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南怀瑾的初心格言

南怀瑾的初心格言

时间:2017-08-30 18:11

关于不忘初心,砥励前行的名言和名人素材。

(谢谢)

1、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酷爱劳动的双手培养,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

不酷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

肯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  2、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出世,但却很难成长。

——莎士比亚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尽那就是成长的路。

  4、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经常由于心理的阴影,会致使变态的偏差。

这类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敌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

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

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固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怀怀抱。

由于他知道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南怀瑾 1、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谚语  2、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3、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  4、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5、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8、昨天已逝,明日是迷,珍惜眼前,从今做起

  9、我不停的回首,伫足,然而时光仍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10、喜欢这样一种伤感,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而思绪万千;喜欢一些伤感的歌曲,喜欢沉醉于那种伤感的旋律里。

伤感,就是有着如此捉摸不透的魔力,有着如此无与伦比的美丽。

  11、女人如茶,带给你的是永不厌倦的淡淡的幽香,带给你的是一生不悔的淡淡感受。

  12、生活里,不是因为不快乐,才伤感,也不是因为不幸福,才伤感。

只是,一曲伤感的音乐,一段伤感的文字,一个伤感的画面,一组感人的镜头,就会有淡淡莫名伤感,悄悄袭来。

南怀瑾生平

民国七年(1918年)3月18日,南怀瑾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柳市翁垟镇地团村南宅组(今乐清市长林社区殿后村)。

民国二十年(1931年),13岁的南怀瑾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

父亲要求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南怀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里,父亲还给南怀瑾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并有了长子南舜铨。

之后离开温州,前往浙江国术馆习武,并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并获得了武术教官的资格。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南怀瑾回家度暑假,妻子后来生下次子南小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时值抗日战争爆发后,20岁的南怀瑾只身入川,考入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后进入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南怀瑾自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总经理兼地方自卫团总指挥,屯垦戍边。

后又被调回任军校政治教官。

其间,曾在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期服务社会大众,潜心于佛典。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南怀瑾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弃隐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寺,结识青城派剑术高手王青风,其后,南怀瑾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离开成都,遁迹峨眉山中峰绝顶之大坪寺,闭关修持,远游康藏。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南怀瑾结识了袁焕仙,晤谈之下,遂为忘年之交。

袁焕仙闭关期满,回到成都灵岩寺成立了维摩精舍,南怀瑾追随左右,遂拜门墙,成为维摩精舍开山首座弟子,潜心修道参禅,多有会心之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南怀瑾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各派宗教,其间为了修学,在峨眉山中锋大坪寺闭关修行三年。

此后的一段时间,南怀瑾以修行的姿态到处寻师,中途不断吸取各家知识,逐渐形成对儒、释、道的见解。

1949年2月,南怀瑾初到台湾,就遇到一家小旅馆失火,有个来自吉林长春的姑娘杨向薇,成了南怀瑾收留的难民之一,后来二人成婚,婚后的南怀瑾由于迫于生计,同温州老乡一起做船运生意,便三条船凑成“义礼行”公司。

国民党从舟山撤退时,占用了义礼行公司的船,南怀瑾血本无归,一夜之间负债累累。

两女两子先后出生了,不得不栖身于基隆海滨一个陋巷里,挤在瓦可漏月、门不闭风的小屋里。

1955年,南怀瑾在窘困的处境下,出版了《禅海蠡测》一书,却一本都卖不出去。

不久,便举家迁到台北龙泉街,住在贩夫走卒喧嚣终日的菜市场附近,在这里,南怀瑾常年右手执笔写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推着摇篮,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

困顿中的南怀瑾煮字疗饥,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本力作,但在书店堆放在角落里,少人购买。

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官方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此举在民间激起强烈的文化乡愁。

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之后表示赞许,南怀瑾逐渐让人知晓,弟子渐多,并被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邀请在台湾三军驻地巡回演讲。

1963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聘请南怀瑾担任教授并兼礼学院院长,南怀瑾接受了教授聘书,附加条件是不到学校上课,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

随后,南怀瑾在台北辅仁大学开设《易经》课程,结果学生增多不少,绝大多数是日后台湾政坛要人、文化、财经界人士。

1969年,南怀瑾创立“东西精华协会”。

1976年,南怀瑾出版的演讲辑录《论语别裁》,趁势而热,多次重版,流行于华人文化圈。

1984年,因据传蒋经国怀疑南怀瑾可能在台湾将成为新政学系的新领袖,为避祸于1985年移居美国,并在弗吉尼亚成立“东西学院”。

1988年,南怀瑾返抵香港定居,期间,时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的董朝才前去造访,希望南怀瑾倡导、推动孙中山《建国方略》中提及的金温铁路,南怀瑾慨然应允,成为金温铁路的催生者,开始筹资兴建这条中国第一条合资的铁路。

1990年,泰顺、文成水灾,南怀瑾捐资救患,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且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

1992年6月16日,南怀瑾为大陆和台湾两岸密使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为两岸和谈奠定了基础。

11月18日,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南怀瑾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2月18日,金温铁路正式开工。

1994年2月11日,南普陀寺禅堂落成之时,南怀瑾应邀来主持了禅学讲座。

此次活动是南怀瑾以现代科学精神结合传统佛教禅七形式所进行的一次修持实践,在7天的禅修中,由南怀瑾亲自讲解禅修要义,并指导全体学员进行禅修实践,还将毕生修学经验与心得倾囊相授,并且“南禅七日”的视频至今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南怀瑾著作诗词辑录

关于成长的名人名言1、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酷爱劳动的双手培养,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

不酷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

肯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2、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出世,但却很难成长。

——莎士比亚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尽那就是成长的路。

4、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经常由于心理的阴影,会致使变态的偏差。

这类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敌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

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

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固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怀怀抱。

由于他知道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南怀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