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大学生心得体会1
我国嫦娥五号成功落月,嫦娥五号成功落月有很大的重要影响,一方面代表了我国国际上的重要力量,在这方面,我国的话语权也进一步提升,表明了我国是一个大国形象,而这次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进一步加快了人类对于月球方面的研究,这说明了在航天技术上的成就又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真让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
一、代表了我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我国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首先他就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国际地位,我国的话语权也进一步的得到了提高,嫦娥五号的成功落叶表明了我国对于人类的贡献很大,所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加快了探索宇宙的进程,可见我国对于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是得到了增强。
二、加快了对于月球的研究
我国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他加速了人类对于月球的研究,月球是人民一直在探索的星球,月球的吸引力非常的大,而这次的成功落月带回了可以研究的月球土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一步加快了月球方面的研究,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以后取得更加突破性的发展。
三、我国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我我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说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对于航天的那种核心技术,我国也是有所掌握,使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也达到了世界的顶尖技术,为了未来向着更高的技术水平发起了冲击,航天技术一旦得到了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就会进一步的提升,综合国力也会进一步的提升。
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大学生心得体会2
嫦娥五号的登月成功,这意味着中国的登月计划已经达到了进程中的一半,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科技力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已经可以独立建造新的宇宙飞船,每一个人都以作为中国人而骄傲。
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因此而不断的提升,在整个世界内,其实总共可以登上月球的只有几个国家而已,观看中国的历史发展历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艰辛的奋斗史,每一个人都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虽然国力有所提升,但是国外对于中国人依旧还是有许多偏见,每一个出国的人到国外总是有一定的看法,这也是中国人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总是希望中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也是许多海外华子的内心一直难以启齿的愿望。
二、科技力量不断攀升
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科技力量也是达到了全球一个平均水平以上的地位,毕竟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许多人都在感叹,从中国只会造板凳椅子,到汽车,火箭,最后已经可以达到月球,中国的科技力量已经可以达到地球之外,并且可以探索月球的近况,这也是一种突破,没有任何的缘由。中国开始可以昂首挺胸,大步走在国际的前列。
有利于中国对于月球的研究,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对于外界有足够探知的欲望,都希望可以以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未知的世界有足够的诱惑力,更何况是对于中国发展可能有帮助力的月球,探索地球以外,未知的生命体。这些都将可以在月球逐渐发展。
中国嫦娥五号登上了月球,每一个人都会作为中国人而骄傲,这是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虽然新一代没有感受过,但是大部分的成年人看着中国一步一步成长。
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大学生心得体会3
一、嫦娥5号成功落月的新闻。
就在12月2号嫦娥5号探测器成功落月,这一次的成功落月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得知,嫦娥5号探测器是有史以来中国的探测器里面重量最重的一位。在此之前,然后嫦娥5号探测器已经经历了两次主动减速才进入到环月轨道,这一次的成功软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月球表面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嫦娥5号成功落月有哪些现实意义?
嫦娥5号成功落月有很多现实意义,我在这里重点只讲了几点,第一点就是它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这也是我国航天事业在前几十年辛勤付出的结晶。同时,嫦娥5号的成功落月也将会为接下来的月球表面样本的收集工作打下基础,我们的都知道收集月球表面的样品,并且带回地球,将会极大地帮助我们研究对于我们邻居月球的理解。这样的一个事情是对于整个人类都意义非凡的。
三、还有哪些重要作用?
除了刚才提到的现实意义,同时嫦娥5号的成功落月也带动了相关高科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养活了一大批科技公司,这一点虽然很少人提到,但也是切实存在的,因为在探测器上面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是高科技产品的结晶。也正是因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才带领着我国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作用。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心得体会1
月球是一颗美丽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卫星,从古至今,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传统文化角色。古时,作为重要的审美意象,“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这些诗句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和生命体验,显示出民族深刻的文化内蕴和审美情趣。今天,月球依旧是我们人类探索的对象,“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步入预定轨道,也标志着我们中国在月球探索中迈进了重要一步。
此时的中国人,不仅激动,内心更是欣喜与自豪。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把这激励人心的信息告诉学生。本学期,我所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与月球》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天体就是月球。
中国的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大致分为三大阶段,“嫦娥五号”是负责嫦娥三期工程“采样返回”任务的中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卫星。科学课上,我将本单元的主题结合时事新闻,辅之图片、视频、研究报告全面地介绍给学生。另外,及时巩固书上的知识,如:月相的变化、手机版月相的周期、月海的形态、神秘的环形山等。课本第50页的资料袋中,详尽地介绍了中国的探月工程,抓住这个教育时机,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课本上的知识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我想这更有意义。我语重心长地鼓励学生:“科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不同现象的各种思考和探索,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用心思考,或许下一个月球探测系统的研究,就能出现你的身影。这个前提,就是你们要踏踏实实的学习,认真完成每一天学习任务。”
仰望星空是我们捕捉梦想的开始,脚踏实地则是我们让梦想成真的途径。我们每个人都要用一颗孩童般的心灵去找寻梦的光芒,用坚韧和不挠的精神完成梦想的征程。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心得体会2
有人问,嫦娥五号成功落月,把钱花在扶贫上,不比登月更有意义吗?
当然不是了!探索宇宙的奥秘和扶贫从根本上就是两回事儿,并没有实际的冲突,一个国家每年都有财务预算,扶贫、教育、建设、科研、探索宇宙这都是早就预定好的,各个钱有各个钱的用处,都有存在的意义。
一、探索宇宙看似投入巨大没啥回报,但实际上是能够促进科技发展的途径。
我知道在很多人眼中嫦娥五号到月球或者说宇宙飞船飞到太空是一种特别烧钱的事儿,觉得除了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的财力雄厚外啥都没有,但实际并不是这样的,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非常大只是普通人了解不到了罢了,这些人造卫星或者说宇宙飞船到了外太空后就能够收集到天气的信息,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却帮助人类避免了不少的灾害。
据国外的数据统计,这些卫星的存在帮助人类减少了饥饿的情况发生,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因为要探索宇宙,分散了不少国家之间的矛盾,减少了矛盾也就让众多人减少了战乱之苦。
二、因为探索宇宙我们的生活其实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只是我们没有察觉罢了。
举几个例子,车辆导航估计有车的人都用过,但这些导航都是根据卫星上的传送回来的数据进行导航,还有日常吃的方便面、压缩饼干、脱水蔬菜,甚至是市面上售卖的枕头,这些都是为了让宇航员在太空上能够更舒服的生活而研发出来的,还有最普通的尿不湿,这也是为了让宇航员方便生活而发明的。
因为有了航天事业人类在不断地进行研发,虽然看似投入大,但实际这些研发都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看似和我们没啥关系的事儿,其实和我们都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
最后:
其实我觉得探索宇宙还蛮好,最起码通过这些宇航员知道了除了地球外的景象,没准儿哪天还能看到外星人长啥样呢!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心得体会3
20xx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作为20xx年年底令世界瞩目的航天大戏,在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伴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发射台喷出滚滚白烟,壮丽的尾迹云划破晨曦中的海南,身临其境般体验发射时的地动山摇,感受中国的强大,无不令人热泪盈眶。
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了!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国人逐梦太空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止。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我们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在凌晨的四点,整个VR直播间观看人数高达几十万,每个人都在为嫦娥五号加油助威,"中国加油"等评论被刷屏,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心怀强国理想。当发射成功的那一瞬间,为我们的航天技术感到骄傲,吾辈应自强不息,奋力拼搏。
20xx年,我国探月工程立项实施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深化。16年来,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已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的"绕"、"落"两步。"嫦娥五号"将实现探月工程第三步战略"回"的目标,嫦娥五号发射后将在月球风暴洋西北部地区进行着陆,采集2千克左右的月球土壤,返回器将在月球表面点火起飞,之后与轨道器对接返回地球,而这也将是人类时隔44年后再次月球取样返回。
本次嫦娥五号有望实现我国航天史上的四个"首次":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将采样2千克左右月壤;
首次从月面起飞;
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
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我们期待嫦娥五号能够顺利登月,圆满归来,同时也更加期望中国航天能够在浩瀚太空中步伐迈的更深、更远,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中国航天由大向强迈进,49年间,火箭院共完成了200次发射,第一个百次发射历时40年,第二个百次发射历时8年。我们打破国外技术的封锁和垄断,不断跨越一座座科学高峰,完成一项又一项太空探索的伟大创举!2020年,因新冠疫情爆发,全球发展陷入停滞,这一年,中国不仅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还攒劲出发,从胖五、北斗三号,到天问一号、嫦娥五号,不断刷新世界认知,圆周率VR设备很荣幸参与了以上不可想象的奇迹瞬间,突破性能极限,在高温或极寒的极限环境中都能呈现稳定的全景直播,给全国人民带来真正跨越时空的新闻呈现。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心得体会4
嫦娥五号的登月成功,这意味着中国的登月计划已经达到了进程中的一半,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科技力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已经可以独立建造新的宇宙飞船,每一个人都以作为中国人而骄傲。
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因此而不断的提升,在整个世界内,其实总共可以登上月球的只有几个国家而已,观看中国的历史发展历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艰辛的奋斗史,每一个人都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虽然国力有所提升,但是国外对于中国人依旧还是有许多偏见,每一个出国的人到国外总是有一定的看法,这也是中国人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总是希望中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也是许多海外华子的内心一直难以启齿的愿望。
二、科技力量不断攀升
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科技力量也是达到了全球一个平均水平以上的地位,毕竟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许多人都在感叹,从中国只会造板凳椅子,到汽车,火箭,最后已经可以达到月球,中国的科技力量已经可以达到地球之外,并且可以探索月球的近况,这也是一种突破,没有任何的缘由。中国开始可以昂首挺胸,大步走在国际的前列。
有利于中国对于月球的研究,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对于外界有足够探知的欲望,都希望可以以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未知的世界有足够的诱惑力,更何况是对于中国发展可能有帮助力的月球,探索地球以外,未知的生命体。这些都将可以在月球逐渐发展。
中国嫦娥五号登上了月球,每一个人都会作为中国人而骄傲,这是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虽然新一代没有感受过,但是大部分的成年人看着中国一步一步成长。
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1
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的太空部门,是目前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最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中国太空事业的建设者们,以他们的奉献、创新和辉煌的成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国内各行业中投入和产出比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头等的战略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航天部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国航天工业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和廉洁报国的行业风貌,应该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应该像过去的大庆精神一样,成为中国现代的进程中所有行业的楷模。
中国航天事业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
航空航天活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航空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交通运输的结构,还广泛应用于空中摄影、大地测绘、地质勘察、资源调查、播种施肥、除草灭虫、森林防火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航天技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卫星通信、卫星广播与电视、卫星气象预报、卫星导航、卫星资源勘查、灾害预报和环境监测等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种科学探测卫星、天文观测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的应用,拓展了人类的视野,获得了大量的新发现,更新了人类对地球空间、太阳系和整个宇宙的认识,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兴学科。
航天器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具有众多特殊环境的实验平台,开展在高真空、微重力、超低温、强辐射太空环境中新材料、生物制品和新工艺的综合研究。
因此,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弘扬航空航天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激励青少年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都会发挥重大作用。
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2
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为我国目前在研运载能力最大、尺寸最大的火箭,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建设、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都将使用该火箭系列。
长征五号首次采用5米直径箭体结构,首次使用无毒无污染液氢液氧与液氧煤油发动机组合起飞方案,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有了长征五号后,中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上就有了得力的运载工具,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对中国的登月工程的意义更为重大。
发射塔架共12层,高91.7米。
据报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塔架高91.7米,一共12层,距离海边850米,和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塔架相隔630米。整个塔架采用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强度足以抵挡台风和地震。塔架四周是四座高120米的避雷塔,可防雷电影响。
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介绍:“我们也采取了其它一些措施,就包括用盲板把它封堵,不让空气进入这些管壁的内部从内部进行腐蚀,还有我们这个连接的部位采用这个原子灰进行密封。”
液氢用量是其他发射场十几倍。
据了解,此次发射任务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应用液氢作为火箭推进剂,对液氢的应用规模是我国现有其它航天发射场的十几倍。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液氢副主任设计师高旭表示:“为此我们从液氢的存储、输送、精确加注以及整个液氢系统的安全防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实现远程的控制,来确保加注过程的安全以及塔架上的人员设备的安全。”
发射塔架内部到处都是层层叠叠的楼梯,便于工作人员到达任何一层平台。发射时塔架的三联回转平台将依次打开,而驱动回转平台这个庞然大物,依靠的是位于塔架顶部的液压油泵,它控制着回转平台的展开或合拢。
外媒在对长征五号的报道指出,长征五号的试飞和投入应用,不仅填补了中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空白,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研发超重型运载火箭打下了稳实的基础。现在一千吨推力的长征五号已经有了,三千吨推力的长征九号离开中国还会远吗?重要的是,在接下去的几年中,造好用好长征五号,在后续的大量发射中发现问题、改进技术、精益求精,把长征五号打造成世界重型运载火箭的金牌,并为长征九号的研发积累更多更宝贵的经验。
长征五号发射观后感3
长征五号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完成总装,其起飞质量约869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与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将承担发射嫦娥五号、空间站核心舱以及火星探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任务。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将大幅提高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对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推进和空间站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从渤海之滨到南海之涯,再到冲上太空,承担“天地运输走廊”的重任,长征五号火箭凝聚了800余名天津航天人的心血,是咱天津人造的火箭。现场有80名天津大火箭基地的航天人,亲眼目睹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晚8时22分,全新研制的长征五号火箭托举“升级版”太空摆渡车——远征一甲上面级,顺利将五类六项载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序幕。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工程和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长征五号火箭未来将成为在役主力火箭的“接班人”,代替长征二号、三号、四号、七号系列火箭。
从数字化设计,到一钉一铆组装,再到总装完成直至冲上云霄,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媒体报道常用“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党总支书记张北军亲眼见证了长征五号火箭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他向记者透露,中型火箭长征七号只是津产火箭的首秀。真正的“大”火箭,直径达5米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本月底在津完成总装,今年下半年实现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