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贫穷的句子
描写贫穷的句子:1、穷困潦倒的老人,衣衫褴褛,鞋子补了又补,老人满脸沧桑,模糊的不成样子。
2、 她满头银发胡乱的盘在头上,黑黄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穿着一件破烂的灰围裙,飘落下来的几丝银发随着北风晃动,脚上穿着破旧的拖鞋,在寒风中仿佛述说着她的辛酸。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描写夏天的四字成语
<<自题>>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暗故园。
寄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注释 作于:(1903年) 许寿裳《怀旧》:“1903年他(鲁迅)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 赠我。
”鲁迅于1931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 二月十六日也。
” ①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察 余之衷情兮。
” 灵台:(书面语)心灵。
神矢,爱神的箭。
故园:祖国。
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
荃,香草名,隐喻国君。
察,体察。
中,内心。
荐:献,进献祭品。
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
这首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重写。
在30年中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
这是他言志的宣言。
尽管祖国在黑暗中,我没有理由不爱她。
虽然满腔热诚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
何等坚贞、猛烈的爱啊。
这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标灯和旗帜。
30年过去,鲁迅无愧无悔。
解释: 灵台:(书面语)心灵。
神矢,爱神的箭。
故园:祖国。
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
荃,香草名,隐喻国君。
察,体察。
中,内心。
荐:献,进献祭品。
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
这首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重写。
在30年中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
这是他言志的宣言。
尽管祖国在黑暗中,我没有理由不爱她。
虽然满腔热诚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
何等坚贞、猛烈的爱啊。
这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标灯和旗帜。
30年过去,鲁迅无愧无悔。
本诗作于1903年。
鲁迅最早将本诗写赠给许寿裳。
许寿裳在《怀旧》中说:“一九〇三年他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
” 灵台无计逃神矢。
灵台,也叫灵府,指心。
《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
”郭象注:“灵台者,心也。
”鲁迅在几年后写的《摩罗诗力说》中有 “热力无量,涌吾灵台”之句;文中还多次以灵府指心。
神矢,罗马神话爱神之箭。
许寿裳在《〈鲁迅旧体诗集〉跋》中谈到《自题小像》时说:“首句之神矢,盖借用罗马神话爱神之故事,即异域典故。
”在罗马神话中,有一个长着翅膀的少年,就是爱神丘比特。
他的箭同时暗暗射中某男某女的心,这男女双方就会结合。
但他的射箭有点乱来,有时双方并不合适,他也射去,弄得人家虽不合适也非相爱不可。
鲁迅在五四时期写有一首白话诗《爱之神》,就写到这位“爱神”在射箭之后,被“一箭射着前胸”的人问他:“我应该爱谁
”他回答说:“你要是爱谁,就没命的去爱他;你要是谁也不爱,也可以没命的去自己死掉。
”这就是说,他颇有点“为射箭而射箭”,至于他胡乱射中的男女是否合适、是否美满,他是不管的了。
这很有点像中国神话中的“月下老人”。
在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下,人们在提到他的时候,与其说是在爱情美满的当儿,倒不如说常常是在婚姻不满的时刻,亦即是在无可奈何非相爱不可的情况下。
鲁迅写《爱之神》,就是用来揭露封建婚姻的不合理的。
本诗首句“灵台无计逃神矢”不正是“被一箭射中前胸”的意思吗
1903年夏,鲁迅归国度暑假,母亲要他答应早在他南京求学时就已提过的与朱家的婚事。
鲁迅不愿拂逆年轻守寡、生活艰苦的母亲的心意,在无可奈何中答应了。
估计是在鲁迅假满回日本后,母亲就办订婚手续。
在封建社会,订婚几乎和结婚同样重要,事情定了就不能改了。
所以1903年暑假是鲁迅不幸婚姻的关键时刻,1906年不过是去“完婚”罢了。
鲁迅对这婚事内心是很不满意的,因而才有 “灵台无计逃神矢”的诗句。
风雨如磐暗故园。
故园,是指故国,故乡。
暗,晦暗。
本句是说:祖国、故乡,在风雨飘摇的浓重的黑暗之中。
在自然环境中,狂风暴雨,昏天黑地,人们有时也会用“风雨如磐”来形容。
磐,扁圆的大石,喻风雨迫人的一种重压。
鲁迅1910年12月21日致许寿裳信中说:“故乡已雨雪,近稍就温,而风雨如磐,未肯霁也。
”这种自然景象,历来诗文中常用来比喻、联想政治的压抑、压迫。
如唐末贯休的《侠客》中有“黄昏风雨黑如磐”的诗句;清人龚自珍的《哭洞庭叶青原》中有“黑云雁背如磐堕”的说法。
鲁迅1908年写的《破恶声论》中,也有“黑云如磐”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统治的黑暗和压迫的深重。
这“风雨”当然是指政治风雨。
侵略者的掠夺和封建腐朽的统治,使人民深受重压,使祖国沦于黑暗之中。
诗句表达了诗人为此而产生的沉痛心情。
黑暗统治即黑暗的物质统治和精神统治,导致人民的贫穷、落后和愚昧。
封建婚姻是黑暗的物质统治和精神统治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笼罩人民生活的一个阴影。
寄意寒星荃不察。
在漫漫黑夜中,天空的寒星是唯一闪光者,它使追求光明的人寄予希望。
“寄意寒星”,在本诗诗人大概也就是这意思。
《楚辞·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卒壅蔽此浮云兮,下暗漠而无光。
”王逸《楚辞章句》以为“流星”句是“欲托忠策忠于贤良也”,那“流星”是指 “君”。
王夫之《楚辞通释》则认为:“流星”是指“小人”;“其奸谗闪烁”,不过“如流星之炫耀”。
鲁迅在本诗中的“寒星”,既不会指“君”,也不会指 “小人”,他只是采用《九辩》的句法罢了。
那么,鲁迅诗中的“寒星”是指谁呢
我以为是指国民,即民众。
“荃不察”,语出《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王逸认为:“荃,香草,以喻君也。
”朱熹也认为:“此又借以寓意于君也。
”但在《楚辞》中,荃并不只用来指君。
同在《离骚》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兰、芷、荃、蕙本来都是香草,可有的变为不芳,有的变为恶草。
茅,恶草也。
这是指贤臣中,有的人变坏了。
可见, “荃”在楚辞中,可用来指君,也可用来指臣。
鲁迅在本诗中,“荃”是指国民、民众。
“寒星”和“荃”都是指国民、民众。
“寄意寒心荃不察”的寓意是:将希望寄托于民众,但民众还没有觉醒,他们对我的希望还不能理解。
有些研究者说:鲁迅在这里是用“荃”指母亲,“荃”不察,他只好寄意天空中的寒星了。
我认为,这种说法和我的理解没有太大的矛盾。
母亲不能理解鲁迅婚姻自由、自主的愿望,因为她也是落后、愚昧、尚未觉醒的民众中的一员。
不必把母亲与民众对立和分离开来。
日本古代情诗
1待我君衣湿衣不可分,愿为山上雨,有幸君。
2石上丛生繁开马醉花,赠君聊折君已去天涯。
3君行是长路,如席卷成团,愿有天来火,焚烧此席完。
4相见须臾别,暂时慰我情,后来愈想念,恋竟似潮生。
5今晚莺鸣否,单思太可怜,晚霞缭绕处,明月已经天。
6东风吹白浪,来打奈吴湾,好似千重迭,恋情永往还。
7人可恋而死,恋情则永生,相思相恋日,杜宇总来鸣。
8白日当空照,永恒不变形,天空无日照,我恋始能停。
9开出春花好,攀花手折持,花开千百遍,无已恋君时。
10与姝难相见,相思入梦魂,昼长春日永,相念到黄昏。
11横野成春野,蔓延紫草根,莺鸣长不断,念念是君恩。
12一瓣樱花里,千言万语难,赠君君记取,莫作等闲看。
13夏野繁开者,鲜红百合花,花开人不见,单恋芳堪嗟。
14山上徘徊月,出山犹有时,待君今夜久,更漏已嫌迟。
15我正恋君苦,待君门户开,秋风吹我户,帘动似人来。
16相思人不见,不见又常思,最是难堪处,心情展转时。
摘自《万叶集》——日本古代诗歌总集(在日本文化中相当于中国古代《诗经》地位)堀川院百歌之一[日]吉田兼好旧地情深我又来,伊人不见此心哀。
墙边芳草丛生处,唯见堇花数朵开。
摘自《徒然草》
形容有钱人的成语
形容富有的成语 1、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
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谄:巴结,讨好。
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有却不骄傲自大。
3、楚楚有致:形容陈列整齐,富有情趣。
4、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贫穷的人不学节俭也会节俭,富有的人不学奢侈也会奢侈。
形容环境、习惯对人的思想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5、富而好礼:富庶而有讲礼教。
指虽很富有但不骄纵无礼。
6、朱门绣户:朱门:红漆大门;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
比喻富贵人家妇女的住处。
也借指富贵人家。
7、富埒王侯:埒:同等。
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当。
形容非常富有。
8、铜山金穴:比喻极其富有。
9、:敌:匹敌。
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
形容极为富有。
10、挥金如土:挥:散,出。
挥霍钱财像泥土一样。
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
11、多文为富: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12、锦衣玉食: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
精美的衣食。
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13、侯服玉食: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
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
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14、财大气粗:①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
②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15、南面百城:南面:面朝南坐着,指居尊位;百城:上百座城。
旧时比喻尊贵富有。
也比喻藏书很多。
16、富埒天子:富:富贵;埒:相等。
财富与天子相等。
形容非常富有。
17、富而无骄:富
带酒的成语有哪些
成:专心致志、废寝忘餐、学而不悬梁刺股、闻鸡起舞。
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 zhì ]解释: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自:南宋·朱熹《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译文:现在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的话,就学不到。
二、废寝忘餐 [ fèi qǐn wàng cān ]解释: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
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自: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译文:还详细说明废寝,斜日晷忘餐。
三、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解释: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四、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五、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译文: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
” 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