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时的诗句
1、李白(唐代)《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薛涛(唐代)《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3、杜牧(唐代)《送友人》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
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
都门五4、陈宗远(宋代)《送友人》黄梅浦远草萋萋,风细孤帆雨后低。
渔笛一声何处作,故山回首白云迷。
5、牟融(唐代)《送友人》有客棹扁舟,相逢不暂留。
衣冠重文物,诗酒足风流。
官路生归兴,家林想旧游。
临岐分手后,乘月过苏州。
6、曹彦约(宋代)《送友人》药裹包回碾臼声,得闲消息病先轻。
谓予不信看舟楫,之死无他况利名。
积雨晴边花蒂耐,好风吹外叶声平。
只愁岸送樯留后,却忆湘南老友生。
7、崔涂(唐代)《送友人》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送友人的诗句全部
送友人的诗句: 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9.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11.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12.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13.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送友人》的诗句
送友人作者: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注释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鉴赏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
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
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
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去两句写情。
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
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
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
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
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
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
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
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
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
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
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
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
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
“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
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
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送友人时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维送友人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山中相送 (唐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