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关于艾滋病的主题班会 主持人的开场白
[主持人]今天网上谈主题是“大学生预防艾滋病”。
这次网上谈节目由新华网、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共青团中央权益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主办。
我的名字叫景军,是清华大学教授,兼清华大学艾滋病政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
但是今天我的身份是这次网上谈的临时主持人。
今天我们邀请到如下几位嘉宾: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郝阳副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廖文科副司长、共青团中央权益部翁莉处长、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尊友主任、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代表李恺同学。
[ 2007-09-29 09:33:55 ] [主持人]各位嘉宾,你们好。
今天我们的网上谈活动分为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属于嘉宾讨论时间,第二个时段属于网民提问、嘉宾回答时间。
网民的问题包括预告期间提出的问题和在线提出的问题。
[ 2007-09-29 09:36:10 ] [主持人]在第一时段,我希望首先邀请郝阳副主任介绍一下我国艾滋病疫情以及政府采取的防控政策和措施。
郝主任,我知道您是专家型的官员,在进入政府前获得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目前担任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同时还担任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副主任。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我国艾滋病疫情有多严重
国家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和策略用于控制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
不好意见,我一连串提了很多问题。
[ 2007-09-29 09:36:54 ] [郝阳]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艾滋病防治政策知识网上谈。
我从2002年开始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工作。
从艾滋病流行趋势来讲,1985年在中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我们国家的艾滋病流行形势比较严重,发病人数和感染者人数也是逐渐增加的趋势。
到2007年7月30日为止,我们国家通过网络直报累积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达到了214000多例。
[ 2007-09-29 09:37:39 ] [主持人]网络直报是指什么
[ 2007-09-29 09:38:12 ] [郝阳]所谓网络直报就是通过全国的疾病控制系统,以前是通过信函或者报告卡,现在是通过计算机,在检测过程中每发现一个感染者,我们都要把感染者的整个情况从县级直接报到中央来。
通过这样搜集全国的艾滋病信息。
可以说这个信息的搜集还是比较准确的。
大家知道,艾滋病感染整个流行形势的估计,通过网络直报的形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说还有大量的感染者没有被发现。
所以每隔两年我们要对全国新形势进行一次全面的估计。
根据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以及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对中国疫情估计的结果,在2005年末,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人数是65万,所以形势是比较严重的。
总的来说,我国在全世界还是属于低流行国家,但是局部地区比较严重。
[ 2007-09-29 09:39:01 ] [主持人]有好些网民会关心,我们国家艾滋病疫情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是不是特别严重了
政府怎么看待这个疫情
[ 2007-09-29 09:39:39 ] [郝阳]如果拿65万同13亿人口相比,我们国家在世界上是处于低流行的国家,比非洲以及亚洲的一些相邻国家还是比较低的。
但是在局部地区,比如90年代中期一些非法采供血的地区以及吸毒比较严重的地区,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
[ 2007-09-29 09:40:27 ] [主持人]所谓低流行和高流行有没有一个大概的百分比
[ 2007-09-29 09:40:58 ]
预防和控制春季流行疾病的主题班会主持稿
开展春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多发的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比较容易传播。
为避免各类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我校利用本周一班队活动课时间各班开展“春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活动。
通过主题班会,学生了解了春季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达成了以下共识:一要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二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三要做好教室、宿舍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次通风应在半小时以上;四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要休息好,生活要有规律;五要切莫讳疾忌医。
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一经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并上报校医等。
本次春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增强了师生对春季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了预防的能力。
我校还通过校讯通等途径向学生家长宣传预防春季传染病的知识,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家孩子的情况,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关于禁毒的主题班会主持词
这些都是一大堆资料,自己整理 开头: 甲 近期,我们观看了禁毒影片《花季少年》,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乙 那些花季少男少女,远离学堂和亲人,进了戒毒所,在四面高墙中独自忍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其中一位染毒少女,她那双腿在毒魔的侵袭之下变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不能站立。
在她的自述中,我们知道了她是多么悔恨自己当初的无知,致使她不能像正常的人们一样生活。
她希望用她的亲身经历来告诫世人,让我们知道毒品的危害。
甲 我们真心的希望他们早日戒掉毒瘾,能够重新做人,回到那个原本属于她的家庭和生活,远离这个可恶至极的毒魔,珍爱他们自己的生命。
乙 昔日的鸦片使中华民族深受其辱,饱受其害。
林则徐虎门销烟,早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甲 如今 据资料介绍:我国吸毒人数近三十八万人,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
其中,死亡的近三十万人,这是个多可怕的数字啊
乙 吸毒可以让人失去金钱,甚至失去生命,破坏了社会治安。
而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如果没有了这一班青少年,谁来建设祖国
合:“认识毒品危害,一生远离毒品”主题班会开始。
结尾 参与禁毒,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要抵制毒品来危害我们的身心,大胆揭发周围贩卖毒品和吸毒的不法分子,让毒品这只魔鬼从中国的土地消失。
下面的是这些你可以自己挑一些 一、同学们,毒品犯罪、吸毒是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不知同学们是否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在心中筑起了一道坚固的 “一生远离毒品”的心墙
请班主任给大家谈谈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以及如何抵御毒品等方面知识,从而提高我们的认识。
班主任:同学们在报刊、电视、宣传画上了解到一些有关毒品的知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今天我们通过观看vcd、宣传图片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我们这方面的认识。
生:认真观看宣传画,认识毒品。
班主任: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毒品,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毒品的危害,特别是对我们青少年的危害。
放录相镜头,通过画面内容,认识毒品的危害。
生:看录像。
(危害之一:严重摧残身心健康) 班主任:吸毒可导致吸毒者的脑、肺、心、肾发生病变;可导致头发脱落、感染皮肤病、性病,危及下一代。
请同学们看第二组镜头。
(毒品危害之二:毁掉青春与前途) 生:看第二组镜头,由主持人向全体学生讲解。
班主任:同学们看了这组镜头,我们会为他们的美好青春和生命而感到痛惜,为珍惜自己美好的青春和生命请警惕毒品的诱惑。
我们宣誓。
生:(起立宣誓)一生远离毒品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
毒品都有那些呢
谁能说一说呢
(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自由谈话。
)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
(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
(学生发言。
)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溜走; 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 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
吸毒可以让人失去金钱,甚至失去生命,破坏了社会治安。
而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如果没有了这一班青少年,谁来建设祖国
参与禁毒,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要抵制毒品来危害我们的身心,大胆揭发周围贩卖毒品和吸毒的不法分子,让毒品这只魔鬼从中国的土地消失。
远离毒品 预防艾滋病 珍爱生命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毒品、艾滋病、暴力犯罪像瘟疫一样成为当代社会的“国际公害”。
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以号召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负起责任,履行在同艾滋病斗争中作出的承诺,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采取有力行动,战胜艾滋病。
其中,毒品犯罪更是以其极大的危害性困扰着世界上许多国家。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做爱滋病、禁毒预防宣传教育,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目前,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
虽然警方在查禁毒品、打击贩毒方面加大了力度,但禁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在吸毒者中的比例居高不下,并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校从本周开始进行一周《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目的是积极开展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让大家认识毒品、艾滋病的危害性,使大家远离毒品、艾滋病,拒绝毒品,向毒品说“不”,真正实现“师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并拜托大家向社会、家庭宣传远离毒品、艾滋病工作。
为此,政教处在本周工作安排上,全面安排和开展着系列教育活动。
星期一作国旗下讲话;星期一晚观看电视教育专题片《世纪之患——新型毒品》;星期二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出版一期主题班刊;学习并分发一份学习教育材料;读一本泉州禁毒教育读本《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参与禁毒防艾征文比赛。
今天我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谈谈如何构建远离毒品、艾滋病教育的有效防线,特别就如何树立“四个意识”,构筑“三道防线”与大家一起探讨。
“四个意识”是:一是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家更清晰知道什么是毒品,毒品有哪些危害,从而帮助大家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一位戒毒工作者说:最大的感觉就是毒品不能碰,更不能吸,呼吁吸毒者自爱自重,也呼吁社会对戒毒回归人员多一分宽容,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支持。
毒品,吞噬亲情,泯灭人性,断送前程,摧毁家庭……毒品的危害,罄竹难书
二是让大家明白毒品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依赖性,一旦成瘾是极难戒断的,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
一个吸毒者留言:毒品是一条恶魔之蛇。
它可以毁灭一个家庭,毁灭人类;毒品能把一个人变成一头畜牲
别碰
那种日子畜牲不如,因为我尝试过......珍惜自己的生命吧,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珍爱生命吧
学校获得的荣誉有哪些
1、2004年10月, 学院党办副主任丘邱小玲同志荣获南昌市师德先进个人。
2、2004年10月,学院荣获湾里区新亚杯第四届国防青春杯篮球联赛第一名。
3、2004年6月, 学院被南昌市公民无偿献血领导小组授予“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称号。
4、2004年5月, 中国青年报举办的“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民办高校”的评选活动中,学院被评为“中国三所最具发展潜力的民办高校”。
5、2004年5月, 江西省教育厅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委员会授予学院“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
6、2004年3月, 学院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室、江西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首届江西省学生网页设计大赛组织奖. 7、2003年12月, 学院被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评为江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
8、2003年12月, 学院在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公安厅联办的2003年全省民办高校法律安全知识竞赛荣获优秀组织奖。
2004一年就有这么多
关于艾滋病是否公开的辩论赛
艾滋病人的隐私受到保护 艾滋病是一种极高的严重传染病,人们恐惧艾滋病,对避而远之,但我们知道,艾滋病只通过母婴、性、血液三种情况传播,吃饭、握手这些日常行为都不会传染艾滋,艾滋病人也应该享受与其他公民相同的安宁,而非羞辱与歧视。
2006年实施的是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其中第39条规定: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人的信息,包括其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等。
如有违反,将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唾液样本采集器在家取样邮寄到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更可靠 如2006年,一位女性受邀到武汉某大学做防治艾滋病科普知识讲座,当天武汉某报社刊发了该女士未经任何技术处理的正面照片,并相继引起了多家媒体的转载,给该女士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此,该女士向报社提出抗议,并采取了维权措施。
事后,该报社对侵犯的、事实予以确认,并就此事向她赔礼道歉。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