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之驴的读书格言是什么
驴子:不要依赖他人或外利,必须自身努力,增强自身实力。
老虎: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
讽刺了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有无才无德的人。
关于讲信用的格言
一)、诚实的格言 1:人而无信,不可也。
——一个人没有信用,不知他怎以立身处世。
2:至诚则金开。
——极其真诚,真诚所至,最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打动。
3:修辞立其诚。
——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4:轻诺必寡信。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李嘉诚 6: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北京“同仁堂”看诚信 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和朋友交往,一定要说话算数。
8:言必行,行必果。
——指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
9: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既然接受别人的委托,就要把事情办好。
10: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11: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不自欺。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对内对外言语都要真实,不欺骗任何人。
(二)、有关诚信的词语 抱诚守真 抱柱之信 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 诚心诚意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开诚布公 一诺千金 拾金不昧 推心置腹 光明正大 海枯石烂 口血未干 披肝沥胆 披心相什 物微志信 一言之信 以诚相见 忠信乐易 曾子杀豪 恪守不渝 言而有信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言必信,行必果
邻里相处之道的格言或谚语
关于邻里和谐的名言谚语1. 邻家失火,不救自危。
—— 谚语2. 一家有事,四邻不安。
—— 谚语3. 人到难处邻里来。
—— 谚语4. 是亲必顾,是邻必护。
—— 谚语5. 邻居平安,自己也平安。
(维吾尔族) —— 谚语6. 为自己的狗护短的人,跟邻居合不来。
(蒙古族) —— 谚语7. 只顾自己的人,和邻居合不来。
—— 谚语8. 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莫把邻居当作盗贼。
(维吾尔族) —— 谚语9. 和睦能结邻家。
—— 谚语10. 你父亲在世时,就要了解邻居。
(柯尔克孜族) —— 谚语11. 千金买户,八百买邻。
—— 谚语12. 宁盼邻家买个驴,不盼亲戚中个举。
—— 谚语13. 村中有个好嫂嫂,满巷姑娘齐学好。
—— 谚语14. 非宅是卜,惟邻是卜。
—— 谚语15. 得好乡邻胜过亲。
—— 谚语16. 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
—— 谚语17. 远亲不如近门,近邻水如对门。
—— 谚语18. 隔邻居,不隔心。
—— 谚语19. 多年邻居变成亲。
—— 谚语()20. 远水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 谚语21. 没有木头,支不起房子;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
(藏族) —— 谚语22. 和得邻居好,胜过穿皮袄。
—— 谚语23. 邻居好,一片宝。
—— 谚语24. 邻居好,无价宝。
—— 谚语25. 行要发伴,居要好邻。
—— 谚语26. 邻居好,赛金宝。
—— 谚语27. 隔重门户隔重山,隔层楼板隔层天。
—— 谚语28. 阴险的邻居,有时比凶恶的敌人更可怕。
—— 谚语29. 破车损坏道路,坏人殃及邻里。
(维吾尔族) —— 谚语30. 瞒天瞒地,瞒不了隔壁邻居。
—— 谚语
关于邻里相处之道的格言或谚语有哪些
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
扬长避短的格言警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
下棋 梁实秋
细致..生动.诙谐——梁先生《下棋》 赏析 读了鲁迅先生的,只知道梁实秋是“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后来读到他的散文集,才知道“上海的教授”之头衔并不是靠资本家的恩赐得来的。
梁实秋先生对社会观察之细致,对生活体验之深刻,语言之流畅、之生动、之诙谐,令人叹服。
其文学成就和地位虽不能与鲁迅先生相提并论,但也堪称散文高高手也
《下棋》是梁实秋散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下棋、观棋和悟棋的独到而深刻的感受。
下棋的最大乐趣在于自己局势有利时,静静地欣赏对方痛苦不堪的种种窘态。
梁实秋先生一口气用了七个“或”字,把对方的窘态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列举出来,使人如临其景,如闻其声。
而“太有涵养的人”偏偏在重创面前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使人不禁“索然寡味”。
无奈之中,只得在被对方所窘时以牙还牙,“努力做出不介意状”,“消极地减少对方的乐趣”。
观棋的描写也同样细腻。
人说“观棋不语真君子”,而事实上大多数人难于做到,梁实秋先生也不能免俗。
然而脱俗的是,他居然用一句近似格言的警句写出这种感受:“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
”为什么
两难呀
不出声是万万做不到的——“喉间硬是痒的出奇,思一吐为快”;出声也难——说得中肯,一个人骂你“多嘴驴”,另一个人也不感激你,“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
”说得不中肯,下棋的两个人会一起嗤之以鼻,同样挨骂。
梁实秋先生能写出这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极为深刻细腻的感受,启示我们要写出好的散文,就必须从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