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山 翠微的诗句

山 翠微的诗句

时间:2018-01-30 04:51

关于翠微的诗句

翠微的意思是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1、与客携壶上翠微 唐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2、翠微榼叶垂鬓唇 唐 杜甫 《丽人行》3、苍苍横翠微 唐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4、十里楼台倚翠微 宋 晏几道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5、翠微高处 宋 吴文英 《霜叶飞 重九》6、帝子乘风下翠微 现代 《七律·答友人》7、粉面啼红腰束素当年拾翠曾相遇密意深情谁与诉空怨慕西池夜夜风兼露池上夕阳笼碧树池中短棹惊微雨水泛落英何处去人不语东流到了无停住宋 晏殊 《渔家傲·粉面啼红腰束素》8、携手行翠微 唐 储光羲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9、一日江楼坐翠微 唐 杜甫 《秋兴八首》10、翠幕风微 宋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11、十里楼台倚翠微 宋 晏几道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12、与客携壶上翠微 宋 苏轼 《定风波·与客携壶上翠微》13、翠微深处柴扉 宋 向滈 《临江仙·乱後此身何计是》14、小小茅茨隐翠微 宋 李弥逊 《浣溪沙》15、鸦带残阳入翠微 宋 陈著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撰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16、翠微阁中女 宋 曾觌 《生查子》17、山远翠光微 宋 张抡 《朝中措·吴松江影漾清辉》18、回首翠微楼 宋 侯置 《水调歌头·凉吹送溪雨》19、酒慵微觉翠鬟倾 宋 赵彦端 《鹧鸪天·拂拂深帏起暗尘》20、人在翠微居 宋 袁去华 《水调歌头·鸟影度疏木》21、急桨相呼入翠微 宋 丘崈 《鹧鸪天·两两维舟近柳堤》22、家在翠微深处住 王炎 《清平乐·儿曹耳语》23、落日沈沈堕翠微 宋 赵师侠 《浣溪沙》24、竹外翠微烟 宋 魏了翁 《临江仙·自有天然真富贵》25、烟丝空翠柳微茫 宋 葛长庚 《鹧鸪天·雨过山花向晚香》26、云暖翠微路 宋 吴文英 《祝英台近·问流花》27、翠色全微碧色深 唐 雍陶 《题君山》28、安分翠微云屋 元 冯尊师 《苏武慢·识破尘寰》29、韬晦翠微峰下 宋 无名氏 《喜迁莺·万缘多暇》30、望里春风接翠微 当代 梁羽生 《浣溪沙》31、数声钟下翠微间 宋 陆游 《山行》32、翠微山在柘潭侧 清 龚自珍 《已亥杂诗 9》33、塞雁声声度翠微 宋 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34、一声猿叫翠微中 宋 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35、归来息影翠微深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36、人家翠微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37、令导禅和翠微峰 宋 释印肃 《颂古九十八首》38、翠微供养罗汉 宋 释宗杲 《偈颂一百六十首》39、慕道虔心仰翠微 宋 宋太宗 《缘识》40、遥闻凤管;翠微霜晓 宋 汪莘 《沁园春 忆黄山》41、曲岛苍茫接翠微 唐 温庭筠 《利州南渡》42、万家掩映翠微间 宋 潘阆 《洒泉子》43、蒲轮入翠微 唐 白居易 《郑生尝隐天台,徵起而仕。

今复谢病,隐于此》44、云薄翠微寺 唐 杜甫 《重游何氏五首》45、翠微终南里 唐 孟浩然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46、初登翠微岭 唐 李白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47、高在翠微先 唐 张九龄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48、说与翠微休急性 宋 滕甫 《蝶恋花·叶底无风池面静》49、孤烟卷翠微 宋 魏夫人 《阮郎归·夕阳楼外落花飞》50、翠烟微冷梦凄凉 宋 高观国 《踏莎行·水减堤痕》51、《池州翠微亭》 岳飞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52、《送陈偃赋得白鸟翔翠微》诗人:朱湾 朝代:唐不知鸥与鹤,天畔弄晴晖.背日分明见,临川相映微.净中云一点,回处雪孤飞.正好南枝住,翩翩何所归.53、《秋日翠微宫》诗人:李世民 朝代:唐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

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

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翠微一词出自哪句古诗

翠微   翠 微   清人有诗曰:府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

  (春兰名品)   瓣型:水仙瓣   历史:解放前无锡沈渊如选出。

  特征:外三瓣长阔,收根放角,紧边,瓣中央有一深色通梢达顶条纹,捧瓣有微兜,分窠,刘海舌。

花容壮丽,色俏,花葶长。

苞叶浅红色,基部微绿。

老叶呈弓形,叶质厚。

  cuìwēi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答友人》   屋头鹿下缘青磵[1],树杪[2]僧行入翠微。

——(明)吴宽   [1] 磵jiàn 山间的水沟。

  [2] 杪,miǎo。

树梢。

描写翠微峰的句子有哪些

嗯,最著名的一首是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其中颔联是千古名句啊~

谁知道《池州翠微亭》的诗句是什么

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 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南宋 岳飞

说京师翠微山里的句子邓尉之松放,翠微之松肃;邓尉之松古之逸,翠微之松古之直; 翻译

苏州府邓尉山的松树松枝舒展,而京郊翠微山的松树则显庄重;邓尉山的松树像古代隐逸高蹈之士,京郊翠微山的松树则像古代守正不阿之士。

翠微赏柏   周沙尘      翠微山在北京西郊石景山区的北面,是个风景秀丽、山谷幽静的好地方。

人说到翠微山去,最要者是去山的南麓观赏布局紧凑的寺院建筑群,和那满壁风动、栩栩如生的壁画;而我宁愿去翠微山观赏松柏。

  翠微山的松柏,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最欣赏的。

他在《说京师翠微山》一文中,写道:“不忘龙泉,尤不忘松。

”而且他还把泉上的四棵高“皆百尺”的白皮松,和苏州邓尉山的四棵松树合称为“天下八松”,并称誉说:“邓尉之松放,翠微之松肃;邓尉之松古之逸,翠微之松古之直,邓尉之松,殆不知天地为何物,翠微之松,天地间不可无是松者也。

”   尽管龚自珍所写的四棵白皮松,今已不复存在,而翠微山仍大有松柏可赏。

到翠微山后,可先看法海寺大雄宝殿前的两棵古松。

它挺拔庄重,雄峙一方,高近百尺,分权三枝,乳白色的树皮,如鳞一般闪着银光,颇似银龙腾跃于空庭之势。

  而南麓那一大片月牙形的古柏,更令人叹为观止。

那样奇特的古柏,生长在山秃地寒的北国,也显得格外葱郁和深邃。

  这些奇柏,有粗有细,有高有矮,高者挺拔参天,矮者却高不足1米,粗者腰围1.5米挂零,细者只有拇指般粗。

它们千姿百态布满山麓,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风吹不倒,雪压不弯,大旱不枯,凌霜傲雪,堪称“岁寒三友”中的佼佼者。

人们见到这般柏林,自当领会到“天地间不可无是松者”的全部意义了。

.至于模式口桥头的古柏,法海寺门前的脱皮巨柏,寺内石墙上长出的奇柏,寺后古藤互生其上的柏林,寺酉的山谷翠柏,寺东的天然长廊柏……无不铁骨铮铮,但也不失俊俏、柔情,这就够你观赏,够你陶醉的了。

  毕竟翠微山的中心还是法海寺。

这座明代古庙,是由明英宗朱祁镇的近侍太监李童倡建的。

寺始建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建筑五年才完工。

寺院包括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二堂、四大天王堂、护法金刚殿、钟鼓楼以及云堂、厨库、寮房等,规模宏伟,装修绚丽。

寺内壁画尤为著名。

  壁画分布在佛像座龛背壁和北墙门的两旁,以及殿前十八罗汉身后的两山墙上。

现在寺内仅存九幅。

北墙门左右壁上的两幅是《礼佛护法图》,画面由帝后、天龙八部和三十六个鬼神组成。

最高的人物达160厘米。

帝后服饰华贵,仪态大方。

赤身的力士,全身肌肉突起,表现了力士的刚劲气魄。

  佛龛背后的三幅,画的是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 以中间那幅水月观音最出色。

十八罗汉与后山墙上的两幅, 是以如来佛和飞天为主,衬以牡丹、月季、菩提和芭蕉。

大 雄宝殿顶部的三个藻井天盖上所绘《曼陀罗》也极精美。

此外,寺内还有大铜钟、木雕佛像、供桌和法器,都是明代艺术中的灿烂花朵。

说京师翠微山[1] [清] 龚自珍 翠微山者,有籍于朝[2],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

不绝高[3],不敢绝高,以俯临京师也[4]。

不居正北[5],居西北,为伞盖[6],不为枕障也。

出阜城门三十五里[7],不敢远京师也[8]。

僧寺八九架其上[9]。

,构其半,胪其趾,不使人无攀跻之阶[10],无喘息之憩;不孤巉[11],近人情也。

与香山静宜园[12],相络相互,不触不背,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也[13]。

与西山亦离亦合[14],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

草木有江东之玉兰[15],有苹婆[16],有巨松柏,杂华靡靡芬腴[17]。

石皆黝润,亦有文采也。

名之曰翠微,亦典雅,亦谐于俗[18],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19]。

最高处曰宝珠洞,山趾曰三山盦[20]。

三山何有?有三巨石离立也[21]。

山之盩有泉[22],曰龙泉,澄澄然淳其间[23],其甃之也中矩[24]。

泉之上有四松焉,松之皮白,皆百尺。

松之下,泉之上,为僧庐焉,名之曰龙泉寺。

名与京师宣武城南之寺同[25],不避同也。

寺有藏经一分,礼经以礼文佛[26],不则野矣[27]。

寺外有刻石者,其言清和[28],康熙朝文士之言也。

寺八九,何以特言龙泉?龙泉〓焉[29]。

余皆显露[30],无龙泉,则不得为隐矣[31]。

余极不忘龙泉也。

不忘龙泉,尤不忘松。

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32],有四松焉[33],形偃神飞[34],白昼若雷雨[35];四松之蔽可千亩。

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邓尉之松放[36],翠微之松肃[37];邓尉之松古之逸[38],翠微之松古之直[39];邓尉之松[40],殆不知天地为何物;翠微之松[41],天地间不可无是松者也。

【注释】 [1]京师:清王朝首都,即今北京市。

翠微山:在北京市西北约三十华里,原名平坡山,明宣德年间改称翠微山。

山上有平坡寺(一名圆通寺)、宝珠洞等名胜。

[2]“有籍”五句:意谓在朝廷上有记载,有声誉,人们很容易发现它小而喜欢它,也往往感慨它高而仰慕它,它是隐士居住的地方。

“籍”,书册,此指登记注册。

“闻”(wèn),声誉、名望。

“忽然”,很快地,表示容易发现。

[3]绝高:最高。

[4]以:因为。

[5]不居正北:不在京城的正北面。

[6]“为伞”二句:意谓翠微山的位置像是京城的一把伞、一顶车盖,不是枕头和屏障,并不重要。

[7]阜城门:即今北京市阜成门。

[8]远:疏远。

[9]“僧寺”三句:意谓有八九座寺庙分别建筑在山顶、山腰和山脚。

“架”,搭起,建造。

“构”,建筑。

“半”,指山腰。

“胪(lú)”,陈列。

“趾”,山脚。

[10]“不使”二句:意谓使人们攀登时有台阶可走,有休息的地方喘口气。

“攀跻”,攀登。

“憩”,休息。

[11]孤巉(chán):独立高险,形容很难攀登。

[12]“与香山”三句:意谓翠微山与香山静宜园的关系,既相互连络,又不很紧密。

《清一统志》载:翠微山“脉自香山分两支而东”“静宜园”,即香山寺故址。

清康熙于此置行宫。

乾隆十年(1745)秋重修后改名“静宜”,内有勤政殿、翠微楼、玉乳泉、隔云钟等二十八景。

“络”,联接。

“触”,接触。

“背”,离开。

[13]三山: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

香山的静宜园为康熙皇帝行宫。

玉泉山的芙蓉殿曾为金章宗的行宫,清康熙、雍正又曾在此阅武。

万寿山(本名瓮[wèng]山)为乾隆所命名。

这三山都负荣誉。

“怼(duì)”:怨恨。

[14]西山:在北京市西北郊。

广义的西山包括香山、翠微山、仰山、觉山、卢师山等。

[15]江东:长江以东,一般指安徽南部至江苏的南京市长江以东地区。

玉兰:落叶小乔木,早春先叶开花,花型较大,芳香,纯白色可食用,产于我国中部,久经栽培,可供观赏。

[16]苹婆:亦称“凤眼果”,常绿乔木,初夏开花,产于我国南部和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

[17]“杂华”句:各种鲜花随风摇曳,芳香华美。

“华”,同“花”。

“靡靡”,风吹花草偃倒的样子。

“腴”,丰满。

[18]谐于俗:合乎世俗口味。

[19]僻俭:偏僻俭朴。

平生:谓一生志向。

[20]盦(ān):同“庵”。

[21]离立:并排站立。

[22]盩(zhōu):山的幽深处。

[23]渟(tíng):水停止不动。

[24]“其甃(zhòu)”句:意谓有人将龙泉砌成了一个正方形的水池。

“甃”,用砖砌。

“中”:合于。

“矩”,角尺,用来画方形的用具。

[25]宣武城南:指京城宣武门内南边,即今北京市宣武门内。

[26]礼经:谓礼拜龙泉寺藏经。

文佛:谓佛经是文字组成的佛。

[27]野:鄙野,粗俗。

[28]清和:清雅中和,形容歌颂功德的褒语。

[29]〓(xì):曲折隐秘。

[30]余:指其它一些寺庙。

显露:地位显著,无所隐避。

[31]隐:谓隐居。

[32]苏州邓尉山:在江苏吴县西南约七十华里,相传汉时邓尉隐居于此,故名。

山多梅树,花时一望如雪,前瞰太湖,风景极佳。

[33]四松:这里作者误将“柏”误作“松”。

宣统《吴县志》:“司徒庙古柏不知纪年……最著者为清、奇、古、怪四株。

” [34]形偃神飞:谓松树形态下卧,而神情却是飞扬的。

[35]“白昼”句:形容四松神情极富生气,如风雨雷霆。

作者《己亥杂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含意略同。

[36]放:形容松枝舒展。

[37]肃:庄重。

[38]古之逸:像古代隐逸高蹈之士。

[39]古之直:像古代守正不阿之士。

[40]“邓尉”二句:意谓邓尉四松的性格狂放不羁,天地都敢藐视。

[41]“翠微”二句:意谓翠微四松的性格正直坚定,天地赖以支柱,缺少不得。

明月的诗句,友谊的诗句,带鸟的诗句,带山的诗句

1,明月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2,友谊的诗句: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3,带鸟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4, 带山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