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都有谁?
四川大学历史学科具有悠久的学科传统,可以追溯至清末的尊经书院和四川高等学堂。
1902年四川高等学堂开设外国历史公共科。
1910年,四川大学的前身之一存古学堂即设有经学、史学、辞章等科,其中史学科发展成为历史系,迄今已逾百年。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研究员)30余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4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46人。
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平实、稳健、谨严、求新的学术传统,人才众多,硕果累累,在国内学术界备受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本科生1682多人。
近五年获得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100余项,经费总计1176.68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55篇,出版专著227部、其中教材18部。
获得各种奖项100余项,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奖项30余项、教学奖5项。
其中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1篇,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名,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2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名。
冯汉骥 冯汉骥(1898—1977),湖北宜昌人。
中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民族学家,是运用现代考古学与民族学知识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奠基人。
先生是湖北宜昌人,1923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大学,1924年任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
1931年夏赴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系,1936年夏获得博士学位。
次年春,应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李济的邀请,回国准备参加博物院的工作;适值抗战爆发,转而应四川大学聘请,任史学系教授。
其间除短暂地在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西南博物院、四川省博物馆等地任职外,终身任教于此。
冯先生是我国近代考古学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四川大学考古学的创办人。
他在美国期间发表的《中国亲属制》等文章,利用人类学“叙述式亲属制”与“类分式亲属制”的原理,探索中国古代亲属称谓之由来,使若干千古聚讼的问题得到科学而合理的解释,在当时的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冯先生把注重田野调查和实地发掘的风气带入川大历史系。
1938年夏,他只身在岷江上游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开创了川西高原考古发掘研究之先声。
1942—1943年,冯先生主持了成都前蜀王建墓的发掘工作,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地下墓室的发掘,并在1962年完成了《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的写作(文物出版社出版)。
同时,他还重译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译文准确、畅达,被商务印书馆列入“汉译学术名著”一再重印。
1985年,冯先生的部分论文结集为《冯汉辑考古学论文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蒙文通 蒙文通先生(1894—1968),四川盐亭县人,早年毕业于四川存古学堂,曾从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古文经学大师刘师培学习,而尤受廖平学术的影响,成名后又向近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问学,出经入史,转益多师,形成了自己贯通经、史、诸子,旁及佛道二藏、宋明理学的学术风格,成为20世纪少有的国学大师之一。
20世纪20年代起,蒙先生先后任教于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国学院、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等校。
40年代曾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
1949年后,除继续担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外,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所研究员、学术委员。
蒙文通先生是近代“蜀学”传人,学术风格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学界占主流地位的“新史学”不同,以博通见长。
1927年,蒙先生以《古史甄微》一书成名,以后又续成《经学抉原》,提出了中国上古民族“三系说”,其结论和方法都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他的长文《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力图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动中找出历史发生演变的规律,是其“史以明变”观点的代表作。
晚年,蒙先生致力于民族史和地方史的研究,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4年时间中,撰成《越史丛考》一书,批驳了国际上一些越史专家觊觎我国领土的种种奇谈怪论,标志着我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的新水平。
蒙先生著述弘富,除上述著作外,尚有《古地甄微》、《古族甄微》、《儒学五论》、《道书辑校十种》、《巴蜀古史论述》、《先秦少数民族研究》等专书和论文数十篇。
巴蜀书社自1986年起出版了《蒙文通文集》(现出6卷)。
缪钺 缪钺先生(1904—1995),字彦威,江苏溧阳人,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1924年北京大学文预科肄业。
曾任保定私立培德中学和保定私立志存中学国文教员。
后历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广州学海书院、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1946年起,任华西协合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同时兼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1952年后,专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历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古籍整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历史研究所学术顾问。
先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70年,治学原以先秦诸子及古典文学为主,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转而钻研魏晋南北朝史,80年代以后,同时又再次致力于词学研究。
先生曾亲承张尔田先生之教诲,同时深受王国维、陈寅恪二先生治学的影响,特别师法陈先生文史互证的方法,以史说文,以文证史。
上世纪50年代,先生开始培养研究生。
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为四川大学培养出第一位博士。
先生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的顾问。
与人共同主编了《唐诗精华》、《中国野史集成》等专书,出版有《元遗山年谱汇纂》、《诗词散论》、《杜牧诗选》、《三国志选》、《读史存稿》、《杜牧传》、《杜牧年谱》、《三国志选注》(主编)、《冰茧庵丛稿》、《灵溪词说》(合著)、《三国志导读》(主编)、《冰茧庵序跋辑存》、《冰茧庵剩稿》、《词学古今谈》(合著)等专著,发表论文120馀篇,多数收入上述各论文集。
另有旧体诗词集《冰茧庵诗词稿》行世。
2010-6-26 00:53 回复 马哈哈甲 2位粉丝 20楼 《缪钺全集》于2004年7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共八卷。
1989年,先生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
先生的专著曾多次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哲学社会优秀科研成果奖荣誉奖;1995年,《灵溪词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任乃强先生简介 by 川大历史文化学院办公室 任乃强,字筱庄,四川南充人。
著名历史学、民族学家,我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之一。
历任重庆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和中国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四川民族学会顾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任乃强先生1894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15年考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本科(今北京农业大学)。
五四运动中,作为学生领袖被捕入狱,后得全国声援,获释复学。
192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旋返川,协助张澜先生创办四川第一所新型学校——南充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史地教员。
1928年出版了近代第一部系统阐述巴蜀历史、地理沿革的专著《四川史地》(《乡土史讲义》) 1929年,首次赴西康考察,以一年时间遍历康定、丹巴、甘孜、瞻对等十一县。
餐风宿露,步行千里,”周历城乡,穷其究竟。
无论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民俗、山川风物,以致委巷琐屑鄙俚之事,皆记录之“(《西康图经?自记》)。
获得大量资料,相继撰成《西康诡异录》、《西康十一县考察报告》等文。
为冲破民族隔阂和语言障碍,在这次考察中,与藏族女子罗哲青措结婚。
在她的帮助下,自1932年起陆续撰成《西康图经》〈境域篇〉、〈地文篇〉、〈民俗篇〉三卷。
此书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广泛重视,推动了全国藏学研究,被誉为“边地最良之新志”,“开康藏研究之先河”。
1933年应长兰先生之邀,赴广西考察。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对南方民族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返川后相继任重庆大学教授、省三中校长等职。
1936年西康建省后,被推荐为建省委员,再次入康。
继续完成了对西康各县之考察。
1940年任西康通志馆筹备主任,为撰修第一部《西康通志》殚精竭虑,广集博征,作了大量工作,撰有《西康通志纲要》一卷。
这一时期,他遍阅康区旧档和珍藏之藏文秘籍,广泛采集康藏民族资料,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撰成《康藏史地大纲》,校注藏文史籍《西藏政教史鉴》等书,并发表《吐蕃丛考》等数十篇论文和《泸定导游》、《天芦宝札记》等三部长篇考察报告,发掘出王晖棺、樊敏碑等重要文物。
作为历史地理学家,任先生在地学方面亦有很深造诣。
潜心于康藏地图的测绘研究工作,历时十五年,终以自己步测手绘所得,参以古今、中西、汉藏图籍,于1943年绘成百万分之一康藏标准全图和西康各县分图,填补了康藏研究中的一大空白。
此图不仅成为当时国内外最精确之权威性康藏地图,并在解放西藏时被作为进军用图之蓝本。
1943年受华西大学之聘,兼任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此年,随华大考察团第三次赴康北考察,着重对寺庙和土司进行了研究。
返川后,撰成《德格土司世谱》、《喇嘛教与西康政治》等文。
对康区土司制度的演变及喇嘛教之发展,作了深刻剖析,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1946年,任乃强转任四川大学教授,为推动国内的藏学研究,它联合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发起组织国内第一个专门研究藏学的民间组织社团——康藏研究社,被推选为理事长,担任《康藏研究月刊》主编。
在经费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它团结藏、汉学者,节衣缩食,支持刊物的出版,一直坚持到1949年9月,共出版29期。
发表了大量藏汉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藏文典籍译作,开创了藏汉学者共同联合进行藏学研究的范例,对后来藏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10-6-26 00:53 回复 马哈哈甲 2位粉丝 21楼 1950年,任乃强以其数十年研究之心得积极为和平解放西藏建言献策,它的不少意见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为解决进军西藏缺乏地图问题,他以自绘康藏全图为基础主持绘制了进军西藏的全部地图,为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国务院任命为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并参加了西南民族学院的筹建工作。
此后,由于“左”的错误,令他一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即使是被错划为“右派”监督劳动的日子里,仍未间断研究工作,相继完成了《川康藏农业区划》、《四川州县沿革图说》等多部专著。
在民族研究方面亦从康藏地区扩展到整个西南地区。
1960年撰成《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这部一百五十万字的鸿篇巨著,系统地考证和研究了大西南地区民族、历史、地理、经济的发展过程,探讨了西南众多民族的内在联系及其派分。
纠驳了前人的诸多谬说,提出了大量新颖独到的见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任先生的冤案得到改正,年已耄耋的他,振奋异常,以超人的精力,自1979年以来相继完成了《羌族源流探索》、《四川上古民族史》、《川藏边历史资料汇编》等七部专著及数十篇论文。
并以多年考察心得,写成《康藏高原采金刍议》奉献国家,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为开发康藏资源作出了贡献。
先生老年逾九十,仍思维敏锐,笔耕不辍,勤为研究生授课,为培养中青年研究人员不遗余力。
1989年三月因病逝世,终年九十六岁。
吴天墀 吴天墀(1913—2004),别名浦帆,四川万县(今属重庆)人,历史学家。
193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留任助教。
其后历任四川省教育科学馆研究员、原西康省政府秘书兼省立雅安图书馆馆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任川大历史系讲师,成都理学院副教授;齐鲁大学、尊经国学专科学校、东方文教学院及川北大学教授。
建国后长期担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还任四川师范大学及宁夏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职。
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生涯中,笔耕不辍,诲人不倦,培养了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推动了四川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为我国学术事业所作之卓越贡献,赢得学界同仁和师生们的广泛赞誉和敬重。
徐中舒 徐中舒(1898—1991),安徽省怀宁县(今安庆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
在此期间,他受到王国维先生的影响,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
以后更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将古文字学与民族学、社会学、古典文献学和历史学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把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法”发展成为“多重证据法”。
1928年起,徐先生先后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任教授、研究员。
1937年,应中英庚款与四川大学的协聘,来到四川大学历史系,除短期在武汉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燕京大学、中央大学兼课外,终身执教于此,并自1947年起担任历史系主任直至80年代(中有短期间断)。
新中国成立后,徐先生又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1年国家建立第一批博士点,徐先生一人承担了中国古代史和考古学两个博士点的导师,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
先秦史名家,曾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
同时,他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最早参与者之一,尤长于古文字学的研究。
此外,徐先生还博涉民族史、地方史、明清史、中国文学史等领域,将之融铸一炉,相互参证,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
徐先生早年以《耒耜考》一文知名。
该文以出土古文字材料与古代典籍及实物相互对照,一举解决了两千年来学者们一直莫衷一是的耒耜形制和功用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名篇。
此后,徐先生有关先秦历史的一系列论著,如《殷周文化之蠡测》、《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井田制度探源》、《论东亚大陆牛耕的起源》、《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等,均因方法新颖,论据充实,创获颇多而在学术界引起重大反响。
在文字学方面,徐先生的《金文嘏辞释例》一书乃是治金文者的必读参考资料。
他在晚年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是目前收录文字最多、释义最全的汉语字典,成为我国辞书出版史上一座里程碑,而他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则被认为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
1992年,徐中舒先生去世后,巴蜀书社出版了在他讲课记录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先秦史论稿》;1998年,为了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
2010-6-26 00:53 回复 220.166.193.* 22楼 回复:据我的接触,该学院的女生是智慧与美貌兼备,蕙质兰心~~有谈吐有内涵~~从唐诗宋词到宪政风云~~都可以娓娓道来~~最喜欢历史的MM了~~^_^ 2010-6-26 00:59 回复 马哈哈甲 2位粉丝 23楼 接着说一下 现在川大比较有名的老师 罗志田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1987年留学美国。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美优秀硕士论文。
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史学大师余英时。
现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专著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三联书店2003年。
《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
(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彭邦本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大禹文化研究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曾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1997—98年),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1992-2000年)。
曾获省政丄府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
现领衔承担国家、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一项。
刘复生 刘复生,1948年10月生于成都,籍贯重庆忠县。
1977年考入四川大学,先后获硕士学位(1984年,中国民族史专业西南民族史研究方向)和博士学位(1990年,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研究方向)。
1985年初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宋史和西南民族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先后承担和完成的研究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至13世纪中国西南民族与民族关系》(独力承担完成,1996-2001),省政丄府高教项目《“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负责人,1999-2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主研人员,1994-1998)、国家教委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宋代蜀学研究》(主研人员,1993-1997)、北美基督教亚洲高教基金项目《僰史新探》(1993-1996)。
目前承担的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蜀学的兴起与演变》(负责人,2005-
),四川大学211工程项目《蒙文通学术思想研究》(独力承担,2005-
)等。
先后出版学术著作2部,合著2部,科普读物1部。
发表论文约50多篇,其中有10余篇为它刊转载。
曾获中国史学会“中国古代史优秀论文奖”(1998年),两次获四川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2001年),一次三等奖(2003年)。
杨天宏教授简介 杨天宏教授,1951年生,四川成都人,历史学博士,先后就读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985年开始在四川师范大学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1994年被评为四川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0年评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曾获四川省政丄府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次,四次获四川省人民政丄府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奖,一次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4年、1995年、2001、2005年四次被评为四川师大“科研十佳”。
博士论文2003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1995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术带头人,1997年被推举为四川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历史学科组组长,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同年获国务院颁政丄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曾丄宪梓优秀教师奖,2001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2003年9月受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授、博导、“214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及专门史专业的教学科研。
杨教授治学领域宽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经济史、基督教在华传教史及近代思想史的研究。
曾独立承担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及2项四川省教委重点科研课题,参与1项国家重点课题,出版学术著作6部,译著2部,参与编写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近20篇在国家权威级学术刊物或具有同等学术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已经发表的著作总字数已超过300万字。
所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一书出版后,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反响,被香港《建道学刊》誉为“中国大陆迄今研究非基运动方面最完备的的学术专著”和“日后研究此课题者不可忽视的著作”。
三联书店的《读书》杂志两次发表长篇书评,认为该书的出版,对近代中国思想史、宗教史研究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由著名学者章开沅教授所作的国家课题书面鉴定指出:该书“填补了国内学术界在非基督教研究方面的空白”,全书史料翔实,论断精审,体现了作者“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非时下一般轻率媚俗之作可比”。
其学术地位得到较为广泛的承认。
《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一书2002年在中华书局出版。
2005年被《中国学术》评为历史学科中国近代史专业“年度人物”,所发表的《北伐期间的反教暴力事件及其责任人问题》入选“年度优秀论文”,其学术地位得到广泛的承认。
2010-6-26 01:04 回复 马哈哈甲 2位粉丝 24楼 大体就这些了 不晓得该说什么了 接下来回答问题 另 笔者所知有限 欢迎知情同学对相关信息补充分享 最后 热烈欢迎即将到来的10级的学弟学妹们~ 2010-6-26 01:16 回复 马哈哈甲 2位粉丝 25楼 无聊 继续随便写写 学历史的那些事儿 学历史有一个好处 不用学数学 这对很多对数学没办法的文科生来说是福音啊 不过还有些专业不学数学的 像新闻啊什么的 历史的总学分很少 在全校都算少的 所以课不多 每学期都算清闲吧 历史的课一般很少有作业 平时不用担心 但是大一大二每学期都有一篇读书报告要写 有一些课结课也是写论文 总的来说呢 就是论文有点儿多 比较麻烦 大一大二有通史课 还是把中国史世界史学一遍 不过和高中不一样了 大学学的通史要有意思的多 也会颠覆一些之前的看法 不过 通史课考试有点儿烦 要背一些东西。
。
。
后边的课会涉及专题史啊史学理论的一些东西 专题史有些比较有意思 对了 川大宋史很强 近现代史也不错 城市史方面在全国也算不错 另外先秦史也不错 罗大师带领下的思想史也很不错
求3篇以上的通讯稿
1. 通讯稿 共青团无锡市第一中学委员会第34届团员代表大会如期在2003年10月26日隆重召开。
无锡市教育团工委书记王仁刚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并致开幕词。
校党总支书记于志华老师也在大会上发言。
这次大会通过了无锡一中团委2002—2003学年度工作报告,公布了代表提交议案的汇总情况与答复,选举产生了无锡一中第34届团委执委成员,完成了各项议定议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增进了团委与广大团员的联系,为新一年无锡一中团工作的开展起一个好的开端。
范文 2 通讯稿 2006年西门子校园招聘武汉宣讲会11月17日18点30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513室举行,明天的面试将继续在我校进行。
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八大招聘地之一,这为我校就业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西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和电子公司之一,尽次于GE和IBM。
它与中国的合作史已有158年,它的全部业务都已进入我国并活跃在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中。
本年度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将在全国八大高校招聘420名本.硕.博士生。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湖北省总经理梁毅强首先介绍了西门子公司并说他也是华中科技大学82界的毕业生,诙谐幽默的语言很快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他还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作了良好建议。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副总经理柳杰.西门子软件与系统工程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博才.西门子医疗集团销售部经理贾宣及深圳迈迪特磁共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专家彭俊玲分别介绍了他们所在集团或公司的情况.招聘条件及培训目标。
会上主持人通过有奖问答的方式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三百多名学生极其活跃。
范文 3 通讯稿 ——07544002班记信科院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多年来,我校信科院一直高度重视防火安全教育。
每年的消防宣传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消防安全理念,培养防消技能,今年学校加大了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力度,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以消防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如消防知识竞赛、消防征文、消防知识问答等。
4月7日,信科院举行了多次大学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讲座。
消防队长向同学们展示了相关图片并介绍了许多重大的触目惊心的火灾案例、火灾隐患,使同学们真切的了解火灾的危害,引起同学们的警觉。
消防队长还向大家介绍了有关消防常识及相关的消防标志和实物等,教同学们如何在火灾中求生存。
同时,废旧插座、危险电线等违章大功率用电器,实实在在告诉了同学们危险就潜在我们的身边,遵守安全防火条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是何等重要。
在各班班委向同学们传达了消防知识后,4月26日早9点,信科院于西区校园举行了大学消防安全知识竞赛。
竞赛采用现场答题的形式,分为选择题、判断题、现场观众互动答题几个环节。
试题主要包括消防安全知识管理政策、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科技知识、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常识、逃生技巧、救助技巧等问题。
我管理系队员们都积极抢题、冷静作答,答题正确率普遍较高,我系啦啦队的加油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整个比赛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中进行。
知识竞赛过后,进入了消防演习的环节。
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心理行为特点,采用参与互动的教学方式,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通过模拟各种真实的场景,提供各种消防器材及自救工具,引导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消防安全技能。
教官还向同学们演示了消防器材的用法。
最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进行了穿消防服演习、灭火演习、人工呼吸急救演习等。
这次演习活动,告别了以往纯粹的书本教育方法,新颖独特,让同学们全方位的体验了灾难发生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一直都很傻,现在上大学,在学校里跟同学也处不好
因为不会虚伪的那一套
因为没有什么心眼就总被欺负
如果你自己觉得不好,那就试着改变吧。
可以多读几本关于交际方面的书,也不必就要学虚伪、心眼多那一套。
交几个真心对你的朋友就好了,其它人保持一般的关系就可以了。
多学习点知识,多了解些同学们、舍友们正在热衷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是学着自信,不能自己先垮了。
求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不要和网上重复太多
随着开放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
在校期间,大学生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势必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近日来,在校园内外发生了许多涉及学生,究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伤害不知所措。
当前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缺乏。
当代大学生由于从小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长大,没有经受什么挫折,思想比较单纯,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一些坏人坏事不能作理性的认识。
由于缺乏,自我防范能力就相对比较弱,如缺乏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现金的经验,易于发生财物被盗;缺乏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容易上当受骗。
也有一些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轻而易举地被一些不法之徒欺骗或威逼利诱。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被拐卖、凌辱、残害的案件就是这方面的活生生的例子。
二是缺乏。
一些大学生淡薄,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留下了种种影响安全的隐患。
如人离不锁门、贵重物品不加妥善保管、随意丢放,导致钱物失窃;有的学生违反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在宿舍内乱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器、吸烟乱扔烟头等,并由此造成各种。
三是缺乏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时期,乘虚而入的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一切向钱看”的、、享乐主义,对那些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缺乏、良莠不分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有的学生经不起这种诱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些腐朽观念,如有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经受不住来自社会金钱和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诱惑,从贪小便宜、小偷小摸而发展到大肆行窃,害人害己、危害社会,堕落成为社会的罪人;有些大学生在西方“性解放”及淫秽书刊、录像的影响下,奉行“青春不美,死了后悔”的人生哲学,在这种腐朽思想的支配下,便很快成为淫乱思想的俘虏。
针对上述大学生和防范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使广大学生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可以起到预防犯罪,减少发案的作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校开展了,尽可能的减少意外等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对我校具体措施的总结与心得: 1. 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教育力度。
在教学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老师结合课程内容实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教育管理以及各种服务工作中,都必须结合安全方面的内容,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形成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共识和公众舆论,以利于安全教育与教学活动、课外实践以及管理和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安全教育得到广泛而充分的重视。
全面教育即安全教育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等方面常识,也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使安全教育真正融入德、智、体全面教育之中。
此外,由各班班主任主持开展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明确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同学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
2. 各班班主任采取实践活动,积极到本班学生各个宿舍查看,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对安全检查不合格的同学做出具体要求,尽可能的改善宿舍安全情况。
具体的对宿舍卫生、刀具管治、乱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器以及电脑的安全使用等问题进行了严格检查,保证学生的生活安全。
3. 班级开展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
本班班委通过班级讨论,决定对班级安全教育进行实践。
其一,由于近期校园发生多起打架斗殴事件,针对事态严重性向全班同学进行安全教育;其二,由于进入夏季,随着天气的炎热,为了避免流行病、传染病等各种卫生安全问题的出现,严格卫生要求,加强班级卫生打扫,尤其对将食物带入教室,乱扔垃圾等问题进行严格处理,改善班级卫生状况,为大家营造安全、良好的学习环境;其三,尽力了解同学具体情况,增加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了解到同学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同学之间的矛盾,努力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用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其四,积极发挥本班心理委员的作用,在适当情况下与同学沟通交流,面对炎热的季节以及期末考的压力,使同学能够用轻松的状态、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了保证;其五,开展班级娱乐活动,放松身心,减少烦躁感,不仅能够使大家享受生活,而且能够从心理上消除阴影,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尽可能避免不理智的行为和意外事故发生,为我们的生活与学习营造更好的环境,创建和谐校园
大学社团活动主持人演讲稿,急……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合:下午好
男:青春是一首歌,他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它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女:青春是一面旗帜,他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青春是一本书,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男:今年正值建党62周年,同时也是纪念100周年。
女:在这举国欢庆,共祝未来的时刻,我们相聚在此,举办XX大学军事爱好者协会之国防知识竞赛。
男:国防,这一耳熟能详的词语。
他保护着我们每个公民的财产。
女:国防,这一家喻户晓的词语。
他庇佑这我们每个公民的安全。
男:可是,你们对他有多少了解,可知这背后挥洒汗水的辛苦先人。
女: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此次国防知识竞赛,来探索那鲜为人知的一切。
男:下面我宣布,XX大学军事爱好者协会之国防知识竞赛。
合:现在开始女:首先为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领导及嘉宾 他们是。
。
。
。
。
。
。
。
。
。
。
随意写的。
。
就写个开场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