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描写句子 > 描写千户古寨的句子

描写千户古寨的句子

时间:2017-03-23 21:11

寻,贵州最值得去的景点。

要去过的人回答。

西江千户古寨怎么样

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自助游攻略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的雷山县西江镇,是中国苗族历史上第三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素有苗都之称。

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

苗寨现有1285户人家,5600多人,寨内分为8个自然寨,木质的吊脚楼层层叠叠沿山而上,蔚为壮观,其规模是世界苗族聚居村寨之最。

整个苗寨依山临水,山是苗岭主峰雷公山,水称为白水河。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   门票:100元\\\/人  景区电瓶车:5元\\\/人(单程),10元\\\/人(双程)建筑景观  吊脚楼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

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

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

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

  风雨桥  除了吊脚楼外,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

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

现在西江唯一的风雨桥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桥,是在过去风雨桥的基础上恢复重建的,由于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表演娱乐 歌舞表演  西江苗寨为游人准备了多种精彩的苗家歌舞和民俗表演,包括苗家传统的歌舞,拦门对歌和栏门敬酒,苗族服饰展示等。

栏门酒  拦门酒是苗家迎接贵客最高礼仪,但凡游客来到这进寨门之前,都要先过这一关。

苗家人都会身着盛装、拿出自家酿制的香甜米酒来迎接大家。

米酒度数不高但后劲很大,用牛角盛满,客人走上前来就要喝。

但你要知道喝酒时千万不要用手扶着牛角,那样苗族同胞会认为你还想喝于是就会再给你灌上第二杯拦门酒。

周边景点  朗德上寨  西江镇离朗德上寨约2小时车程,可在雷山县转车。

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香古色的吊脚楼,蜿蜒的卵石路在屋檐间时隐时现,偶尔还能听到两嗓子苗民的歌声。

在很多介绍苗族风情的宣传册上往往能看到一个用卵石排列得很好看的芦笙场,图案模仿古代铜鼓上的十二道太阳光芒砌成,两头还有用石料铺的两匹飞奔的骏马,那就是在郎德上寨拍的。

  凯里  西江镇距凯里约35公里,有很多直达车。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苗岭山麓、清水江畔。

凯里是一个多民族花园,被誉为苗岭明珠。

凯里是个多民族聚集地,一年中有130多个民族节日,所以有百节之乡之称。

除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溶洞奇观和古朴的村寨建筑也是当地著名的景观。

 西江千户苗寨是黔东南传统旅游路线中重要的一站,交通状况便利。

各大城市的游客可先到黔东南首府凯里,再转做客车到西江镇。

  客车  黔东南首府凯里及雷山到西江千户苗寨都有直达车,分别在凯里洗马河汽车站、雷山汽车站乘坐,费用约为24元、10元。

  火车  凯里火车站位于湘黔线,是该线较大的一个站,很多在此线行走的车都会停留,乘坐火车是方便、舒适的。

贵阳、昆明、成都、重庆等地的人可乘坐下行的火车经贵阳到达凯里站(往江浙、上海、广州等地的火车都经停凯里),当然也可先乘坐火车到贵阳,再转车到凯里;北京、上海、湖南、广东等地可乘坐上行的火车直达凯里,而不需要经贵阳。

 经过政府的修整完善,现在的西江旅游设施已相当成熟,有各类不同档次的农家乐、客栈,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

推荐住宿:  西江苗寨李老师家客栈  推荐理由:客栈在半山腰,看西江景色和体会苗家木屋住宿不错,在这能看日出,和日落中的西江。

  地址: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3组72号   价格:普通标间 60~80元\\\/间西江千户苗寨行程规划  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早上在凯里参观黔东南州博物馆,了解全州各个县市的风土人情,民族特色。

观黔东南州博物馆后,直赴西江千户苗寨。

进寨后游西江博物馆,访鼓藏头、活路头,观歌舞表演等,正餐可品尝苗族长桌宴。

  现在的西江千户苗寨正逐步被商业化,但西江特有的吊脚楼和环境,以及西江苗寨古老的民俗生活传统还是存在。

西江附近仍有一些没有被开发过的原生态苗寨,虽没有苗家人载歌载舞的热情,但却能感受到苗族苗寨原始的生活传统。

旅游小贴士   1.西江有远迎闻名的银匠村,银饰制作巧夺天工,具有极高水平。

苗族银饰如大角银、小角银、银冠、银衣等的珍品大多出自西江。

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绣,制作也相当精美。

可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当购买,可还价。

  2. 每年11月是当地苗年,有一系列庆祝活动。

描写贵州的句子有哪些

贵阳龙洞堡机场,比较方便。

凯里倒是有一个黄平机场,没什么航班。

从平果县到贵州西江千户古寨自驾有多少公里?

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位于南水北调工程经过的河南省郏县堂街镇。

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

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馆”。

  寨内现有159户人家,600多口人,其中朱姓人口占90%,是明朝万历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至此的朱姓后代。

  来到寨子跟前,寨、河天然合一,人、水相得益彰,这在北方实属罕见。

我们采取从外到里的方式进行参观,先围着寨子转了一圈,我们发现。

这座周长一千多米的古寨,有几处不同凡响的地方。

其一,寨子不是方形而是不规则的圆形;其二,砌寨墙的石头是清一色的红石,没有其他杂色石;其三,寨子只有东、南、西三个门而不是四个门。

这是为什么?寨子里的老人们道出了个中原委。

  据介绍,在南北朝时期,一直有张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村名叫张家埂。

明朝万历年间,山西省洪洞县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跟着张姓人家学会了编织芦苇席,并通过陆运和汝河水运将芦苇席和其他芦苇编制品贩卖出去。

靠着聪明和勤奋,200多年后,朱姓人家成为村中大户,张姓没落,“张家埂”由此改名叫“朱洼寨”。

至清朝道光和咸丰年间,朱氏家族一分支的朱怀宗及其子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盐业贸易发家。

  为了守护家财,清朝咸丰末年(1861年),面对纷繁乱世,朱氏三兄弟商议扒掉土寨墙,建石寨墙。

寨墙为外石内土结构,外墙的石头全部取自紫云山经久耐蚀的红色砂岩石,内墙则就地取土,全部挖自护寨河。

全寨占地约7万平方米。

据说当年给寨墙放线时为求得公正,由一朱姓老人用黑布蒙住双眼,手提装满白灰的篮子放线,于是就“走”出了人们今天看到的弯弯曲曲的、不规则的圆形寨子。

  临沣寨共有3个寨门,按八卦的三个方向设置,其中西门因紧临沣溪而取名“临沣”,这也正是今天临沣寨寨名的由来;正方向的南门叫“来曛”门,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一句;东门叫“溥滨”门,取自“利溥渠之滨”之意。

有老人说,设3个寨门,还有一层意义是与官家的城池有别。

  临沣寨的每个寨门上都有灭火水槽,还有用于对外射击的高低不等的枪眼。

寨门外边均有两道防洪闸门和向寨外排水的暗道,没汁精巧,防守自如,使人不得不叹服100多年前临沣寨人的智慧。

临沣寨寨墙外是绕寨一周长达1500米的护寨河,据说当年与寨墙同时完工时宽15米、深4米,现在河宽仍有10米左右,深约2米。

临沣寨南门一侧,沣溪潺潺汇入护寨河,与红石寨墙及周遭的芦苇荡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红石寨修好后,曾成功地抵挡过多次外来的攻击和洪水的肆虐。

抗战中更是起了大作用,据《郏县志》记载,1945年6月3日上午,一股日军由开封经襄城县进入郏县攻打临沣寨,寨丁和村民奋起抗击,双方激战了一个上午,日军无法攻克,只好从南寨墙绕过,去了鲁山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寨墙失去它防匪防寇的功能,郏县拆除了100多座古寨墙,唯有临沣寨的寨墙幸存了下来。

原因是临沣寨处于两河交汇处,地势低洼,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当年就在准备拆除临沣寨古寨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使地势低凹的临沣寨周围成了一片汪洋,靠着古寨墙,临沣寨内安然无恙。

于是,出于防汛需要,临沣寨古寨墙保存了下来,因此成为河南省唯一、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村级古寨墙。

  而寨内就像是一座古民居博物馆,现有明代民居一栋3间、清代民居100余栋400多间。

其中朱氏三兄弟的宅院分别是一进三、一进四、一进五的四合院,且院院相连,从前街一直通到后街,足有百多米。

寨内还有较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

这些建筑既有中原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高大深邃的特色,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小巧玲珑风格。

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层弧形石板作为门洞的拱顶,每层石板上都雕有图案,十分美观。

  临沣寨民居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失,它们集中地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中国实属罕见。

当地政府正组织人力物力,对临沣寨进行修缮。

不久,这座古寨将会更加引人注目。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