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诗词虚词有哪些
卢延 【寒食日戏赠李侍御】 十二街如市,红不开。
骢马汗,没处看花来。
宋若华 【嘲陆 十二层楼倚翠空,凤鸾相对立梧桐。
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歈入汉宫。
李涉 【杂曲歌辞·竹枝】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规啼。
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
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
苏郁 【步虚词】 十二楼藏玉堞中,凤凰双宿碧芙蓉。
流霞浅酌谁同醉,今夜笙歌第几重。
李涉 【竹枝词】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东风忆建溪。
李涉 【竹枝词】 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
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丁谓 凤栖梧【蝶恋花】 十二层楼春色早。
三殿笙歌,九陌风光好。
堤柳岸花连复道。
玉梯相对开蓬岛。
莺啭乔林鱼在藻。
太液微波,绿斗王孙草。
南阙万人瞻羽葆。
後天祝圣天难老。
欧阳修【渔家傲】 十二月严凝天地闭。
莫嫌台榭无花卉。
惟有酒能欺雪意。
增豪气。
直教耳热笙歌沸。
陇上雕鞍惟数骑。
猎围半合新霜里。
霜重鼓声寒不起。
千人指。
马前一雁寒空坠。
总结诗词中常见的虚词(个数10个就好)并举3个诗句为例
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而、何、乎……
语文虚词有哪些
有哪些意思和用法?
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文言词汇,整理了虚词18个:而:连词 代词,通“尔”,你、你的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乎: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介词,和“于”的用法相近 其:代词 副词 连词 助词,不必译出且:副词 连词 然:连词 代词,“这样” 助词所:结构助词为:介词 语气助词 焉:助词 代词 作兼词,常在句末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或句中以:介词 连词,表顺接 祝词,无实在意义 通“已” 矣:语气助词,多用于句末,有时也用于句因:介词 副词,“于是”、“就”于:介词与:介词 连词 句末语气词哉:语气助词则:连词者:结构助词语气助词之:助词 代词
写出下列虚词在诗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第一个“乎”语气助词,有非常,多么的意思。
第二个应该是介词,相当于“呢”2、第一个之“是”的“的意思。
第二个是”像。
。
。
。
的“翻译过来这句就是:像黄鹤这样的况且都飞不过去。
”3、第一个是“多么”后一个指时间”什么时候“的意思。
4、第一个是”成为“的意思,翻译成:变化成为了像狼和豺一样凶残的敌人。
后一个就是和现在的一个意思。
就是”为什么“的意思。
希望采纳,谢谢
带有华字的诗句
诗人李端的中诗句“年华惊已掷,志业飒然空.”张说的中有诗句“庭如月华满”中有“繁华人已殁,桃李意何深!”刘禹锡步虚词二首⑴中有“华表千年一鹤,凝丹为顶雪为衣”韦庄的〈〈云散〉〉中有“已恨岁华添皎镜,更悲人事逐颓波.”李白的〈〈早秋赠裴十七仲堪〉〉中有“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李白〈〈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中有“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李商隐〈〈陈后宫〉〉中有“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等等
带有非字的诗句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世说新语·简傲》 私田稼不善则非吏。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注:“责也。
”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
——《史记·秦始皇本纪》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宋·王安石《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非世而恶利。
——《史记·李斯传》 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唐·韩愈《答李翊书》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庄子·刻意》 民释实事而诵虚词,则力少而非多。
——《商君书·慎法》 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
——《韩非子·有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荀子·劝学》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清·刘开《问说》 然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汉·贾谊《过秦论》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吕氏春秋·察今》 近日小人妄造非语。
——宋·苏轼《谏买浙灯状》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非特其未见而已。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