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在宏伟壮观的长城脚下开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新中国成立60年这一时间节点上,进行爱的教育、爱国的教育,要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更要面向未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开学第一课》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口号,融入演讲与互动,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变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晚会共分四个篇章:"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通过这四个篇章,启示爱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同学、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只有付出、传递“小爱”才能汇聚成荣耀祖国的“大爱”。
开场:爱是什么?《开学第一课》在主题宣传片《爱是什么》中抒情开场,细腻描绘出一幅幅也许我们未曾留意却蕴涵真爱的画面:“爱是什么?可能一千个同学会有一千个答案。汶川地震时,爱是妈妈为保护孩子而被压弯的身躯,是老师让学生先逃而撑起的生命之门,是战士们从废墟里救出孩子时的笑脸,爱,是大家捐赠的每一分钱,是全国共同跳动的一颗心,是天-安-门广场上发自内心的呐喊,“中国,加油!”。“爱是临行前母亲密密缝制的棉被,是父老乡亲牵挂的眼神,是回望故乡时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眷念。”“爱是战友们执行任务时流淌的汗水,是提振信心时嘹亮的歌声,是在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尽职尽责的坚守。”紧接着,钢琴女孩李木子清脆的童声“我爱你中国”划破了长城上的夜空,与西-藏、云南、蒙古大草原、四川地震灾区等少数民族的孩子们齐声同唱一首歌,用不同民族的语言诉说出相同的“我爱你,中国!”
篇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9月1日晚上,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在八达岭长城下联合举办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节目一共分四小节,分别是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和中国梦,我从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
第一小节的班主任老师是著名武术明星李连杰,班长是豆豆,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通过他们的对话和演讲,我知道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第二小节的班主任老师是著名企业阿里巴巴的老总马云,班长是来自灾区的才仁旦周,通过他们的对话和演讲,让我知道了只有付出泪水和汗水,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小节的班主任老师是试飞英雄李中华,班长是来自台湾的大小组兆弦和爱子,通过他们的对话和演讲,让我知道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需要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激发生活中更多的潜能。
第四小节的班主任老师是电影明星章子仪,班长是电影《大地震》中的小演员张子枫,通过她们的对话和演讲,让我知道了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只有我们每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中国才能够更强大。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将来考上北京大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我会向着我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刻苦学习,努力坚持,为我加油吧!
【扩展阅读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注意事项
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
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火烧圆明园》的观后感,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三、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昨天,我观看了中央一台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创造 向未来”。这档节目使我认识了许多名人,有著名影星成龙、有书画家谢海龙、还有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
我最喜欢王桐晶,因为她是世界上心算能力最强的人之一。你们想想,连数学老师都要在草稿本上算的题目,而她却在受干扰下心算出了那几个六位数的题,可想而知,有多厉害!再看她军装上的勋章,代表着她的努力,她的`成功在于平时的勤奋和苦练。撒老师说王桐晶做的试卷能平铺一百间教室,多了不起呀!每次放假,别人在尽情玩耍时,她却仍在埋头苦干,这是她的刻苦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收获。王桐晶的成功使我明白,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成功。我要向她学习。
《开学第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励着我进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要加倍努力,不让所有疼爱我、耐心培养我的人失望。“一寸光明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明”,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奋斗助力创造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俞敏洪老师讲述高考三次仍不放弃的奋斗之旅”和“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带来的震撼闪电珠心算”。
“知识改变命运”。俞敏洪老师就是高考改革后这类人的典型代表。他一边干农活一边读书,高考三次才考上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正在田里种菜。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这样的精神怎能不令人感到震撼?
还有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她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她为我们带来的“障碍闪电珠心算挑战”更是令我们惊讶不已。当我们正在望着屏幕上一串又一串长长的数字不知所措时,她已经迅速写下了答案。整个过程令人叹为观止。该有怎样高强度的训练才能拥有计算机一样的计算水平?王桐晶说,她12年来训练生涯中演算过的卷子,能铺满100间教室。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如果没有过人的毅力,又怎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每一奋发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错,回顾这些年来,正是有无数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人,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光计算过的草稿纸,就装了整整几麻袋,最终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未能做到的奇迹;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矢志不移地进行科学实验,不知遭到了多少打击与失败,但他从不气馁,终于发明了杂交水稻造福了几亿中国人。若是他们没有坚持地奋斗,又怎会有今天的成就?
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会与勤奋为伴,与坚持为友。在以后的生涯中,或许会遇到无数次坎坷与曲折,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奋斗,不管是多大的风雨也能见到彩虹。
中国梦,我的梦
知识改变命运,梦想创造未来!看了第十一次“开学第一课”,我深有感触。
功夫明星成龙叔叔谈了自己的.影视主角梦。从“跑龙套”一跃成为万人瞩目的名人,他是多么努力啊!是的,成龙叔叔从头到脚都有受伤过,严重的是开颅手术,较轻的也是骨骼变形,甚至骨裂。可是他不怕伤、不怕苦,依然认真做好演员,拍好戏,是严谨使他六十四岁仍闪耀在荧屏当中。
谢海龙伯伯是名海军战士,他用自己人生第一台照相机记录下了许多贫苦孩子渴望上学读书的情景。“希望工程”一张经典的照片,写字的闪亮大眼睛的女孩出自他之手。一张张,认真的“小光头”,高声朗诵的“大鼻涕”,神情里闪烁着知识的光芒!可喜的是,“光头”和“鼻涕”来到了现场感谢解伯伯,用照片——特殊的表达方式帮助了他们。他们成才了,幸福了。
说到这儿,我想来谈谈我的梦。我的梦想可多哩。想当演员、做诗人、做我最爱的红楼研究者——红学家。不管成为哪一个,我都要努力,惜时奋进,认真学习,朝自己的梦想迈进步伐,或许结果比你想的更佳。
珠心算——这个我幼儿园就学了。可是谁能看着十五个六位数变来换去,之后立马记住呢?“闪电心算奇人”王桐晶阿姨能做到!她是珠心算4、5、6届国家级冠军。问她的秘诀,她说,苦练。谁说不是?从她学这个以来,做过的习题可平铺一百间教室。只有苦练勤学才有回报,这个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C919大飞机的成就,试飞员与总设计师的刻苦,清华副校长的自白……是三个字:中国梦。为了中国之梦奋斗,做国之栋梁;靠学识走出山区成为名校副校长,代代流传。到了我们,更该“学”该“习”,传承中华梦。
实现我的梦,即实现中国梦,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莘莘学子必从树苗发展成脚踏地,头顶天,枝叶茂盛的巨树。
成功源自拼搏
新学期即将开始,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本期主题是“创造向未来”。
每个人都离不开创造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是“创造”精神带给我们的。那么,怎样能够创造更好的未来呢?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有了答案。
整个节目向我们讲述了很多成功者的故事。我发现,他们的成功都不是机缘巧合,他们在追寻梦想的路上都遇到了无数挫折和坎坷。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克服了困难,凭借超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到达了成功者的巅峰。成龙叔叔从一个跑龙套的演员做起,即使只有短短一瞬间的镜头,他也丝毫不怠慢,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个细节;面对别人的冷眼与嘲讽,他强忍住泪水,一声不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继续坚持和忍耐,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比一次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成龙叔叔最后成为了全球著名影星。虽然已是家喻户晓,但他仍坚持不用替身,亲自完成每个高难度动作。他身上因拍戏而受的伤数不胜数……看了摄影师解叔叔为生在穷苦地区却热爱读书的孩子们拍的照片,心里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敬佩之情:那些孩子们对读书的渴望、对学习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打动着我。听到“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对解叔叔说的话,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作为一名初中生,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在新的学期里制定一些计划和目标来完善自己,并且为达成这些计划和目标努力。在平时,我必须严格依照计划按时按量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不把今天应做的事留到明天。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恒,不断进步,不怕吃苦,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