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观安后感,请大家多发几篇
西柏坡的孩子最勇敢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 六(2)班 王玥琳 六一儿童节是儿童的盛宴。
在儿童节里,我们欢庆着属于自己的时光。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在今天来了,每一位同学的脸上都挂着欣喜、快乐的笑容。
学校组织我们去看了一部名叫《西柏坡》的电影,我们都兴奋不已。
该片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为情节主线,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的动人故事。
儿童团团长核桃带着小妹妹枣花和小伙伴大金瓜,瞒着大人们偷偷上前线参军。
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应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
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
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神龙山,一路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
最终,核桃冒着生命危险,在掩护伙伴们逃脱的同时完成了报信任务,并和西柏坡儿童团一起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中国儿童的风范,我们是多么勇敢,多么机智
”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核桃、枣花、大金瓜们用不懈的努力和对祖国的热爱换来的,不易啊。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也正是由于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胜利。
核桃队长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来和敌人周旋,最后保证了西柏坡和党组织的安全,也最终实现了中国的解放。
他们多么伟大啊,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些孩子是领略不到这种苦难和温馨的。
但如果我们生在了那个年代,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是逃避
是面对
是坚定,还是背叛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勇敢地保卫西柏坡吧。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坚定地守护西柏坡吧。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机智地防守西柏坡吧。
我也相信,我的猜测是对的:看看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看看那先保卫祖国的孩子们,我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呀
那些小皇帝和小公主们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怎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怎能理解大人的心哪
现在的孩子已经离不开父母的保护和关爱,他们也将永远依赖着父母生存。
我们要学习影片里的孩子们,他们是那样的勇敢,那样的机智,那样的坚定,这才是中国儿童应有的风范
求电影《西柏坡》观后感。
要求600字左右。
初二水平
红色动画电影《西柏坡》观后感 “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伴随着片头这几句震撼人心的歌词,我走进了红色电影《西柏坡》的世界里。
电影名为《西柏坡》,是一部红色动画电影,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为情节主线,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的动人故事。
早在1948年5月,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标榜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电影中,核桃、枣花、二蛋、长生、柏坡小子以及大金瓜是一群成长在西柏坡的孩子们,他们虽然只是幼小的孩子,可是他们却有着一颗成熟、坚定的爱国心,故事开始时,全村的人们欢送着革命战士们,一位年轻的妻子为即将走上前线的丈夫送行,虽然有着万般的不舍,但是从她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支持”,是对丈夫的支持,更是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与此同时作为电影的小主人公们,他们也想为革命作出贡献,虽然由于年纪小没有被批准参军,但是满腔热血的孩子们没有放弃,并定下了任务口号“滴滴”,代表着电报声,更是胜利的象征。
儿童团团长核桃带领着枣花和大金瓜以及本电影设置的小动物角色顺毛驴、小鸡一凤、狗獾阿欢,这些动物角色也为电影带来了不少喜感,随着电影插曲《西柏坡的孩子》的响起,一行人也开始了他们的革命道路,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在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
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
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神龙山,一路勇敢地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
最后,核桃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
当枣花用力地挖土想找到他的时候,我的眼眶有点湿润了,最终在核桃的掩护下伙伴们逃脱的完成了报警信任务,回到村中的众人等待着生死未卜的核桃,就在这时一声熟悉的“滴滴”声从远处传来,核桃凯旋归来了,正如插曲所唱:“西柏坡的孩子不怕苦、西柏坡的孩子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最忠诚、西柏坡的孩子成大树”。
这群西柏坡的孩子们为这场革命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影片以新中国的诞生,象征和平的白鸽划过天空拉下帷幕。
《西柏坡》这一红色动画电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上映,不只是为了庆祝党的生日,更是为了拉近孩子们和历史的距离,让他们了解党的过去,憧憬党的未来,让他们向西柏坡的孩子们学习,在生活中不怕苦,在困难中不屈服。
这让我回忆起往事,小的时候党在我心中,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个个英雄组成的,渐渐我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战史、奋斗史、革命史;现在,党在我心中已不再仅仅是一部历史,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丰碑。
忠心祝福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明天更加辉煌。
字数不对的话,请自行删减
希望满意~
跪求“弘扬西柏坡精神,做西柏坡精神”1500字的作文,高分悬赏,100分
[《红色精神》读后感]最难走的路是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最艰苦的岁月,是共产党抵抗国民党、日本人的岁月;最圣洁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红色精神
最近,我有幸读了《红色精神》这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书,《红色精神》读后感。
其中,最使我感动不已、难以忘怀的是《周恩来的茶缸盖》。
当文中提到茶缸上的搪瓷早就摔得差不多了,同志们几次想给他换个新的,都没有成功。
翻越五台山时茶缸盖掉在路上,人多马杂,一马蹄子就给踩扁了。
警卫员假装没看到,心想这下总能给总理换个新的了。
谁知周总理捡起来,拿到住处找块石头砸了砸,凑合着一直用到了西柏坡时,心中百感交集,周恩来贵为总理,连一个茶缸都不舍得花钱再买一个,多么清高节俭
我又想起了我。
我丝毫不知什么叫节俭,什么东西坏了就扔,毫不吝惜。
别说是一个茶缸了,连一台电风扇我都扔过。
读了周总理的故事,我深感惭愧。
我们这些花钱大手大脚、放荡不羁的豪爽少年少女真是及不上周总理的万分之一啊
人是要有精神的,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需要一种精神,读后感《《红色精神》读后感》。
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和改革时期也是这样。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技术,没有现代科学,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民族人文精神内涵丰富,红色精神便是其中的精华。
如今,红色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着启示和示范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应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我们要成功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特别需要学习和弘扬红色精神。
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但红色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
当我们举起双手庄严宣誓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想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红色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
〔《红色精神》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建国大业电影感想
中华魂 ----------西柏坡感想人,是有灵魂的
以前老人说过:“人是有魂儿的”,总以为老人不科学,总以为老人哄骗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也总是不相信。
这次从西柏坡回来,总算理解了老人的话,也总算领略了西柏坡的精髓---------中华民族之魂
西柏坡,一个及其偏僻的小山村,西柏坡,一个及其贫困的小山村。
然而,就在这个贫困得近似“原始”的山村里,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一页
西柏坡,雕刻着无数革命先烈不朽的身躯,记录着惊天动地的伟业,发挥着神灵般的作用。
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西柏坡,记录着毛主席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一生的战斗历程。
见证着新中国诞生的艰辛进程
她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成的领袖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
她是新中国勇往直前的精神食粮,她是新中国征途中永不磨灭的前进的灯塔
西柏坡,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开启了新世纪的曙光。
成就着一代伟人的梦想,实现着东方巨人的宏伟目标,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兴起,指引着新中国的前行,见证着国家的振兴
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人们在这里可以从留存的照片、 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的声音,就像先辈们淳淳的历史叮咛,这种叮咛哺育着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者; 共和国正以昂扬的斗志,奋发的精神,飞跃发展快速前进,共和国之所以立于民族世界之林。
我想那是因为老一辈的灵魂在鼓舞着、激发着我们奋勇前进……我想起老人说过的话: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西柏坡的魂就是我们的--------中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