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课文打电话是哪两个相声演员和合说的
《打电话》是来自马季 郭启儒合说的一段相声马季,(1934年8月2日-2006年12月20日)原名马树槐,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掌门大弟子,中国相声界领军人和代表人物。
1934年8月2日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2006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逝世于北京,享年72岁。
著名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
他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为中国相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郭启儒(1900年—1969年),北京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他的表演捧逗俱佳,台风潇洒,沉着稳健,趣味文雅。
代表节目有《熬柿子》(单口)、《关公战秦琼》、《夜行记》、《戏剧与方言》、《改行》、《打电话》等。
郭启儒出身贫苦,幼时读过六年私塾,酷爱相声,二十三岁曾在北京鸿奎社学演文明戏,二十五岁拜刘德智为师学说相声。
民国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925至1940),他曾与相声名家刘德智、焦德海、张寿臣、于俊波、焦少海等在北京天桥、先农市场、东安市场、隆福寺等处撂地演出,当时他常演的相声段子有《大保镖》、《文章会》、《贼说话》、《大相面》等。
他晚年曾说:“那时候,甭管什么活,许我不使,不许我不会。
”
相声【打电话】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打电话这个相声的语言是幽默诙谐、生体、讽刺辛辣。
笑过之后,能给考,那就是要节约时间,说话要简洁明了。
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打电话》是来自马季&郭启儒合说的一段相声,被选入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13课。
表达思想:《打电话》是一段引人发笑,又让人深省的相声。
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却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
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嗦、废话连篇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台词《打电话》表演者:马季&郭启儒马季:电话人人都会打。
郭启儒:可不是嘛。
马季: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
郭启儒:是比较方便。
马季:但是打电话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
郭启儒:什么问题
马季:尽量地节约时间。
郭启儒:对。
马季:是吧。
不要打起来没完。
有个别人好像跟电话有浓厚的感情,只要拿起来,他就说个没完。
郭启儒:还真有这样的人。
马季:是呀,可真有这样的人。
那天我在长安街上碰到了一位,这位拿起电话打个没完没了,打的是公用电话。
郭启儒:就是呀,那就更不应该时间长了。
马季:其实是一点儿小事情。
郭启儒:什么事呀
马季:约他的朋友看戏。
这点儿事,让我们打电话一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郭启儒:那可不是嘛。
马季:拿起电话来,拨通了号。
喂,你是广播文工团吧
郭先生在不在
郭启儒:就是我呀。
马季:哎,郭老呀。
我是小马。
我给您买了戏票了。
6点半钟您在剧院门口等我。
就这样呀。
不见不散呀。
回见回见。
完了。
马季:不到半分钟呀。
郭启儒:就是呀。
马季:那位也是这么一点儿事。
他不是这样打,我给他算了算,连来带去他打了两个多小时。
郭启儒:就这点儿事打了两个多小时
马季:就是呀。
我给你学学。
郭启儒:怎么打的
马季:拿起电话来。
“嗞嗞……”。
郭启儒:这是干什么呢
马季:拨号啦。
喂……喂……喂…… ,“嗞嗞……”。
马季:喂……喂……,怎么不说话, 哎呀,拿倒了
喂,你的电话是4局5678吗
我这是1局2345。
喂,你贵姓呀
哦,老胡呀。
呃,不是老胡
郭启儒:没听出来。
马季:老张呀。
哎呀,我没听...呃
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
不是老刘
郭启儒:还不对。
马季:是耗子呀。
这人外号叫耗子。
郭启儒:怎么这么个外号。
马季:四害之一,接电话来了。
好哇,前些日子消灭四害你没敢出来吧
嗯,我是谁
我是谁你不知道
郭启儒:那他怎么知道呀
马季:不知道你猜猜。
猜不着
猜不着使劲猜。
呃,猜不着我告诉你。
我姓啰,我叫啰唆。
郭启儒:是够啰唆的。
马季: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郭启儒:废话
可不是女的嘛。
马季:你别搞错了。
嘚儿啷.... 你们几位怎么回事
等着打电话
郭启儒:可不是嘛。
马季:哎呀,你们到别的地方打行不行
坐电车三站,那边还有个公用电话。
我这还早着呢
我这要四个钟头差不多。
郭启儒:好家伙
他全包了。
马季:喂,小王,我是啰唆呀
郭启儒:甭提这名了。
马季:我正找你呢。
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
学习吗
不学习呀。
开会吗
……不开会。
郭启儒:废话。
马季:讨论吗
……不讨论。
郭启儒:人家没事。
马季: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
票都买好了。
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
票价八毛一张 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
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郭启儒:他在这报账呢
马季:什么戏呀
你猜猜
郭启儒:怎么又让别人猜。
马季:嗯
京戏,不——对。
嗯
评戏,不——对。
嗯
越剧,哎
郭启儒:对了
马季:不——对。
郭启儒:不对你乐什么呀
马季:真猜不着了,我告诉你,歌剧,《刘三姐》,没看过呀
看看吧,好极了。
腔调美着呢,其中有一段我可喜欢了。
就那段,小王,你现在不是没事嘛,你拿着电话,你注意,我给你学一学。
你们几位再等一会儿。
小王,我现在开始学: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不怕滩险弯又多……马季:小王,你看我表情怎么样
郭启儒:那怎么看得着
马季:什么
没听见
还没吃饭呢
我给你准备吧。
我买十二块饼干,我吃四块,给你留八块。
郭启儒:呵呵,挺照顾人。
马季: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
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郭启儒:尽是废话
马季:嗯。
下车之后你往对面走。
从西边数第三个电线杆子,我在那儿等你。
七点一刻开演,我七点等你。
七点钟。
马季:喂,小王,你别来了。
郭启儒:怎么不来啦
马季:现在都八点半了。
五年级下册13课打电话是一篇相声,相声主要分为什么什么和什么等?双口相声
你们老师还问这个问题呀,真牛,跟主要内容扯不上边
仿写五年级下册十三课打电话,相声剧本
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