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名言 > 华彦钧的名言

华彦钧的名言

时间:2018-03-21 04:12

激励自己与困难作斗争的名言

怀才不遇。

  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不被赏识任用。

多指屈居不得志。

     出处  明·卷五:“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显通,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  举例造句  高曾祖考,具是怀才不遇的秀才。

★清·夏敬渠第一回  示例  王西彦五:“他时常嗟叹自己的~,引屈原和贾谊为知己。

” “高曾祖考,俱是~的秀才。

” 清·夏敬渠第一回  一、唐寅()古代“江南第一才子” ,可是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

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

  二、蒲松龄作者  三、失明艺人华彦钧(阿炳)中国名曲的作者,一生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临死前才华才被赏识可惜已经太迟。

推出后不到三个月就去世,享年57岁

帮忙给一分九年级语文下册的复习资料,谢谢

语文版九年级(下)复习提纲  德化五中 陈志明  综合性学习  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  一、有关资料  1.图书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将知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和符号(文字、图画、电子文件等),按照一定的体例,系统地记录于一定形态的材料之上,用于表达思想、积累经验、保存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工具。

  2.图书的开本:开本是指一本书幅面的大小。

是以整张纸裁开的张数作标准来表明书的幅面大小的。

把一整张纸切成幅面相等的16小页,叫16开,切成32小页叫32开,其余类推。

由于整张原纸的规格有不同规格,所以,切成的小页大小也不同。

把787毫米×1092毫米的纸张切成的16张小页叫小16开,或16开。

把850毫米×1168毫米的纸张切成的16张小页叫大16开。

其余类推。

  3.序跋:一种用来著述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

有的“序”“跋”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

“序”一般列在书籍前面,“跋”列在后面。

有的如“引言”、“前言”、“写在前面的话”也是“序”。

有的“后记”、“编后”也是“跋”。

“序”和“跋”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有的则是由别人或编者写的。

  4.编排体例:按照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排列其先后次序。

  5.目录:按一定次序开列出来供查考的事物名目。

也指书刊前后的篇目。

  二、试题样式  初中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近三年来,有很大的收获,你能否将你这三年写的作文进行整理,准备出版,你该怎样进行这项工作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将按照什么编排体例进行

  2.你确定的书名叫什么

准备选多少篇作文

  3.你写的序言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1. 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文章体裁,或按文章主题。

2.言之有理即可3. 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

)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一、有关资料  (一)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  (1)孔融让梨 (2)张良拾履(3)父慈子孝(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6)《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走到何处都带着父母.(8)自己观察感受到的孝敬老人的事。

  总结敬老的理由:  (1)老人用一生奉献给社会和家庭,他们是功臣(2)老人节俭,付出多,索取少。

  (3)老人牵挂儿女,对儿女有无私的爱(4)老人有智慧,有经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共计五十条,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

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1%,达到9062万,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

从1982年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

根据预测,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7%上升到14%所需时间作比较,中国为28年,法国115年,瑞典85年,英国和德国45年。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

至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0%上升到2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

老年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的负担,会使我们真正感到老龄问题的压力。

  二、试题样式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 。

  2.写出两句尊老的名言  (1)  (2)  3.如果要你去调查你所住地方的老年人状况,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1. 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 (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医疗保健情况;子女情况;日常生活情况;主要活动情况;文化活动情况;有什么愿望。

)  中考连接:  [05河池市]综合能力考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过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

  1.试就某村(社居)老年人生活状况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以调查活动小组组长的身份,拟一份调查计划(提纲)。

(3分)调查计划(提纲)  一、  二、  三、  2.就当前孤寡老人的社会的救助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分)  答:  1.答:(1)调查某村(社区)总人口数,老年人人口数,老年人所占比例;(2)调查某村(社区)孤寡老人数,孤寡老人占老年人比例;(3)调查某村(社区)孤寡老人的吃住、娱乐、医疗卫生等受助程度。

评分标准:列出一点给1分,共3分。

2.开放题:评分标准:能从如何解决孤寡老人吃住、娱乐、医疗卫生等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且语言通顺的给2分,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百家”  一、有关资料  1.“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故事  (1)孔子周游列国(2)老子骑青牛出关(3)庄子梦中化蝶(4)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的故事  2.“诸子百家”的名言  (1)有朋至远放来,不亦乐乎

——孔子(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5)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7)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3.“诸子百家”和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韩非子》(《滥竽充数》—《韩非子》  《买椟还珠》—《韩非子》)《守株待兔》—《韩非子》  《杞人忧天》—《列子》)《歧路亡羊》—《列子》  《两小儿辩日》—《列子》)《愚公移山》—《列子》  《匠石运斤》—《庄子》)庖丁解牛》—《庄子》  《陷井之蛙》—《庄子》)《东施效颦》—《庄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揠毛助长》—《孟子》  4.“诸子百家”中的成语  哀而不伤《论语》安不忘危《周易》安常处顺《庄子》  揠毛助长《孟子》滥竽充数《韩非子》守株待兔《韩非子》  杞人忧天《列子》买椟还珠《韩非子》愚公移山《列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东施效颦《庄子》安如磐石《荀子》  5.对“诸子百家”的评述  (1)《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2)《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文章很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苏洵曰“其锋不可犯”。

汉赵岐说《孟子》的文章“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

  (3)《荀子》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荀子的文章,不少地方运用对偶式的句法,以铺列论据作论证,已开骈俪先河。

荀子尤其善用比喻。

如《劝学》千余字中,连续使用了六十多个比喻,比喻套比喻,比喻证比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4)《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众多门客共同编辑,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年)。

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熔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

  (5)《老子》先秦道家典籍。

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相互依存和转化,但又把事物变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且忽视了转化的条件。

文章中的语言如诗一般有韵律,但它不是抒情和叙事,而是阐述哲理的议论文。

  (6)《孙子》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

它在《武经七书》中居于首位,其中许多著名的论断,至今仍是不可违背的军事规律。

日本人称之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明代传人欧洲各国,有许多种文字译本。

在世界军事理论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齐名,但成书却比《战争论》早两千多年。

它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7)《墨子》是先秦墨子著作。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

其文章朴实无华,不尚文采,但逻辑性强,注重说明理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概括性的推论。

  (8)《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在政治上,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哲学上,继承荀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又吸取了老子哲学个的某些辩证法因素。

其文章绝大部分属于论辩文,重在演绎、归纳、分析、综合,观点鲜明,语言犀利,说理透辟,辨驳有力,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9)《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著作。

书中许多文章大都是由寓言故事组成。

文章语言丰富文辞华赡,挥洒自如,机趣横生,加上它的大胆想像和对神话题材的运用,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

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王方,晚周诸子之说,莫能先也。

”  (10)《列子》,相传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

原书已佚。

起思想内容较驳杂,有宣扬顺应自然、消极无为的,也有包含朴素唯物论和辩证观点的。

书中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书中的民间创作所特有的清新活泼的风格和丰富的想像,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6.四书五经  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左传》。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

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

  (三)试题样式  1.除了道家、儒家,还有哪些主要思想流派

请按要求填写下表:  代表人物 思想内容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儒家 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仁政”的思想,提出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庄子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法家 韩非子 认为历史后代总要超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提倡法治。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2.写出《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成语四个。

  3.四书是: 、 、 、 。

  五经是: 、 、 、 、 。

  (答案:1.2.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3.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  口语交际  漫谈音乐的魅力  音乐,真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

音乐可以静心、陶冶人的情操

而一首好的歌词就是词人的诗心,谱曲是作曲者的乐心,和演唱者的艺心一同引起共鸣,交织成一个充满和谐喜悦的音乐世界

而一段美妙的音乐,也往往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一曲蒙古长调让我们犹如驰骋在莽莽苍苍的大草原上;一曲婉转悠扬的江南丝竹,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百转千回的小桥流水间;一曲高亢嘹亮的《喜马拉雅》,让我们产生恍然若隔世的错觉,梦里曾在雪域高原,雅鲁藏布江畔流连……音乐给我们的灵魂自由翱翔的空间,音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音乐是人世间飞舞的精灵。

它在以独特的方式展示着它的魅力。

  交流自己喜欢的乐曲和歌曲(可从介绍音乐作品的名称,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背景,赏析音乐的内涵三方面入手)  示例:《二泉映月》的曲作者华彦钧,乳名阿炳,江苏无锡人,他从小随做道士的父亲在道观里长大。

1928年双目失明,由于社会动乱、生活无着,就流浪到街头卖艺。

他的这首乐曲就像他悲惨一生的真实写照,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

乐曲有时像对美好景色的回忆,有时又像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抒发了人间最真诚的音乐情思,在对自己坎坷人生深情、悲愤的忧思之中抒发出忧民忧世、忧国的情操。

那凄婉的曲调被二胡特有的音色奏出,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  “诗歌欣赏之我见”示例:诗歌欣赏要注意诵读。

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

所以,诵读诗歌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

例如:《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的,而略带一丝忧伤。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速度不宜快,声音更不宜大,要做到轻松、柔软、舒缓。

  如何看待商业广告  。

剩下的你自己去看吧 由于回答字数受限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练习

小学语文第十册知识点集锦(倒序)26、水1、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2、储藏(水) 一勺水 膝盖 水?(ji?o)期盼 ?(sh?i)干 ?(y?o)?(shi)(shi) ?(m?i)?(??n)?(sh?n) 泉眼3、“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严重缺水“你们真的饿坏了” 水的珍贵4、缺水“苦”却写“乐”,(书后练习3)为什么

①这是一种反衬写法,可以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水的珍贵;②体现着童真童趣。

25、灰椋鸟1、课文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

重点生动地具体描述“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表达自己爱鸟的心情,以及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赞颂和敬仰之情。

2、?(qi?o)首遥望 应?(h?) 水杉 ?(r?n?)地毯 栖息 ?(p?)?(l?n?)?(l?n?)(?(l?n?)?(ji?o)) 深?(ji?n)排空而至 浩浩荡荡 倾诉 翩翩起舞 喧闹 情不自?(j?n) 刺?(hu?i)3、 ?(qi?o)(qiao)首 应?(h?)(he)、一唱一?(h?)(he)?(qi?o)(qiao)起 ?(h?)(he)平?(hu?)(huo)面、?(hu?)(huo)药?(hu?)(huo)弄 (三字成语:?(hu?)?(x?)?(n?))4、课文3、4、5节分别写灰椋鸟归林前(急切心情)、归林时(壮观场面)、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

5、反问、比喻、拟人。

24、望月1、课文写了小外甥向舅舅挑战背诗和问问题的交谈过程,表现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和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背诗、喻月)2、外甥 峨眉 瞳仁 镀上 比喻 船舱 安详 剪影 多如繁星沐浴 云絮 ?(h?)(he)欠 凝(ning)视 绘声绘色 不?(ji?)思索 清幽旷远3、关于“月”的古诗: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唐李白《古朗月行》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③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⑥峨眉山上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4、小外甥把月亮比作天的眼睛,你觉得月亮是什么

5、背默课文描写“月夜江色”的第2节。

23、古诗两首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赞赏之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莲荷的壮美,表现了诗人的热爱之情。

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

2、①毕竟:终归、到底。

②翻墨:指打翻的黑墨水,(乌黑一片,没有规则)。

③跳珠:指跳动的珠子,(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④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头)。

⑤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因为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景的句子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议论的句子是: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4、背默两首古诗(包括作者和年代及节奏划分)5、熟背古诗大意。

6、四个描写夏天天气或特有景物的词语:酷热、骄阳似火、大雨倾盆、梅子7、一首描写荷花(夏景)的古诗:《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2、大江保卫战1、课文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2、脚趾(zhi) 崩塌 肩扛 稀泥 冲锋 劈波斩浪 奔腾不息堤(di)坝 肆虐 铭记 日夜兼程 惊心动魄 铮铮铁汉3、嶙(lin)峋(xun) 鏖(ao)战 铮(zheng)铮(zheng)铁汉 一绺(liu)布条 安造垸(yuan) 簰(pai)洲湾 (字音)4、课文第5节中的“军旗”、“军徽”、“红五星”、“迷彩服”都是代指解放军官兵。

5、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点面结合的写法。

6、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解放军官兵)7、背默“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8、背默第5节。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1、这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情,通过叙写彭德怀同志为解决战士们吃饭的燃眉之急,忍痛枪杀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表现了他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2、警卫 絮语 殿后 彭德怀 燃眉之急融进 御寒 念叨(dao) 篝(gou)火 饥寒交迫 3、“燃眉之急”:比喻情况非常紧迫。

文中指“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

“饥寒交迫”: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端困苦。

4、文中“不耐烦”、“怒吼”、“发火”表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死去的悲伤之情和对战士深沉的爱。

5、(深爱战士、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彭德怀6、像彭德怀这样的“十大元帅”还有朱德、贺龙、陈毅、刘伯承等。

20、七律 长征1、这是同志在长征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逶(wei)迤(yi) 磅(pang)礴(bo) 岷(min)山 泥丸 (字音)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诗中展现了五“征难”幅图:五岭峰、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桥、岷山雪。

5、“暖”和“寒”的理解:“暖”: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寒”:写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6、诗中提到的红军长征途中两次重大战役:①巧渡金沙江②飞夺泸定桥。

长征途中的重大战役还有:四渡赤水、强渡乌江。

7、背默全诗(包括作者、画出节奏)19、谈礼貌1、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2、彬彬有礼 岳飞 讨人嫌 (嫌弃)纠纷 师傅 和谐 古训 出言不逊3、牛皋(gao) 校(jiao)场 离镫(deng)下马 彬(bin)彬有礼 (字音)4、课文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与好处:①牛皋无礼问路,岳飞寻人有礼;(古人)②女青年裙子被踩不发火,小学生踩了裙子能道歉;(今人)③周总理刮脸受伤,安慰朱师傅。

(伟人)5、关于礼貌的名言:①“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②“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有礼让人心生暖意,无礼令人感到厌烦。

③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

——卡莱尔④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6、背默第1、5节。

7、背默第2、3、4节最后一句话。

8、(谦逊有礼)的岳飞 (粗暴无礼)的牛皋(文雅宽厚)的周总理17、月光启蒙1、这是一篇散文。

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2、篱笆(ba) 时辰(chen) 搂着 凤凰 音韵 天资聪颖(ying)割草 筛(shai)米 花轿 帐篷(peng) 混沌 豁然开朗3、 降落(luo) 混(hun)蛋、混球儿、混(浑)水摸鱼 莲花落(lao) 混(hun)沌、混帐、混合4、理解书后练习2:①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长:产生的意思。

②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芳香:母亲那甜甜的嗓音犹如花的“芳香”使人迷醉。

5、用“月光启蒙”作课题富有诗意,激发想象力,它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6、文中的民谣(动听):① 、②童谣(幽默风趣):①、②、③高邮民歌《高邮西北乡》《拨根芦柴花》《数鸭蛋》7、背默第4、14节16、爱如茉莉1、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办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

2、茉莉 哈欠 揉 胳膊(bo) 缕 幽香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3、恬(tian)静 嗔(chen)怪 静谧(mi)美好 睡眼朦(meng)胧(long)蹑(nie)手蹑脚 眸(mou)子 袅袅(niao) 洗漱(shu)4、为什么妈妈说真爱像茉莉

(书后练习3)因为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却能散发出缕缕幽香。

真爱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平平淡淡见真情。

5、细节描写。

熟读(文中相关语句作课堂指导)(注:书后练习2课堂指导时稍作提点,不作要求)15、音乐之都维也纳1、这是一篇散文,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面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

2、阿尔卑斯山 欧洲 生涯 博物馆 装饰 草坪 优雅 街头巷尾 金碧辉煌3、理解:(书后练习2)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摇篮:指发源地、诞生地。

②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掺和:搀杂混合在一起。

指音乐之声伴着花草之香飘溢、回荡,给人以听觉和嗅觉的美感。

4、课文是从4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书后练习4)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②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③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④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与“金色大厅”都具有世界影响。

5、著名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还有:肖邦(外国)、聂耳(我国)6、“世界歌剧中心”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金色大厅” ——音乐之友协会大厦6、课文5、6节的阅读指导。

14、埃及的金字塔1、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埃及 坟墓 轮廓 摩天大厦 砌成 宏伟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3、矗(chu)立 曝(pu)晒 木撬(qiao) 角锥(zhui)型 (字音)4、世界上的其它奇迹:宙斯神像、巴比伦空中花园5、背默课文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6、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说明方法。

(书后练习2的指导)7、第3节的阅读指导。

13、秦兵马俑1、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再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

2、拱形 队伍 军吏 战靴 铜戈 擎 跪 模拟 佣坑 恢宏气势3、所向披靡(mi) 翘(qiao)起 严峻(jun) 战车千?(sh?n?)(sheng) 鸟瞰(kan)发髻(ji) 目光炯(jiong)炯(jiong) 驭(yu)手 弩(nu)手 颔(han)首4、举世无双 所向披靡 南征北战 神态自若绝无仅有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惟妙惟肖5、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秦兵马俑、长城、故宫、莫高窟等。

6、熟读第10、11节。

7、第2、10节的阅读指导。

12、精读与略读1、浩如烟海 一目十行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阅读《上下五千年》P67背默:从课文中我知道了许多历史故事:大禹治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刘备三顾茅庐、郑和七下西洋、林则徐虎门销烟。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1、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

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2、入狱 酷刑 泰山 鸿毛 耻辱 摊开 隶字 耗尽游历 嘱托 飞来横(heng)祸 了此残生 血(xue)溅墙头3、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努力。

4、《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史记》中的故事:①课文:卧薪尝胆(勾践)、三顾茅庐(刘备)②课外:纸上谈兵(赵括)、胯下之辱(韩信)6、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固”意思是本来。

“或”意思是有的。

“重于泰山”意思是意义重大,这样的历史人物有岳飞、文天祥等。

“轻于鸿毛”意思是毫无意义,这样的历史人物有秦桧、汪精卫等。

7、(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司马迁。

8、第3、4节的阅读指导。

(精讲)9、书后练习3的指导。

10、郑和远航1、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

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2、码头 派遣 瓷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启航 惊叹不已扶老携幼 奔腾咆哮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俘虏3、桅(wen)杆 魁(kui)梧(wu) 炫(xuan)耀 珊(shan)瑚 鬓(bin)发4、扶老携幼:携,携带。

惊叹不已:已,停止。

严阵以待:待,等待。

化险为夷:夷,平安。

5、课文按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记叙课文(三个部分)。

6、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7、(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郑和。

8、世界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9、第5节的阅读指导。

(精讲)9、二泉映月1、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2、倾诉 倾吐 激愤 富饶 乐坛 恬静坎坷 哭泣 呐喊 饱经风霜 享有盛誉3、藤萝摇曳(ye) 一泓(hong)清泉 阿炳(bing) 泯(min)灭萦(ying)绕 升腾跌(die)宕(dang) 倔(jue)强(jiang) 积淀(dian)已久4、(敢于同命运抗争)的阿炳。

5、阿炳,原名华彦钧,作品还有二胡曲《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等。

6、背默第4、5节。

7、第4、5节的阅读指导。

8、海伦•凯勒1、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表现了她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吮(shun)吸 玫(mei)瑰(gui) 暴躁 脾气 干燥 盲哑 不屈不挠猛然醒悟 不分昼夜 甘霖(lin) 如饥似渴 夜以继日3、 燥 干燥 兴(xing)奋 澡 洗澡 躁 暴躁 高兴(xing) 噪 噪音4、海伦•凯勒,14部著作,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

6、第4节阅读指导。

7、神奇的克隆1、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

2、例如 马铃薯 嫁接 细菌 饲(si)养 效率 诱人 厄(e)运3、卓(zhuo)有成效 雌(ci)性 濒(bin)临灭绝 繁衍(yan)家畜(chu)4、畜:畜(xu)牧5、 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

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6、植物的先天克隆:柳条、马铃薯、仙人掌。

7、1996年,英国,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1、这是一篇介绍火星的科普文章,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

2、孪(luan)生 陨(yun)石 证实 熔(rong)岩 蒸(zheng)发 裹挟(xie) 干涸(he) 渺(miao)茫3、火星上曾经的水怎么来的:①彗星和陨石风暴;②火山爆发矿物分离出水。

4、火星上的水为什么又没了: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吸引力小导致了这个结果。

5、熟读第1节(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即书后练习3】),阅读指导。

6、书后练习2指导。

7、关于宇宙(太阳系)的知识:八大行星中(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冥王因体积小、不能排除轨道内的其他星体被开除出大行星之列),水星离太阳最近。

5、梦圆飞天1、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详细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激动与自豪。

2、乳白 执行 划破长空 控制 侨胞 朝夕相处3、寒风凛(lin)冽(lie) 肃然伫(zhu)立 直指苍穹(qiong) 游弋(yi) 橘(ju)红 澎(peng)湃(pai) 舷(xian)窗4、课文是按“神舟”5号飞船升空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可分为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四大部分。

5、场面描写(飞船发射成功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6、2003年,“神舟”5号,杨利伟(第一位飞出地球的中国公民)2006年,“神舟”6号,费俊龙、聂海胜2008年,“神舟”7号,翟志刚(出舱和太空行走的第一位中国公民)4、古诗两首1、这是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同为绝句。

《游园不值》描写了游园不遇,红杏出墙的情景,表现了春天压抑不了的蓬勃生机,流露了热爱春天的赞赏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表达了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2、苍苔 柴扉 黄蝶3、(不)值:(没有)遇到 怜:爱惜 扣:敲 走:跑4、《游园不值》中的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句诗所蕴含的道理是: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

(比如网络、电脑的普及)5、《宿新市徐公店》中写景的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写儿童活动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背默两首古诗(作者、年代、节奏)。

7、熟读古诗大意。

8、写春的诗: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早1、本文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腊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2、酿雪 朴素 笔墨纸砚 寿镜吾 花瓣 纯净疏淡 润泽透明冰清玉洁 韵致 腊梅 书塾(shu) 琥(hu)珀(po) 子曰(yue)3、?(m?n?)?(r?n) ?(m?n?)?(sh?n?)?(m?n?)?(??)花瓣 辨认 争辩 辫子 辩论4、鲁迅,原名周树人,作品:《阿Q正传》,作品人物:阿Q、孔乙己、祥林嫂。

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作者为什么写梅花:借花喻人,鲁迅一生的品格正像腊梅花一样。

6、第5节阅读指导。

7、写梅花的诗:梅花 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只拣儿童多处行1、这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

2、成千盈百 不解 背倚(yi) 栏杆 纽扣 旺盛欢畅 四肢 座无隙地 烂漫 海棠 忸(niu)怩(ni)3、 浑身解(xie)数:使出全身的本领不解(jie):不明白4、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寄小读者》。

冰心: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原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附:田间作者:清代人汪楫(字舟次)小妇扶犁大妇耕,陇头一树有啼莺。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5、课文主要写儿童,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花儿:借花喻人,抒发了自己热爱春天、热爱儿童的情感。

6、背默第5-9节。

7、书后练习4指导(精讲)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1、这是一首现代诗歌。

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体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叮当 歌谣 裸露 寂寞 蹦跳 咆哮茂密 拥抱 荒山野岭 枝繁叶茂3、锨(xian)镐(gao) 煎(jian)熬(ao) 河畔(pan)4、背默全诗。

5、宣传绿化的口号、标语:绿化祖国,造福子孙。

练习要点:1、含“看”的意思的词:收看、俯视、仰望、眺望、瞻仰、观察、浏览、紧盯、瞅、瞪、瞧、视……成语:左顾右盼、东张西望、高瞻远瞩、睹物思人一览无余、面面相觑、虎视眈眈、登高远眺2、含“走”的意思的词:行走、散步、漫步3、有人说:现在电脑都普及了,何必还要花这么大的功夫练字

你同意这种看法么

为什么

不同意;因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弃,何况练字还可以修身养性。

4、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

5、新词儿:下海、大款、大腕、楼盘、大片、打的……(书P108)还有:网吧、股民、保安、宽带。

6、背默《清平乐 六盘山》(书P124)7、日常用语(礼貌用语):久违、劳驾、高见、请教……(书P144)8、关于水的成语:滴水成河、积水成渊、细水长流、饮水思源。

9、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源。

(书P150)。

10、节水小窍门:淘米水浇花11、口语交际:①请你帮个忙;②畅想未来;③发表自己的看法;④世界名城;⑤影视剧评说;⑥即兴演讲;⑦环保建议。

12、背默书P46、P71、P109、P145成语。

13、良好的学习习惯:①自助修改作文;②多种渠道学语文。

(关注习作5、6)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