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导游面试各个景点的导游词
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西北隅的驸马巷内。
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
1984年12月11日,题写“周恩来同志故居”匾额。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
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
由读书房间向西跨过一道方形腰门,是他父母居住的三间朝南房屋。
他的过继母陈氏、乳母蒋江氏居住在“蝴蝶厅”。
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导游证考试考的导游词是哪几个地方
南开五马路那块是南开中学的纪念馆,进不去,里面的东西很多都移到周邓馆了。
那旁边有翔宇公园(非常小,就是学校门口的一个小绿地),里面有一个周总理青年时的雕塑。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在水上公园北,免费的,用身份证领票。
里面有仿西花厅,15块钱门票。
只需要去这个就可以了。
给你一份攻略,包括馆内介绍和交通,见参考资料
现在急需东江纵队之歌,麻烦提供一下。
。
为人民血战的战士们。
革命战士用鲜血和青春换来了这一派繁荣景象,他们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而得到的,只有安心地闭上双眼。
他们留下一份新的希望,将由我们这一代传承
东江纵队作文(四)东江纵队导游词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罗浮山名胜区。
罗浮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
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所以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
罗浮山山势雄伟挺拔,风光清静幽秀,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罗浮山又有神仙洞府美誉,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罗浮山不但山水绮丽,风光优美,而且神话、传奇、古迹繁多。
山上寺观遍立,座落在主景区朱明洞景区内的冲虚古观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东晋葛洪创建,是我国有影响的道教重点宫观之一。
传说杭州的黄龙观,香港的黄大仙等道观以它为祖庭。
冲虚古观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东江纵队司令部驻地,这给罗浮山的历史增添了光彩。
历史上道士僧人如云,文人墨客纷至,留下许多珍贵的佳作和题刻。
20年代初,孙中山率军东征归来即偕宋庆玲、廖仲恺、何香凝等结伴游览罗浮山。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及贺龙等七大元帅也曾在罗浮山游览度假。
二、东江纵队简介东江纵队纪念馆是在2003年12月1日暨东纵成立60周年之际建成开馆的,它座落在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朱明洞景区内。
三面环山,前面是秀丽的白莲湖,右侧不远处为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
四面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名,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
馆内设4个展示厅及工作服务区,4个厅分别为“序幕厅”、“陈列厅”、“英烈厅”、“映视厅”,以及二条长60多米、宽3米的参观走廊。
纪念馆前面,是一个宽阔的广场(2284M2)。
在广场的右侧,安放一组人物雕像,主题是:东江纵队将士,前赴后继,永远向前。
在广场的左侧,竖立一支旗杆,方便参观者举行升旗仪式。
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一座历史丰碑,它记载了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它焕发出的凛然正气,将永远激励人们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序幕厅(223M2)的正面,是一幅大型彩色喷绘图,它以东江为背景,磅礴的气势展示了东江纵队的精神风貌。
序厅两侧墙上,镶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和《东江纵队之歌》,表达了当年全民族抗战的坚强意志。
序厅里面的两侧墙上,用红底金字,展示中央6位领导人的题词,这些题词对东江纵队给予了高度评价。
陈列厅(525M2)以大量的文献资料、真实的历史照片,以及珍贵的革命文物,全面反映东江纵队、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的革命事迹。
陈列的文物有70多件,主要是东纵战士生活用具,以及缴获敌人的武器。
重要文物有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和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当年出示的布告等。
在展厅的另一侧,镶有6幅反映东江纵队重要革命事件的油画。
英烈厅(120M2)的设置,是为了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和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
英烈厅刻写5000多位烈士的英名。
厅内还展示了10位英雄人物和5个英雄集体的光辉事迹。
映视厅(76M2)主要播放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东江纵队》和历史纪录片《芦沟桥事变》,让观众更形象地了解东江纵队的战斗史迹和“七?七”事变。
在参观走廊,还设置了《日军侵略华罪证》展览,通过展览,警示国人,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一抗日战争爆发,组建东江人民抗日武装抗日烽火漫燃全国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制造了“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抵抗战争的开始。
求以前小学一年级的课文《杨家岭的早晨》
你也是导游啊呵呵。
。
。
我给你吧 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南距江苏省省会南京市188公里,东北距亚欧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市135公里。
东靠盐城市,南连扬州市,西与西南接安徽省,北邻连云港市与徐州市以及刚刚成立的宿迁市。
其范围为东经118度12分~119度36分,北纬32度43分~34度06分。
交通便利,处于104、205国道和宁连一级公路的交汇点上。
淮安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真高仅2.3~3.3米,平原占总面积80%。
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6%。
内河航运的主干线京杭大运河流经于此,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干流、废黄河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横交错。
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位于淮阴境内,另外与邻市共有的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
淮安市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兼具有南北气候特征,光热水整体配合较好。
光能资源潜力较大,年日照数在2250-2350小时。
全市热量资源充裕,无霜冻期为210-230天,可以满足一年两熟制的需要。
本市濒临黄海,季风气候典型,自然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885-1015毫米。
【自然资源】淮安市耕地面积384230公顷,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滩涂近7万顷。
水产资源丰富,有水面约400万亩,1998年水产养殖产量达20.57万吨,主要经济鱼类有16科83种,其中洪泽湖大闸蟹、大青虾、鳜鱼、白鱼、甲鱼、鳝鱼等远销国内外,淮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有盱眙凹凸棒土、石灰岩、白云岩,金湖的石油与天然气,楚州、洪泽的岩盐等,这些矿产储量很可观,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
特别是岩盐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达1300亿吨,年产真空盐50万吨。
【历史沿革】淮安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解放后曾在淮安青莲岗发现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
夏商周时期,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
春秋时期,淮安属吴、越。
战国时属楚。
秦时属古淮阴。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在淮阴县东南境设射阳县,是淮安建县的开始。
从东汉末年开始,淮安逐步发展成为古代苏北地区的政治中心。
建安五年(200年),广陵郡治迁射阳。
东晋时先后为兖州、青州和山阳郡治所。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改称淮安。
隋时曾设楚州,唐时一度改称淮阴郡。
元时设淮安总管府,后升为淮安府路,所辖范围占苏北大半和安徽一部分。
明代改淮安府路为淮安府,仍治山阳,1914年废淮安府,改山阳县为淮安县。
1945年设淮城市。
1948年底设两淮市。
解放后设淮安县,隶属江苏省淮阴地区,1987年,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
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
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
【行政区划】淮安市辖4区4县,即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淮阴区和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
其中市区辖6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820个村民委员会;四区共55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164个居民委员会和2927个村民委员会;四县共61个乡镇,208个居民委员会和132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结构】淮安全市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人口510万。
其中,清河区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24万;清浦区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31万;楚州区面积1605平方公里,人口123万;淮阴区面积1264平方公里,人口85万;涟水县面积1678平方公里,面积102万;洪泽县面积1292平方公里,面积38万;金湖县面积1394平方公里,人口35万;盱眙县面积2460平方公里,人口72万。
【人文资源】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青莲岗文化遗址就在淮安境内。
淮安,横跨古邗沟入淮处末口和古泗水入淮处泗口,是典型的因运河而兴起的城市。
淮安市历史上是漕运中枢。
明清两朝,国家督漕的最高长官漕运总督就驻节淮安,负责治河、势压巡抚的总河和稍后的南河总督也驻节于此,淮安城市因此而“俨如省会”。
这里还是淮北盐的集散中心和盐商巨富的聚居之地,长期繁华竞逐鼎盛时,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
清乾隆间(1736—1795),淮安城市人口达50余万,是全国著名的大都会。
淮安,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历史上先后诞生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乾嘉学派先驱学者阎若璩、中医瘟病学家吴鞠通、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世界十大摄影家”之首郎静山、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等。
市区古镇河下弹丸之地,历史上就出了50多名进土、百余名举人,并因“河下三鼎甲”名闻遐迩。
这里有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童年读书处,吴承恩故居,韩信故里等众多的名人故居和纪念性建筑,还有漂母墓、韩母墓、明祖陵,绵延60余公里的世界著名高坝高家堰(洪泽湖大堤),以及有东方庞贝城之称的水下古城泗州城等,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极其丰富。
淮安,是全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系的主要发源地。
淮菜以清淡中和、养生适体、烹饪技艺精湛而名扬海内,是名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淮安还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淮扬菜之乡”的称号。
【综合实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亿元、财政收入63.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分别增长13.8%、17.6%和20.1%;三次产业比例为22.3∶47.1∶3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9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3701元,增长11.8%,是6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2004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
以“一降三补”为重点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达334万吨,增长40%。
绿化造林势头强劲,新植杨树3160万株。
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0万亩。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农业招商到位资金10.4亿元,新上投资超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35个,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户。
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落实“淮米”订单78万吨。
新输出劳务11万人,其中培训后输出人员占70%以上。
工业经济增势明显。
2004年,列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2亿元、利税61亿元,分别增长32.5%、28.7%。
完成技改投入101亿元,实现投资超千万元项目数、超5000万元项目数、重点项目投入总量“三个翻番”,淮钢“十五”技改一期、韩泰子午胎扩能改造、华尔润30万吨联碱工程、淮阴卷烟厂科技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竣工,新增列统企业227户。
工业园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市经济开发区和8个县(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40亿元,入库税收4.4亿元,新增就业2.7万人。
2004年,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三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暨纪念吴承恩诞辰500周年系列活动主题鲜明,成效明显,84个投资超千万元项目集中签约,百团万名游客汇聚我市。
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4.1%和14%,易初莲花超市、苏源汽车商城等107个投资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顺利建成。
旅游业总收入29亿元,增长31.7%,提前实现“十五”倍增计划。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5亿元,贷款余额25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8亿元和38亿元。
保险业务有了新的拓展,政府扶持、商业化运作的农业保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