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电影鬼妈妈观后感精选80句

电影鬼妈妈观后感精选80句

时间:2018-07-07 13:01

《鬼妈妈》这是一部动画电影,鬼妈妈

鬼妈妈观后感1

昨天刚刚看完,虽然很幼稚,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也许将来会用到,那么我在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呵呵言语可定要直白,也就是通俗易懂的分析一下。我们的主人公叫柯罗林,他不在不知不觉中来到另一个家,虽然他的“另一个妈妈”就是现实之外的妈妈,那里什么都有,会满足她所有现实所没有的东西,可是,鬼妈妈那里总是少些什么。鬼妈妈用纽扣为来过的孩子做眼睛,想让他们永远留下来,理由是好好爱他们,可是,鬼妈妈的这种爱完完全全的束缚了孩子们,她只想把孩子当做玩偶一样的人,任由她摆弄。

不由得让我联想到现实社会,如果现在的家长还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孩子,我想这个孩子也只能是个木偶吧,可能这也是电影想影射的东西。不仅仅是鬼妈妈的事情,还有柯罗林,我们的主人翁,她有点叛逆,也非常有主见,也非常聪明,这也是现在的孩子们的缩影,她不知不觉的来到鬼妈妈为她打造的环境里,鬼妈妈为她做早餐,而且,味道好极了,是另一个妈妈所不能给予的,

爸爸会演奏钢琴,不再是现实爸爸那样整日的.工作,以至于都忽略了柯罗林。从这我们可以看出,现实家庭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那样的场景也是通过孩子的想象才能得到的。如果家长能在工作后尽可能多得陪陪孩子,他们就不会在孤独,想用各种方法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了,对于孩子们在心里会得到满足,不会在抱怨父母老是没时间了。她看到的是在那个家里所看不到的温馨,然而,这对父母只想让她留下来做他的孩子,只需要用眼睛交换,为她重新缝上一对纽扣的眼睛,那么就可以享受这一切,如果不能如他们的愿,那只有死路一条。

这时候的小女孩终于看清楚鬼妈妈的意图,那并不是爱,不是妈妈对他的爱,她不想要这个家,想回到现实的家。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来,最终柯罗林理解了父母的苦心。这里,鬼妈妈的环境都是假象,最爱她的人仍然是自己的父母,别人永远代替不了,父母的爱无时不在。

这个题材的电影很有教育意义,是给那些认为得不到家长关注的孩子们看地,这样可以让他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慢慢

鬼妈妈观后感2

你相信你家有一个神秘的通道吗?可千万别爬进去。小女孩卡特琳搬到新居后,她对这死气沉沉的一切都感到无聊透顶,无趣古板的父母,怪异的邻居,还有一个讨厌的男孩和他的小黑猫,这对于脑子里装满了有趣的东西的卡特琳简直要了命!一天晚上,小女孩卡特琳听到了一声奇怪的响声,是从那个有被泥巴糊满了的小门的房间里传出来的。

卡特琳悄悄地走进那个房间里,她又一次打开了那个小门,没想到糊满泥巴的小门,它竟然成了一个通道!嘿!这真是有趣!卡特琳想也没想的爬进了通道里。

卡特琳爬了很久才爬出来,嘿,这是哪儿?当卡特琳看清楚一切时,她不由得失望的叹了口气,这竟然是她家的厨房,妈妈正做着饭。卡特琳?妈妈转过头来时,卡特琳吓了一跳,纽扣眼睛的妈妈!卡特琳,你怎么了?快去叫爸爸出来吃饭!妈妈温柔的喊了一声卡特琳相信着一定是自己看花了眼,于是,他走到爸爸的房间。卡特琳。吃饭吗?等爸爸弹完这一曲!爸爸丢下这一句,继续弹着琴纽扣眼睛的爸爸!?卡特琳吓了一大跳饭好了饭好了!正当卡特琳要询问,妈妈的叫声又来了。

鸡腿,汉堡,披萨,薯条,可乐,满满的摆了一桌子,卡特琳惊呼一声,开始大吃特吃,这可比现实中的家好多了。妈妈只是在一旁站着并不吃。

吃完了饭,妈妈给卡特琳的右手抹上了一层泥巴,哄着她睡了。

电影《魔弦传说》讲述了生活在海边的“独眼少年”久保无意中召唤了邪恶的怨灵,为了拯救家人踏上冒险旅程的故事。

2017年动漫电影《魔弦传说》

精神和画面值得称赞 故事内容却被质疑稚嫩

独特的哥特阴森画风,惊叹的定格动画技术,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以及影片背后那些暗藏的典故与文化梗……说实话,画面真的是美啊,尤其是在知道是定格动画之后,这样的执着和付出不得不佩服。

整个过程中,影片的画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意境,古怪精灵又成熟稳重,并且动作戏的确是非常出色和流畅,尤其是那艘用一片片落叶粘成的船。影片里面的每一个画面都可以看到其背后所倾注的耐心、专注和对动画的激情,正如导演特拉维斯所说的,“你需要耐心,需要专注,需要从头到尾尽心工作,为之奉献且充满激情,这样才能让动画变得生动”。

成千上万片落叶的粘成的树叶船

但即使如此,故事本身的薄弱依旧无法掩饰。就其故事情节来说,的确很一般,就像一位朋友在观影后所吐槽说“技术很棒很厉害,画面也的确很美,但若只考虑故事本身的话,还是觉得我们的《宝莲灯》更胜一筹”。

这样的感受不无道理,影片虽然讲的是日本文化,整个影片也以日本文化为背景,从场景到角色,都深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启发。但其实具体的故事内容在我们的古典文化中也不难找到,久保父母的遭遇不正是“牛郎织女”以及“三圣母和刘彦昌”的真实写照么?而久保的历险征程不正是《宝莲灯》里沉香的种种磨难么?所以说故事的实质内容却难免稚嫩神话。

当然,虽然故事情节的确不怎么讨喜,但这并不影响最后主题的升华,因为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爱是我们跨越一切障碍、亘古不变的魔法。特拉维斯自己也曾表示:“猴子那个角色来源于我妈妈,甲壳虫是我爸爸和我的结合。我艺术的一面来自母亲,而商业的一面来自父亲,所以这部电影是一次向他们致敬的`好机会。”

影片最后久保用父亲的弓弦、母亲的头发、以及自己的头发所做成的琴弦,久保通过对短暂重逢而又永远逝去的父母的追忆,以及象征自己的第三根弦,凝聚在一起形成的无限能量,才使得他最终获得胜利。看到这里终于get到原名《久保与二琴弦》的点了……

高口碑低票房的怪圈 久保也没能逃开

虽然票房不是衡量影片质量的唯一标准,但一部真正受欢迎、得到认可的的影片,往往能赢得口碑和票房的双赢。

据艺恩票房数据显示,该影片在中国内地首映日票房为675.1万元,截止目前上映4天,中国内地累计票房也仅仅2215万元。此外,该影片于2016年8月在北美上映,截至2016年12月25日,北美票房为4800万美元。如此看来,《魔弦传说》的票房表现的确不尽如人意。

2017年动漫电影《魔弦传说》观后感二:

由美国莱卡工作室出品,塔拉维斯·奈特执导,查理兹·塞隆、阿特·帕金森、马修·麦康纳、鲁妮·玛拉、拉尔夫·费因斯联合配音的定格动画电影《魔弦传说》即将于本周五(1月13日)震撼上映。这部历时5年、耗资5亿元人民币筹备完成的动画长片,不仅成功入围本届金球奖、安妮奖、美国剪辑工会奖,还是奥斯卡的最大种子选手。影片上映后得到了主流媒体和影迷们的一致好评,全球累计票房近7000万美元。日前,影片的八大看点新鲜出炉,无论是“美版王思聪”的处女作,还是“史上最豪华定格动画”,种种标签无疑让这部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品成为今年寒假档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

看点一:“美版王思聪”首执导筒 莱卡工作室又一走心力作

3D定格动画《魔弦传说》是美国莱卡工作室CEO塔拉维斯·奈特的导演处女作。这位被网友称为“美国版王思聪”的富二代并没有选择继承父亲的事业而是选择了做自己热爱的定格动画,尽管他的父亲菲尔·奈特是运动品牌耐克的创始人,掌管着市值1056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塔拉维斯·奈特从小就对定格动画充满热情,正式掌管莱卡工作室后更先后推出了《鬼妈妈》、《通灵男孩诺曼》、《盒子怪》以及《魔弦传说》。不同于迪士尼、皮克斯等动画团队,莱卡工作室打造的作品风格鲜明,暗黑怪诞的外表下却是美好和童真,给大众留下“莱卡出品,必属精品”的印象。

看点二:历时5年耗资5亿元 打造最豪华动画长片

作为“史上最难的定格动画”,《魔弦传说》历时5年、耗资近6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筹备完成,创造了定格动画的投资之最。在动画拍摄的过程中,男主角久保数以万计的表情都是通过3D打印技术来创作完成的,而且影片不仅采用实体人偶拍摄,就连场景、光线也是手工搭设,如此精雕细琢足以体现莱卡工作室的“匠心”精神和诚意。除此之外,影片还实现了定格动画和CG特效的完美结合,画面精美,可看性十足。

在追求快速、高产和利益最大化的动画产业,定格动画是一种高投入的工匠创作方式,莱卡工作室的艺术家们放弃了简单快速的拍片之道,而选择了一条更复杂、更费时的途径。动画师在制作定格动画时,要手工移动道具、改变角色的表情,并且在每秒24帧中分别拍摄下场景内各个事物细微的运动和改变。

看点三:入围金球奖领跑奥斯卡 成《疯狂动物城》最大劲敌

据悉,莱卡工作室此前推出的《鬼妈妈》、《通灵男孩诺曼》和《盒子怪》等四部长片均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片。而截至目前,《魔弦传说》更是横扫了整个颁奖季,不仅入围了金球奖最佳动画长片,更凭借高口碑成功当选本届奥斯卡最佳视效动画长片的热门竞争影片,且是唯一的一部动画长篇,将与《疯狂动物城》展开激烈角逐。

《魔弦传说》在北美上映后得到了主流媒体和影迷们的一致好评,在IMDb和烂番茄上的评分分别是8.0和97%,即便在业内最严格苛刻的评分网站MTC上也拿到了84分的超高评价,更一跃超过人气动画《疯狂动物城》的78分。由此可见,《魔弦传说》将成《疯狂动物城》“冲奥”之路上的最大劲敌。

看点四:好莱坞动画混搭东方元素 经典对战场面流畅刺激

对于一部好莱坞团队打造的魔幻动画电影,无论是震撼唯美的宏大景观,还是取材东方传统美学的工艺民俗,或是中国武侠式的打斗招式,都在《魔弦传说》里比比皆是。而电影中的许多场景却融入了极其精美的东方元素,更加令人惊喜。例如在满是树叶的渔船上的决斗,带着披风斗笠、来无影去无踪的面具黑衣人,都让人放佛看到了徐克风格的武侠世界。提到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东方的武侠风格时,导演特拉维斯·奈特笑道:张艺谋导演说过,所有小男孩都希望有一套火车玩具或者拍一部武侠电影,而我没有火车玩具。

作为唯一一部入围本届奥斯卡最佳视效大奖的动画片,该片的打斗画面也十分精彩。无论是久保身披盔甲手持宝剑迎敌而上,还是久保母亲神秘现身击退敌人,尤其是甲壳虫和猴子联合“打怪”的场景,画面惊心动魄,超级震撼。值得一提的是,《魔弦传说》是也莱卡工作室迄今为止最依赖于CG技术的一部电影,电脑技术的运用让画面更加自然流畅,甚至看不出是定格动画。

看点五:“奥斯卡级”配音阵容 片尾致敬披头士经典之作

除了莱卡工作室的品质保证,参与《魔弦传说》的配音演员也是大有来头,其中包括阿特·帕金森(《权力的游戏》)、查理兹·塞隆(《猎神:冬日之战》《疯狂麦克斯》)、马修·麦康纳(《星际穿越》)、鲁妮·玛拉(《龙纹身的女孩》)、拉尔夫·费因斯(《哈利·波特》系列)等等,塞隆的嗓音真的是充满母性和慈爱,一扫《猎神冬日之战》的阴冷,令人陶醉,马修的甲虫配音完全是搞笑担当,时时令人忍俊不禁,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则依然是傲然于世的莎士比亚戏剧腔调,鲁妮·玛拉给双姝配音,比《龙纹身的女孩》还冷峻,很难想象她还是《卡罗尔》里那个娇声细气的女主,堪称“奥斯卡级别”的配音阵容圈粉无数,看点十足。

而作为一部关于家庭和爱的动画片,片中关于亲情部分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而关于片尾曲选择翻唱60年代披头士的经典之作《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导演塔拉维斯·奈特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我妈妈是披头士的忠实粉丝,我的童年时代因此跟披头士结下不解之缘。我们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仔细听歌词会发现这首歌的含义和我们影片主题很契合,就是妈妈对即将出发的孩子的爱的表达。”

看点六:场景美术设计细致迷人 史前怪物效果震撼逼真

据悉,莱卡工作室每部作品的布景都搭建在工作室内部,这些如同真实世界等比缩小的微观场景由泡沫、木头、树脂等等材料组成。制作部门负责布景、角色和道具的制作,其中最耗时的往往是那些不容易被人关注的细节。比如《魔弦传说》中有一艘沾满树叶的木船,船上成千上万的树叶都是由设计部门一片一片制作并亲手粘上去的。

《魔弦传说》不仅在场景设计和人物模型的刻画上也是独具匠心:影片中的每一根头发都是用化学纤维和动物毛发做的,服装则是按1:6的比例缩小,用真实的布料制作的。在此前曝光的定格制作特辑中,影片出现的史上最大型怪物人偶,其模型建造的难度可谓突破了定格动画制作的极限;海底出现的眼球怪物“摄魂巨眼”其实是通过滚动保龄球来控制的;而参照史前鱼类特征设计的月兽,面目则更加狰狞可怕,更一度被工作人员称为是《魔弦传说》中最吓人的模型。

看点七:邹市明冉莹颖全家助阵 幸福感爆棚充满正能量

作为寒假档唯一一部登陆内地院线的好莱坞动画,《魔弦传说》不仅暖心地诠释了爱与亲情,此次更请到了“拳王”邹市明一家担任影片的中国形象大使。作为影片的中国形象大使,邹市明还结合电影中的相关亲子剧情,自曝与儿子充满的趣味相处模式,幸福感爆棚。而在“辣妈”冉莹颖看来,《魔弦传说》则是一部充满了正能量的动画:“影片里的久保非常勇敢,而且敢于冒险、挑战,不愿意被现实屈服”,更直言电影的教育意义非同一般。

邹市明、冉莹颖夫妇也给影片献上推荐寄语,希望这部在在国外斩获无数奖项的魔幻定格动画能够在中国取得同样的佳绩。“新年就要开始了,我希望《魔弦传说》3D给你们带来的更多是勇气,是爱,是包容,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2017年开年,一定要陪伴孩子一起,一家人去看的动画大电影。”

看点八:魔幻冒险回归爱与亲情 成寒假档亲子观影首选

电影《魔弦传说》讲述了生活在海边的“独眼少年”久保无意中召唤了邪恶的怨灵,为了拯救家人踏上冒险旅程的故事。电影中,从小失去一只眼睛的久保虽然缺少家人的关怀,却继承了他武士父亲的强大基因,凭借坚强独立的精神和打不倒的勇气面对重重关卡,踏上一段关于复仇的华丽冒险、。

而在这个冒险的过程中,不乏有对各种形式的亲情和成长的展现与探讨。在男孩久保经历的这场冒险中,亲人给予的“爱”与“记忆”的力量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他度过重重难关,而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无论是久保的绚丽魔法,还是他身上的勇气和力量,都是影片最有价值、有温度的部分,也是影片最适合亲子一同观看的原因之一。 

今日上映的口碑动画神作《魔弦传说》在北京举行媒体和院线看片会,并获得全场喝彩。很多媒体表示这是一部开年看到的最佳动画。

2017高口碑魔弦传说

《魔弦传说》是由美国莱卡工作室出品的定格动画电影,由塔拉维斯·柯奈特执导,查理兹·塞隆、马修·麦康纳、鲁妮·玛拉、拉尔夫·费因斯联合配音。该片于2016年8月19日在美国上映,2017年1月13日在中国上映。

《魔弦传说》以日本文化为背景,讲述了生活在海边的小男孩久保无意中召唤了邪恶的怨灵,为了拯救他的家人,他踏上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故事。不仅是场景制作,在《魔弦传说》中人物表情的制作也是一大难题。《魔弦传说》中的角色用3D打印了66000个脸模,不过因为每个脸都是由可互换的两个部分,眉毛那块和嘴那块组成,所以光久保就可以做4800万个面部表情。

影片在制作时用的是定格动画技术和电脑特效的混合。有绿幕也有木偶,大多数数字特效都会先用实际手工完成的效果测试。同时,影片用了最大的一个定格动画木偶,由于一具25英尺高的骷髅,因为太大,得分开不同部位来操作拍摄。影片涉及的场景众多,既有幻想风格的场景,也有自然景观。

2017高口碑魔弦传说观后感二:

《魔弦传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代日本的传奇故事。和母亲在海边相依为命的独眼少年久保,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用一把魔琴操纵纸片,并以此卖艺为生。然而,违背母亲命令的久保在黑夜中遇险,为了阻止即将降临村庄的血灾,他必须找到父亲留下的三件宝物,而为此踏上了征程。然而,旅途中等待着他的不仅是冒险,还有家族的惊人秘密。

作为专注定格动画电影的莱卡工作室数年一度的动画长片,斥资五亿人民币打造的《魔弦传说》可谓是主创人员倾尽心力的作品,该片同时兼具了魔幻、冒险与亲情的特质,为这个冬季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暖与热情,领跑今冬寒假档。

在电影《魔弦传说》上映前,不妨先看看了解一下电影中涉及的这些“冷知识”,不仅可以在观影过程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新体验,还可以在朋友面前小露一手哦!

莱卡工作室

2005年,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特拉维斯·奈特实习过的动画公司Will Vinton工作室濒临破产,特拉维斯的父亲菲尔·奈特——耐克公司创始人投资10亿美元,特拉维斯正式出任该公司CEO,并将工作室更名为“莱卡(Laika)”。从此,公司经营由他一人独立承担,特拉维斯不仅是制片人,更是首席动画师。

莱卡工作室专注制作定格动画,并以一贯的“哥特风”让人印象深刻,此前经手的最著名作品应该就是蒂姆·伯顿的《僵尸新娘》了。但其实在《魔弦传说》之前,莱卡就已经有三部成功的原创动画长片:《鬼妈妈》《通灵男孩诺曼》和《盒子怪》。这三部作品均获得过奥斯卡提名,并且都由特拉维斯带领工作室成员亲手打造,而《魔弦传说》则是他的导演处女作。

定格动画

定格动画(stop-motion Animation)是通过连续放映拍摄好的静止图像而产生动态效果的动画,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来演出的。定格动画的形式历史与手绘动画的历史一样长,甚至可能更古老。

超过24帧/秒的静态图片连续放映,可以被肉眼认为是动态画面,所以,每一秒的定格动画至少要拍摄24张照片。《魔弦传说》影片完整时长是101分钟27秒,是迄今为止最长的原创定格动画,有1359个镜头,133096帧画面。而尽管技术娴熟、全力投入,但由于制作精细,每个莱卡动画师平均每周也只能完成3.31秒素材,制作用了94周,总共工作时间是1149015个小时。

为了使人物面部表情真实细腻、更加传神,莱卡工作室制作了海量人物模型,仅仅主人公久保的嘴部表情就有11007个,专用眉毛表情3789个,总共23187个面部表情。这部电影有动画电影中最大和最小的3D打印面部替换品:最大的是一个两倍大小的.久保面部,被用来拍摄眼泪从脸颊划过的特写,每个有4.5英尺宽,最小的是一张猴子的脸,猴子被骷髅抓住时被用到,只有半英尺大小。

3D打印和各种新技术

在2016年二月13日,莱卡工作室因为他们发明了快速成型技术(RP)被授予了奥斯卡科学与工程奖。莱卡使用这样专利改变了定格动画中的面部替换过程:数十年来,为了改变木偶的面部表情,整个头部会被替换掉,这是非常耗费预算和精力的,但突破的快速定型3D打印机可以制作出面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省去了大量工作,也打破了定格动画这一电影媒介的界限。

特拉维斯·奈特表示:“当有什么我们需要的尚不存在时,我们就自己去发明。”《魔弦传说》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定格动画中从未被企及和拓展到的种种可能,用到了来自剧院、舞台、机械师、木工活中的技巧,从传统艺术家到手艺人,再是未来主义者和技术偏好者…甚至有些是恐惧症患者。

来自美国的东方物语

《魔弦传说》是美漫英雄式的叙事方式,但拨开外壳,观众看到的会是一颗柔软细腻的东方心。奈特个人对东方艺术和文化的尊敬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制作《魔弦传说》的这五年时间,也是全体影片主创写给东方文化的一封情书——造型设计的狄波拉·库克学习了现代日本时尚设计师三宅一生的知名折叠技术;灯光摄影师迪恩·福尔摩斯观看了一系列东方取景的纪录片;木偶组研究了波特兰艺术博物馆中的武士盔甲构造,90岁高龄的舞蹈艺术家仲西沙橘,带领舞者们完成了影片中的节日舞蹈……

为了讲述好这个发生在古代东方的传奇,主创们不仅参考、致敬了大量东方艺术,对细节的把控也做到了极致。顾问及翻译后藤太郎在东京为《魔弦传说》进行远程指导,看到一个村妇和久保交流的场景时,后藤先生发现这个角色表演时坐在地上,便指出“那个女性,无论她社会阶级如何,都绝不会像那样坐在地上”。主创们十分震惊和重视,当即修改了这个镜头。

配音的奥斯卡明星们

莱卡过去的作品中就有不少强势的女性角色,例如《盒子怪》中的淘气女孩Winnie,而在《魔弦传说》中,这个女性角色就是久保的同行者猴子。为猴子配音的奥斯卡获得者理查兹·塞隆说:“我本以为我的孩子在55岁之前都不会想看我的作品,现在我想《魔弦传说》会是他们看的第一部我的电影。我参与《魔弦传说》,也正因为自己成为了一个母亲。”

另一位参与配音的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会将剧本作为睡前故事读给他的孩子听。他说道,“我孩子们会支持故事中的失败者,支持哪些最笨拙的或被抛弃的人。”

配乐

在莱卡的作品中,是先有声音再配上动画的,这为配音演员和配乐师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但为《魔弦传说》配乐的奥斯卡获奖者Dario Marianelli对这样的创作流程并不陌生:“在《傲慢与偏见》中,很多配乐我就要在很早就写出来,因为演员需要在银幕上表演出来。”他同时调侃道:“这是一个住在伦敦的意大利编曲家和在美国的俄勒冈人一起合作的纯正的东方音乐。”

久保的祖先出现时,日本传统的水灯令场景极具东方风情,整体影片的配乐同样融入了一系列的东方元素。配乐混音录音师Nick Wollage提到,仅仅片尾音乐就由伦敦的75位演奏者完成。演奏配乐的交响乐团使用了非常多种类的乐器:“我们有弦乐组,50到60个木管乐器、双管乐器,另外还有六只号,包括两个小号、长号三只,大号一只,两只琴分别在两边达到声波分离的目的,而在另一个展台是的打击乐器,还有一些现场打击乐器和定音鼓。这些乐器按照交响乐规则排列。”

三味线

影片的主人公久保拥有操纵折纸和三弦琴的神奇力量。三弦琴顾名思义应该有三根弦,但影片的英文片名中却说有两根弦,其实是有意安排的,并在结尾会给观众解释。三弦琴通过拨子弹奏,形态和吉他及班卓琴有相似,都有一个琴颈,上面是琴弦,琴身像鼓一样,内部中空。和班卓琴不同的一点是三弦琴正反两面都覆盖着皮革。音乐剪辑James Bellamy表示,影片的配乐中也使用到了这种乐器:“结尾的音乐就像最后一曲七巧板。我们用到很多特色乐器,比如长笛,当然还有久保的三弦琴。”

版画

《魔弦传说》的世界里有微小也有广阔的场景,其中有一场耗费全组人员19个月才拍摄完成的巨船迎浪的场景,是参考东方传统的版画艺术描绘的。这组镜头中,莱卡工作室致敬了日本著名的版画艺术家葛饰北斋。版画大师葛饰北斋是江户时代的艺术家,他的名作“神奈川冲浪里”成为了这个穿越险浪场景的重要参考。

除此之外,更近的版画大师斋藤清的作品为《魔弦传说》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斋藤清以名作“会津之冬”为人所知,是版画创作的卓越支持者,该艺术运动产生在20世纪初期,鼓励作者进行自我表达。

创作版画的第一步是艺术家在准备草稿,然后转移到雕刻板上,再将画连接到木头上,传统上使用樱桃木—然后仔细在上面雕刻出图像的线条。最终,所有这些色块会被一位画家印在纸张上,刻版工沿着图案刻掉周围的木头,留下凸起的表面,即木质浮雕。接下来,印刷工的油墨刷在浮雕上。再用湿润的纸张放在着色的木块上,用拓宝压擦制成的。在图案显现出来之前,可能会需要上千次擦制。

《魔弦传说》的美术总监Nelson Lowry说道:“版画制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精炼自然,我们场景中的许多是简化大的自然的形状,还在电影中应用了许多具有版画风格的木头纹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