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格言论”
·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
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 ·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 赫胥黎 · 生活就是战斗。
—— 柯罗连科 ·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 罗丹 ·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鲁迅 ·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 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 冯学峰 · 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 雪莱 ·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 罗丹 ·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 ·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 普希金 ·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 朗费罗 ·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 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
---慨叹是弱者...... —— 高尔基 ·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 罗曼·罗兰 · 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 拉罗什福科 ·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 林逋 ·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 ·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 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 ·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 ·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 ·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程颢 ·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方志敏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丘 ·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王阳明 ·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
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 契诃夫 ·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 培根 ·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 丁玲 ·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 黑格尔 ·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 巴尔扎克 ·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 车尔尼雪夫斯基 ·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 爱因斯坦
关于团结的格言。
(越多越好)
格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
基本信息【词目】格言【拼音】gé yán【注音】ㄍㄜˊ ㄧㄢˊ【英译】 motto and maxim[1] 基本解释[motto and maxim;adage;apothegm] 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字句。
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 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
——《三国志·崔琰传》[1] 引证解释指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话。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
此 周 孔 之格言,二经之明义。
” 南朝 梁沈约《奏弹王源》:“且非我族类,往哲格言,薰不莸杂,闻之前典。
” 宋司马光《河间献王赞》:“ 周 室衰,道德坏……重以暴 秦 害圣典,疾格言,燔诗书,屠术士。
”朱自清《论标语口号》:“格言偏重个人的修养,名言的作用似乎广泛些。
”
格言是什么意思
格言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都在格言里面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言简,促人有美德。
如:「满招损,谦受益。
」。
《宋史·吴玠传》:「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
」在内容上它是人生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具有教育意义;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精练。
因此,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
只是谚语来源于民间无名氏之口,或经众人加工而成,而名言则大多数出于名人之口。
1.名人说的叫格言2.古人说的叫俗语3.流传至今的叫谚语☆格言与谚语的区别:谚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的,无法找出作者;格言是名人或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说的话,作者确定,可以查到出处。
谚语的内容,大多是具体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格言则侧重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所有格言的内容都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如果是消极的,不能称为格言。
☆4.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的为比喻语,后一部分像谜底的为解说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