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苏东坡思乡的诗句

苏东坡思乡的诗句

时间:2017-02-15 21:05

苏东坡的思乡诗

苏轼《沁园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团团。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守岁》明年岂无年

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苏东坡的诗句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水调歌头

苏轼写的思乡的诗句

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夜来幽梦忽还乡。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苏轼《蝶恋花·春景》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万里归来颜愈少。

——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 苏轼《送贾讷倅眉》

小学杜甫的诗歌

白居易的诗歌

苏东坡的诗歌

按内容分类,读过思乡诗哪首

边塞诗哪首

白居易的有:忆江南、草、大林寺桃花。

杜甫有:春夜喜雨、绝句。

思乡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乡偶书边塞有:马诗、凉洲词。

苏轼的思乡诗词

一、七律四十九首1. 东坡吟傲世世间无天险,大江东去去不还。

诗情弛骋大江北,画意纵横大江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大仁大义大风范。

梦里两人常相见,醒来只隔数百年。

守岁苏东坡 诗中提到的年指的是什么节日

江城子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

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

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

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词·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娟。

【品评】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 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

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

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 上宫阙。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

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 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 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 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

上联:苏东坡忘月思乡思情

辛弃疾登山念战念征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