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的特产
枞阳黑猪枞阳媒鸭枞阳粉蒸肉姚岗媒鸭云泉苦荞麦糊鸭儿池莲藕黄石溪名茶老洲山药枞阳大萝卜白荡湖大闸蟹枞阳麦陇香墨子酥江毛水饺枞阳中华绒毛蟹枞阳金针菜枞阳蒿鸡枞阳山药雪木雕塑
安徽枞阳的特产作文500字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腰束对攒露白藤,顶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求安徽安庆枞阳麻将打法,不要粘贴。
如什么模式可以开牌,怎样是跑风
(必要时可以用形声词表示方言
)
奇特的春联 千百年来,人们写春联,贴门对,其书写的内容总是些吉祥如意之言、祈祷祝颂之语。
但也有一些内容相左,新奇怪异的春联。
公厕联 1931年新春,成都北门大神庙公厕门口贴有一副春联:“任他盖世英雄,入此门,还得低声下气;凭你齐天大圣,闯其所,只宜屈膝躬腰。
”此联语言通俗、韵味丰富,既对仗工整、音韵协调,又富有情趣、语意双关,读之使人忍俊不禁。
阉猪联 相传明太祖金陵登基那年春天,微服出访至一户阉猪人家主动为这家写了一副切合其职业特点的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 穷困联 相传有个浪荡子弟,家境原很富裕,因平日挥霍无度,到过年时就败落了,弄得好不难受,又缺柴少米。
贴春联时,为了自欺欺人,他堂而皇之贴了这么一副对联:“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隔壁邻居有意揭他的老底,在对联前面各加一字,使原对联变成:“早行节俭事;不过淡泊年。
” 奇特的春联 两姐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这是一则谜语的谜面,它的谜底是“春联”。
春联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兆吉祥是春联的主要内容,但也有一反常态说丧气话、吐苦水的奇特春联。
清代乾隆年间,安徽桐城有位乡村理发匠,能诗善对。
有一年春节,他写了一副春联贴在自家门上: 半间茅屋栖息,站由我,坐亦由我;几片萝卜度岁,菜是它,饭也是它。
联中没有吉利之词,而是托物寄情,直抒胸臆,贫困凄苦之状跃然纸上。
有一个懒汉,挣钱不多,却用钱无度,一向入不敷出,负债累累。
有一年春节,他也写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 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第二天早晨他起床一看,不禁吃了一惊。
不知是谁在春联上下联各加了一字: 早行节俭事,晚过淡泊年。
懒汉看了,深有所感,后来就变得勤快了。
清代浙江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名叫范之甫,他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一副贴在药店的大门上: 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
另一副贴在自家的门上: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莫生。
无独有偶,清末湖南也有一位开药铺的老中医,在他的大门上也贴着同样奇特的春联: 只要世间人莫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两位老中医在除旧迎新之时,不求自己富贵吉利,却一反常情俗态,对己说些丧气话,而虔诚祝福别人“常健”、“莫病”,成了两则赢得顾客的好广告。
清末,安徽枞阳有一位刚直不阿、一生潦倒的秀才,有年春节写了一副春联: 功名、事业、文章,今岁已无望;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来。
此联诙谐幽默,文锋犀利,辛辣地抒发对科举考试和社会现状的不满,被文人们争相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