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从一张白纸开始学一些东西,一些道理一些知识,其实它是作为一些概念留在我们心里。
2、因为那个东西,今天可能觉得你很喜欢,当你真的去做那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一样,那种想象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地方。
3、人生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去实践,多去看东西,最终会找到相对来说更适合自己的未来。
4、因为每过一个人生阶段,你都会有不同的希望,或者说,对自己的生活有不同的要求。
5、后来我就说,其实不要想太多,困惑反而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因为每到一个阶段,都会有新的困惑出来,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去做事情。
6、因为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不停地做细小的事情中成长,这些事情,你可能不觉得自己在做事情中成长,可是过几年后回头看,会觉得不管怎样,人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一段经历和财富。
7、有时候我们不是碰到自己的弱点,就不去努力了,那我也努力过了,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不是那么平均。反而真的平均也就太普通了。
8、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他得逞了,我真的不是一个脆弱的人。
9、所以今天很多人说你想不想回到20几岁,30几岁,我说我一点也不想回去,这是我发自内心的真心话,因为我觉得我自己是越长大越好的那种,比小时候好多了。
10、我不要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人生有很多种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觉得开心就好。
大家好! 同学们好!
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了,我是一个非常紧张的人,我一上台就会觉得脑子里面一片空白,然后看到你们,我会想到我读大学的那段时间,是那种很茫然的时候。
因为种种原因上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校,但是实际上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困惑,就是说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想要在未来的日子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找什么样的男朋友。然后自己未来的发展应该是怎么样的,所以我看到你们,我会很强烈地想到我大学的那段时间。我今天回头想,如果说我希望还可以做什么的话,我会觉得我希望自己实践更多,然后学更多的东西。因为工作了很多年以后,会有一个感觉就是说,如果你从一张白纸开始,学一些东西,一些道理,一些知识,其实它只是作为一些概念留在我们心里。反而是说你做了一些事情之后,再去回头想一些东西才会发现它的道理在什么地方,所以对你们,如果有一个建议的话,我会希望大家能够多去做一些社会的实践,包括自己喜欢的,比如说工作。因为有一些东西,你今天觉得我可能很喜欢,可是你真去做那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很多很多跟自己不一样的那种想象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人生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更多的是多去实践,多去看东西,然后最终会找到一个相对来说更适合自己的未来。这么一个事业也好,生活也好,各方面的东西也好,其实困惑是永远都会有的,到今天我还是会为很多很多事情觉得困惑。因为每过一个人生阶段,你都会对自己有不同的希望,或者说对自己的生活有不同的一个要求吧,然后那时候就会很纠结很纠结,后来我就在想说,其实不要想太多,困惑反而是人生的一个常态,因为你到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新的困惑出来,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去做事情吧。因为我们的人生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不停的在做一些,很细小的事情当中成长的,有些事情你可能都不觉得自己在当中有成长,可是回头几年后看过来还是会觉得,不管怎样都是人生非常美好的一段经历和财富吧。
其实我有童年阴影,因为我小时候也算是还会自己写一点东西什么的,然后学校有那种演讲比赛,我就上台去,还是自己写的东西,5分钟都不到,我就一片空白。那是全校的一个演讲,我就说了5分钟忘了词儿,然后就自己下去了,所以那是一个其实挺大的一个阴影吧。发生过好多这样的事儿,有一次导演协会的颁奖,然后何平导演就说,你来主持。我说我怎么能主持呢,我肯定不能主持。他跟我说了很多遍,他说你不可能不能主持,你是学表演的,你怎么可能不能上台主持呢,而且是导演协会的那么一个活动,你都认识台下的人,然后说得我完全没有力气反驳。然后我就说好吧好吧,他就给了我很长一段词,我就拿着背,感觉背了半天就上去了,我总共大概就说了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我就下去了。然后何平导演就在后台看见我说,徐静蕾,我以后再也不找你当主持人了。我想我说了你怎么都不相信,我下去就属于抱头鼠窜的那种感觉就下去了。其实在演戏的时候,我经过这么多年,电影学院也好,表演也好,其实这个障碍我已经完全克服了,你今天让我在演戏的时候做任何事情,我都是可以的。只是说我今天不是在演戏,我不是坐在这儿给大家来演场戏的,我是说我自己,我自己哪儿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我觉得你要认清楚,人就不是什么都可以,今天我有我非常擅长的事情,那我就可以有我并不擅长的事情,那又怎么样呢?
我小时候在北京市少年宫学的是书法,学那个颜真卿,颜体,然后后来又学那个王羲之和米芾,但是是非常不情愿地学的。因为我爸爸是那种非常强势的家长,然后每天要写150个字,我如果写不完的话,爸爸回来就会非常生气,然后就会很暴怒的那种感觉。到现在,他看着我写字我手还会抖。因为他是非常严厉的一个人,他可能希望把我当一个男孩儿来培养,他是不想我变成那种婆婆妈妈的,一个无所事事的女的。我觉得他有一点儿这种感觉,包括他让我写书法的时候,那时候学的都是那个颜体,颜体是很浑厚的那种,苍劲有力的。像包括有一段时间,我自己十几岁开始看宋词,那时候很喜欢看宋词,就觉得唐诗都是磅礴。然后爸爸就不让我看,他就说看宋词让人感情脆弱,所以这么多年下来我的性格培养得真的不是一个脆弱的人。我的中学是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是朝阳区最好的一个学校,我当时是因为书法保送的,因为以我的成绩是上不去那个学校的。所以我是在一个所有人都比我强的环境下长大的,就是都是高材生,学习都特别厉害,然后还有很多很漂亮的女孩儿,就是自己什么都不能说是最差的,但基本上也是中等偏下的那种。
中学时代大家可以回忆一下,那是一个多么阳光灿烂的日子,所以今天人家都说你30几岁,你会不会想回到20几岁10几岁,我说我一点儿都不想回去,这是我发自内心的真心话。因为我觉得我是越大越好,比小时候好太多了,所以让我回去,我是死活不能回去的。我觉得青春是越长大越好,我的青春开始转折是什么时候,是我真正找到更多的自信或者说开心,是做导演的时候。做演员的时候我会抱怨,说怎么还不吃饭呢,怎么还不让我们回家睡觉啊,早上怎么起床那么早啊,还是会有很多这种抱怨。可是做导演的时候就会想怎么又吃饭了,你们怎么老在吃饭,你们怎么又饿了,你们怎么不能早起,就真的`是角度完全变不一样。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到从杨白劳到黄世仁的转变,然后那个时候就觉得因为我真的喜欢做这件事情,所以我才会不觉得有什么苦,或者说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我不觉得。我觉得就因为我喜欢,所以我愿意为这件事情(付出),我觉得好玩儿,我不睡觉,我觉得高兴。不过相比做导演难还是做演员难,其实是做演员难,最难的一件事就是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演一个古装戏,然后我怎么也哭不出来,然后那个导演是一个武术指导出身的导演,长得很凶,就是满脸都龇着胡子那种,然后他就走到我跟前,我觉得他肯定要骂我两句让我哭,然后他就突然蹲在我面前,然后开始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他想用这个歌来带动我的情绪,我一下就乐出来了。后来只能光打雷不下雨了,没有眼泪。我还有一次演戏是赵宝刚导演的一个戏,也算是我第一个演的电视剧,叫《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有一场戏是我跟我妈妈在讲一个很伤心的事情,预演的时候,我一边念
我觉得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尤其是你做成一些事情的时候,总会有人说一些这个那个,当然有些我是完全承认的,而且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就比如说有很多人帮我,那我当然我觉得,我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其实这些努力不是我觉得,我很苦地在努力,而是说我很爱这个东西,所以我不觉得累,别人看我说好像我很努力,但我不觉得那个叫努力。那是我在做一件我爱做的事情。有段时间有人说《我和爸爸》不是我拍的,是叶大鹰导演拍的,然后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姜文拍的,可到今天我已经很少再听见有人说,哪个不是你拍的或者怎么样。我觉得是我不去考虑那些东西,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能说是为别人证明自己吧,是向自己证明自己。
我小时候因为都是在电影学院,那个时候其实很受学院派的影响,所以看的东西全都是艺术片,然后也觉得电影就应该是艺术片。可到了后来我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也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做一个杂志什么之类的,然后我就发现,电影从一个我的,所谓很学术的这么一个东西,变成了一个娱乐品。我在工作完了之后,我晚上愿意看一个开心的电影或者看一个热闹的电影,然后我就睡觉了,而不是看一个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那么慢慢地就转变过来,我觉得每一个创作者肯定他都是会拍他那个阶段想拍的电影,比如那时候拍《杜拉拉》的时候,有什么《欲望都市》啊,《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啊,那些戏很火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很爱看这样的戏,然后我就同时想说我也可以拍那样的戏,然后我就说试试看,可是当时也碰到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几乎所有人不相信我能够拍商业片。我那个叛逆的那个劲儿可能就上来了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发行人,说《杜拉拉》这个电影只能卖七八百万的票房,所以只能用六七百万来拍。我当时听了非常生气,我觉得他不信任我,他瞧不起我,所以当时也找了好多就是商务的赞助,觉得就是说,我不能让他说中了,憋着一口气,不能让他说我不成(功)我就不成(功)。所以当时其实有一点较了这么一口气,然后我要证明我对于自己的这么一个判断,就是说,我就是行!谢谢大家!
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其中,开场白和卷首语直击人灵魂深处,堪称教科书级别,现作部分摘录,以飨读者。
【遇见】卷首语: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开场白:
大家好,我是董卿。今天,是朗读者节目第一次和观众见面,所以,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词,也特意选择了———遇见。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陪伴】卷首语:
为什么是陪伴?其实我们每一期的主题词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有时候为了一个主题词会反反复复讨论很长时间,但是陪伴是最早确定下来的主题词,而且从来没有改变过。
我想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开场白: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
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
【选择】卷首语: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在我们这期节目当中,你会看到的是,徐静蕾选择了挑战和变化;耶鲁村官秦玥飞选择了希望的田野;红丝带校长郭小平,选择了呵护与守望;最让我感动的是麦家,曾经叛逆的他,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开场白:
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选择。人这一生,要面临多少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
有一年,法国的一家报社举办了一个有奖竞答,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如果卢浮宫着火了,你选择救哪一幅画?最终,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所以说,选择是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礼物】卷首语: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
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
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米沃什,在诗歌《礼物》当中所写到的: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园,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这是诗人馈赠给自己心灵的一份礼物。
在我们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家和教授,虽然他已经在五年前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所播种下的一颗善的种子,是留给这个世界所有孩子的最好的一份礼物。
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开场白:
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礼物。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
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
那在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去打开一个个色彩各异,却同样充满情感的礼物。
【第一次】卷首语:
我们这一期主题是第一次,人这辈子要遇到很多很多个第一次,就像这次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刘震云,第一次给《安徽文学》投稿拿到了70多块钱的稿费,立马就去请女朋友吃饭,许镜清老人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会,但是为了这一天他等了三十年,王学圻二十年前就已经当导演了,但是这部电影拍到最后就剩下了三个人,让他欲哭无泪。
这都是非常难忘而宝贵的第一次,因为它们意味着我们的成长,就像作家汪曾祺说的人的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是第一次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第一次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所以说你的人生拥有越多的第一次,也意味着我们的人生越丰富越多彩。开场白:
我们今天这一期节目的`主题词是———第一次。我们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的第一次,难忘而又宝贵,它意味着我们的成长。其实细想来,每一个人都是在第一次过自己的人生,不是吗?这条不能回头的人生道路上,正是许多不可复制的第一次,让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未来。
【眼泪】卷首语:
我们本期节目的主题词是——眼泪。说到眼泪,你会想到什么呢?
软弱?眼泪有时候是软弱、有时候是坚强;有时候是忏悔、有时候是宽容;有时候是羞怯、有时候是勇气;有时候是失败、有时候是成功。就如同每一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而当我们要谢幕的时候,也将会在别人的泪水里告别一样。
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水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开场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主题词选择的标准,首先是它的情感张力,我希望所有的观众在听到这个主题词的时候,都会有很丰富的生命联想———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在做什么,比如说眼泪。
这期节目当中,张家敏是一位和乳腺癌抗争了二十三年的老太太,她说:她过去到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昂起头,不让眼泪流下来;导演陆川是一个泪点很低的人,爱流眼泪,所以有时候,他会抗拒眼泪;斯琴高娃,一位一直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眼泪的优秀的演员,这一次在我们的现场,她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属于她自己。
眼泪是无色的,但是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的生命的色彩。
【告别】卷首语: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
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日的告别;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
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豪迈的告别……
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
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开场白: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和唐琬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的和这个世界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道来和故乡和父亲的告别。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文学写了上百年上千年,其实作的就是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而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面对,告别多少有些伤感。
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勇气】卷首语:
就像茨威格所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
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
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
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开场白: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很多的文字都在赞美勇气。
莎士比亚说,有得必有勇,正直的人不会胆怯,试想一下,如果历史失去了勇气,那将失去改写的英雄;
如果人生失去了勇气,那很多日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一位又一位朗读者身上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