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弘一法师禅意诗句

弘一法师禅意诗句

时间:2014-11-10 01:36

骊歌《送别》,就是那什么长亭外古道边的到底是不是一首诗或词

不要告诉我只是歌词啊哎。

《送别》是弘一大师李叔同出家前作词的一首清凉歌,作曲者是美国的J·P实德韦,它是一首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多采用欧美、日本等国歌曲的既成曲调填写而成。

《送别》后来被我国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作为主题歌和插曲。

该曲诉说一种离别之情,唱起来如怨如诉。

《送别》是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创作的,此时作者已开始接触佛教,并对佛学有很深的研究,从《送别》词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李叔同对当时社会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人生悲欢离合的认知,加上学佛的历程,作者已悟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之道理,使听者也悲切地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弘一法师出家前,“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

一个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

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

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也没听见。

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 《送别》一词写的是人间的离别之情,讲述的是人间美好之缘,构筑的却是人生的天问风景。

在这首清词丽句中,蕴藏着禅意,是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作品中充溢着不朽的真情。

弘一法师的众多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意蕴和精神。

“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大师的作品充满了人生哲理,宁静淡雅,给人启迪。

法师的词像一杯清香的茶,清淡纯净,淡中见真味。

求一篇以“人生咸淡皆有味”为题的高中作文

生活如此人生在世,若白驹过隙然而已。

转眼间,我来到初三的教,一明的心情涌上心头,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当初一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走向电影院;当初二的女生在学校走廊上嘻嘻哈哈、谈笑风生,初二的男生在操场上驰骋、兴致高昂。

而我——初三的一名学生,坐在与世隔绝的北楼,埋在一摞一摞的讲义中奋笔疾书,心中只能一阵叫苦、嫉妒、羡慕、伤心 初三了,每天陪着星星离家,又陪着月亮回家,每个夜晚都与梦神依依不舍,每杯咖啡都带有同样的感觉——苦

只想说一句:“好想回到童年

” 初三了,我只能与电视、电脑、随身听道声“BYE——BYE”;初三了,我只能与“当代歌坛”、“体育周刊”说“夕U拉la”;初三了,我只能与排球、羽毛球进行一场生离死别;初三了,队了试卷、书本,其它一切的一切都与我无缘。

单调吗

我无言。

初三了,那的考试令我头疼,可谓是“一天三小考,三天一大考”,真应了那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还真有“典故”呢

考试前,我埋头苦干,与“难友”们集体抱佛脚:考试时,除了写字时的“沙沙”声,其它便什么也没有了;考试后,同胞们便怨声重重:“我完了

”“又考砸了

”“Our 命over!”“呜啦,神啊救我

”只因为我们上初三,初三生活的特点就是如此。

我不知道未来的道路究竟怎样

我更不知道现在生活的滋味又是怎样

苦吗

我无语。

每天被函数、ABC、之乎者也、串联并联、原子分子包围得团团转,又被“√”、“×”、“-1”、“-3”打败,虽然惨了点儿,但我却在不知不觉中进步着。

其实初三的生活是积极的,是有趣的;学习的紧张,竞争的激烈是锻炼我的好机会,我想对自己说:即使再苦再累,我也不会畏缩,因为,我迎来的将会是彩虹。

,去看星空,那漆黑的天幕上缀着几颗星星,它们是那样闪耀、迷人。

我突然恍然大悟:那漆黑的天幕不就是初三的生活的外表,而那些亮晶晶的星星不就是生活中的内在之美吗

心中充满理想,不管未来怎样,永不放弃拼搏,世界任我闯荡。

当花儿盛开,树叶不再飘落;风儿不再捎来寒意,我就会张开双臂,放飞理想,将初三的点点滴滴积累,对全世界的人说:“

” 补充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前来拜访。

吃饭时,他见只吃一道咸菜,夏先生不忍心的说:“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回答说:“成有成的味道!”  过一会儿,弘一法师吃好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道:“没有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法师又笑一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  咸淡皆有味!弘一法师的话是否能带给你一些感悟思考,或是激发起你的一些联想呢?请以“咸淡皆有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既有理趣又有情趣的。

  就理趣方面而言,“咸淡皆有味”中多少包含着些许禅意,咸淡是两种不同的滋味,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生活,甚至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例如达与穷,官与隐,崇高与平凡,叱咤风云与默默无闻,骏马秋风冀北与……有了这些思考,思维就能发散开了:朗月清风与酒绿灯红,山肴野蔌与肥马轻裘,处江湖之远与居庙堂之高,今日青灯黄卷的弘一与当年才华横溢的……因此说,写作时一定要展开联想、想象,能找准题旨和个人感悟的对接点显得非常重要。

  就情趣方面而言,文题为你提供了两种适用范围广阔的“配料”——咸淡。

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有自主性,有选择性。

对以理性见长的同学来说,“咸淡”中有不同层面,不同梯度,值得我们去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对情商突出的学生来说,同学们有一显身手的舞台,有放飞思维的空间,创作空间显得尤为宽广。

倘若真正懂得了生活的“咸淡”,那么,明月也多情,诗书亦有味。

或成或淡,或酸或甜,自能品评出种种不同的生活况味。

    例文:咸淡皆有味  顾中凯    有一种风格叫做古典,有一面旗帜是蓝白相间,有一群人叫,有一种味道叫做低调的华丽,有一种情感叫做此生不换。

  赢球了,她是阿根廷:输球了,她还是阿根廷。

几十年来,新老交替,变的是一张张从陌生到熟悉的面孔:是赢球后的欣喜和输球后的悲伤……唯一不变的,是阿根廷人低调的华丽。

  淡,那是平凡的味道,是绿草地上默默无闻的训练,是更衣室里失利后的无语。

这是一群平凡的人。

他们尽自己的努力让人生变得不平凡,他们始终保持着低调的本色。

在金钱至上的今天,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啊,阿根廷人低调的本色让他们成为世界足坛不朽的传奇。

忠诚如“战神”巴蒂;低调如;纯真如梅西;真实如特维斯……如果说巴西将艺术足球发挥到极致;荷兰将攻势足球的理念带向了世界;德意志将团队足球的风格带到了巅峰,那么阿根廷就是集三家之大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阿根廷人总是以其纯真的心灵感动着一代又一代足球拥趸。

  而成呢,那是眼泪的味道。

眼泪是给阿根廷壮士受伤的心灵的最好的疗药,是捏合阿根廷这个整体最好的溶剂,是给千千万万蓝白球迷最丰厚的礼物,是阿根廷人活跃在世界足坛最强大的动力。

1978年,我们记住了肯佩斯的哭泣;1986年,我们记住了马拉多纳夺冠后的狂喜。

然而,蓝白色的泪水注定是成涩的,1990年,我们记住了卡吉尼亚的落寞;1998年我们记住了“战神”巴蒂的无语:2002年我们记住了贝隆的老泪;2006年,我们记住了里克尔梅的无悔;2010年,我们更是记住了梅西的泪水。

可是,成,不只是眼泪的味道,更是舞台中央的炫目璀璨,是绿茵场上的叱咤风云。

阿根廷人是站着离开的,没有什么可以将他们打垮,请记住,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此时,我们耳际响起了《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四年的时间可以改变许多,四年的磨炼可以让这支年轻的队伍更加成熟。

是啊,阿根廷是坚强的。

阿根廷球迷从不会去抱怨,从不必去羡慕,因为他们所忠于的球队是世界上最好的。

阿根廷球迷只会默默地支持,只会静静地陪着他们的壮士一起哭泣。

  咸淡皆有味,沉浮是平生。

蓝,是海的容颜;白,是云的肤色。

成,是海的味道:淡,是云的品性。

蓝白相间,海云相生,咸淡相融——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评点    写这样的文章是要有“胆”有“识”的,很庆幸,作者两方面都具备了。

  有“胆”体现在素材的选择上。

大家知道,足球一直是中国人心头之痛,是一直难以愈合的伤。

所以对多数老师而言,一般不喜欢同学们写足球。

作者却大胆地将足球素材写进作文,而且还不避其烦,通篇展开,大有摆开一席全羊宴,让你大块朵颐,尽情享受之意。

合理的记叙、抒情、议论如厨师恰到好处的烹炒煎炸,品之爽口而开胃,毫无厌烦、腻味之感,而阿根廷队的“粉丝”则定会为之大声赞叹。

  有“识”则体现在思想认识上。

写作时光有胆是不够的,每次考试中雷声大雨点小的文章比比皆是。

本文中作者运用的材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皆有目的性。

围绕“成”、“淡”二字,或铺展引申,或深入挖掘,正所谓纵横开阖,各得其宜。

最后则总结出一句“蓝白相间,海云相生,咸淡相融”,这既是情感的升华,展现出个人情怀;又是点睛之笔,理性地收束全篇。

李叔同送别诗词鉴赏

如何给小孩起名字,给宝宝起名字可谓是一个技术活,起名字的好坏关乎孩子的一生。

姓名学,最早源于我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起一个好名字,不但是对命弱者补,命旺者制,更是一种改运的方法。

那么我们如何给孩子起名字,且起一个好名字呢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就是如何给孩子起名字,各位家长可以跟随小编一起来探讨如何给孩子起名字。

如何给小孩起名字:明星孩子起名参考给孩子起名是一件关乎孩子人生重要的事情,千万不可马虎,以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给小孩起名字:明星孩子起名参考。

如何给小孩起名字1)、汪峰和章子怡之女:醒醒2015年12月27日出生。

12月27日,章子怡在微博上晒出与家人一起为女儿醒醒庆祝生日的合照。

并po文:“醒宝今天一周岁了···”照片中,章子怡穿著一件黑色短袖连衣裙抱著醒醒盤腿而坐,两旁是丈夫汪峰以及汪峰大女儿,四人甜蜜面向镜头。

2)、文章和马伊琍之女:文君竹出生于2008年9月20日,是文章和马伊琍的女儿,小名文爱马。

近日,吴越晒出和马伊琍袁泉相聚的照片,并称“她爱上她老公,她帮她出气,她爱上了她男朋友,最后她也爱她,是白玫瑰,也是红玫瑰,是饭粘子,也是蚊子血… 反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反正,头绪很乱笑容简单,反正,躲掉雾霾谢谢上海”。

马伊琍随后转发微博称“三个女人一台戏”。

3)、邓超和孙俪之子:邓涵之小名等等,2011年11月12日凌晨在上海某妇产医院顺产出生,性格调皮。

曾捉弄邓超喝下酱油。

昨天,韩寒带着第二部导演作品电影《乘风破浪》在北京举办发布会。

韩寒以主持人身份亮相,请上邓超、彭于晏、董子健、叫兽易小星、张本煜、高华阳六位主演,宣布《乘风破浪》将于2017年大年初一正式上映。

面对将有12部电影争夺这个春节档的问题时,韩寒以赛车运动为例,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4)、张东健和高小英之子:张旻俊(旻,秋天的天空)又译:张民俊,张东健之子。

张东健妻子高小英有望出演新剧或搭档尹相铉。

14日,KBS相关人员表示,尹相铉、高小英、赵如晶有望出演KBS新月火剧《完美的妻子》,目前正在积极讨论中。

该剧由《学习之神》、《拜托了妈妈》编剧尹景雅执笔,《GoldenCross》《玛丽外宿中》洪硕九导演执导。

讲述了作为家庭主妇而饱经风霜的女人被卷入意外事件后,重新找回爱情和生活的希望的故事。

接档《花郎》2017年2月播出。

如何给小孩起名字5)、胡军之女:胡九儿胡军选择了生日作为女儿的名字,胡军的女儿出生在2001年9月9日,所以叫九儿。

《赤水河》宋佳洋胡军讲述中华国酿传奇,一年一度的“澳门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上元影业董事长陈希及演员宋佳洋获邀出席颁奖礼,并与当晚众多明星一起,共同见证了荣誉的诞生。

电影《我是处女座》当晚收获两项大奖,陈希获得“最佳电影制片人奖”。

宋佳洋斩获“最佳新人奖”。

6)、邹市明和冉莹颖之子:邹明轩2011年6月2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奥运冠军邹市明与主持人冉莹颖之子。

12月26日,冉莹颖在微博中晒出家中内景的照片,并配文称:“回到房间映入眼帘第一幕,谁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

”照片中,床上空空如也,邹市明和两个儿子都藏身于帐篷内,调皮一幕引发网友的调侃:“一人带三个娃。

”如何给小孩起名字:起名方法名字是人一生中运用最多的,也是陪伴时间最长久的,名字的重要性,关乎人的一生,所以接下来小编分享如何给小孩起名字:起名方法。

如何给小孩起名字Ⅰ、采用最传统的起名方法: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

众所周知,金庸便是此中好手——女《诗经》: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木婉清);男《楚辞》: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公);文《论语》:恶紫之夺朱也(阿朱、阿紫);武《周易》:否极泰来(文泰来)。

去年诺奖得主——屠呦呦,见《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家岂止是有文化,连小孩研究青蒿素都先知了。

不过起名呢,除了自身奋斗,还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假如你的孩子也叫呦呦,恐怕会被同学们起个绰号:切克闹。

马亲王笔名的出处是《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的先父也算个祥瑞亲王,最终还是未能御免。

据说马伯庸原名马力,疑似召唤作家路遥;然而猝不及防,今年流行《陆垚知马俐》……李天一其名,取自《周易》。

《易经注》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古代藏书楼——天一阁,正是由此得名(藏书最怕火灾,故以生水)。

如没猜错,李天一应该是五行缺水。

无奈天一生水,还是浇不灭他的欲火。

毛润之与蒋介石这对宿敌,连名字都同源于易经——鼓之以雷霆【震卦】 润之以风雨【巽卦】《说卦传》注释:帝出乎震,齐乎巽。

意指日出东方,泽被万物,暗合泽东。

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豫卦】以中正也。

精通 “科学算命” 的朋友们来说说看,这巽卦跟豫卦,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

权贵之后,往往不再将名字起得鹤立鸡群。

毕竟闷声才能大发财。

毛润之的女儿分别叫李敏、李讷,看上去已经泯然众人矣。

然而《论语·里仁》中有一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还是暴露了太祖的书袋。

Ⅱ、父母们在起名字的时候,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人人皆有诉求,而小孩姓名是天然的广告位。

为什么一众人叫瓜瓜、豆豆、宝宝、禾禾

是他们的长辈没文化吗

潜台词:无公害,无残留,我儿不搞政治,政治也勿搞我儿。

相应地,小希、小同,小鹏、小琳,则摆明了子承父业:能力以外的资本等于零。

梁思成希望女儿接过梁启超(饮冰子)之衣钵,故名梁再冰;林宾日希望儿子以巡抚大人(徐嗣曾)为榜样,故名林则徐;文章为了马伊琍,叫女儿文爱马;朱军为了谭梅,叫儿子朱思潭……我相信不少跪烂键盘的朋友,此刻心中已有了答案。

Ⅲ、名字一定要与众不同吗

大千世界,人各有志。

同样苦练口才,你是为了言简意赅;而有人却是为了滔滔万言,滴水不露。

同样收买微博,你是为了扬名立万;而有人却是为了集体噤声,查无此人。

同样起个名字,你是为了独一无二;而有人却是为了大隐于市,过目即忘……需要辨识度和曝光度的人,可以叫贾乃亮,叫古巨基,令人虎躯一震;反之,不想在百度上被查户口,则可以叫孙悦,叫李娜,让人搞不清楚你是唱歌的还是打球的。

此大禹治水之道:堵不如疏。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比删除个人信息更有效的办法,是用更多的冗余信息去淹没它。

路人之名,俯拾皆是。

上世纪可以叫建军、爱国,本世纪可以叫子涵、宇轩…… 扔人堆里都找不出来。

但要想夺目,就容易暴露文盲了,切忌发力过猛。

你的本意是令人眼前一亮,而不是眼前一黑。

有人憧憬《幻城》中的名字:渊祭、皇柝、艳炟、熵裂、罹天烬…… 如今则《爵迹》之风:麒零、漆拉、幽冥、霓虹、吉尔伽美什……Ⅳ、自己的短板,是否要公之于众

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

天一五行欠水,陆垚五行欠土,金鑫五行欠钱,郭晶晶……起名就像一次免费的人生矫正。

但凡免费,人必趋之。

至于矫没矫成功,倒不重要。

言归正传,缺啥补啥。

试看乡下常见的名字:叫旺财的,家里已经揭不开锅;叫英俊的,长得令人防不胜防;叫招弟的,多半还抱着妹妹:再招、续招、绝招……我们时尚圈也一样:张发财是个穷比,刘壮实瘦得跟猴儿似的,而 王不二 ……猛张飞擅画美人,用工笔;阉人司马迁,则爱写“大阴人”,用笔雄浑。

像什么李铁根、王大锤、张全蛋、赵铁柱,都是以后天之名号,补先天之不足。

这在学术上称为:生殖性自卑。

Ⅴ、与众不同的起法:因姓制名假如你的姓氏别具内涵,天生丽质,便不乏文章可作。

学者成思危,作家周而复,美人颜如玉,歌手易知难,都是极好的范例。

弘一法师小时候叫李成蹊,俨然系出名门,取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诗人叶知秋,则源自:一叶落知天下秋。

记者丁补之,一听就要搞出什么大新闻……作家万里云,其义自见;而艺术家万古蟾,个中有深意,问你识得唔识得啊

无产阶级革命家江上青,见于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晚清鸿儒——江峰青,也是这个出处,惜平仄略舛,意境稍白。

江上青比起江青,一字之差,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宋朝诗人江休复,下字更加大胆。

通常人名避讳,不宜用休,盖因古人常说:吾命休矣

但休字之后,紧接着一个复字,大有起死回生之效。

江休复之名,有力驳斥了“江郎才尽”的说法:江郎之才,万世不竭。

以上皆复名。

而单名之应姓,难度较大。

下面举两个音乐人为例:林夕之名,或为合字:林夕,梦也。

据说缘自一本简体版《红楼梦》,取其林中夕照之意。

聂耳之名,或为拆字:繁体之聂,原有三耳。

由于作曲的关系,耳朵俨然成了聂耳的专属 logo,品牌经营得极好。

甚至在日本溺亡之后,连墓碑都作耳状。

墓志铭云: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Ⅵ、低调内涵的起法:简约留白在我国历史上,一度以单名为贵,双名为贱。

单名又以简约大方为宜。

打个比方,王石十分端庄,而王磊就有用劲过度之嫌。

至于曌,赟,这样的复杂字眼尽量回避。

毕竟日月之当空,文武而多金,不是谁都镇得住。

东方文化,讲究留白。

寻常字眼,余韵尤长。

譬如马云,区区七笔,还自带一丝 “神马都是浮云” 的禅意……尽管对仗过来可能是:羊水。

南朝诗人江总,象征着不择小流,尽入大江。

名中有诗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传说中的王二,可以是知青,可以是流氓,可以是壮汉,可以是伪娘,可以是程序员,可以是色情狂,可以是大学教授,可以是隔壁老王。

试问路人甲和宋兵乙不出,谁与争锋

知乎而论,刘看山是个好名字。

好在字字熟稔,你却道不清什么来头。

老禅师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李太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随园诗话》则说:胸似……噢不,文似看山不喜平。

名如作画须求淡。

苏洵有一篇《名二子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轼是车前横木,无用而不足去之。

所以大儿叫苏轼,字“子瞻”。

辙是车后纵痕,无功而不足患之。

所以小儿叫苏辙,字“子由”。

有趣的是,苏轼的长子叫苏迈,次子叫苏迨,三子叫苏过。

一脉相承,这就是文豪起名的逼格。

可惜简约内涵,已非吃瓜群众所好。

别说单名了,没四个字都不足以体现其个性。

追求气质的纷纷叫:轩辕狗剩,皇甫翠花……追求意境的纷纷叫:紫宫初雪,尚山夏香……忆往昔,满人有纳兰容若,藏人有仓央嘉措。

人家的四个字,一听就是诗人;可你的四个字,一听就像女优。

不信请看,知乎大V:羽田中出,飞鸟冰火……Ⅶ、最后:给小孩起名有哪些忌讳

一忌谐音作死:关于名字没起好给小孩带来的伤害,知友 朱逸之 和 付岩杰 已经现身说法。

相信不少人记忆中,都有个男同学叫杨伟,有个女同学叫殷静,从小就体会人生的艰难……“伟哥,我想静静

”如何给小孩起名字二忌用字生僻:不知贵乎有多少人能读对 @王豖 的名字,至少 @王豕粉丝 很悬……包括这位题主:王豕是个女汉子吗

怎样才能追到王豕这样的女人? - 知乎用户从前有一家人,长女叫章㸚, 次女叫章叕,三女叫章㠭,四女叫章㗊……后续的小孩分别叫:章茻、章燚、章㵘、章朤、章䨻……没错,他们的父亲就是著名精分——章太炎。

章太炎说:女婿得有文化,要是认不全女儿的名字,休想过门

根据进化论,宗族灭绝。

三忌常见多音:苏迈、苏迨、苏过之后,如果再来个苏还,群众就错乱了。

朝阳和北辰两个地名,本出自《藉田赋》:若湛露之晞朝阳,似众星之拱北辰。

现在还有人这么读:朝[zhāo]阳区 吗

陈数[shù],陈数[shǔ],傻傻分不清楚。

耿乐是个好名字,但具体怎么念,取决于他是做音乐还是拍喜剧。

四忌笔画复杂:像 穆纛雠 这样的同学去考试,等把姓名填好,别人已经做完两道选择题了。

因为没考好,被老师罚抄名字一百遍……卒。

五忌不雅联想:黄品源,讹传是草榴幕后老板,不解释。

易中天之名,本不失风雅,可偏偏有个成语叫:如日中天。

(赵日天表示不服:说好的章泽天呢

)你们试着想象一下,北京国安总经理——高潮同志,接见浠水国税局局长——操高潮同志,会是怎样的表情……我国著名门将——于子千,在球迷中的昵称是:干干干

吴京和杨澜,都声称自己儿子叫:吴所谓。

每个人听到这名字,都会情不自禁地接一句:谁会爱上谁

如果我是那位叫韩游的姑娘,我也会投诉“全家免费日韩游”的邪恶广告。

小朋友不宜叫林林,也不宜叫菲菲,只因语文课本中已经出现:波光粼粼,想入非非。

如果不想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就请记住——千万不能低估:小学生对于性生活的向往

王维最有禅意的一首诗,世间又有几人能悟透

李叔同的对联 李叔同(一八八零———一九四二年),幼名文涛,以字行,法名演音,号弘一,别署甚多。

艺术家、佛教高僧。

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多才多艺,“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

”二十世纪初在日本东京学西洋绘画和音乐时同曾孝谷等创立春柳社,参加《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的演出,为我国话剧的先声。

一九一一年归国后,先后在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校任绘画、音乐教员。

一九一八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以后约十年间多在杭州、温州等地寺院,后往来于浙闽之间,最后十年多辗转于闽南几个寺院间。

专研戒律,精修梵行,博览群经,撰有多种佛学论著,四出宣讲弘扬佛法。

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等方面均有开创性的成就,又是振兴南山律宗的一代大师。

著作结成《弘一大师全集》,一九九二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李叔同自幼接受传统教育,少年时拜津门名士赵幼梅学词,又随唐敬严学篆书及刻石,传统文学造诣很深,精通骈俪属对之技,不论是传统诗词还是白话歌词都写得韵致盎然。

生逢对联创作的高潮———清末民初之际,结交当时许多文化巨子,风流人物,如严范孙、孟定生、姚品侯、王吟生、华世奎、马家桐、王襄、王钊、王仁安、朱易谙、赵元礼等,诗酒唱和,联对酬酢,一生创作了大量楹联。

据专家估计约存世者约有四百余副,其中出家以前的有数十副,出家后的《华严经集联三百》,是他以对联的形式传播佛法的代表作,另外还有些哲理味十足的寺院联、格言联和赠友联等。

由于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和自己的独特个性,在对联风格和内容上也表现了鲜明的特色,是大师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

李叔同早期的对联概以赠人者为多,坊间流传一些如赠侄儿李麟玺、赠名妓谢秋云、歌郎金娃娃等多为论者提及,但它们或不一定是李叔同所为,或为一般的交际应酬之作,艺术价值不是很高;也有把诗词中的某一联句作为对联论者,这或许由于当时作者自己所为———截取诗句书以赠人,或许因后人失察所致,以讹传讹。

如“十日黄花愁见影;一弯眉月懒窥人。

”就是《七月七夕在谢秋云妆阁有感诗以谢之》的颔联。

李叔同早年曾“浪迹燕市,走马章台,厮磨金粉”,在津、沪间交往的风尘女性很多,与坤伶杨翠喜,歌郎金娃娃,名妓谢秋云、朱慧百、李苹香等皆有较密切的交往,互有赠与。

据当时人的记载和其时的世风推测,那时他为青楼人等写下的对联应不在少数,但这类联多不留底稿,受赠人又多命途偃蹇,或不宜不愿不便示人,故湮灭不传,流传的也难免张冠李戴,鲁鱼亥豕,未必可靠,不必为此津津乐道。

一八九八年底,李叔同奉母移居上海,加入“城南文社”,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为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还组成上海书画公会,诗酒唱和,刊印《诗钟汇编初集》《李庐诗钟》等。

这应是作者早年楹联创作最重要的集子,可惜早已失传,至今未闻面世,我们目前只能看到作者当年为《李庐诗钟》写下的一篇序言了: 索居无俚,久不托音。

短檠夜明,遂多羁绪。

又值变乱,家国沦陷,山邱华屋,风闻声咽,天地顿隘,啼笑胥乘,乃以余闲,滥竽文社,辄取两事,纂为俪句。

空梁落燕,庭草无人,只句珍异,有愧向哲。

岁月既久,储积寝繁,覆瓿摧薪,意有未忍,用付剞撅,就正通人,技类雕虫,将毋齿冷

赐之斧削,有深企焉。

庚子嘉平月 这篇序言介绍了作品的写作背景,表现了他羁居异地,在家国沦陷,山邱华屋的境况下的悲愤心情,使我们窥见作者初涉文坛时那种以家国为念的自觉精神。

想必,他那时的诗钟对联应不光是空梁落燕,庭草无人闲情逸趣。

作品积存多了,便希望把它们结集示人,可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惜我们已见不到了。

李叔同传世的对联以后期者为多,尤以出家以后的作品占主要地位。

这一是因为年代相对近些,二是因为这时他已经成为文化名人,墨迹尺牍片纸只字都被视为珍宝,三是作品或结集出版或刻于名山古刹,流传较广。

此时最好的作品应数那些禅味十足的佛教寺庙联。

这类联见于记载较早的是: 永日视内典; 深山多大年。

这是作者一九一七年书赠法轮禅师的。

当时李在杭州教书,西湖边浓厚的佛教氛围强烈地熏染着这位忧时伤世的读书人。

这年正月初八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习静听法,恰好一位朋友在这举行出家典仪,他目击当时的一切,大受感动。

从此开始钻研佛典,也常到寺庙请教佛法。

是年九月写此联呈寺里的禅师。

“内典”,指佛教经典,“大年”,谓年寿长。

典出《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联语表达自己对佛教徒生活的理解和对受赠者的祝愿:他们终日终身研习佛法,修身养性,得以长寿。

可见作者对佛的向往心情。

他的《赠闽南会泉长老联》: 会心当处即是; 泉水在山乃清。

把“会泉”法名分嵌在上下比第一字。

“会心”在这里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知心。

下比语出左季高《题杭州冷泉亭联》: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泉水”显然是用比喻,赞美佛教长老的高尚人格。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南普陀寺为会泉法师建造石塔,有意将塔址选在一泓泉水旁,并将这副对联镌刻在塔前的护栏上。

泉水、石塔、对联相映成趣,僧俗人等来到这里,顿觉高妙清凉,禅意盎然,知音者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如香茗入口,回味无穷。

又如:《檀林福林寺联》: 胜福无边,岂惟人天福; 檀林建立,足为功德林。

此联的巧妙之处是不只在下比之首嵌入地名“檀林”,还使寺名“福林”在上下比第二字和最后一字两次出现,表现了大师联语艺术的精巧娴熟。

李叔同出家后,经过一段研习,一九三一年二月,在白马湖法界寺佛前,发愿专学南山律教。

一九三二年春天,他很认真地集合学者十来人于白湖研习律学,由他主讲了十五天,因为“复有别种原因”而中辍。

一九三三年大师到福建,分别在妙释寺、万岩寺、开元尊胜院等处研究、宣讲南山律学,称为南山律学苑,其间作联: 南山律教,已八百年湮没无传,何幸遗编犹存东土; 晋水僧园,有十余众承习不绝,能令正法再住世间。

上比“南山律教”,指专门研习和传授戒律的佛教宗派———律宗。

它所依据的主要经典是《四分律》,故又称为四分律宗。

唐朝道宣和尚(五九六———六六七年)著《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被后来的学者称为律宗三大部,对四分律做了定于一尊的解释。

由于他长期隐居终南山,故称为南山宗。

律宗的这三大部书到南宋时皆散佚不传了,到了清朝末年才从日本请回,使之再传中国。

此联上比讲的即是此事。

“晋水僧园”,即晋江旁的寺院。

晋江,在福建省南部,流经泉州市入泉州湾,当时李叔同在这一带的寺庙中居住了十多年。

此比说自己在晋江边的佛寺中研究律学,并向十余僧众传授。

“正法”是佛教名词。

谓释迦牟尼所说的教法。

此前,作者写下《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和《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

此两大名著完成了他使“正法”“再住世间”的宏愿,他也因此成为南山律宗的一代大师。

这次弘律历时十个月左右,对于此事大师非常重视,一九三四年,预计的课程讲完时,他又写下一幅对联及跋语详细记载此事: 愿尽未来,普代法界一切众生,备受大苦; 誓舍身命,弘护南山四分律教,久住神州。

跋云:岁次癸酉正月二十一为灵峰藕益大师涅磐日,迄二月十五日,讲《含注戒本及《表记初》二篇。

三月初九日,迄四月初八日居万岩寺,讲《随机羯磨》。

八月二十四日,迄十月初三日为律祖南山道宣圣师涅磐日,住大开元寺补讲都竟,敬发誓愿,以要心策志资成胜行焉耳。

昙昉并书,甲戌九月,以奉广义法师慧鉴。

这是作者在事过一年之后,写给广义法师的总结性文字,可以看出对此事的重视。

李叔同此时的对联中,还有许多是书赠寺院的,这部分作品内容丰富,语言精警,格律谨严,形式上多用嵌字,更表现出作者的奇思妙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力,上文《檀林福林寺联》即是一例,另如《晋江草庵门联》: 草蘵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 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

这是一九三四年题晋江万山峰草庵联,下款署“岁次甲戌正月,沙门一音撰并书。

”草庵距泉州南门13公里,为弘一法师读经处。

此联似脱胎于浙江臬使署前的对联: 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 听墙外鹃啼雀噪,恐有冤民。

经俞樾先生考证,知此联是康熙进士、江苏巡抚徐士林题于江苏臬使署的,不知何人转题于浙江。

臬使署是掌管刑事的衙门,握生杀之权,挂这样的楹联提示法官也觉不差,而弘一法师的联,上比描绘寺院内草卉茂密,一片生机的景象,表现佛家万物皆有性情的观念;下比写寺外人间,表现出惜世怜贫的一片慈心,更觉贴切得体。

按佛陀所说,草木亦有情之一种,属于戒杀护生之列,故应“草蘵不除”。

他在一封致朋友的信中解释此联说:“眼前生意满者,生意指草而已。

此上联隐含慈悲博爱之意。

宋儒周、程、朱诸子文中,常有此类之言。

即是观天地生物气象,而兴起仁民爱物之怀也。

” 其他如: 转道和尚七秩寿联: 老圃秋残,犹有黄花标晚节; 澄潭影现,仰观皓月镇中天。

光明寺石佛像对联: 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现影; 史乘载记,于此有名贤读书。

题福建省泉州惠安净峰寺客堂: 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 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

都是饱受缁素两界赞誉的佳作。

李叔同这时的作品中还有一些属于格言联,所写的多是人生感悟和道德戒律。

比如: 净峰寺自勉联: 誓作地藏真子; 愿为南山孤臣。

福建省永春县十利律院门联 闭门思过; 依教观心。

这些对联与其说是传佛的,毋宁说是戒己的。

出家后的李叔同一扫过去的贵族公子习气,衲衣菽食,本本分分地做起了和尚。

他律己极严,过午不食,除书法、篆刻外与一切艺术断绝了往来。

他不蓄金钱,得到供养,多余的退回,留用的一定向施主汇报用途,一领衲衣竟有二二四处补丁,青灰相间,褴褛不堪。

他所持之戒律,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境界,得到僧俗的共同敬仰。

一九三七年夏,他应邀到青岛讲学,其间“七七事变”发生,形势十分危急,大师手书“殉教”二字张挂室内,并题记曰“曩居南闽净峰,不避乡匪之难;今居东齐湛山,复值倭寇之警。

为护佛门而舍身命,大义所在,何可辞耶

”九月经上海返回厦门。

厦门失陷后,丰子恺来信说要接他去桂林,他拒绝了,并说:“为护法故,不怕炮弹。

”因自题其室曰“殉教堂”。

此后的几年中,他自觉余日无多,或奔波于各地讲经,或闭门著述,所作所为正如他在复丰子恺函中所说:“朽人年来老态日增,不久即往生极乐。

故于今春在泉州及惠安尽力弘法,近在漳州亦耳。

犹如夕阳,殷红绚彩,瞬即西沉。

吾生亦尔,世寿将尽,聊做最后之纪念耳。

”老和尚的这几句话说得非常雄壮,表现了国难当头之际,一个有骨气,有志向之爱国僧人的英雄气概。

联想起他早年写的《祖国歌》《我的国》《哀祖国》《大中华》等爱国歌曲及后来写得“念佛不忘救国”的偈语,我们更加崇敬大师的高尚情怀。

李叔同的言行也赢得国人的无限敬仰,一九三九年已移居新加坡的广洽法师为祝弘一大师六十寿辰,特意请正在新加坡举办画展助赈的徐悲鸿为大师造像。

徐悲鸿欣然接受,画了一幅弘一大师的油画肖像。

这幅画成为两位文化大师心灵相通的象征,徐悲鸿本人对这幅画也很重视,一九四七年,他又为此画亲笔补写了题记一则,表达了他对弘一大师的仰慕之情。

题记全文如下: 早岁识陈君师曾闻知今弘一大师为人,心窃慕之。

顾我之所以慕者,正从师今日视若敝屣之书之画也。

悲鸿不佞,直今日尚沉缅于色相之中,不能自拔。

于五六年前,且恳知友丏师书法,钝根之人日是以惑溺,愧于师书中启示未能领悟,民国二十八年夏,广洽法师以纪念弘一大师诞辰,嘱为造像,欣然从命,就吾所能竭吾驽钝于师。

不知不觉之中,以答师之惟一因缘,良自庆幸,所愧即此。

自度微末之艺尚未能,以全力诣其极也。

三十六年初秋悲鸿重书为补书于北平寓斋。

李叔同出家以后,为弘扬佛法殚精竭虑,他想方设法以最通俗的形式传播佛教经义,曾经把繁多细密的戒律简化,用表格的形式传播。

为传佛经,他集《华严经》为对联三百余副,亲笔工工整整地抄写,影印出版。

这部作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除传播佛教外,首先被作为书法精品为人所推崇。

上世纪末,弘一法师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有不少条幅联对流传,其中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的就是这部作品。

作为对联,它首先体现很强的思想性。

作者以弘扬佛法为己任,所考虑的是“不失经文原意”,集联时“战兢悚惕,一言三复,竭其驽力,冀以无大过耳。

”至于作为对联的要求,作者所考虑的只是“字音平仄,惟调句末,余字不论。

一联之中,无有复字。

”所以笔者认为这部作品与他的诸多对联一样,其成就主要不在楹联艺术方面,他是把楹联作为传播道德戒律和佛法的工具使用的,对所谓“联律”颇不以为然。

关于李叔同楹联的艺术特点,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联注重思想内容的扬播。

他所传播的,一方面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如: 立志如大山; 种德若深海。

大着肚皮容物; 立定脚跟做人。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另一方面则是弘扬佛法,这类例子就无需多举了。

由于第一个特点,形成李联的另一个特点,即格言风格。

李联多讲人世的道理,采用格言的形式就顺理成章了,如: 一言有益于己; 便应着眼明心。

有时因为需要,可以不顾楹联的规矩,如: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急事宜后办,忙则多错。

像这样的,几乎成为李联的主体,从而形成李联的第三个特点:于平仄、对仗方面甚为宽松。

笔者粗略分析了天津人民出版社《弘一大师韵语》中收录的对联,除《华严集联三百》如作者自序所述之外,其他的二十余副楹联基本符合平仄要求的只在半数左右,若以上下比是否对仗工稳,句式是否一致来要求,则不合格律者更多了。

至于《华严集联三百》中的作品,作者在序言中说得明确,我们也不必苛责。

在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方面,法师选择的是后者。

李叔同作为封建社会的贵族公子,放弃自己享有的优越生活,第一批出国学习西洋艺术,以自己的聪明睿智迅速接受了异国的音乐、美术、话剧等艺术形式,并把它们传播到自己的祖国。

他第一个组织话剧团体并亲自登台演出;在国内美术教育中第一个公开使用裸体模特;第一个创办音乐杂志,传播音乐知识并作词谱曲演唱,他在许多艺术领域具有开创之功。

可以设想,凭他的智慧和勤奋,如果再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些领域的成就定会令人高山仰止。

但是,他出家了,在正当盛年的时候,在艺术创造蒸蒸日上的时候,割断一切人间的爱恋毅然遁入空门,他的这一举动至今为世人迷惘,可叹的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少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大师,可喜的是佛教东传两千年后中国出了一位律宗高僧。

他在这些方面的成就至今为我们所景仰。

(300387天津市西青区滨水西道393号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志刚

经典佛教五言对联\\\/经典佛教五言对联

赵朴初题桐乡福严禅寺:上联:百福庄严相 下联:一心安乐行《华严集联》弘一法师(李叔同)辑:上联:遍知一切法 下联:为世大明灯 上联:惭愧为深堑下联:智慧如金刚上联:长养功德藏 下联:具足智慧身 上联:长养智慧树下联: 开发菩提门 上联:常持清净戒下联: 应生欢喜心 上联:常获诸佛法下联:恒涂净戒香 上联: 常乐寂静法下联:而行慈悲心 上联: 常为佛所护下联:但以智可知 上联: 常饮法甘露下联:安住宝莲华 上联:常住于寂静下联:而有深慈悲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