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梅花和竹子的古诗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 崔道融《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卜算子·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王安石《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
赞美竹子和梅花的古诗词
一,竹子竹郑板桥(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二,梅花1、《江梅》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2、《梅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3、《梅花绝句·之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4、《梅花》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5、《雪梅》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竹子梅花的古诗。
报春梅花,表示我们的生活永远象春天一样绚丽。
青竹节节高,寓意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事业进一步发展。
有关梅花、竹子、瀑布的诗句
《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梅花绝句》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竹咏》王绩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绝句》宋王安石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水帘泉诗》赵孟頫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 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把梅 兰 竹 菊称作'四君子' 又把梅花和松 竹一起誉为'岁寒三友的诗句
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岁寒三友”的由来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
经王安石等人营救,始得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
黄州即今湖北黄冈。
苏轼初到黄州时,心情很苦闷。
稍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苏轼的心绪慢慢好转,但生活上又发生了困难,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
这块地,当地人唤作“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栽了稻、麦等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
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
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
”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从此更留意对他的照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