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学书法作文】
今天上午,我起床之后就拿着学书法的工具去学书法。
我来到了书法学校——贵龙书法工作室,我进入教室后,先找到了自己的座位,然后我拿着自己的书法作业给老师检查。老师检查时对我说:“这一张书法作业写得很好!但钢笔字写的没有笔锋,不过卷面还是很干净的!”老师检查完我的作业后,我就开始写毛笔字了!辅导老师走过来看了看我写的字说:“天字的形体掌握得很不错,但还是要下工夫写扎实,把基础打得更牢一点!”听了老师一番话,我看着老师说:“我知道了,我会好好练习的。”于是我就加紧练习了!不一会儿,就下课了,我们都在猜:下节课,谢老师会不会叫我们写新字呢?
过了十分钟,第二堂课开始了,谢老师教了很多同学新字,很快就轮到我了,谢老师教我写了两个新字,一个是“太”字,另一个是“文”,谢老师还嘱咐我这两个字一定要好好练。
我们练了一会儿新字就放学了,老师教我们去写钢笔字,我排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很快我就写好了钢笔字,钢笔字写好后就把笔洗干净了,收拾完东西与老师告别后就回家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写毛笔字可以训练耐心哦!
【篇二:学书法的经历】
每当我看到自己写的毛笔字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又让我回忆起学习毛笔字的酸甜苦辣。
第一次,我高高兴兴地让爸爸教我写毛笔字,我本来以为毛笔字挺简单的,但事与愿违,竟然连笔的方法都不正确,光拿笔就很难学。
第二天,爸爸开始教我各种笔划怎么写,爸爸说要注意藏锋与露锋,我心想:写毛笔字还不简单呢。我写一个笔划练了好几天,搞得我都快晕了,爸爸说要一笔一划一模一样的写出来,还得注意格式,听得我稀里糊涂的,不知道如何是好。经过长时间的练习,终于,我已经能写出一点样子了。爸爸看我笔划练得不错了,就开始让我练永字。爸爸说:“永字里点、横、竖、撇、捺都有,被称为永字八法,所以才让你练永字。”一开始,我写的永字就像个大大的墨团,后来,我练了几天,就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学会了写毛笔字的运笔方法与结构。有一次,爸爸带我去香港艺术馆,那里有个可以让游客演示书法的地方,我大胆地走上去,写了一个经过我一段时间练习的永字,旁边的人就为我鼓掌,使我信心大大增加。
怎么样,这就是我学习书法的经历,在学习中我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真正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篇三:学书法】
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会学书法,只因为看到表姐写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让人赞不绝口,妈妈又希望我的字写得工整、漂亮,顺便训练我的定性,所以我便一头栽入书法的课程中。
学书法前,我认为它应该像写铅笔字一样轻而易举,易如反掌,没想到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书法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还记得第一天上课时,我连毛笔都握不好,写的字像蚯蚓一般歪歪扭扭的,透过老师耐心的指导,我才稍稍有一个样子。
经过老师一笔一画的指导,加上我多次的练习,在运笔中,我渐渐领悟了写毛笔字的的乐趣。不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许多挫折,曾因为一直写得不好看而有放弃的念头,在妈妈不断的鼓励下,我又振作起来,重新出发,突破了瓶颈,现在写书法已经变成我的休闲活动之一了。
学书法让我变得有耐心、有毅力,我知道学习任何东西都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练习才能学到精髓,而且遇到困难也要坚持到底,心平气与的思考,才能想出解决的方法,相信持之以恒,我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收获,享受甜美的果实。
【篇四:我学书法的故事】
我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在用铅笔写字。妈妈发现我的铅笔字写得越来越不好了,有一天,她终于发怒了,说:“小子,你的字怎么写得越来越潦草,上了三年级,钢笔字就更写不好了,不行,你得上书法班,学学怎样写好字。”就这样,我无可奈何地上了书法班。
刚开始学书法,我心里觉得很苦闷,因为我没有双休日了。坐在书法班里,老师讲什么,我也听不进耳朵里,老师让我写字,我就开始哭,马老师与白老师看透了我的心思,耐心地给我讲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还给我讲古代书法家学书法的故事,并告诉我练书法还能修身养性呢,虽然这句话我有点不理解,但我还是慢慢对书法感兴趣了。现在,一上书法班,我总要专心听,认真写。我跟着马老师学会了怎样起笔,怎样顿笔,怎样收笔,还学会了怎样安排字的间架结构。我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了,在书法班里,马老师还奖励我一支自动铅笔呢,语文作业本上,许老师也夸我的字进步很大。
妈妈发现我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也喜上眉梢,心花怒放地抱着我说:“儿子,看来,妈妈让你上书法班是对的,你要继续努力呀!”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也美滋滋的。学书法,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
【篇五:学书法】
星期天,我去学书法。一上课,同学们先把家庭作业交上去,然后老师再发上一周的作业。老师发完作业,再讲今天要学的偏旁,老师发完了,老师说:“上课”。同学们说:“老师好”。老师说:“我们的口号是……”。同学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严格要求练好书法”。“同学们好,请坐下”。同学们就坐下了。
老师说:“我们今天要练的偏旁是双人旁”。老师写上我们今天练的字,有行、徐、律,这三个字。老师说:“开始练吧”。所有的同学都练字了,老师去其它班辅导去了。我练得很认真,我先看老师写的字看了几遍后,我又一笔一画地写,写完后我又重新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错的,我就练好了。
从9:00到12:00,10:30是休息时间,12:00是放学时间,到下课了,同学们都玩去了,玩了一小会,上课了,同学们都到了班里练字去了。练呀练,放学了老师说:“收拾书包,放学”。所有的.同学都走了,我下去了,我的护耳忘拿了,我又上去拿护耳,拿过护耳就下楼了,下来以后,就坐在妈妈的电动车上走了。
【篇六:学习书法】
书法对我有着吸引力,我从小就能写的一手好字。
那天我寻思着想学书法,就与爸妈商量,爸爸说我写的字好,再培养一下,就会更好,妈妈也认同这个想法,就给我报了书法班,周六那天爸妈领着我来到华夏书画社,我高兴极了,来到校长办公室,简单的与校长聊了一会儿,又让我写几个字,校长说:“不错,这孩子字儿写的真好。那就周天上午来。”听了校长的话,我的心就像开了花似的兴奋的不得了。接着一位女老师给了我学具,看那新的学具,我许下诺言要写好字,不让爸妈操心,我写书法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
周天上课来到教室,全是年龄差不多的陌生同学,我收拾了一下铃声响起,一位五十来岁的男老师走进来,介绍了自己,他叫王老师,那一节课,老师教了我们“人”“王”“風”……一些字,我很惊讶,原以为字很简单,结果这些字笔画这么多,又不认识,难上加难,我想:“字这么难早知道我就不学了”。
放学回家,我苦着脸,讲起今天的事,爸爸与蔼的说:“别怕不就是不会写吗?慢慢来,你想想王羲之以前也很爱书法,可是他总是写不好,但他勤学苦练就写出了这么好的字。”听了爸爸的话,我下定决心要刻苦写好字,为爸妈争光,打那儿以后我更加认真练字,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写出一手好字,心里美滋滋的。
长大后,我回想起这件事,让我悟出一个道理:“学本事要勤学苦练,先苦后甜,才能成功地做出每一件事。”
【篇七:学习书法】
2007年暑假,我被爹娘发配到舅舅家。
我在舅舅家的时候,舅妈又把我发配到到了蒙阴县二星大酒店楼上的一个书法班,我大吃一惊,心想:“我怎么来了书法班,我原来是想学画画的,怎么到了书法班?”哪的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漂亮的、等着被录取通知书的十七八岁的女孩儿。
第一天,我去学了,除了老师,我谁都不认识,哪里有学硬笔的,有学软笔的,我学的是软笔,我以为硬笔难学的,没想到哇,原来是软笔难学。硬笔竟然是钢笔字。软笔还学怎样那拿笔,怎样写,还放大3倍的字帖。
首先,老师教我的是单勾,双钩学完了,又教我用毛笔字写字。学了两天,“朱峰,你升级了,看雪单勾了!”我面临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我吓的心都要跳出来,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回答了一声:“啊啊——啊?奥!”“拿笔来”老师展示了一番,我也看明白了,我也学会了,我就开始练习。“你看看,那些比你来得早的,学的还不如你快,好好学!老师相信你!”老师鼓励我说。我单勾还没“毕业”,就回到了爹娘身边了……
我明白了一个理:什么事,只要努力干,就有奇迹发生!
【篇八:我学会了书法】
每当我看到那些书法作家们写的一手好字,受到了众人的称赞,我的心中总会油然升起一种羡慕之感。
去年秋天,我开始学习书法,每个星期天的下午都要去学习。我第一次来到书法班的时候,就被那墨水奇怪的味道吓到了,心想:这墨水味道这么难闻,我能受得了吗?……正在这时,书法班的魏老师鼓励我说:“要想学好毛笔字,可要下苦功啊,投入的时间一定要长,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好的!”听了魏老师的一番话,我鼓起了勇气去拿毛笔。魏老师手把手的教我拿毛笔,边教边说:“手要呈卧口状,把毛笔塞进口中,拿的不要太靠下……好,就是这样。”我按照魏老师的要求去做,他也很耐心的来教我。
我终于慢慢掌握了方法,能把毛笔握好了,一点一点开始写字。刚开始,魏老师先教我最简单的横,可是我总是写不好,写得歪歪扭扭,不成样子。有时,一不小心,墨水弄的到处都是,我的身上也滴了不少墨水,那滋味真不好受。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原来那些书法家表面看起来写的很轻松,但背后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一天学习书法,我就筋疲力尽,胳膊又酸又疼,累极了。因为,基本上要坐在那里写字持续三个小时。唉~,真难啊。
“只要用心写,一定能成功。”在魏老师的激励下,我一直坚持写毛笔字。到了今天,一年已经走过,我写的毛笔字也有模有样了。
学习书法道路虽然艰辛而又漫长,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写得更好。我会在这条辉煌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第一篇:成长需要鼓励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鼓励,需要爸爸妈妈的鼓励,需要同学、朋友、老师的鼓励,他们鼓励我,也许是一次
记得有一次,我还在读小学,那时的我,成绩优异,可是,就在那几天,我迷上了篮球,便一直没有温习功课,就在那一次考试中,我考得非常的差,我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当老师发下试卷后,看见那试卷上鲜红的“×”,我非常失望,仿佛才燃起的火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在老师讲解试卷时,我无法用心去听讲。我正在对回家被爸爸妈妈“滔滔不绝”批评的话语做心理准备。心里非常难过。
回到家中,爸爸妈妈看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便问我怎么了,我用我那只被逼迫的手拿出了试卷,妈妈看了看试卷,又看了看我,用温和的口气说:“这次没考好,下次一定要努力”,我答应了妈妈,可是,我还是高兴不起来,我将我喜欢打篮球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应该将打篮球看做是一种业余爱好,”我对妈妈说:“但是,在教室里做作业,一听见篮球声,身体就情不自禁的随声而去”,妈妈说:“我相信你能行”。
我记住妈妈的这句话,“我相信你能行”,在半期考试中获得了三等奖,并且我还控制了我打篮球,每当我想打篮球,就回想起了妈妈的那句话。
这次,是妈妈给了我信心,现在,我做什么事都有恒心,因为“我能行”。
第二篇:成长需要鼓励
如果说成长最需要什么,那么我觉得成长最需要鼓励。
成长最需要鼓励。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学钢琴,回来后我却一个劲地叹气:“妈妈,弹琴太难了,我不想学了!”妈妈边洗衣服边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好好练,我相信你一定能行!”有了妈妈的鼓励,我的.脸多云转晴了。有了妈妈的这句话,我就有了信心,虽然琴键很硬,但是我觉得它十分的随和,它和你交流,诉说着心事,一个小时过去啦,我把8级的一整首曲子都弹了下来。我兴奋地跑到妈妈旁边,高兴地大喊:“妈妈,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妈妈用手擦擦两颊的汗水说:“好孩子,真棒!相信你自己,你是最棒的!”我知道,这都是妈妈的功劳。
成长需要鼓励。我会弹琴了,妈妈又为我找了一个书法班。
那一天,妈妈领着我,让我去学书法,我实在不情愿,因为我听别人说学书法是很难的。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我看着妈妈的笑脸说:“成长需要鼓励!”书法老师先教我怎么握笔。哎,太难了,我的脸色渐渐白了起来。妈妈提起笔写了一个字:“学”。写完后,妈妈说:“你如果写到妈妈这样,我就给你买红的、绿的、黄的冰淇淋。”有了妈妈的鼓励,我笑了,可是一不注意,墨汁像雨点一样淋到了我的宣纸上。哎!我又得从写了!咦?妈妈的那句话还真成了我的贴身保镖,它总是在我面前把困难打倒。不一会儿,老师拿着黄河水一样长的字画走到我面前:“你看看吧!”我看见那一个个字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纸上跳跃着。不久,我就学会了写毛笔字。
成长需要鼓励。我学会了书法,又学起了作文。
第一次上作文班,我就发现,我的作文水平太差了。回到家,我垂头丧气地进了屋,我又听见妈妈常说的一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听见妈妈的第三次鼓励,我又对自己充满信心。有了妈妈的鼓励,我现的作文成绩由原来的70多分提高到100分啦。
成长需要鼓励,我妈妈总是鼓励我。我也要学会鼓励别人,别人的成长也是需要鼓励的。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的话,我们小孩子的成长就会更加迅速。
第三篇:成长需要鼓励
忽而悠扬,似涓涓细流;忽而激昂,似浩浩波涛;忽而静缓,似一泓碧水;忽而急奔,似滔滔江海;忽而轻盈,似叮咚泉水,这悦耳动听的琴声,飘荡在我的课余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近拿到六级证书了。现在偶尔想起我第一次考级是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呢!
八月的太阳火辣辣的。平时我是最怕热了,而今天似乎什么感觉都没有,也许是紧张的缘故吧。当广播里叫到我的名字时,我当时真有那种临阵逃脱的冲动,可看着爸妈那希望的目光,我只有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步入大厅。我坐在了靠旁边的沙发上,倾听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弹完乐曲后,心里更加诚惶诚恐了,心想,我肯定没她们弹得好,怎么办?这时,我的思想突然又转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弯,想到我平时那么用功地去练,怎么会比她们差呢?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坐在琴椅上,环顾了四周,向老师报告了我的考号,便开始了演奏,没想到还真的不错,几首歌曲弹下来还挺顺畅,我偷偷地看了老师一眼,他们都带着微笑,我知道了我弹得还不错,高高兴兴地走出了考场。
现在回忆起来那时的事来,我想如果没有爸妈和老师的鼓励的目光,我肯定会紧张而出错的。人在得到别人的肯定后,才能有更好的自信,才能使人为自己的愿望或理想而奋斗努力,只有自信,才可能使人在艰难的事业中保持必胜的信心,才能使人有勇气坚定走向理想之塔,所以,我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中,给她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眼神,都可能让她变强,强者更强!
让幼儿从小就从书法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既而陶冶其幼小的心灵,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所有的艺术门类基础教育中,幼儿书法基础教学大概是最为枯燥的了。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丰富多彩的图画,都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兴趣,但是书法这门深奥无比的艺术,确使使很多的人望而却步。幼儿学书法确实有很大的困难,幼儿的活泼好动与书法训练的枯燥寂寞给书法教师出了很多的难题,如何培养幼儿对书法产生兴趣,这是我们书法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
我们知道,兴趣是对于某种对象的一种积极探索的认识倾向,它是由于人意识到对象的重要意义及其动人的魅力而产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都是幼儿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前提。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产生兴趣而且特别关注,乐于探究并且易记,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它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一、以欣赏激发兴趣
书法教育同其它艺术教育一样,就是培养发展孩子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欣赏激发兴趣。欣赏就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享受,它是培养情感,激发兴趣的一种手段。
幼儿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书法教学与其它艺术门类比起来显得有些抽象和单调,我们教师可以用形象亲切、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孩子们讲一些古往今来的大书法家们生动有趣的故事,如看有关的书法家的故事片:皇帝练字、入木三分、偶创飞白、草圣“张旭”等。
让孩子们在故事中认识书法,欣赏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提高幼儿欣赏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兴趣。这样还可以使孩子在故事中接受传统文明,增强孩子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以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幼儿书写的字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幼儿喜欢。
因为幼儿年龄比较小,对于三到五岁的幼儿我们可以以游戏的心态来教他们,在游戏中,幼儿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中美好的事物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它也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最生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于这些年龄小的孩子,教师应以简单的书体开始施教,并用游戏的语言讲授,比如:笔画“横、撇、捺”,“横”的逆锋起笔,可把“横”比作宽又直的马路,笔就是汽车,教幼儿执笔,小汽车开过来又开过去,在幼儿熟练的过程中,告诉幼儿这叫逆锋起笔,小汽车开过来的时候要短一些,开过去的时候要长一些,笔画的长短、宽窄要与描影的字帖基本相同。“撇、捺”被形象的称为“小螳螂”。
螳螂头朝左抬起的时候是“撇”,朝右抬起的时候是“捺”,并且头要小,肚子要大,屁股要收笔轻起。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做一些形象的比喻,如:“小”字,撇点捺点可以比作小姑娘头上的两条小辫,长短两边要对称,“向”字的左竖画隶书中写成竖弯,可以比作大象的鼻子。形象的比喻可以使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可以在简便、易接受的过程中顺利进行,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对书写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地掌握了书写的要求。
三、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书法的教育也是美的教育。因此,各种幼儿书法培训场所,应考虑到幼儿的
如在教师的走廊栏杆上挂有字体临摹的泡沫值班,根据幼儿的年龄所以字体比较简单如:一、人、大、小等字样;在走廊的墙壁上挂有我国古代的书法家的图片有: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王羲之等著名的书法家;在走廊的角落课桌上文房四宝的摆设既要方便书写又要富有美感分别有:笔、墨、纸、砚以及宣纸、毡子更便于幼儿的认识。其次,教室要打扫得干净,门户要擦洗得明亮,桌凳要摆放得整齐,墙壁在保证洁白无暇的同时,还要适当贴上适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有关书法的挂图。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文明大方。
要让幼儿在健康、温馨、和谐的情感应答的优雅环境中进行书法学习。愉快兴奋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幼儿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在书法教学中,适当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可以给孩子们一个竞争的机会,比如谁写的好,可以在他的作业上画“太阳娃娃”、“小红花”、“星宝宝”等一些可爱的小图案,幼儿都很喜欢,他们为了多得一个漂亮的“太阳娃娃”而努力认真的书写,这样,老师可以把他们的书写作品贴在墙上,看谁写的最多、最好。其实,书法教学同其他教学一样,教师都要积极为幼儿创造自由、轻松、活泼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学习书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一句鼓励的话语和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孩子们积极向上。
不良的教育方法会使孩子们的兴趣半途而废,强制性的教学使幼儿厌倦,也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创伤,不利于孩子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在学习中允许孩子出错,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幼儿,给他们自由、欢快、和谐和民主的气氛,使他们对书法学习的兴趣保持较持久性。
四、良好的群体效应对兴趣的培养
良好的群体环境,也可以使幼儿产生积极效应,每一个干幼教的老师,都知道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孩子干什么,其余的孩子也要跟着干。
一个小朋友要尿尿,有很多的小朋友都会跟着要尿尿,这样的群体效应,也是教学的好方法。我们班有个孩子,有一天看见我在写毛笔字,他也情绪高涨,主动来找我说老师我也想写,我正好写累了就把笔给了他了,先在纸上乱涂乱抹,然后就拿着笔在纸上画,一个个的圆圈,然后拿着让我来看,我问他写的什么字,他回答:“是苹果”。我很诧异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当时我表扬了他,其他的小朋友也都看了过来,都要求要写,这样不是老师要求而是成了幼儿主动来完成。
如果孩子对书法没有兴趣,就没有他对书法执着的爱,他的兴趣就是来自幼儿的群体效应。
五、因材施教正确对待孩子对书法的喜爱
马卡连柯说过:“每一个儿童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走进童心世界就意味着走进孩子的那个“独特的世界”中去,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发现每一种个性的孩子都一样可爱。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就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富有童心的教师,就会有很多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幼儿是独立的人,同成人一样,也有尊重的需要,幼儿又是一个发展着的人,成人尊重幼儿,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幼儿自我评价的水平,在所有幼儿中,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教师要注意反应迟缓、发展水平差的幼儿,多给他们机会,耐心地指导他们,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提高。
在纠正孩子缺点的时候多一些热情鼓励的话,并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充分发掘幼儿身上的积极因素,在儿童心目中,教师是权威人物,教师的一言一行也在影响着幼儿,使他们潜移默化,往往教师喜爱的,也就是幼儿喜爱的,教师对书法的感情也是搞好幼儿书法教育的关键。
为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需要加倍学习,努力培养自己对书法的修养,在每次教学中,都应要求自己充满对书法爱的感情去感染孩子,以好奇的神情、生动的语言、有趣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书写活动。这样,不仅仅孩子学习有兴趣,而且加深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感情。通过书法教育,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能力都会在学习中得到显著的提高。
幼儿学书之初,都有一定的新鲜感,时间久了,“枯燥感”必然会出现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步下降。幼儿书法教育确实是一项艰苦、细致而长期的工作,这要求我们幼儿教师的工作方法要不断改进更新,以热情的方式和灵活的方法进一步启迪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坚持不懈的练习书法,始终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