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所有李白的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七上) 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七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八上)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八上)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行路难·李白(八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八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月下独酌·李白(九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写的关于酒的诗句 10句 只要诗句,不要全诗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李白《行路难·其三》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李白《行路难·其一》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李白《客中行 》
关于初中离别的经典诗句或句子
1、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初中文学常识人教版
教学过程一、 情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 听乐曲说出曲名《送别》2、 导入 别离之情诗词中历写不衰的主题,如我们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今天来学习一首关于离别的词《雨霖铃》(板书)二、 走近作者1、 学生介绍柳永概况。
2、 教师补充: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对北宋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第一他制作了大量慢词长调,对宋代 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第二他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韵和谐美。
柳词在宋代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处,既能歌柳词。
”三、 背景资料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一生任途坎坷。
这首词写的就是他任途失意心情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又不得不和心爱的人痛苦分离的思想感情。
四、 重难点解决过程(一)齐诵《雨霖铃》(二)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语调(悲凄低沉)(三)学生随录音带自由读全词理解词义,在音乐中进入词所描绘的情境,并使词的意境在头脑中浮现出来,从而把握词的景与情领悟意境。
(四)赏析词的意境1、 让学生把上下篇内容生动地描述出来。
2、 教师示范:一个秋天的傍晚,一场暴雨刚刚停歇,蝉凄切地鸣叫不已,词人面对着长亭,心情更觉悲凉。
京城门外,长亭边,一个临时搭建的蓬帐里他的心爱之人为他送行,两人面对美酒佳肴却毫无心情,正在恋恋不舍之际,船夫催促着“开船喽——开船喽——。
”两人双手紧握,泪眼相对,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
词人想在即将踏上的旅途中只有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霾,空旷的天空。
小结:上篇写的是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下篇紧承上篇:是词人想象别后的情状,小船临岸,词人酒醒只见习习晓风吹拂杨柳,一弯残月挂在天空。
词人现在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总结:全词凄凉的意境让我们感觉的浓浓的别离之情。
过度:我们的生活里也有别离的苦痛,如何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雨霖铃》的写法。
(五)鉴赏要点(先读后赏,在探讨)1、融情入景的写法(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 “长亭” “骤雨”词人一开头就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寒蝉”透着秋意,而蝉的叫声更让人感觉的悲凉,骤雨过后天气陡然变凉,更使人感到凄切冷落,所以这首词不仅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更是在写心情。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字表明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空阔的楚天这些景物在南方是很平常的。
可是这些平常的景物注入深沉的情感之后就变得不平常不了。
那浩渺的烟波,另人惆怅;沉沉的暮霭让人压抑忧伤,那空阔的楚天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
词人对景物的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有人拿它代表柳词。
这没有一个字写情,而没有一个字不写情。
李白诗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后,杨柳和离别就似乎有必然的联系了。
借杨柳抒离情成了常用的手法。
如白居易“杨叶比愁眉,愁长比柳丝。
”因为有这种习俗的存在,所以离别的人一看杨柳就会涌起离愁别绪,因而“杨柳岸”三个字明写前景,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韵味。
词中“晓风残月”也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秋月的风是凉的,秋日的早晨的风更凉;月光是清冷的,残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
所以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凉冷落之感。
这样在短短的两句词里,作者集中写了一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而这幅凄清的画面又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
酒醒之后的惆怅和眼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交融在一起,这情景是多么的凄凉难耐的啊
2、虚实相济(简单介绍)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而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
虚写中所着意描写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宵好景也排遣痛苦。
读完下片回过头来看上片,便会懂得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的确是难舍难分啊
(六)再次齐背《雨霖铃》五、 布置作业 比较阅读《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
(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六、 板书设计寒蝉 长亭 骤雨 实烟波 暮霭 楚天 虚杨柳 晓风 残月 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