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
过程: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
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
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
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 蜡像 “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
……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
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
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
在和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
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
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光绪五年(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
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
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
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在江北的余部与捻军汇合,清廷命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
曾国藩带领湘军二万,淮军六万,配备洋枪洋炮,北上“剿捻”,他的方针是“重迎剿,不重尾追”,并提出“重点设防”等计划,妄图把捻军阻击在运河、沙河地区,使捻军无处可逃,然后加以消灭。
但是捻军突破了曾国藩的防线,进入山东,使曾国藩的战略计划全部破产。
曾国藩被免职,由李鸿章接代。
1851年(咸丰元年)41岁 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
5月,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欲罪之。
1852年(咸丰二年)42岁 1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
7月,任江西乡试正考官。
行抵安徽太湖县小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
10月初抵家。
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9月攻长沙,10月取决岳州。
1853年(咸丰三年)43岁 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
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
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
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
9月,奏准移驻衡州练兵。
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
派人赴广东购买洋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四年)44岁 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
发布《讨粤匪檄》。
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17000人,挥师北上。
5月,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
7月25日,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
10月14日取武昌。
咸丰帝令其部署理湖北巡抚。
7天后收回成命。
改赏兵部侍郎衔。
12月2日攻陷田家镇。
1855年(咸丰五年)45岁 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
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
“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1856年(咸丰六年)46岁 7月,坐困南昌。
9月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
10月,曾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1857年(咸丰七年)47岁 2月27日,其父去世,偕弟国华回籍奔丧。
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
是年建“思云馆”。
1858年(咸丰八年)48岁 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
弟国华入李幕。
7月13日,接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起程。
8月5日,抵武昌。
与胡林翼会商进兵、筹饷之策。
11月15日,李续宾、曾国华死于三河之役。
12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1859年(咸丰九年)49岁 1月,李鸿章来建昌进谒、留营襄办军务。
是月,曾国葆改名贞干,入湘军,为其兄国华报仇。
2月,作《圣哲画像记》。
11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1860年(咸丰十年)50岁 5月,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取精用宏”,“尽抡四部精要”。
6月,左宗棠来营,留住两旬,商讨东南大局;奉命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
7月,委授两江总都,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10月18日与胡林翼、李续宾商筹北援之策。
上疏请求带兵北上扫夷勤王、以“雪敷天之愤”。
12月,祁门大营两度被困,太平军距大营仅20里,“危险万状”。
1845-1865年中国发生的大事
我来个稍微拓展的吧: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42:中英签订,中国开放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
1843:中英签订。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44:中美签订(含和)、中法(内容与中美类似)签订。
自此美国、法国在中国获得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道光皇帝崩。
1851:清朝人口达到43610万。
洪秀全于广西金田村起事,建号太平天国。
四子奕詝登基,年号咸丰。
1853:太平军攻占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颁布。
曾国藩于湖南编练湘军。
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杨秀清被杀,自此太平天国渐趋败落。
1857:爱新觉罗·肃顺任职左都御史、理籓院尚书,兼任都统职务,开始革除弊政。
1858: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大沽炮台,中国与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分别签订、、《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允许公使常驻北京;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③外籍传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④外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⑤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自此国外势力得以影响中国腹地。
同年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擅自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未获清廷批准。
戊午科场案爆发,各级官员共计91人受到惩处,与顺治丁酉科场案、康熙辛卯科场案并称为清代三大科场案。
1859:英法不满《天津条约》所获得的权益,蓄意进犯天津大沽口,被击败。
1860:英法联军再次入侵,攻占天津。
咸丰出逃热河。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恭亲王奕欣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在《中俄北京条约》中承认了《瑷珲条约》。
1861:咸丰崩于热河,长子载淳登基。
11月,慈禧发动政变,逮捕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开始掌控实权,史称“辛酉政变”。
奕欣、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洋务运动开始。
曾国藩创立安庆军械所。
清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2:设立同文馆,培养外文人才。
1864:洪秀全病逝。
曾国藩、曾国荃率领湘军攻占天京,太平天国失败。
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
1865: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翻译馆;在南京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研制成功。
总而言之,这二十年就是中国逐渐由闭关锁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历程啦~~累死了,一个字一个字手打的,望采纳
如何评论田湘军的six little tiddy bear
今天在网上观看了田湘军老师的英语教学视频,受益匪浅。
课题是《Six little Teddy bears》。
田老师在课前提问了学生几个问题做课前的准备,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又带领学生唱了一首《Teddy Bear》的歌曲,并加上肢体动作,来活跃课堂气氛并由此来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Teddy Bear。
使用了自制的小熊卡片和床引出了所学内容How many ... are there in the bed? There are.. 。
课堂上不仅使用了自制卡片还用了多媒体教学来模拟故事情景,教学风格幽默风趣,经常在课堂上模仿一些动作,引起课堂的小高潮。
课堂中设计了几个游戏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学生的学习气氛很高涨,整堂课非常生动有趣。
最后,又对本节课的重点展示在ppt上连贯起来并回顾。
田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学习。
希望自己能在向前辈的学习中进步。
(偶然发现的)
百度百科为什么没有田湘军
因为没人创建百度百科是通过广大的网友建立起来的如果你所知道的东西百度百科没有,那么你可以去进行创建,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清朝紫光阁二十四功臣是谁
1.多尔衮——大清开国第一臣 2.洪承畴——背明降清、功罪难评的清朝宰辅 3.范文程——辅佐二帝的开国名臣 4.鳌拜——恃功专横、朝纲独断的权臣 5.吴三桂——出尔反尔、起兵反叛的逆臣 6.明珠——得陇望蜀,功过参半 7.张廷玉——历仕三朝、名垂青史的名臣 8.隆科多——盛极而衰的顾命大臣 9.年羹尧——战功扬名、恃宠身败的狂妄之臣 10.鄂尔泰——改土归流、抚镇边疆的清朝功臣 11.刘墉——正直廉明、一身清白的名臣 12.纪晓岚——风流才子、有为大学士 13.和珅——贪得无厌、祸国殃民的大奸巨蠹 14.林则徐——虎门销烟、大扬国威的钦差大臣 15.肃顺——重用汉臣、命断菜市口的顾命大臣 16.僧格林沁——镇压义军、血溅沙场的清朝重臣 17.曾国藩——湘军首领、“中兴”名臣 18.李鸿章——兴办洋务、无力回天的清朝宰辅 19.左宗棠——纵横沙场、功在边陲的湘军统帅 20.张之洞——布施新政、力挽狂澜的晚清重臣 21.奕欣——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洋务大臣 22.翁同龢——支持维新、反对求和的帝王之师 23.荣禄——效忠慈禧、屠杀维新派的刽子手 24.袁世凯——出卖维新、窃取共和的一代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