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观后感要落款与日期吗选录60条

观后感要落款与日期吗选录60条

时间:2018-04-10 01:01

倡议书落款的日期格式

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倡议书”在写法上有如下要求:在正文部分要写清发倡议的根据,原因和目的,否则响应者无所适从,会造成盲目的行动。在结尾要写上倡议者的希望和建议,最后是署名和日期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节约用电倡议书

伴随着炎炎夏日的来临,又到了一年的用电高峰期。电力负荷过重、用电量增长过快,是近年来随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而逐年凸显的问题。目前,公司配电设施已满负荷运转,供电设备不堪重负,且电费支出也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压力。为节约能源,确保正常供电、安全用电,让有限的电量保证设备用电。电务科特向全体职工发出倡议: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养成节约的习惯,以实际行动开展节约用电活动。

一、全体职工立即行动起来,节约每一度电,营造起节约为荣的氛围。[3]

二、党员干部带头做好节约用电的宣传工作,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提高全体职工节约用电、科学用电的意识。

三、在光线充足的时候,尽可能关闭照明电源或减少照明源的.数量。

四、在计算机、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请尽可能关闭电源。

五、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室时,请随手关闭灯具、空调、办公设备、仪器设备的电源,减少待机耗电。各科室白天应及时关闭各楼层的走道灯和卫生间的照明灯,杜绝开“长明灯”。

六、应积极推广使用节能灯具、节能电器,并尽可能将所有用电设备调至最佳节能状态。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能源、节约用电是每一位公民的社会责任。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真诚的希望每一位职工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统一思想,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共同为高天公司的建设发展尽最大努力!

20xx年8月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一】

有多少人像她们一样

同是知己,却为爱同一个男生相爱相杀

杜拉斯曾经说过除非你非常爱这个男人

否则男人都是无法忍受的

所以说

男人忘不掉的是新欢

女人舍不弃的是旧爱

安生和七月十三岁就认识了

关系好到可以摸对方的胸部看发育了没有

七月高中时交往了一个男朋友带给安生看

不羁诱人的安生让家明恍惚了

三角结构开始崩塌

如果我是七月

我尽量不让男友见到闺蜜

不让他们有互留微信和电话的机会

如果我是安生

我会自觉地不提出见闺蜜男友的要求

见了也不会留他任何联系方式

这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其实

周冬雨和安生有很多相似性

我们看外表时

常常以为她只能是安静的七月

而现实的她则是充满个性

甚至是带刺的山楂树的果实

苦涩酸甜

她不是傻白甜

更不是一张白纸

而是将她古灵精怪的一面演绎的淋漓尽致的一面

做演员

磨平了刺就是削掉了精气神

因为某种程度上安生是她内心的一面镜子

是她真正打破静秋的一次尝试

确实这样

安生这个角色给观众感觉是灵动多面的

没有不爱的道理

也有人说

故事是很俗套的青春片

但绝对催人泪下

总会有感动到你的地方

在预料之中也会有惊喜

有句话也想送给大家

别以为自己够坚强,只是那个人还没出现

扰乱你的一池春水,让你猝不及防

三个的故事

呈献给我们残忍的一个世界

两个女孩互相依赖,成为彼此,却又失去彼此

而那个男孩,成了故事的背景。

所以在文章的的最后

问一下大家

如果你能够选择一种生活

七月还是安生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二】

这乍一看是个交换人生的故事,实际上讲的是一个双重人格的故事。

影片结尾处闪回的时候,大家发现,网络小说中的故事是扭曲过的,小时候砸安全警报的不是小太妹安生,而是内心躁动奔放的乖乖女七月。

《七月和安生》这部小说我并没有读过,但是老婆看完电影后告诉我,这个导演不错,原著没有这么好看,导演和编剧升华了这个故事。

这种故事并不新鲜,不过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但不同的观众会读出不同的体验,正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七月和安生》来说,宫斗党看见闺蜜为了一个男人相爱相杀,百合党看到了男人算什么,妹子之间才是真爱,对于在下这样的精神分裂者看来,这部电影就是个精神分裂者的双重人格表演。

七月的代入感很强,因为我自己从小就是这样的孩子,在人前很乖,学习不错,听老师家长的话,对左青龙右白虎杀马特洗剪吹敬而远之,从来都是邻居家教孩子的榜样,其实内心却一直躁动不安,根本不想乖乖听大人的话,也想像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一样满天飞,也想胡作非为到处捣乱,那才是属于青春属于自由的世界啊。

然而,却还得一直假装成乖乖仔,委屈着自己不断服从周围的眼光,服从父母的安排。就像片尾怀孕的七月和安生躺在一张床上说的话:“你根本不会装,装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我这样,人都看不出我在装。”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和那个夹缝中的男孩子家明毫无关系,他只是七月和安生维系真爱的一根道具,如果从精神分裂双重人格的角度来看,为啥七月爱安生,安生爱七月,因为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一个人最爱的当然就是自己啦。

七月和安生,不过就是人生选择的问题,有句话俗话叫做:“宁可做了后悔,也不能后悔没做。”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会后悔的,在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都会回想:“我当时要是下决心走那条路该多好!”七月和安生27岁之前的故事,大抵如此。

七月一直装作乖乖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谈一个优秀靠谱的男朋友,按部就班不急不躁,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在小城镇和爹妈住在一起,无风无浪无波澜渡过一生,其实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白领女性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而安生却一直不安生,世界那么大,她要去看看,青春期的我们都有那样的心思,能从烟圈里看出哲学,能从烫发中看出诗意,能从纹身里看出才情,能从躁动的音乐中听出宇宙大爆炸的声音,我们以为那是天赋,其实只是无处发泄的冲动与荷尔蒙,只是无处安放的青春。

其实这两种人完全可以是一个人,表面上文静安生,内心如七月蝉鸣,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就这样吧,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就过一种人生吧,居家小女人也会憧憬世界有多大,太妹浪荡女也会倦鸟思归还。

安生是羡慕七月的,她也想着能够腹有诗书,她也想着能够安安静静地活着,有人疼有人爱,她也想着可以坐下来把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都写成小说,最后七月消失了,她成了七月。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甚至不是一个百合故事,而是一个人自恋自怜自卑自爱的故事。

最终不是七月过成了安生,也不是安生过成了七月,而是忽然间躁动不安的七月死了,只剩下浪子回头的安生。

或者说——27岁的时候,一个人的前半生死了,开始了她的后半生。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三】

在看到《七月与安生》即将上映的时候,青葱的时光仿佛被这部影片一点一滴牵扯出来,虽然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但这感觉却熟悉地似乎从未离开。

特意自己去看了这部电影,这是属于自己的一部电影,不应有人打扰。坐在昏暗的电影院里最后一排,心情紧张又期待。旁边来了一对情侣,男生问:“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啊?我肯定会睡着的。”听到这句话,似乎是自己心爱的玩具被人踩了一脚,狠狠瞪了他一眼拿起包挪到了角落的位置。这是心底悄悄开出的花,没人能够打扰它的生长。

当第一句台词响起的时候,眼眶立马就红了。过往的时光扑面而来。高中的时候痴迷安妮宝贝的作品,每逢数学课一定藏在试卷或者作业本下面偷偷看,安妮宝贝的语录足足抄了一个本子。以至于后来的几年写东西很阴郁,以至于一直想活成她笔下穿棉布裙子或是男人宽大仔裤与t恤的样子。

十三月的七月与安生,她们的相遇是命运的选择。

高中的时候遇到了楠,怎么熟识起来的我已然忘记,甚至两人相处的细节我都不记得,只知道遇到她我的灵魂便不再孤单。

遇到她以后,我最喜欢的季节是夏天。

高二的时候,和她同桌的日子是最快乐的,一个个梦想也从那时开始发芽生根。仍然记得她从教学楼前的.草地上挖来几棵四叶草,种在剪了一半的矿泉水瓶里递给我,我一边嫌弃她脏乎乎的手一边满心欢喜的接过来放到窗台上给它们晒太阳。

七月与安生是形影不离的,大概她们能够填补彼此生命中的空缺。

开班会调座位前班主任说:“有的同学,爱在一起上课聊天的就不要坐到一起了”,然后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们一眼,我俩便趴在桌子上看着彼此笑。那时候选择座位还是按照成绩来,我成绩比楠好,便早早地进班坐到原来的位置上,同学想过来坐我旁边我便霸道地说:“楠要坐这,你换个位置”,然后又在班主任无奈的眼光里每天一起做着白日梦。

七月喜欢家明,安生也喜欢家明。

少女心事总是诗,那时候的我和楠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她看不上我没出息的样子却又在我难过的时候给我传来一张张纸条;她有喜欢的人我就去找人要qq号,时不时八卦一下有没有进展。年少的恋情总是无疾而终,但难过的时候都庆幸她在身边。直至现在,我都觉得没有人能够配得上她,我不知道两年后、三年后,她会嫁与什么样的男人,只知道对她不好的人我向来都想一巴掌打上去,她值得最好的,forever。

七月说,我不管我就要那样的煤气罐。安生便偷偷钻到店铺里给她找煤气罐,两个人的笑容在橘黄色的灯光下格外好看。

楠说:“下雪天就应该吃冰淇淋”,我说:“那多冷啊”。那年冬天真的下起了鹅毛大雪,“蓝,有人找你”,拖堂的数学老师刚走出教室,坐在窗口的同学就冲我喊。我走出教室看到楠靠在栏杆上,满脸得意的拿着一盒蒙牛三色冰淇淋冲我晃。“快吃,我托人给我送过来的,我都没舍得吃,等你一起呢。”两个人,一人一根小木棒,趴在栏杆上看着雪景吃着冰淇淋,虽然真的很冷但也真的很温暖。

安生离开七月后,时常会写明信片给七月,她过得好与不好,她一如既往的想念她。

高中毕业的时候,我跟楠写的小纸条已经装满了一个铁盒子。她喜欢用正方形的小纸片,用蓝色的水笔,在纸条上写着一个个蓝色的梦。时隔多年,从衣柜里找出来那个铁盒子,仍然能听着音乐把所有的纸条一个个看完,再小心地收起来。她喜欢在右下角落款N和日期,直到现在我写信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如果你有收到我的信件,一定是蓝色的笔迹,落款N和日期。别奇怪,这是我亲爱的女孩留给我的礼物。

安生说:“七月,我累了,我能回家吗?”她们互相踩住对方的影子那么多年,她们深知,只要我回头,你一定会在。

楠不喜欢逛街,不喜欢出去玩,好不容易约她在周末的时候陪我逛街,我早早地来到约定的地点。那时候的我们没有手机,只有一个约定。

两点,她没来。

两点半,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她仍然没来。

三点,碰到同班同学,“你看到楠了吗?”"没有诶“。

三点半,同学逛了一圈回来了,问我:“蓝,你还在等啊?”

“对啊”

“她可能不会来了,要不要一起回学校?”

“不了,我再等会儿,你先走吧。”

四点,看到她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气喘吁吁地跑来,

“对不起,我堵车了。”

没关系,只要你来,再晚都没关系。

“我都淋湿了,你得请我吃好吃的。”

“好好好,走吧。”

有的时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有的时候,七月又是安生的影子。

我是个很固执己见的人,却唯独对她的喜好没有抵抗力。她所喜欢的我都喜欢,她的习惯我都保持着,她完不成的梦想我就替她去完成。我真的是个记性差到爆的人,无法一一细数她的喜好,只是这么多年这些习惯已经融到骨子里去了。她一直很喜欢大海,后来我去看了大海,第一时间拍照给她,我想把我所拥有的都分享给她。

她喜欢蓝胖子,我就想把所有蓝胖子周边慢慢买给她。她喜欢蓝色,每个节日我都会买礼物送给她,我不愿她成为一个没有礼物的女孩。

她总是很忙,很努力。

我却一直很漂,不肯安定。

如果说她如七月般安稳,其实我知她心里有着广袤的天地,那么那些来不及实现的野心,那些微乎其微却极其浪漫的梦想,我会一一替她实现,因为我们所拥有的生活是互通的。

电影结束的时候,我脸上还挂满了泪水。看别的电影的时候也会流泪,或是因为情节、或是因为演员,但《七月与安生》是独特的,浮于电影情节之下的是整个青春,是那个骄傲且独特的自己与那个始终心系的女孩。 

1.

2.

【林清玄《以夕阳落款》原文】

开车走麦帅工桥,要下桥的时候,突然看到西边天最远的地方,有一轮紫红色的饱满而圆润的夕阳。

那夕阳美到出乎我的意料,紫红中有一种温柔震

我突然感到舍不得,舍不得夕阳沉落。

我没有如平时一样,下桥的第三个红绿灯左转,而是直直地向西边的太阳开去。

我一边踩着油门,一边在心里赞美这城市里少见的秋日的夕阳之美,也一边为夕阳之美,也一边为夕阳沉落的速度感到可惊。

仿如拿着滚轮滚下最陡的斜坡,连轮轴都没看清,滚轮已落在山脚。夕阳亦然如此,刚刚在桥上时还高挂在大楼顶方的红轮,一坠一坠,迅即落人路的尽头。

就在夕阳落入不见的那一刹那,城市立即蒙上了一片灰色的黯影,我的心也像石头坠入湖心,石已不见,一波一波的涟

我猛然感受到两个可怕的想法:我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走同一条路到学校接孩子放学,为什么三个月来都没有看见美丽的夕阳?如果我曾看见夕阳,为什么三个月来完全没有感觉?

这两个想法使我忍不住悲哀,在前面的三个月,我就像一棵树,为了抵挡生命中突来的狂暴风雨,以免树下的几棵小树受伤,竟日在风雨中摇来摇去,根本没有时间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更不用说一天只是短暂露脸的夕阳了。

我为自己感到悲伤,但更悲伤的是,想到这城市里,即使生命中没有风雨,也很少人能真心欣赏这美丽的夕阳吧!

每到黄昏时开车去接孩子,会打开收音机以排遣塞车的无聊,才渐渐发现黄昏时刻几乎所有的电台都是论说的节目,抒情的感性的节目,在下午四点以前就全部阵亡了。

论说的节目几乎无可避免的有一个共同的调子,就是批评,永不停止的批评。

我常常会想:在黄昏的时候,一天的工作已经结束,心情应该处在一种欢喜与柔美之中,沉浸于优美的音乐,然而却几乎所有的节目都在论说,永不停止地议论,是不是象征着整个城市在黄昏时美好的感觉也都沦亡了呢?

想要换个电台,换一种感觉,转来转去却转不出忧伤的心,最后,只好又转回我最喜欢的台北爱乐,一边听着优美的古典音乐,一边想着:如果在黄昏时刻,禁止论说,只准听音乐喝茶、看夕阳沉思,将是对这个城市的人最严重的惩罚吧!

那美丽的紫红夕阳,使我想起水墨画左下角的落款的印章。

如果我们的每一天是一幅画,应该尽心地着墨,尽情地上彩,尽力地美丽动人,在落款封印的时候,才不会感到遗憾。对一幅画而言,论说是容易的,抒情是困难的;涂鸦是容易的,留白是困难的;签名是容易的,盖章是困难的。

但是,这个城市还有人在画水墨吗?还有人在每天黄昏用庄严的心情为一幅水墨落款吗?

当我看到夕阳完全沉落,怅然回转车子,有着橘子黄的光晕还余韵犹存地照在车上,惨白的街灯则已点燃,逐渐在黑幕里明晰。

我为自己的.今天盖下一个美丽的落款封印,并疼惜从前那些困于世俗的、沦于形式的、僵于论说的、在无知与无意间流逝的时光。

【林清玄《以夕阳落款》读后感篇一】

早上去上课前有点空闲,随手

作家都是非常敏感的,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或者一个不引人注意的细节,再或者根本就是不被留意的一点点景物、一个个瞬间,都可能使他们触景生情、文思如泉涌。前几天读到的作家冯

“如果我们的每一天是一幅画,应该尽心地着墨,尽情地上彩,尽力地美丽动人,在落款封印的时候,才不会感到遗憾。”作者感慨“如今还有人在画水墨画吗?还有人在每天黄昏用庄严的心情为一幅水墨画落款吗?”同时因“为自己的今天盖下一个美丽的落款封印”而感到欣慰,并为“那些在无知与无意间流逝的时光”而痛惜。作者在这里展现的情怀是多么打动人心,又是多么令人自省,让人不由得去思索、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在这篇文字里,作者留下他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对一幅画而言,论说是容易的,抒情是困难的;涂鸦是容易的,留白是困难的;签名是容易的,盖章是困难的。”这段话很值得我们去玩味,它也使我们看到了作者在感性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理性思考。

我们是否也应该在每天旭日升起的时候,叮咛自己去用心画好今天的这幅画,而在黄昏时分,面对夕阳,我们能很欣慰地对自己说一声“今天我盖下了一个美丽的印章,为自己的一天庄严、无悔地落了款。”

【林清玄《以夕阳落款》读后感篇二】

迎着晚

我很久没有这样欣赏夕阳了,直到今天,林清玄的《以夕阳落款》撩拨了我的心弦,我才猛然发现,学习的紧张已让我忘了夕阳的美,心情的压抑也让我无心去欣赏生活中的美。现在,突然觉得夕阳很美,美到出乎我的意料。可有多少人能真正欣赏这美丽的夕阳呢?有多少人能像李商隐那样“驱车登古原”,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我背着行李蹒跚地前行在人生之路,有时候抬眼看前方,那是与我一样的背影:沉默而忙碌。然而,身前身后,又有什么不同呢?

智者忙着思考,愚人忙着高谈阔论。忙只是过程,绝不是结果,那结果又是什么呢?

许多人已无暇思考,因为太忙了,忙到忘记儿时捉蟋蟀的青草地,忙到没有机会静心地闻茶香。所以,美好与恬然在他们心中溜走时义无反顾,只剩浮华招摇。

我看到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我闻到城市里的气味,烟草、空调、汗水;我感到每个人的脉搏跳动一样,忙碌、快速。现代人的特质是忙,忙使我们的社会飞速发展,忙也使我们的心灵无所依傍。曾经质朴的人情正在变得淡薄,曾经的经典正在被人们遗忘,那种久久品味、欣赏名家之美的感觉已变成一种奢侈。

“这个城市还有人在画水墨画吗?还有人在每天黄昏,用庄严的心情为一幅水墨画落款吗?”对于许多人来说,事业、学业的成功成为了惟一的追求,以至于沿途的美丽风光他们根本无暇欣赏。

为何我们不能像林清玄那样用夕阳为自己的一天盖下一个美好的落款封印?为何我们不能浮生偷得半日闲,去寻找生活中的、曾经丢失的美?多想手捧一杯香茗静静地坐着,看窗外的美丽景色,沉浸于优美的音乐,让心灵在美的世界中尽情飞翔。

迎向余晖,夕阳终于耗尽了最后一点热,消失在天际,只留下天边那几朵云,还映着微弱的光。

看看落山的夕阳,在夏日款款地凉风中,感悟西边多情的黄昏,夕阳以它最后的一圈红红的圆晕,宛如娇羞的仙女,羞红着脸落在山坳那边去了,夕阳的这抹红色,柔柔地震摄了我,让我久久地呆在这抹柔柔的红晕里,静思、遐想,西边天空橘黄色的光晕慢慢黯淡了下去,我又回到书桌前,激起我浅唱低音的情愫,不觉感叹,阳光真好,有阳光的日子真好!太阳一年四季不知疲倦地为人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使天空蔚蓝,使世界缤纷多彩,使万物变幻无穷,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心情愉快。

这美丽的夕阳,犹如山水画的印章,以美丽圆满潇洒落款。假如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像是一副山水画,每个人都尽情地研磨,尽情地上彩,尽心尽力地画好这幅画,以美丽的圆满的夕阳落款。那么,我们的人生才算是活得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我们的每一天就没有白白浪费掉,每一天都或多或少有所收获。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子,看起来很长,真正过起来很短,流于应酬的、流于世俗的时间就浪费了不少,还有为了生活奔波的,剩下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独有的时间和空间又有多少呢?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活得潇洒,活出真性情,活得有价值,没有虚度光阴,能够像美丽圆满的夕阳一样落款呢?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