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
《地球的一天》观后感1
昨天我去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地球的一天》。
当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万物都活跃起来,陆续登场的动物有大熊猫、抹香鲸、白头叶猴、斑马、鼬、还有小老鼠。
当夜幕降临时登场的是猫头鹰,大白鲨、蝙蝠、萤火虫、蛇、还有最漂亮的极光。
最让我感动的是小斑马。小斑马刚出生不到一个小时就会走路了,而且要跟着妈妈及斑马群们走很远的路去阴凉的地方乘凉。一条有急流的大河挡住了他们的脚步,一开始小斑马不敢过河,但是妈妈已经过了,他只好战战兢兢地迈出了第一步。河下危机四伏,有鳄鱼、大河马,但是对他来说最可怕的还是急流。他走了几步就被急流冲走好远,妈妈在岸边为宝宝加油,在妈妈的鼓励下小斑马安全的过了河。我在想小斑马很坚强也很勇敢,我要向他学习。
这部电影里面除了白头叶猴和蜉蝣这两种动物,其他的我在电视或动物园都看到过。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更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宝宝要在水里孵化三年才能出生。蜉蝣很珍惜生命,他们的一天会做些这些事;求偶、产卵,然后死去。蜉蝣最长只能活一天,有的可能在出生后一两秒就死了,因为有些刚刚生出来就被鱼吃了,有些刚飞起来就被鸟吃了。我感叹蜉蝣真厉害,他仅用一天就做了人一生做的事情。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以后做事不能拖拖拉拉,并且要好好珍惜生命。
《地球的一天》观后感2
看了预告和一部分剧情之后,作者感慨还是很深的,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或从妈妈的肚子里或从蛋壳中出世,内心是喜悦的,这种喜悦并不是让人热血沸腾,相反,它是润物无声、绵绵不绝的。
这部影片主要是寓教娱乐,他很适合家长带着孩子观看,这种真实的纪录片可以打开小朋友的新视野,比动画片来的更有意义,可以告诉孩子生命的过程,让孩子不进对动物,更是对生命深入了解。
这里笔者推荐家长有时间可以带孩子去看看5D的电影式纪录片,再用这部影片配合着,可以开发孩子新的思维方式和看东西的视角。电影本身很好,但是笔者认为没必要请成龙等一些大牌配音,配音还是找一些合适剧情本身的专业配音来更好,不会出戏,成龙的打戏很好,不一定在其他方面也很好,最后希望更多的人会喜欢这种形式的电影吧。
《地球的一天》观后感3
浮生一日,蜉蝣一世。
蜉蝣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美丽,蛰伏三年,只为一日。海鬣蜥躲避锦蛇,用生命在奔跑才得以存活。企鹅站在巨浪风口,也能如此勇敢跃进大海寻找食物。蜜蜂虽身体轻盈,却抵不过雨滴的撞击。雄性长颈鹿之间的对决,竟也如此残酷,用尽全力的撞击,胜者才能成为王……
我喜欢熊猫的慵懒,偷得半日闲。还喜欢盘尾蜂鸟娇小美丽的外表。当然,最感慨的还是极光的那几个镜头,美轮美奂。
想想自己何德何能能作为人类与这么多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真的是太幸运。世界很广大,各种动物的命运也让人慨叹。地球神奇的'一天,让人类感受到自然的奇妙,同时也让应该让人类看到自己的渺小,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同时也感恩自然。
人类能身在其中,请珍惜吧!
《地球的一天》观后感4
为什么喜欢旅游呢?
我曾经认真的问过自己这个问题。风景,人文,对眼前琐事的短暂逃离。这些都是好的理由,是也不是。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生活了这么久,久到可能已经是很多生物一生的时光,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是灵长类动物,是万物生灵的一员,“自然”这个词汇仿佛也只存在于书本和手机屏幕上了,那些自然界的奇观,那些或庞大或渺小的生灵,似乎已经离我们很远了。
即便是发出感慨的今天,也是因为在屏幕上看到了自然的惊奇,有感而发罢了。
重要的还是走出去啊,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自然是万物的母亲,她所蕴含的美和诗意,惊奇与哲理,都是给我们的礼物,我们总要找个时间去拆开看看。
电影中不少有趣的镜头,风景自不必说,日升日落,冰川海洋,山峰岛屿,峭壁森林,处处是奇景。
动物界的故事更是十分动人。
小海鬣蜥出生不到一小时就面临生死时速,要跟凶狠的群蛇斗智斗勇,可谓极其惊险,这大概就是自然物竞天择的结果,世世代代不断进化的基因,导致了它们强烈的求生本能和与生俱来的求生本领。而在婴儿期被保护的越好的生物,在这个时期也越脆弱。所以造物主是公平的,就好像那水面上翩然飞舞的上百万只蜉蝣,它们被赋予的属性是以惊人的繁殖能力来保证物种的延续,但同样的,它们只有一天的寿命,因为寿命过于短暂,成虫甚至连口器都退化了,生命短暂,哪里有时间进食呢,尽快产卵才是正经事啊。和蜉蝣恰恰相反的当然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啦,熊猫的繁殖简直是世界难题,人类看不下去,都开始插手帮他们想办法了。但人家哪里用你操心呢,人家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竹子,一天吃十四个小时,专注至极。吃完就打打滚,卖卖萌,晒晒太阳,舒服的很呐。所以说生存环境是很重要的,在森林里还好,一个不小心生到南极,你看看麻烦不麻烦。特殊时期,企鹅每天要游上百公里去捕食来喂宝宝,而且上个岸都要费吃奶的力气,没办法啊,短腿短脚的又没有手,攀岩简直难如登天啊,上了岸还要走几公里找自己的孩子,简直劳模啊。不过也蛮心疼它们,每天只是为了生存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哪里还有时间享受闲暇呢?不过话说回来,好多生物不都是这样吗,出生一个月就要跋山涉水的小斑马,努力爬到高处采草籽和野果又要时刻警惕猫头鹰的仓鼠,当然还有夜幕降临后藏在珊瑚礁里躲避大白鲨追捕的小鱼小虾。大家谁不是辛苦的活着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亿万年来,大自然每天都上演着相似却精彩绝伦的好戏。这出好戏在人类建造的世界里依然每天都在上演。
电影里有句话说,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主人,其实我更觉得我们更像大自然的客人,万物逆旅,光阴百载,我们终会消逝,而自然就在那里,日复一日的孕育生命,制造奇景。
万物有灵且美,我们也是万物生灵的一员,只想说,能生于这个美丽的奇迹般的蓝色星球上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努力认真的去生活吧,像那些自然里的伙伴们一样。既幸得此生,便无畏勇往。
《地球的一天》观后感5
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惊喜。
这是一部让人感觉充实的影片,动作场面,亲情,
让我受到震撼的是蜥蜴宝宝破壳的时候,在沙滩上和蛇的生死较量。幼小的生命,伺机而动,拼尽全力的爬行,只为了能够活着。残酷,而且惊心动魄。当看到蜥蜴宝宝成功躲避追击成功爬山礁石的时候,由衷的喝彩;看到它们挣扎着,险些被擒,但是最终拼尽全力挣脱的时候,热泪盈眶,真是为它们揪心。
这个场景拉开了小动物们生活的幕布,小动物们每天过的比我们更惊心动魄,生与死的较量,不进则退。
企鹅爸爸带着食物回来,和妻子欢快地摇着头打招呼真心萌到我了!还有努力帮助小斑马渡河、躲避狮子攻击的斑马妈妈;在草丛间跳跃为了孩子密室的鼠妈妈(忘记是什么鼠了,不过非常可爱!)
让人觉得为了家人付出,看到孩子健康长大,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有的时候其实不应该对于付出和结果理性的看待吧。人毕竟不是机器。
长颈鹿互相撞击脖子的时候,我倒吸一口冷气,真心疼,为了求偶也是拼了。同样的,呆萌的、懒散的树懒,为了脱单,欢脱的爬下树,屁颠屁颠的去寻找另一半,结果发现已经是孩子妈了,那失望的小眼神,和flash“闪电”一模一样哈哈。单身狗真是伤不起啊!
虽然说求偶都是动物的本能,但是能够执着的追求,本身也是值得欣赏的事情。人也是动物,有的时候为了本能去做的事情,也应该更宽容一点。(我说的啥呀...)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这种感性的事情,本身也是另一种美吧。(虽然我大多时候不太能够理解...)
地底沉睡三年,只有七天生命的浮游,那么美,脆弱又那么令人心惊。不好说值不值得吧,它们只是脆弱的生命,但是为了绽放生命的光辉,如此努力(虽然对它们来说,只是为了求偶...)。反观自己,真的没有任何理由不努力!多么励志啊!
小小的蜂鸟,拇指大的挥着翅膀的小东西,真是惹人怜爱!会到片头的那一段话,地球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迹,如果当时引力没有维持到这么一个刚好的程度——坍塌或者继续膨胀成宇宙中的微粒;如果和太阳的距离更近或者更远——燃烧成灰烬或者冰冷了无生趣;如果没有月球作为卫星环绕——没有潮汐没有日夜颠倒。总之,是美丽的意外成就了我们,想到就令人温暖!
片尾的话也让人挺有感触的:从前人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现在城市中的人们早已经忘了。
或许应该对生命再多一丝敬畏,敬畏自然,敬畏养育我们的一切,敬畏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的生物们,哪怕我们有能力决定他们的生死。
总的来说,本篇用一天串起纪录片,我觉得是成功的。严歌苓编剧挺不错,成龙的配音也让人很入戏。拍摄画面很珍贵,制作精良,绝对是一部很好的记录片!
《地球的一天》观后感6
全场两对情侣,我两侧各一对。其他的全是父母带孩子来的。便知道自己失策,但孩子们的举动都能理解,毕竟是看动物纪录片,看到小动物们不知不觉就会产生惊叹也是应该的。
配音有点奇怪,这是第一反应,有点格格不入,不过突然想起来似乎是成龙配音的,要求就变低了,甚至觉得口音还挺可爱的。
让全场孩子不约而同发出“好可爱啊”的是非洲沼鼠和巢鼠,被薮猫追着打的非洲沼鼠初次亮相实在太可爱了。
海鬣蜥和锦蛇的追捕看的紧张感爆棚,那真的就是大自然的物竞天择,躲过锦蛇的追击爬上岩石才能每天受阳光的恩惠。
蜂鸟和蜜蜂为了花蜜争夺打斗,还得躲过自然因素。想到动物们为了一口饭都得这么拼命,人为了工作妥协下怎么了。
巢鼠被谷仓猫头鹰追着回到家中的时候,看到粉粉嫩嫩还未睁眼的鼠仔,人类将一些动物分为有利的有害的不过是出于自己的利益。但每个生物存在这个世界都靠有自己的手段和方式。
企鹅看过去呆呆笨拙的行动在巨浪翻滚中捕鱼倒是行动迅速,在百万企鹅的大陆上能找到自己的妻儿让我换位思考,我们在企鹅的眼中都长得一样,但我们也能分辨每一个人。物种太奇妙了。
树懒在水下的速度还是蛮快的,一到陆地就慢慢的。求偶失败哈哈哈哈
巢鼠在草上飞捕食的情景真是分分钟想截屏当屏保。
春天的熊,直立,背靠大树,双掌扶着树枝,开始扭动舞蹈来抓痒。音乐配上动作就哈哈哈哈了,性感又圆敦敦的肉体。
河马,斑马,狮子,白头叶猴,抹香鲸,大白鲨,树懒,长颈鹿....万物霜天竞自由啊
浮生一日,蜉蝣一世。日升月降又是一天,能不辜负一天是一天呐。
地球脉动引起了有关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积极讨论,它理所当然该是一部大屏幕电视剧,从山脉顶端到水底洞穴,去捕捉人类极少能看到的自然风光。
地球脉动
《地球脉动》在这部气势磅礴的纪录片中,无论是千里冰封的两极世界还是绵延万里的雄伟高山,无论是幽深隐秘的洞穴迷宫还是令人望而却步的静谧沙漠,无论是一马平川的辽阔平原还是暗藏玄机的丰饶丛林,无论是五彩缤纷的多样浅海还是光怪陆离的无垠深海,都将为您呈现出它们最鲜为人知的神秘禁地,在这些人迹罕至,甚至被认为是根本不具备生命生存条件的地方,却隐藏着这个星球上最不可思议的美丽,美得令人窒息。
2006年,BBC播出《地球脉动》第一季。不少人看完感叹:再也看不到比这更好的自然纪录片了。隔了十年,2016年这节目终于出了第二季。刚一上线,该季评分就超越了第一季——在IMDb和豆瓣上,节目逆天地获得了10分,即便在评分人破万后,也只降到9.9分。不少观众给出10分的理由是:“因为没有11分的选项!”
群蛇围剿初生海鬣蜥:海滩沙地下的小海鬣蜥破壳而出的时候十分脆弱,在加入成年海鬣蜥队伍的过程中,它们险象环生。游蛇,是它们最大的威胁。生死时速,每一次逃脱都堪称奇迹!
企鹅父母抚养孩子:出生起就在父母庇护下成长的企鹅宝宝看起来比蜥蜴要更幸运。为了养大宝宝,出去觅食的爸爸需要穿过风浪去到80公里外的深海。旅途艰险,有的企鹅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但是因为有家人的等待,它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外出觅食,然后用尽所有力气朝着家的方向前进。
长颈鹿撂翻狮子:一开始,这只草原上的霸主似乎觉得长颈鹿一定会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万万没想到,长颈鹿面临危机时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这只狮子被疯狂的长颈鹿撞翻并一度躺在地上任其踩踏。
威氏极乐鸟开屏求偶:威氏极乐鸟吸引雌性的方法着实累人,它先要给自己布置一个舞台,清理附近颜色鲜艳的树叶,不能让它们“喧宾夺主”。舞台布置好后,就开始唱歌“召唤”雌性。它能这样等待数周,只待惊艳一瞬——开屏。据说摄制组为了拍摄这个瞬间,花了300多个小时。
美洲豹捕食凯门鳄:美洲豹蹲在水源附近守株待兔,它们需要在1米之内发起攻击。一开始,母豹失手了,它被一只蠢蠢的水豚调戏了。相反,公豹则不屑于捕食这些小家伙,它瞄准了丛林里另一种捕食者——凯门鳄。那头公豹等待良久,捕食凯门鳄时一招毙命,画面惊心动魄。
蜘蛛猴爸爸爱的抱抱: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屿的蜘蛛猴,常年在距离地面30米高的树枝上荡来荡去。因为长期从事这种“高危工作”,三分之一的蜘蛛猴活不到成年。其中,有只小猴在练习爬树时,从高处跌落,幸好尾巴救了它一命。爸爸听闻叫声立即赶来救援,给了小猴一个安慰的拥抱。
一直觉得,非凡之作背后一定有非凡之人。《地球动脉》这部传奇之作的制作人兼主持人,是同样拥有传奇一生的“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人类有史以来旅行路程最长的探险家——大卫·爱登堡。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爱登堡是英国“国宝”,59岁时被授予爵位,是大英博物馆、皇家植物园、国际自然基金会的托管人。作为如今世界上最知名的主持人之一,爱登堡几乎亲身探索过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态环境。南极,火山,沙漠,雨林,水底,丛林……
老爷子总是出现在千姿百态的生灵旁边,气喘吁吁却充满热情。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他曾被起重机吊起在雨林上空,曾被眼镜蛇喷过毒液,曾被苏格兰松鸡扇倒。耄耋之年,他仍能乘坐热气球,飞越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还能吊在树上讲解飞蛙。
这个从小就对自然界痴迷的男子,早在28岁那年就制作了《动物园探奇》。对于BBC和爱登堡来说,这部纪录片是里程碑式的存在。因为它,BBC建立了自然历史项目,摄影团队终于得以走出演播厅,去往全球各地拍摄各样的野生动物画面。
而爱登堡真正的巅峰在50岁,那一年,他做出了《生命的进化》。为了这部纪录片,爱登堡的团队几乎走遍全球,运用了当时最尖端的摄影器材,让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影像,出现在每户家庭的电视机上。
然而,载誉无数的爱登堡没有止步,他选择五年磨一剑,全心投入高清巨制野生动物纪录片《地球脉动》。如今,他打造的.《地球脉动2》更是十年宝剑方出鞘。
老爷子做事一直都认真得让人发指。就拿制作《地球脉动2》来说,他的团队历时2089个拍摄日,历经117趟摄制之旅,走访40个不同国家,才拍出了这部纪录片。
为了拍摄《草原》一集,工作人员在两年时间内到奥卡万戈三角洲露营长达五个月之久,就是为了看沼泽狮猎捕非洲岬水牛。他们身处险境,不但衣服被剑叶草划了个稀巴烂、身上被蚊子咬了个遍,还得时刻担心可能会受到鳄鱼的攻击。
在《山川》一集,制作团队动用各种自动感应小型摄像机,把摄像机放在绝壁上雪豹可能经过的各个角落,守候了整整几个月。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山洞里,摄制人员在黑暗中没日没夜地等待雪豹“经过”。就在这种孤独、绝望的等待中,他们拍下了近景雪豹。是的,这就是爱登堡的团队。
在这个两个月拍出一部电视剧、三个月资金回笼的年代,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的“不可理喻”。在纷繁芜杂的影视圈,也只有这样的人,能让大家尊重。以前在采访一个纪录片导演时,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以后,也许再也不会拍这样的纪录片了,因为,这样深入地去做一个历史纪录片实在太孤独了……”
看到《地球动脉2》,雪豹经过的那一刻,极乐鸟开屏的那一幕,小蜥蜴逃生的那一秒,大家深深感受到创作者深入骨髓的孤独。也唯有孤独与寂寞,才能成就一部经典纪录片。
地球脉动观后感二:
构成地球血脉的是什么呢。是岛屿,山脉,草原,森林,沙漠,海洋,城市上的动物,植物。今天看的是山脉专题。刚开始映入眼帘的是羱羊。别看它是一个食草动物,但它可以在陡峭的山峰间来回穿梭。用它软软的蹄子,踩着缀在陡峭坡度上的碎石上山下山。摄像头按照小羱羊视角位置照了一下,妈呀,视线拉到了好远,头脑一阵眩晕感。有恐高的人立马就会想趴下。
然后出来的金鹰。金鹰的翅膀一张开长度足足有两米,飞起来就像一架小型的战斗机。它们盘旋在高耸的雪山上,目距可远达三公里,地摊式的搜索它的猎物。有一只金鹰找到了一块腐肉,带到了自己的领地准备食用,然而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飞来了另一只更加凶猛的金鹰,来势汹汹,要争夺它的食物。背景音乐瞬时变得紧张急促起来,它们摆出来一副即将开战的架势,紧接着有一只先发出了攻击,用自己的利爪朝对方的肚皮勾过去。
地球脉动观后感三:
《地球脉动》是BBC在2006年制作的纪录片,耗资800万英镑。在当时,这是BBC拍摄成本最高的一个节目。节目组花费了5年时间,动用130人的团队,走遍62个国家拍摄完成。并且第一次采用了当时最高端的高清摄像机,以及军方发明的空中摄影机。在当时来看,这部片子是革命性的。
《时代》杂志对这个节目这样评价:
无论是出于高尚还是卑劣的理由,这部电影都无可挑剔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当年革命性的拍摄技术,现在看来已经不值得一提。而且随着气候变暖的影响,十年中地球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于是,BBC拍摄了《地球脉动》的第二季。
第二季《地球脉动》中,节目组又动用了最高端的拍摄设备,4K摄影机、无人机以及遥感摄影机。只为了捕捉最真实最美丽的画面。甚至每一帧都可以截做壁纸。
由于制作人员的敬业精神,捕捉到非常精致的画面以及有趣的故事。
除了感叹造物主的伟大,这部纪录片还传达了人类需要的反思。
由于人类,许多生命正在消失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山脉积雪融化,一些动物们的冬眠期缩短,它们的食物也因为气候导致变少,人类造成的物种入侵导致的生态平衡破坏等等。
怀着敬畏的心情,以人类的渺小接受这种震撼,看其间包含的万物万态,领略伟大和生存的意义!
地球脉动
第1集两极之间 From Pole to Pole
本集节目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探讨了造就地球自然历史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淡水,陆地上就不会有生命出现;而太阳则掌控了地球上的所有动物和植物并决定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太阳对生命的作用在北极的春天里得到了最迷人的展现。
第2集 雄伟高山 Mountains
本集节目从地质学和火山活动两方面揭示了形成陆地和山脉的原因。从形成于地球低洼之地的山峰,到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地球脉动》将带观众游历世界上众多雄伟的山脉。在群山中,生活着一些地球上最害羞、最神秘的动物,本节目将为观众展现它们面对山脉中生存挑战的全过程。
第3集 淡水资源 Fresh Water
仅占地球水源3%的淡水是人类最珍贵的资源。每片流过大地或从高处奔流而下的淡水,都掌控着陆地上一切生物的分布情况。本集节目将跟随蜿蜒的河流,展示那些在未经开发的水域中栖息着的独特而引人注目的生物。
第4集 洞穴迷宫 Caves
洞穴是不受阳光控制的生物栖息地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那里就不存在野生生物。本集节目将深入洞穴内神秘而永恒的黑暗,探索山洞、洞穴和隧洞中未知的地下世界。
第5集 奇幻沙漠 Deserts
当航天员从太空俯瞰地球的时候,他们共同注意到的环境类型就是沙漠。沙漠占到了地球陆地表面的30%。从高空俯瞰显得空空如也,死气沉沉,但是走近沙漠的话就会发现完全不同的情形。
第6集 冰封世界 Ice Worlds
地球的南北极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它们几乎长年都是冰天雪地。春去秋来,太阳直射点发生迁移的时候,这两个冰封的世界随之发生最极端的季节变化,从极地冬天的黑暗和严寒转变到极地夏天的午夜和光明,太阳全天24小时不落。
第7集 辽阔草原 Great Plains
非洲热带草原、西伯利亚平原、北极苔原和北美大草原等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它们一共占到了陆地表面的1/4,它们的核心特点就是长满了草。这种谦卑的植物养活着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群落。
第8集 富饶丛林 Jungles
热带雨林只占到地球表面积的3%,却容纳着全世界50%的生物种类。雨林分布于温暖潮湿、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带,它们是众多生物的理想栖息地。美丽的航拍图像显示出了世界上最壮观的森林景象,而高清摄影机则记录下了雨林底层罕见的生命形态。
第9集 多样浅海 Shallow Seas
本集展示了栖息在炙热的阿拉伯沙漠地区的神秘海鸟群落,以及独特的冲浪海豚,这种海豚会把鱼驱赶到海岸附近然后饱餐一顿;而这些海鸟群则和舞姿曼妙的海狮一起潜水,围捕巨大的凤尾鱼群。
第10集 季节森林 Seasonal Forests
在北极圈附近,生长着全世界1/3的树木。它们就是终年被冰雪覆盖的针叶林带。这些树木并不高大,但是航拍图像显示出了它们的真正规模。它们呈带状环绕地球,只在海洋处断开。这里在短暂的夏季,它们造出的氧气足以改变空气的构成。这些森林虽然广袤无垠,却极少有动物出没,只是偶尔会有山猫和狼獾的踪影出现。
地球脉动观后感800字二:
两粒羽毛震悚,群蛇猎捕蜥蜴的奇迹
同样是裹住,脚趾滑到蜷身,钻出者胜
游于巉岩和木枝的分别在于窒息
不发出咳嗽以示尊重
信天鸥枯等来一场雪
卵壳支离于长喙的画演
母性驱使它再次坐上白丸
直到细小的'爪羽都沾满粘稠
“万物有灵且美”
倘若成为豹,穷途于荒野
释放灵的双眼远望,泪痕攫取瘦骨
而望极枯荣
地球脉动观后感800字三:
今天,我看了一集纪录片,名字叫《地球脉动》。片里有一群大象经过500英里的一片干旱荒漠后找到了一条溪水,它们在水里翻过来翻过去,不停地打滚,真的是太快活了!
你知道40万只雪雁在天空飞翔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有鸟类竟然可以飞跃喜马拉雅山么?你知道最大的地下洞穴中的奇妙景观么?看《Planet Earth》,译《地球脉动》或是《行星地球》——由英国BBC拍摄和制作的11集地球纪录片。维基上说它是对地球空前绝后的礼赞。片子的每一个镜头都可以用来做桌面。我看了后觉得一点也不夸大,零下60度帝企鹅整齐的队伍、新几内亚岛上华丽的天堂鸟起舞、大白鲨跃起一口咬住逃亡的海狗……还有山峦间的颜色如何迅速地由新绿到翠绿到金黄到艳红,直至萧瑟的冬意凛然。
巨大的预算,前后5年的拍摄时间,高画质的摄影,革命性的高超速摄影机,细腻的卫星画面,使得这部纪录片有了极度震撼人心的力量。奔涌河流,雄壮山脉,幽深洞穴,冰雪世界,蔚蓝海洋,苍茫沙漠,奇幻丛林,浩瀚草原……每一集都是一场绝对的视觉盛宴。
我看的是第一集《两极之间》,地球如此之大,有的地方生机盎然,还有的地方不适宜生存。撒哈拉沙漠里,象群成了极忙碌的一份子,他们在迁徙,不计一切只为寻找充足的水源。画面中一头未成年的小象仍在不停地迈动步伐向前走动,但它并非掉队小象中幸运的那一部分,它迷路了,向着沙漠更深处走去。尽管付出了像这样的代价,但最终,大部分象群到达了预想的目的地。看着体积如此庞大的非洲象在水中自由欢快游动的画面,我受到了很深的触动。
看完了《地球脉动》,我了解了许多东西。到现在,我才发现地球是多么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