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名言 > 申论治国名言

申论治国名言

时间:2016-04-25 00:59

谁给我一些治国平天下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用于申论,要解释一下意思,不然不懂其含义。

谢谢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心充实,四支虽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

简:通“柬”,选择。

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

逸:安心。

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

其言切至。

”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

备:事先有准备。

《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

未有:没有发生之时。

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

修:整治。

近:指国内。

闭:堵塞。

《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

邦:国。

本:根本。

《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

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

合而听之:全面听取。

圣:无所不通。

《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

正:使正当。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

卒cù:同“猝”,突然。

顺:顺其意。

逆:背其意。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

信:建立威信。

任:信服。

宋·苏辙《新论下》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

患:患难。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

明·黄宗羲《原君》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

举:举动,行动。

即:就。

《文子·下德》  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

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7)为政  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

《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

为wéi:做。

《尹文子》卷上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平时。

发:发动。

果敢:坚决勇敢。

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宋·苏辙《新论中》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扩大。

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

及:及到。

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宋史·薛极传》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弊端。

绝:绝迹。

风:风气。

宋·周敦颐《拙赋》  (8)纳谏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古代贤人。

询:询问,请教。

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诗经·大雅·板》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夫:一般人。

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

士:有识见的人。

谔è谔:直言争论。

  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宇:屋檐。

失:失误。

草野:指民间。

经:儒家经典。

诸子:诸子百家。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9)审时适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如果。

法:取法。

周:合。

循:遵循。

《淮南子·氾论训》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治理,掌握。

不若:不如。

时:时机,时势。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申论有哪些可以用到的名言警句

开篇点题,陈述现象和相应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见突显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但与此同时,……(现象,政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的改革却明显落后,(后面引出材料反应问题) 第二段:原因分析 检视……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口多,底子薄是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问题已经解决。

当前及今后依然严峻的形式主要表现在:…… 现阶段我国的……形势,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

严峻的形式有浅层次的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矛盾: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突飞猛进。

同时,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正面临着将长期面临着一些亟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工作总体状况还存在着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以及与面临的国际新形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三段:提出对策 衔接句的写法:……关键在于。

有键于此,我国……要进行一系列深成改革,要从……和制度的改革做文章:观念,意识,思想要开放,要确立……全新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树立,解决……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机制上的引导和保障,同时也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落实任务。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

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大力气抓好……的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果断措施遏制重大事故的同时,加快实施治本之策,推动……文化……法制……科技……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实现我国……的明显好转。

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改革开放中发生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们要正视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要解决……问题,必须确保……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力度,在……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一,法律手段:(依法治国)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形成公正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建立规范完善的……法制秩序。

一是必须严刑立法,重典治乱。

二是必须在法律的实行上动真从严,法之有威在于“法之必行”,把……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是必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

四是必须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相关法制的同时,各级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和教育。

使人民群众发展问题的严重性和政府对该问题的有关解决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民群众自发去预防和解决问题,节省法律运作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法律的实际执行成本。

备选:各级政府,有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与时巨进,开拓创新,做好相关的监督工关作,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来促进材料中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的制度环境。

首先法律上……,其次努力建立正确处理……的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各种具体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逐步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正确处理……的机制,建立……调处机制以及社会预警机制,把……纳入多种机制有效运转的常态轨道。

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的价格,财税,投资政策,推动……工作 二,科技手段(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人才兴国。

人的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纵观世界历史,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人的素质无疑是最重要最具有潜力的因素。

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方法,而人的素质无法引进。

人才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动力在人才,潜力在科技。

要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才尽出,人尽其用的体制环境。

抓好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工作队伍,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基于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凸显背景下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战略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价值的核心是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和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人。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其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统筹区域发展,其实质是促进地区共同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其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增进人民的福利。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促进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改革。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一些障碍,大都与制度,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有关。

其中有的属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有的属于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还有的是体制改革滞后引起的问题。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各方面的工作,关键的一条,还是要完善制度,体制和机制。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改革的精神,用改革的办法,进一步推进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

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加大改革力度,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制和机制,要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树立科学发展观,重点在领导,关键是各级干部能带头示范,核心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正确政绩观的本质是为民造福,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两者紧密相连,互为因果。

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

四,弘扬……文化,倡导……文明 ……是全民族的事业,……教育是提高……保护意识的重要方式。

要加大……保护国策和……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文化。

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对……的内在要求,把……宣传做为重要任务,及时报道党和国家……政策措施,宣传……工作中的新经验和新进展,努力营造……的舆论氛围。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意识。

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教育,提高……自觉性。

结束段的写法: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有效解决……问题\\\/建立……社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任何问题的出现对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总是带有一定的破坏性,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问题的出现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我们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处理还存在不足,这对于我们来说反面是一个完善自己,完善社会相关体制的一个机会。

四、1、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和发展蔓延,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讨论。

2、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

求申论写作各种开头,有名言警句的那种。

马路摊点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每次治理的结果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他们以低廉的成本、微薄的利润经营,不但解决了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满足着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

但是,一些马路摊点的存在,也确实给城市市容市貌以及百姓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过去,我们对城市摊贩管理,大都采取没收、罚款甚至取缔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摊贩问题,反而加剧了城市执法人员和马路摊贩之间的矛盾对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音符。

【例】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题的议论文。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

其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

那么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富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

然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因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日益关心的课题。

谁有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素材,包括名言警句,名人事迹

【为政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必无踔越之见,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性格急躁的人一定没有成熟稳重的见识,怕这怕那得人一定不会有卓越的远见,欲望过多的人一定没有慷慨大方的操守,喜欢侃侃而谈的人一定缺少实事求是地精神。

2、“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

强调当政者要有忧患意识,对可能威胁国家前途命运的困难和危险时刻保持警惕。

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兢兢业业,如此才能安身保国。

“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底线思维”。

3、“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觉、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

4、“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

5、“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

“生事”如无病而服药,“畏事”如有病而不服药。

不可以生事,从小的方面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朝令夕改;从大的方面说,是“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保持制度的稳定。

而不可畏事,则是说,不能因为一些人对我们发展道路的非议和质疑,就缩手缩脚,甚至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观点。

【敬民篇】1、“计利当计天下利,为民当求万世名”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不求个人的利益得失,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考虑,胸怀天下;2、“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得到民众的拥戴就能得到整个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整个国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心向背关乎国家兴亡。

3、“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

现实中,不管是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更多其他工作,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多比比群众这一把尺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4、“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老百姓来说,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对小事的处理中也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

5、“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在其位,谋其政。

党员干部应注重品质修养,淡泊明志,行善举,为民谋利,义利苍生。

【修身篇】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他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其覆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为严重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深重的了。

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党纪法规的底线。

必须经常反躬自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

警示从政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

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

善的德和行,大多与节制、奉献、坚持有关,这要有更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精神境界,因而显得尤其艰难。

而恶德恶行,则往往会给人一时的快感和享受,因而引人沉迷放纵。

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