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劝学翻译
【名言】1弃时间的人,时间弃他。
——莎士比亚2、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用时间。
——叔本华3、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4、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5、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6、利用寸阴是任何种类的战斗中博得胜利的秘诀。
——美国7、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几秒钟虽然不长,却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
——弗莱彻8、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9、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10、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布莱希特【诗句】1、《长歌行》两汉:佚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2、《劝学》唐代: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翻译: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3、《明日歌》明代:钱福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翻译: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4、《劝学诗 \\\/ 偶成》宋代: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翻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5、《金缕衣》唐代:佚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翻译: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6、《杂诗》魏晋:陶渊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翻译: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7、《偶成》宋代:朱熹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翻译: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8、《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翻译: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9、《题弟侄书堂》唐代:杜荀鹤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翻译: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10、《春宵》宋代: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翻译: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
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古诗词励志学习名句集锦
今天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喜欢这句)
邯郸古代都叫过什么名字,分别是什么时候?拜托了各位 谢谢
近代邮开办 【近代邮政的开办】1904,随汉铁路的通车车站设立了大清邮政邯郸代办所,办理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包裹等业务。
1910年,又于邯郸设大清邮政分局,为邯郸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邯、邯武公路修筑 【大邯、邯武公路修筑】1920年华北大旱,民不聊生。
民国北洋政府组织国际赈济委员会,通过民间的劝募活动推进了美国红十字会的捐款赈济筑路计划实施。
随即召募灾民,实行以工代赈,于1921年在邯郸修筑了大邯、邯武两条近代公路,开启邯郸近代公路修筑之先河,近代运输业也由此兴起。
大邯公路东起大名,中经魏县、成安,西到邯郸,全长70公里。
邯武公路东起邯郸西至武安,全长25公里。
创办邯郸图书馆 【创办邯郸图书馆】1924年,邯郸知县何毓琦、劝业所长王铭鼎等名绅捐款创建了邯郸图书馆。
馆址设在丛台下县议会内。
建楼三楹,楼上为藏书室,楼下为图书借阅处。
这是邯郸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成为邯郸近代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
会门事件 【会门事件】20世纪20年代初期,冀鲁豫交界地区深受军阀混战之苦,以抗捐抗税为斗争目标的红枪会、黄纱会、天门会等会门组织遍及冀南城乡。
1927年5月,奉系军阀进驻邯郸,催粮派款,激起民愤。
11日清晨,武安天门会袭击邯郸站失败而遭镇压。
12日,邯郸及周围各县会门组织联合攻占了邯郸城。
随即成立了临时领导机构--公民团和农民武装保卫团,迅速接管了全县政权。
公民团还镇压土豪劣绅,开仓赈济饥民,维护城乡社会秩序。
年底再次遭到奉系军阀的镇压,公民团首领马少周、刘苛宗被杀害。
创办怡丰面粉公司 【创办怡丰面粉公司】1918年,名绅王琴堂、朱陆怡邀请绅士、富商、地主筹措资金15万元,于1922年在火车站东南角正式成立了邯郸怡丰面粉股份有限公司,王琴堂任董事长。
日产面粉2250公斤,居河北第二位。
怡丰面粉公司是邯郸近代开办较早、经营较为成功的一家民族资本企业,也是今邯郸市面粉总厂的前身。
峰峰煤矿的开采 【峰峰煤矿的开采】1875年,清廷批准李鸿章在磁州彭城镇设厂、仿用洋法开采煤矿的建议。
1908年成立了北洋磁州官矿有限公司,实行官督商办。
继官办煤矿之后,在峰峰一带又先后成立了怡立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和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民族资本煤矿,采用近代机械设备和经营管理办法,年产煤炭4万吨左右,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煤炭生产基地。
日本军队占领邯郸 【日本军队占领邯郸】1937年10月17日,日军片桐旅团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占领邯郸城。
随即成立城防司令部和邯郸县治安维持会。
次年4月又成立伪邯郸县公署。
1940年4月,将伪冀南道尹公署迁驻邯郸,使邯郸成为日寇统治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
成安保卫战与成安惨案 【成安保卫战与成安惨案】1937年10月24日凌晨,日寇第108师团尚林部队从肥乡出发袭击成安县城,被国民军29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围歼,毙敌500余名。
这是日寇自卢沟桥南侵以来失败最惨的一次。
当日下午,驻邯郸日军指挥官土肥原贤二增派1000余名日军向成安反扑,用密集炮火轰开城墙,占领了成安。
日军在短短7天内,杀害无辜群众3600余人,制造了成安惨案。
响堂铺战役 【响堂铺战役】1938年3月,为打击日寇邯(郸)长(治)运输线,八路军129师决定在东阳关至涉县之间的响堂铺设伏。
31日上午,日军第14师团两个汽车中队180辆汽车由东阳关开出,在进入伏击区后,129师以两个团兵力激战两小时,将日军汽车全部烧毁,歼灭森木少佐以下400余人。
响堂铺战役是129师挺进太行以来,继长生口、神头岭战役后连续夺取的第三次大捷。
这次战役的胜利,为129师移驻涉县,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百家村惨案 【百家村惨案】1937年10月17日,日军侵占邯郸后,驻扎在铁路西孟午村一带的日军,经常对百家村一带进行骚扰。
1938年4月,日军一连几天来百家村抢劫、奸淫。
4月22日,两名日军又来作恶,村民郭运昌等听到村中有妇女的呼救声,便与10余名青壮年手持镢头、铁锨等赶去将两名日军打死。
次日黎明,驻孟午村的日军400余人包围百家村,进行疯狂报复,将村民推入井内,浇上汽油烧死,杀害村民128人,烧毁房屋1800余间,制造了惨无人道的百家村惨案。
民国32年大旱 【民国32年大旱】1943年,邯郸大旱,颗粒无收,赤地炎炎,人民困苦,流离失所,卖儿卖女,十室九空,饥饿而死者无数。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八路军129师挺进太行,开辟了冀南、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
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成立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简称冀太联办)。
1941年7月9日,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大会主席团通过决议,将晋冀豫临时参议会更名为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并通过了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决议。
9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涉县宣告成立,杨秀峰当选边区政府主席。
下设冀南、太行、太岳、冀鲁豫四大行政区。
辖21个专署,计149个县,行政区域12万平方公里,人口2551万。
1945年10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攻克邯郸后,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分局决定,1946年4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属机关迁驻邯郸市,邯郸成为晋冀鲁豫边区首府。
创办冀南银行 【创办冀南银行】1941年9月,冀南银行总行在邯郸涉县索堡村成立,隶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发行冀南银行币(简称冀钞,分为太岳版、太行版、平原版)作为边区的本位币。
1945年12月,鲁西银行并入冀南银行,从此,冀鲁豫、冀南、太行、太岳四大区行由冀南银行统一领导。
1946年初,冀南银行迁至武安什里店,3月迁驻邯郸市。
1948年4月再迁石门市(今石家庄市),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
是年12月1日,华北银行与西北银行、北海银行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第一版中国人民银行币发行,冀南银行币停止流通。
冀南银行在前后9年时间里,共发行本币47种,本票9种,累计发行冀钞2012 7亿元,为支持边区革命斗争,创建中国人民的金融事业作出了贡献。
邯郸市人民政府成立 【邯郸市人民政府成立】1945年10月4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攻克邯郸,由军事管制委员会临时接管了城市政权。
10月15日邯郸市人民政府成立,16日下午在南关剧院举行市长就职典礼。
第一任市长王悦尘发表了就职演说,提出三点主张:第一,迅速实现工作重点由乡村转向城市;第二,城市的发展应面向农村,为农村服务;第三,市政府竭尽全力把邯郸建设得更好。
随即,邯郸市人民政府又颁布了《施政方针》,提出了保护和发展工商业,加强文化教育事业等一系列具体政策和原则。
晋冀鲁豫野战军成立 【晋冀鲁豫野战军成立】1945年9月19日,由八路军129师改编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邯郸涉县成立。
刘伯承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
下辖第二、三、四、六、七等纵队和民主建国军。
其主力于1947年6月30日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进中原作战。
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
邯郸战役 【邯郸战役】1945年10月17日,电示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分局:即将到来的新的平汉战役……关系全局极为重要。
刘伯承、在结束上党战役后迅速赶赴峰峰煤矿,成立了平汉战役(即邯郸战役)指挥部,调动全区主力部队6万余人和10万民工,经过漳河北激战和争取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将军率部万余人起义,到12月2日,历时12天,夺取了邯郸战役的胜利。
成立民主建国军 【成立民主建国军】1945年10月30日,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将军在邯郸马头镇率部起义,、朱德致电祝贺。
11月1日,起义部队撤至武安县伯延镇一带休整。
随之通电全国,宣告民主建国军成立,中共中央军委任命高树勋为总司令。
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成立 【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成立】1946年9月13日,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在邯郸成立,孔从周任军长。
该军的前身为杨虎城将军领导的17路军,其主力17师曾参加西安事变。
为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7师和38军55师先后举行起义,编为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
初中文学常识人教版
太常(奉常九卿之一,掌礼仪祭祀。
下属官:太史令、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等。
光禄勋(郎中令):九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
下属官职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
卫尉:九卿之一,掌宫门禁卫。
太仆:九卿之一,掌车马。
下属官员有: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等。
廷尉(大理):九卿之一,掌诉讼断案,平决诏狱。
类似于后来的刑部尚书。
大鸿胪(典客):九卿之一,掌管诸侯和各少数民族事务,相当于外交官员。
宗正: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务,一般由皇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大司农(治粟内史):九卿之一,掌管一国之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职权与后来的户部尚书相近,后世也以“司农”为户部尚书的别称。
下属官员有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等。
少腐;九卿之一,掌管宫中御用之物。
下属官员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侍中、中常侍(宦官)、黄门侍郎、小黄门(宦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御史中丞、兰台令史等。
执金吾(中尉):位同九卿,负责宫外戒司,京师治安,防止出现水火之事。
下属官员有武库令。
太子太傅:位同九卿,辅导太子。
大长秋: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
所以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
曹操的祖父曹腾即为“中常侍大长秋”。
有些三国游戏将大长秋作为普通官职,是不适合的。
中常侍:高级太监,汉朝末年掀起腥风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职。
小黄门:中级太监。
中黄门:低级太监。
侍中:内朝官之一,位略低于九卿,秩“比二千石”。
常由博学高德之士担任,切问近对,是皇帝在管理国家时的顾问。
在魏晋时期,为门下省的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令: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属中等偏低的官员)。
品秩虽卑,但总揽一切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甚至重于三公。
在魏晋时期,如不设丞相之职,则尚书令与中书令(中书省的长官)、侍中(门下省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中书令(秘书令):魏国始设,为中书省长官,掌机密,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全国政务共分六曹(有时为五曹,有时为七曹)打理,一个尚书分管一曹,为后来的六部雏形。
黄门侍郎:黄门即宫门,黄门侍郎为任职于宫门之内的官员,内朝官之一,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
级别不高,却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官员。
散骑常侍:曹魏时将汉朝的散骑与常侍二官合在一起,始置此官,负责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散骑侍郎:曹魏时与散骑常侍一起设置,职位略低于散骑常侍。
五官中郎将:光禄勋的助手,协助光禄勋举察郎官,位略低于九卿,与侍中同级。
曹丕曾以五官中郎将之职掌副丞相事,位高权重。
三国时不再设此官。
御史中丞:原为御史大夫的助手。
无御史大夫这一官职的时候,以御史中丞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
将作大匠:负责修建宗庙、宫室、道路、园林、水土、植树。
秩二千石,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士:专管经学传授。
城门校尉:负责掌管京师十二所城门。
秩“比二千石”。
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曹魏始置,负责传宣诏命。
五兵尚书:曹魏始置五兵尚书,为兵部尚书的前身。
五兵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度支尚书(户部):吴国始置户部。
与此同时,魏文帝设度支尚书寺,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
后周时更名为民部尚书,唐时避李世民讳,改为户部尚书。
左民尚书:曹魏始置,主修缮功作之事,隋朝时改为工部尚书。
吏部尚书(大尚书):曹魏时始置吏部尚书,负责官员选拔任免。
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吏部尚书又称大尚书。
祠部尚书:曹魏时始置,掌礼制。
后周时更名为礼部。
屯田都尉:三国时魏、吴所设官名,负责屯田以给人牛之资。
梁习曾任此职。
水衡都尉:西汉时以此官掌上林苑,东汉将其并入少府,不复有此官职。
曹魏时复此官职,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
典曹都尉: 蜀置。
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西园八校尉:汉朝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以西园八校尉统领汉朝的中央军队。
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
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武将官职: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
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
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
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中郎将: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
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
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
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
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
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
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
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四军将军: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
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
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
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
四安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
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四平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
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将军之下。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
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
吴同魏制。
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督:东汉末年始置。
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
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上大将军: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
后吕岱亦任此职。
杂号将军: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
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杂号将军之一。
魏以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
吴也曾以朱然为右军师,蜀国也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杂号将军之一。
曹操任丞相时,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与护军一起并掌禁兵,后更名为中领军。
曹丕更名为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
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杂号将军之一。
与领军同时置,由韩浩担任护军,掌禁兵。
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
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监军(中监军):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
奋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打董卓时,以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沮授也曾在袁绍军中任奋武将军之职。
都护将军(都护):杂号将军之一。
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伏波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夏侯敦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曹洪曾任此职。
中坚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许褚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许褚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张辽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王平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丁奉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乐进曾任此职。
折冲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乐进曾任此职。
虎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于禁曾任此职。
平狄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张合曾任此职。
横野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徐晃曾任此职。
捕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李典曾任此职。
破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孙坚曾任此职。
威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臧霸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黄忠曾任此职。
平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周泰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臧霸曾任此职。
振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许定曾任此职。
奋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满宠曾行此职。
建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郭淮曾任此职。
宣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步睿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孙策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庞德曾任此职。
中卫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庞会曾任此职。
振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孙礼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满宠曾任此职。
建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刘封曾任此职。
绥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蒋斌曾任此职。
昭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韩当曾任此职。
冠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丁奉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赵云曾任此职。
镇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赵云曾任此职。
副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刘封曾任此职。
绥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杨仪曾任此职。
抚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步协曾任此职。
建信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申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麋竺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孙乾曾任此职。
昭德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简雍曾任此职。
昭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伊籍曾任此职。
怀集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申耽曾任此职。
兴业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李严曾任此职。
辅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李严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魏延曾任此职。
绥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孙瑜曾任此职。
忠节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杨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李恢曾任此职。
抚戎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张嶷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姜维曾任此职。
安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邓方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韩当曾任此职。
扶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朱治曾任此职。
安国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朱治曾任此职。
抚边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陆逊曾任此职。
辅国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陆逊曾任此职。
绥南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全琮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鲁肃曾任此职。
别部司马:军中司马,因领一营故称为别部司马。
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牙门将军(牙门将):赵云、魏延曾任牙门将军,位比杂号将军略低。
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将军同。
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
偏将军:低级将军名号,高于裨将军。
裨将军:最低一级将军名号。
门下督、帐下督:蜀国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
地方(兼幕府)官职:刺史:汉朝因秦制,为“郡县制度”,并无州这一级行政级别。
汉武帝时才开始设“刺史”一职,考量一州官员情况,但并非是该州的最高行政官员(秩六百石,仅仅是低级官员。
当时县令的俸禄是千石)。
原为丞相史,驾车巡查全州,以六条察问郡县,考量各地官员业绩,年终回京师上报,朝廷以此作为各地方官员升贬的依据,故全称为“刺某州史”。
后来刺史的官职渐大,在各州也设“刺史治”作为办公地(相当于省会),而不需要四处走动了,但与各太守之间,仍然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州牧: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天子听从刘焉建议,改刺史为州牧,真正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州也因此真正成为了郡之上一级的行政单位。
三国时,不再有州牧之职,而常以都督兼任刺史之职,并加将军之号,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权力极大。
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及其京畿各郡,相当于州刺史。
三国时,司隶校尉所辖区域(相当于直辖市)改称为司州。
太守:郡级最高长官,亦称郡守。
国相:侯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国相位同太守。
比如曹操曾任济南相,鲍信曾任济北相。
都尉(郡尉):属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位于边境。
都尉的职权略同于太守,由于位于边境,故往往由武官担任,品秩略低于太守。
京兆尹:主京都(相当于首都市长)。
令:万户以上的大县长官,比如曹操曾任顿丘令。
长:中小县的长官,如徐盛曾任柴桑长。
长史:在地方上位同郡丞,在幕府中为公府最高佐官。
留府长史:丞相府中长史有两个,征战时一个随军出征,一个留在府中处理日常政务。
留在府中的称为留府长史,权力极大。
曹操征孙权时,徐弈任曹操的留府长史;诸葛亮屯汉中时,以杨仪随军,而以张裔留守丞相府。
东曹:丞相幕府官员,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后汉书》),权力极大。
曹操任丞相时,就以崔琰、毛介为东曹,并典选举。
诸葛亮任丞相时,以蒋琬为东曹。
西曹:丞相幕府官员,主“府吏署用”。
由于职能与东曹相近(当时东汉官员都出于相府),故曹操省西曹而保留东曹。
别驾从事(别驾):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刺史巡查一州,别乘传车从行,故名别驾。
汉魏时,总理一州政务,权力极重,当时论者称其“居刺史之半”。
都官从事: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察举百官犯法者。
功曹从事: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人事选拔考核。
簿曹从事: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钱粮簿书。
兵曹从事: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兵事。
治中从事: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故名治中。
典学从事: 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劝学从事: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郡丞:太守助手。
主簿:在地方上是太守助手,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
在幕府中是重要幕僚,参与机要,总理府事。
主记:太守属官。
记室:幕府、太守属官。
参军:蒋琬曾任诸葛亮参军。
从事祭酒: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
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军祭酒:即军师祭酒(避司马师讳),郭嘉曾任此职。
师友祭酒: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椽:州郡及幕府的高级属官,各曹的负责人。
从事:州郡属官及幕府官员的称谓。
书佐:从事助手。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位在长史、司马下。
爵位:列侯:原秦国军功爵的最高一级,原名“彻侯”,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列侯,又叫“通侯”。
列侯有食邑(即封地),根据食邑大小,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县侯:最高级别的侯爵,如袁绍被封为邺侯。
食邑过万户者又俗称万户侯。
乡侯:乡是县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如张飞被封为西乡侯。
亭侯:亭是乡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刘邦就曾任过亭长。
亭侯是以一亭或数亭为食邑,如关羽为汉寿亭侯(汉寿为亭名)。
都乡侯:位于列侯倒数第二级,都亭侯之上,有封地、食户三百。
都亭侯:位在都乡侯之下,有封地、食户二百。
关内侯:原秦国军功爵的第十九爵,位在列侯之下,邑百户。
名号侯:意为只有名号而没有封邑。
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
位在关内侯之下。
比如李通曾被封为建功侯。
关中侯: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无封邑,为虚封。
位在名号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