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描写莲品质的诗句

描写莲品质的诗句

时间:2019-05-22 07:33

关于荷花品质的古诗

1)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 李白《妾薄命》2)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3)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4)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赠荷花》5)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6)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 王昌龄《西宫秋怨》7)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李白《古风•其十九》8)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9)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10)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刘攽《雨后池上》11) 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12)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

描写莲花品质的诗句

参考: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李白《妾薄命》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王昌龄《西宫秋怨》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李白《古风•其十九》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刘攽《雨后池上》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王维《山居即事》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王维《渭川田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赞美“莲花品质”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荷花精神的诗句: 1、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 2、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3、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芙蓉:荷花。

——唐·王维《临湖亭》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

形容莲花品质清高的诗句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朝代】宋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注释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描写荷花品质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莲花里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的诗句有哪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出淤泥而不染,擢青莲而不妖爱莲说(宋)周敦颐\\r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r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r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r[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r(2)蕃:多。

\\r(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

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r(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r(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r(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r(7)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r(8)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

益,更,越。

\\r(9)亭亭:耸立的样子。

亭亭净值,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r(10)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r(11)隐逸者:隐居的人。

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r(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r(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r(14)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r(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r(16)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

鲜,少。

\\r(17)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r[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是很多的。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r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r[赏析]:周敦颐,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闻达。

他的这种高洁的人品,诚如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所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而他的传世散文佳作《爱莲说》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怀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r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概叹。

\\r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

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r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

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r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

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蔓不枝”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