽视敬孝。有人会想自己住房太窄,等挣了钱有了宽余的房子,就把父母接到身边;有人想,自己手头紧,等再挣一些钱之后,尽量让他们晚年享几天清福;有人说;目前工作不理想,等谋到好工作,再和父母住一起生活;有人说;她们没给我好的前程,没供成我上出满意的学界,不可理会他们;还有人说;她们没给我留下基业和治下家产,不赡养他们……听听这是什么话,殊不知,岁月无情,生死难料。父母一天天变老,很快就步入风烛残年,一不留神就踏入黄泉;人何期待,何等待慢。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不需要每天大鱼大肉,每月有多少赡养费;只需求的是作为子女的几声亲切的呼唤,几句温柔的语言,些许点滴的孝心;哪怕是一句真诚的问候,偶尔的嘘寒问暖,甚至是在父母面前的撒娇几下,他们就会倍感欣慰。能达到让父母

老话说的好,养子方晓父母恩。当你在溺爱你的.儿女时,可曾想过当初你的父母也是这样的爱你的?你养儿女图个啥呢?又盼着儿女怎样对待你呢?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千拜佛万磕头,不如扎扎实实敬父母。家有父母老人,是子女的最大幸福。堂前敬孝,是最大的善事。

孝顺不能等!孝顺,是稍纵即逝的骨肉亲情;孝顺,是无法弥补的至亲至爱。在父母健在时,经常抓起手边的电话想打就打,问候他们是否安好,并报自己一声平安。或常回家看看,帮父母刷刷碗,陪父母聊聊天,在他们膝下承欢,共享天伦之乐。你陪一天,就少一天了,老人就多一天的幸福,你就少给自己留一份遗憾!

父母的爱伴随我们一生,似指路明灯引导我们前进,他们的爱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父母的心,感恩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教育成人,给我们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当岁月碾过父母的青春留下皱纹和白发,我们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及时孝顺父母。孝顺未必一定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给父母贴心的关怀,经常性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都能给他们带去贴心的滋润和甜美的抚慰。

工作闲暇之余,打个电话回家,和父母拉拉家常;逛街的时候,别忘了给父母买点贴心的礼物,不管你买什么,他们都会喜在心头;节假日尽量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常回家看看。

朋友们,如果你们的父母仍然健在,那么我很想对你说,不要让父母总是翘首以盼,等你们回去,孝顺是如此的简单,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立即行动,把我们的孝心毫无保留的送给父母,不要让自己后悔没有尽孝道。

父母恩胜万金,春晖寸草心,推衾送暖舐犊情深,尽孝守本份……一首《父母恩》唱出了子女的回报父母的感恩之心,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让我们的孝心和父母时刻相伴。

孝不能等,常回家看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2014开学第一课家长观后感600字

我的父母不仅仅能关心我的成绩。我认为,妈妈最看重我的是意志品质等超出成绩之外的教育。

从小,妈妈就教我读写记,只要有空她就会在我旁边看书,久而久之,我也认为读书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儿,便会和她一起探讨,读读记记,妈妈特别支持我买书,而且直到现在,我们还时常在一起学习《每天一个感悟》《三分做人七分做事》《好爸爸 好孩子》诸如此类的书使我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与其说是这些书本教会我怎么做人,不如说是妈妈教会我怎样面对生活……

而爸爸呢,他最讨厌的事情也许就是面对文字了,可是,只要是我在家,电视机爸爸就从不开,电脑从不碰,我一放学回家,就能看见他在看杂志、看报纸,虽然他很厌烦这些,也许他看那些东西只是看图罢了,可是这更加使我懂得爸妈对我的良苦用心。

我们家里,厕所洗衣机上有书、沙发边有书、床头有书厨房冰箱上有书,甚至墙上还挂着一面白板,上面写著名人

父母不应该溺爱孩子,惯到最后,孩子就会变得娇生惯养,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我爸爸就不这样,什么事情他都只让我自己去面对,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爷爷奶奶灌输我的就是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等等。所以我们家所有人都是经常督促我要明确自己奋斗目标。

可是我认为,作为家中的晚辈,最重要的就是要孝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每个人都在幼儿园时就背过,可是又有几个真正做到的呢?

有很多人说,其实最重要的教育,不是学校的成绩,而是最基本的家庭教育。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一直以来,我的爸妈不管在家庭,生活,还是为人处事上,都是我最好的榜样,给我最受益的人生哲理。我相信这都将是我人生中最无穷的资产。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