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如何抓好纪律两项法规?
1、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的重要意义; 2、认真组织《准则》和《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 3、切实抓好《准则》和《条例》的贯彻实施; 4、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在全党逐渐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
根据法官法,我国法官应该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这次因嫖娼事件被处分的上海市高院民一庭庭长陈雪明有一句语录:要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职责,这是最底线的,最起码的。
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职责,这就是陈雪明认知中的法官的底线。
也许在陈雪明看来,集体嫖娼这事不算击穿底线的行为。
而对于法官的集体招嫖行为,相对于大部分网友的愤怒谴责与声讨,也有人认为假如他们嫖娼用的不是公款的话,那么这是私德问题,用不着上纲上线。
法官的私德问题真的无关底线么
就私德而言,也许嫖娼是个人的事,顶多是家庭的事。
关于家庭,陈雪明也有一句语录,“和谐的家庭意义非常重要,家里摆不平,外面肯定也摆不平,小事不平,大事也不平。
”都已经因为嫖娼被双开,陈雪明不知道还能摆平家里不
同样被双开的上海高院民一庭副庭长赵明华,来自农村家庭,从曾经的寒门学子到今日大都市里面一位威严的法官,是多么不容易,先不说对不对得起工资、对不对得起职责,你对得起家人、对得起妻子、对得起孩子吗
也许对普通人而言,只是私德有亏的事,可当这一切发生在法官身上时,那是对职业的玷污,对公众眼里法官形象的玷污。
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嫖娼一律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最高法的《法官行为规范》明确规定:法官必须约束业外言行,杜绝与法官形象不相称的行为;禁止法官接受有违清正廉洁要求的吃请。
法规条例面前,实难以私德二字遮住羞处。
陈雪明说要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职责的时候,不妨看看自己身上披的法袍。
尽管现在他已失去穿它的资格了。
法官袍与寻常人所穿服装差异颇大,其色玄黑,而袍则蕴含着用衣把人包起来的涵义。
国家用黑色的袍裹住了法官的肉体,是希望法官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不与案件当事人在庭外接触,与其他不应接触的人也保持一定的距离。
距离可以产生权威,距离也可促进公正。
在西方法律传统中,法官作为“把手放在善恶交界的人”,被视为仅次于上帝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要有神性,而沉溺于红尘之中,觥筹交错,集体嫖娼,这样的法官,如何能维护法律的神圣与权威呢
没有底线的法官是可怕的,对这个社会而言,也就意味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失守。
这样的法官,是如何混入法官队伍里,是如何干着玷污法袍的种种勾当而不被发现的,这些问题,拷问着整个司法制度的底线。
法官吃请行为如何处理
法官接受吃请行为,确实有其隐蔽性和多样性,有的直接有当事人在场,有的诉讼代理人代当事人请,有的委托亲戚、朋友等其他与当事人身份无关的人间接的请。
吃了请,就一定影响法官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和法律的正确适用吗
情况也不尽然,法官办错案的原因很多,有自身业务不精通,能力差,有法官素质不高,职业道德差,有法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等,错案的原因不都是接受吃请造成的。
有的当事人或代理人与法官沟通对案件的看法、咨询对某一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当然也不会借请客送礼贿赂法官、影响法官对案件的公正裁判。
也有的当事人请法官,就是为求得法官能公正审判,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失。
但不管当事人出于什么动机和原因请法官吃饭或向法官送礼,法官都应当拒绝。
法官应在公众当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以自己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去取信于当事人,使法官成为社会上受信任和尊重的人。
法官办了错案,要通过法定程序去纠正错案,以确保审判质量,对法官办错案的原因要分析,如果属于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问题,通过职业化教育、培训去解决;不能胜任的,调离审判岗位;如果属于不遵守职业道德的,一旦查实有违纪行为,法院内部应当对其进行批评,处教育及行政处分;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应严惩不怠。
吃请受礼与违法办案必须区别对待,分别处理。
《最高法院关于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有关惩戒制度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法官应当严格遵守审判纪律,不得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违反上述规定,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造成恶劣影响的,予以辞退或者给予降级以上处分。
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提请任免机关免除法官职务。
”当事人或其他人如发现法官有上述行为者,可以向法院纪检部门及有关部门检举揭发。
如果是在诉讼中,法院应首先做出回避决定,如果是诉讼终结,法院应依当事人申请依法对案件进行审查,发现错案,立案再审;否则,对吃请受礼的法官予以批评教育及行政处分。
情节严重的,按上述规定办理。
以当事人弹劾而引起法院搞票决,启动对法官的惩处程序,没有法律依据。
建议各级法院不要盲目效仿,法院要依法办案,也要依法、依规定处理好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法院“五个严禁”一、严禁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二、严禁违反规定与律师进行不正当交往三、严禁插手过问他人办理的案件四、严禁在委托评估、拍卖等活动中徇私舞弊五、严禁泄露审判工作秘密符合以上任何一项可想法官所在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投诉。
法制名言警句
1、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2、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美】霍姆斯《普通法》5、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6、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
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7、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著名的法律学者8、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安提戈捏9、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谚10、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1、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法谚1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马克思1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14、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15、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16、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17、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18、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19、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斯宾诺莎21、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22、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波斯纳23、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24、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25、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
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边沁26、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拉德布鲁赫27、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28、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马基雅弗利29、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