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感动中国观后感2000总汇86条

感动中国观后感2000总汇86条

时间:2021-01-26 11:11

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出《感动中国》节目。这个节目,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年一次,全称应该是:某某某某年感动中国人物。昨晚看到的,当然是20xx年度。节目采取晚会形式,由敬一丹,白岩松主持。说是节目,其实是20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仪式。敬一丹和白岩松,都是央视资深主持人,主持这个仪式,很得体。晚会气氛庄重,肃穆,高尚,神圣。主题配乐,主持人风格,与现场气氛相互烘托,相得益彰。对每一个获得感动中国称号者的颁奖仪式,简单而凝重。先是在大屏幕,用短片介绍称号获得者的简要事迹,然后请其到台上亮相,听其获奖感言。最后的程序,是由一对儿童男童女,奉上奖杯,献上鲜花。

获奖者,有的是德高望重,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为了祖国的繁荣强盛,虽历经磨难而终生不悔;有的是解放军下级军官,在国家与民族遭受大灾大难之际,舍小家,顾大家,置自己亲人安危于不顾,奋力抢救别人,义无反顾;有一位公众人物郭明义,这个时代的活雷锋,乐善好施,自己并不富裕,却长期以助人为乐,救助,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有的虽出生在上海大都市,却扎根西北大草原四十余年,用自己的医术,默默为草原人民服务;有的自己身陷贫困,却胸怀慈爱之心,在靠为别人捏脚,足疗赚取微薄生活费的同时,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助其成人成才;有的作为普通士兵,顽强磨砺自己,上天入地,身形矫健,一颗报国心,全身硬功夫;有的作为教师,面对突发的火灾,英勇不惧,不顾生死,数次出入往返现场,先后救出多名受难儿童,自己最终被火龙夺去年轻生命;有的作为监管警察,自己身患脑癌,但乐观坚强,以自己的职责与爱心,对在押包括死刑犯在内的重刑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那些不久于人世的生命,同样也感受到人文的关怀与人世的温暖;有的身为列车长,在自然灾害面前,沉着冷静,科学有序地疏导数百名被困在悬浮于岌岌可危的断桥上的列车里的旅客,而脚下就是肆虐的滔滔洪水……。颁奖仪式的最后,有一个特殊群体,获得了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他们就是赴海地维和,不幸遇难的共和国八位警察。这些获奖者,都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骄子,我们社会的骄傲。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一员。像那位获奖的农村大姐,只是一个在桑拿洗浴场所,为别人捏脚足疗的力工。然而,她却以自己坚持不懈的善行,赢得了人民与社会的肯定与尊重。是的,这些获奖者,分别以自己的独特义举,感动了中国。烈火现英雄。一些获奖者,是在突发的灾难面前,放射出了令人尊敬的`美好的人性光芒,并作出壮举。大多数获奖者,其实就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是,正是这些普通人,却为了一个心愿,长期付出自己的爱心,自己的贡献,苦了一个自己,幸福无数别人。获奖者中,大多数都亲身来到了现场;一小部分没能来,因为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国际主义,而英勇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对于这些中华民族优秀之子,怎么褒奖,都不过分。他们理应赢得社会的尊重。那些吃饱了没正事儿可干的宣传工作者,应该把眼光对准这样的优秀人物,认识他们,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宣传他们,弘扬他们。创造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清新的社会生活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与社会,才能有希望,才能永远充满勃勃的生气。

整个仪式,都是由那对儿童男童女负责颁奖。对于这样的安排,组织者也许自有他们的苦心。大概这是对我们民族的未来,寄寓着希望。然而,我认为,如此隆重的重要活动,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国家主席应该来,政府总理应该来,宣传部长更该来。理由很简单,却充分。因为他们感动的,是我们整个中国。我们需要这种感动。

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正像别人说的,被别人感动,心动,被自己感动,心暖。让我们向这些伟大人物致敬,学习!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让我们好好写份

感动中国观后感1

大家试将“十二岁”“小女孩”两个词连读,想像一下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会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震撼每个人心灵的事情呢?

何玥,一个如此平凡的名字,却做了一件如此不平凡的事,为人类开启了一个有爱的未来。

正在上六年级的何玥被检查出患有脑瘤,这个消息对每个人来说打击极大,可是这个小女孩坚强乐观的面对。在他的治疗期间,他得知:自己仅剩单个月的时间了。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消极,变得颓废。为了安慰父母,她每天假装欢笑,可谁又知道她心里对这个世界有多么不舍呢?

一天,何玥给爸爸说:“爸,我死后能不能把我有用的器官移植给别人?”爸爸听后非常生气,母亲也坚决不同意。在同乡看来何玥的行为甚至伤风败俗。随后,他每天都向家人提出这件事,这也是她最后的心愿。

2012年的某一天,何玥悄悄地走了。父母伤心至极,但经考虑,父母决定替何玥完成她的心愿。签字后的第二天,何玥的器官就被移植到几个病人身上。

经了解得知,何玥从小就爱帮助别人,由于家境贫寒,何玥非常节俭,但每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毫不吝啬。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时,何玥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还要求爸妈捐出一个月的工资。在治疗过程中,何玥所在的学校全体师生组织为何玥捐款,共捐了2000元。可是他却问爸爸:“爸,这钱是我的不是?”爸爸说:“是啊,是同学老师们给你的。”“把它捐了,捐给更需要的人。”何玥就是一个如此有爱的女孩,作为比她大四岁的姐姐,我由衷的敬佩他。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平凡善举,开启一个有爱的未来。何玥,你是我们的骄傲,愿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感动中国观后感2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获奖的有默默奉献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九十八岁高龄还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有年届九十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刘盛兰……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刘盛兰爷爷,他是一位孤寡老人,一年只有5000员的生活费,他从1996年开始拾荒助学,总共捐了10万多元,资助了一百多名学生,而自己却从没有穿过一件新衣裳,没有吃过一次好饭好菜,吃的是别人扔在垃圾箱里的食物和别人不要的烂菜叶。

看了他的事迹,我的内心被震撼了,他自己平时过着贫困的生活,节衣缩食,却把辛苦积攒的`钱捐助给那些没钱读书的孩子们,让他们学到知识,学到本领。这是一种怎样的奉献精神啊!想到我们平时生活中遇见的一些人,明明身强力壮,完全可以去打工上班养活自己,却好吃懒做,不愿意干活,宁愿伸出双手去跟别人乞讨。也有一些年轻人,天天呆在电脑前,不愿意出去找工作挣钱,还要靠父母养活。我觉得这些人都是可耻的,不愿意付出就想得到丰厚的回报。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向刘盛兰爷爷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哪怕是捐出一本书,捐出一件旧衣服,我想当那些上不起学,穿不暖衣服的小伙伴们收到书,收到衣服的时候,肯定会很开心的。

《感动中国》节目中还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值得我们去学习。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感动的人和事,小伙伴们,只要你有心,也能做一些感动别人的事的哦。

感动中国观后感3

林俊德年轻时身扎沙漠,潜心研究核事业,为核试验鞠躬尽瘁;他先后参加了四十五次核试验,为核事业研究出了重要成果。他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他坚决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后继续工作,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需要尽快手术,否则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然而他拒绝了,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我需要尽快工作,为祖国多献一份力量。”他工作了五小时后,实在是太累了,他才接受休息,最后在睡梦中离去。他生命快结束时,他没有给家人留任何遗言,他留下的全是对核试验的贡献。他如坚强的马兰花,英雄埋名五十年,他是以军人的意志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他是伟大的英雄!

陈斌强的妈妈患有痴呆症,他用一根绑带背了妈妈三十八年,时时刻刻把妈妈带在身边。他有一张作息表,不是上课,就是照顾妈。这就是他生命的全部,这他已成为他的习惯,他们一家人都在为妈妈尽孝,他的自身行为给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做了榜样,这也是拯救社会不良行为的良药。

何玥从小善良,节俭,多次向有困难的人施以帮助,十一月何玥因病而死亡,父母在悲痛之中,又履行了女儿的遗愿,把她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她是在病痛之中和死亡线上作出了这个重要决定,她的这个决定救了三个陌生人的生命,

大千世界,人的数量数不胜数,这些感动人物之所以让我们感动,是因为他们身上存在着我们都没有的优秀品质,他们勇于为祖国事业而牺牲生命,一件事坚持十几年,生死关头心系他人,这些人让我们感动,这些人让我们为他们感到自豪,有些人虽已不存在,但他们的精神永久常在

感动中国观后感4

他,只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执着于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祖国的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一生诠全奉献于国家。不幸的是,他在中年时患了癌症,一心倾向于工作的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显得很淡然,并没有惊慌、害怕。他问他的医生,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并不是关心自己的病情是否还有救,而是想为祖国事业做出奉献而更加争分夺秒。他要求医生将他从加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他更加不接受手术。因为他知道,一旦手术失败,不仅仅浪费大量的时间,更是完不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

护士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将他转移到普通病房。因为它自身患有癌症,需要多躺在床上休息,但他硬要坐起来工作。他还说:“在病房里,躺下的都是病人,坐着的都是病的不严重的人。”他坚持不懈的工作,知道自己的病情加重,也不肯接受手术,更不肯多休息。在他所剩的最后几天里,他依然不知疲倦的工作。终于,他累倒了。躺在病床上再也不会醒来。

他走了,但我们知道他的精神依旧在。在他最后的几天时间里,他原本打算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们留一封信或几句话。但是,他为如他所愿。他的时间太少太少,就连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都献给了祖国。

他走了,它的奉献就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闹钟;时刻提醒着我们。他为他的家里人留下的只有空白,而对国家他留下了辉煌的篇章,我们有哪个人会像他那样钟爱于自己的国家?

既然没有,那就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用一生——林俊德。

感动中国观后感5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收获了一份难言的感动。

回忆节目中十位平凡而特殊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朱敏才老师。我的心跟着故事的发展不停地起伏,故事中年轻的朱老师毕业后,不知去了何处,有人认为他会回北京,但是朱老师并没有回到家乡,而是和他妻子来到农村,给那里的小朋友们上课。那里的条件差得让我吃惊,卧室竟然就在厕所旁边,有时他们睡觉时一股臭味悄悄地跑到了他们的床前,臭得他们捂着鼻子,连觉都睡不好。但是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朱老师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教育,一直为孩子们着想。一次他出国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们安顿好,然后才能安心地离开。这样的朱老师,孩子们谁不喜欢啊!看着电视里那所小小的学校,老师在为孩子们辛勤的工作,孩子们也非常努力的学习,再苦的日子也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然而,让我特别心疼的是这么善良的朱老师,身体一直不太健康。有一次朱老师给孩子们上课时,突然间倒了下去。朱老师被送进了医院,昏迷了几天,医生查出他得了脑溢血而中风,孩子们听到消息后,伤心的哭了,他们哭着说:“朱老师您辛苦了!”这句话令我特别难忘,眼睛也看得湿湿的。朱老师醒来后,用颤抖的手写了一句话:我想去上课,我想见孩子们。朱老师嘴里还咿咿呀呀说着。看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伟大的老师啊?

这件事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也感动了我。我真想对朱老师说一句,你真棒!尽管我还小,但是我特别想学习朱老师身上的良好品质,不管长大后我会做什么工作,我都会付出自己的真心!

篇一:感动中国观后感

近日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的动人故事,让我热泪盈眶。因为每一个人后面都承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也在内心深处感触着人间最美好的大爱。他们当中的有些事情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但是他们做到了,不是他们有什么超强的能力,而是他们有一颗坚强的心、执着的心!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是那样的普通,不是什么大款,也不是什么高官,但他们用平凡的双手,高尚的心灵,成就了伟大的事迹,这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乐于助人,舍小家为大家的优良传统,也正是现代社会越来越缺少的。

我看到胡忠和谢晓君他们夫妇都是城里的老师,本可以在城市里享福的他们,却放弃了城里的安逸生活,而是带上年幼的女儿,毅然来到偏远的山区,当起了志愿者,义务为那里的孤儿们传授知识,一干就是十几年。由于那里海拔高,空气稀薄,谢晓君经常有高原反应。那里物资匮乏,条件艰苦每个月只有300的生活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胡忠和谢晓君夫妇一直坚守在大山上,没有放弃。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胡忠谢晓君所代表的一类人,为什么能放弃那么好的环境,而到偏远的山区支教?靠的是什么?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态度。为了让自己掌握知识,懂得道理,他们甘当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自己苦点累点没有关系,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成才是他们的追求和梦想。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他们一干十几年无怨无悔,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谁来回报。荣誉,对他而言只是虚名浮云,毫无疑义。用良心做事,一直是我们每个员工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准则。而这一刻,使我觉得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需要更加用心,更加努力,用更加多的爱来爱这个世界。

我知道,在这一刻,感动了的不仅仅是我,也有你、你们……那么请我们一起关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这个世界,使我们的社会随处都有爱的影踪。

篇二: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再说政府干嘛去了?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淡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20**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篇三:感动中国观后感

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篇四:感动中国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炎黄”张纪涛。

朱敏才,是中国外交官一位风度翩翩的一位官员,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间到了不少的城市。等到他退休后,人们以为朱敏才会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样与老伴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在一个特殊的机遇后,朱敏才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与老伴孙丽娜一起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他们一起在教师这个岗位坚持了十年,期间帮助了许多孩子,他们的出现,使许多孩子改变了命运。但是,在这个时候,朱敏才老师因劳累过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脑出血,倒在了教学的路上。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们的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却还惦记着上课。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感动中国给予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学习,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他们宁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华的房子……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让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在某个城市里,“炎黄”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人的名称,但大家却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钱资助幼儿园、敬老院等机构。他使用“炎黄”这个名称来掩盖自己,自己却默默地资助他人。他的真名叫张纪涛。他与妻子住在一栋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将自己的钱毫不吝啬地捐出,张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赠多少人,多少个机构了。感动中国给予了他五个字:涓涓见沧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篇五:感动中国观后感

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带我们观看了20**感动中国,到现在还让我难以忘怀。

首先讲述的是一位磨刀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名叫吴锦泉,他的家住在农村,自己家有一片小菜地,种的菜也就够自己吃,他家境贫寒,自己靠磨刀赚的钱也就是一元一元的硬币,他都积攒下来放在一个袋子里。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位老人立刻回到家,取出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多的一千多元钱,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可能大家会说一千多元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这样一位贫穷的老人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更何况这些钱是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是他磨了上百甚至上千把刀所攒下来的,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啊!

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是张宝艳和秦艳友两个人,他们曾经在一次商场购物时把自己家的孩子给丢了,当时就是他把两个人急哭了,经多方努力,孩子总是在一个月之后找到了,但是这一段经历让他们

像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在感动中国节目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是否也应该从中体悟到什么呢?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一个个小事做起,去帮助别人,关爱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